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前高效培优知识梳理总复习(整理与复习课件)
展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单元高效培优复习
期末检测考前高效培优知识梳理总复习
第1单元《准备课》知识梳理名师培优整理与复习
最后数到几,物体的总数就是几
数一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1. 数数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的总个数。2. 用数表示图中的事物的数量时,一定要先数数,再用相应的数表示。
数一数的方法:1.一一对应点数的方法;2.说出计数的结果(总数),即最后数到几,物体的总数就是几。
(选题源于教材P8第1题)
2. 数一数,连一连。(选题源于教材P8第2题)
2 4 5 3 8 9 1 7 6 10
( 7 8 9 )
( 5 6 7 )
( 5 6 7 )
( 5 6 9 )
3.照样子,看数涂树叶。
辨析:数数时要细心,不要数多或者数少了。
4.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辨析:画完圆圈后数一数,看看和上方图片的数量是不是对应。
5.在1~10 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数,并说一句话。例如,我有一双眼睛,我家有四口人……
通过数实物图和相应的点子图熟练数数
在具体情境中数多种实物
两种物体比一比时,一一对应后,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同样多。
1. 两种物体比一比时,一一对应后,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同样多。2.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一种物体有多余,有多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多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一种物体有多余,有多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多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1. (选题源于教材P7第3题)
在多的后面画“ ”。
在少的后面画“ ”。
1.按要求数出后面的三个数。
2.在多的后面画“ ”。
3.在少的后面画“ ”。
4.在多的后面画“ ”。
1.摆一摆。(选题源于教材P7做一做第1题)
2.摆一摆。(选题源于教材P7做一做第2题)
3.在少的后面画“ ”(选题源于教材P8练习一第3题)
4.在多的后面画“ ”(选题源于教材P8练习一第3题)
1.画一画。(1) 画△,使△和○同样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画□,使□比△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唯一)
第2单元《位置》知识梳理名师培优整理与复习
指向天空的一面是上面。
指向地球的一面是下面。
与左手同侧的一面是左面。
与右手同侧的一面是右面。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 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知它们的相对性。(重点)2.借助生活感知,理解“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重点) 3.辨别生活中物体间的左右位置,感受左、右的相对性。(难点)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一般是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位置为左边。
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跺跺左脚,跺跺右脚,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向前指一指,向后看一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物体位置是相对的,描述位置时要确定参照物。
在高处的物体就在上面,在低处的物体就在下面。
面对的方向就是“前面”,背对的方向就是“后面”。
判断前要确定参照物,然后以自己为中心,左手边为左,右手边为右。
1.小鸟在小猫的( )面。小猫在小鸟的( )面。
对于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是确定的。
2.梨在小猫的( )面,梨在小鸟的( )面。
对于三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参照物不同,上下的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1.小猴子在小老鼠的( )面。2.小猴子在小猫的( )面。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1)红红的右边是( ),左边是( )。(2)花在红红的( )边。
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标准。
(1)把左边第1个涂上绿色。
(2)把蓝色图形右侧的涂成黄色。蓝色图形左边有( )个图形。
(1)在猫上面画□,下面画△。(2)在□左边画◎,右面画☆。(3)在猫前面画○,后面画▽。(4)在○下面画◇, △右面画※
本题以小猫为中心点,所选参照物不同,位置关系也不同。
说一说下面的物品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2)☆的左边是▲,右边是△。
(2)看图讲一个故事。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梳理名师培优整理与复习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按数的顺序,前面的数大,后面的数小。
“第几”表示顺序,“几个”表示数量。
(除了0、1外)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
求总数用加法,求一部分用减法。
“0”表示什么都没有,一个数加0或减0 都得它本身,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义)。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3、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数的大小。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初步感知1 ~ 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 ~ 5的数序,会认、读、写1 ~ 5各数。(重、难点)2.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数的大小。(重、难点)3.理解“第几”的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区分“几”和“第几”,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重、难点)4.能用不同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 9-0=9 4-4=0
此题考查的是1 ~5各数的认识,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我们可以采用点数的办法来数一数,这样数,不重复,不遗漏。
你能把每两种小动物的数量比大小吗?
从右数第3只小动物是( );把左边的3只小动物圈起来。
第3表示的是顺序,指一只小动物;3只是数量。
(教材P32第1题)
把一个数分成,首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
(1)说一说左面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是怎样排列的。
(2)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
要做到很快说出得数,必须熟练的掌握数字的组成。
(3)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数。
1.数一数,填一填。
(1)( )个 ( )个 ( )个 ( )个
(2)从右数第3个水果是( ); 从左数是第( )个 ;(3)把左边的3只小动物圈起来。
1. 1-5各数的认识。
1. 数一数,有几头大象?有几只熊猫?有几只长颈鹿?
