成都市龙泉驿区科融新高中等职业学校地理选修三期末考试
展开
这是一份成都市龙泉驿区科融新高中等职业学校地理选修三期末考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题 (2022级)
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0年7月2日,由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共同承办的2020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于多家线上平台播出。作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展,也首次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和屏幕前观众见面。今年把展搬到线上,既是应对突发疫情的需要,也希望通过新的探索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号召人们从这场线上公益展开始,迈出改变的步伐,从自身做起,从一件件低碳小事做起。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主旨重在强调(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扩大绿地面积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2.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首钢的搬迁最有利于改善北京的( )
A.大气质量 B.交通 C.水质 D.水土流失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下图),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A.光照充足 B.节约土地 C.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D.清洁无污染
4.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东南丘陵D.青藏高原
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完成下题。
5.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B.亚洲、大洋洲
C.南美洲、欧洲D.南美洲、大洋洲
6.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
A.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B.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C.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D.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
读下图,完成7~8题。
某年全国降水pH分布图
7.关于图中酸雨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无酸雨 B.东北和南方多酸雨
C.西南地区终年无酸雨 D.酸雨地区分布不均匀
8.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消费的主要能源是石油 B.有色冶金工业发达
C.酸性红壤广布 D.环境自身净化能力差
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9~10题。
9.造成浙江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时空分布不均B.需求结构不合理 C.人均拥有量少D.生产利用效率低
10.漫画中人类的行为最可能导致( )
A.水质下降B.地面沉降 C.降水增多D.土壤酸化
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该图说明我国( )
A.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B.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12.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华北平原B.东北区 C.西南区D.东南沿海区
14.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B.水资源 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
读江苏省海岸示意图(下图),回答15~16题。
15.江苏省海岸类型主要是( )
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生物海岸
16.关于连云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②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用水紧张的主要途径 ③海洋空间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港口建设和海洋运输 ④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汐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回答17-18题。
17.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
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18.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中国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要严格限制高碳产业。据此完成19~20题。
19.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
A.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 B.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
C.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 D.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20.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 ③警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 ④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刀鱼与河豚、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刀鱼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近年来刀鱼产量逐年下降,濒临灭绝。据此完成21-22题。
21.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全球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②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 ③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长江 ④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2.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 )
①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增养 ②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③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④长江中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3.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 ④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③
2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25.下列农业生产行为属于绿色农业的是( )
A.陡坡开垦 B.大水漫灌 C.秸秆还田 D.大量施用化肥
26.关于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该年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据此回答27-28题
27.绿色简约生活意味着( )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8.绿色简约生活可以包括( )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循环回收
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 D.①②③④⑤
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9-30题。
29.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
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C.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D.根据“公平”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
30.性质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环境问题是( )
A.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 B.核事故或辐射事故
C.臭氧层破坏 D.海洋污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6℃。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气候变暖?(4分)
(2)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6分)
(3)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4)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说:2009年末至2010年初,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极端严寒天气,但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请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4分)
3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A海域的名称,并说明它所属的海洋国土权益。(4分)
(2)红树林海岸是以红树覆盖为主的海岸,红树林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简述红树林海岸的主要作用。(6分)
(3)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6分)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4分)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总分
选择题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非选择题
31、
(1)
(2)
(3)
(4)
32、
(1)
(2)
(3)
(4)
题 号
一
二
总分
分 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一中等校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一中等校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合肥一中等校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图示景观反映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是,左图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伴随雅丹地貌的发育过程,该地区,牛轭湖形成的过程,顺序正确的是,虎跳峡河谷的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