2. 你是怎样数的呢?3. 你能用“<”或“>”来表示两种小动物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1. 请你试着填一填。
2. 我们把2、3、4、5都分成两部分,怎么分的情况越来越多呢?3. 你能用什么好办法把5分成几和几都写全?
有( )只,有( )只。
3 > 2
2. 里应填几? 5> 3< 3= 1< 4> 3.把0~5按从大到小排列。 ( )>( )>( )>( )>( )>( )
(第1,2,4,5个空答案不唯一)
5 4 3 2 1 0
(最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有关0~5的数的加减法
2 + 0 2
3 - 1 2
4 - 2 2
1. 在卡片上写出学过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整理。
(1)说一说左面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是怎样排列的。(2)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 (3)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知识梳理名师培优整理与复习
正方体( )个
圆柱( )个
长方体( )个
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如图:
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如图:
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如图:
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上下两个面相同,不宜滚动,只能推动。
正正方方的,有6个相同的平面,不宜滚动,只能推动。
有2个平平的圆面,一个曲面,上下一样粗,容宜滚动。
表面是曲面,没有平面,容易滚动。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
正方形:正正方方的,有4条边,4条边都相等,有4个角。
平行四边形:斜斜的,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对角相等。
三角形:尖尖的,有3条边,3个角。
圆:圆圆的,由一条曲线围成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有( ) 有( ) 有( ) 有( )
1.在正方体的下面画“√”。
( ) ( ) ( )
2.在圆柱的下面画“√”。
( ) ( ) ( )
3.接着摆什么?圈出正确答案。
先放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上面放一个圆柱。
哦!对了,我搭的跟你一样!
( ) ( )
( ) ( )
( ) ( )
( )( )
( )
( )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是圆,( )是三角形,( )是平行四边形。(填序号)
1. 是由4个同样的( )形拼 成的一个( )形。
2. 是由3个同样的( )形拼成的一个( )形。
3.要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 )个同样的小正方形。
4.(1)从右往左数,正方形是第( )个。 (2)圆形的左边是( ),右边是( )。(3)从左往右数,左后一个图形是( );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图形是( )。
左 右
1.先找到一个和左边相同的图形,再涂一涂。
问题:用不同颜色涂出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
(1)分成2个三角形。
(2)分成1个长方形和2个三角形。
3.先用一个长方体给孩子们看,上下前后左右各是什么形状。4.长方体的下面和左面是哪个图形?用线连起来。
提示:根据每排砖空白的长度和一块砖的长度估一估、画一画, 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5.缺了几块 ?
6.连一连。(用左边的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右边的图形,请你连一连。)
7.圈一圈。(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笔圈出来。)
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梳理名师培优整理与复习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一单元你学习了哪些数?请你写出来。
7 + 3 10
10 - 7 3
3 + 7 10
10 - 3 7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 ”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
在 层, 在 层。这栋楼一共有 层。
2.小红说:“我站在第6排”,小兰说:“我在小红前面一排”,小兰在第( )排;小军说:“我在小红后面一排”,小军在( )排。
2.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在卡片上写出10以内所有的加法算式。
3 + 2 = 2 + 7 = 10 – 9 = 3 + 6 = 7 – 4 = 8 – 4 = 6 + 4 = 10 – 7 =6 + 3 = 5 + 5 = 1 + 8 = 8 + 2 =9 – 4 = 7 – 3 = 9 – 8 = 5 – 5 =
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原来有9盆花,搬走了2盆,还剩几盆?
左边有2棵树,中间有3棵树,右边也有2棵树,一共有多少棵树?
说一说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找什么信息,并解答。
1. 小动物身上最大的数是( ), 最小的数是( )。
2. 从右边数,第3只与第5只小动物身上的数的和是 ( )。3. 把前边的5只小动物身上的数,从大到小排列。 ( )>( )>( )>( )>( )
一共有多少只 ?
第一排有5只蜻蜓,第二排有3只蜻蜓,求一共有多少只蜻蜓?
一共有9只蜗牛, 右边跑了2只,还剩多少只?
第6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知识梳理名师培优整理与复习
11~2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读数、写数、数位
十加几、十几加几相应的减法
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读数:根据数的组成。例如12,因为有1个十和2个一,所以读作“十二”。
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一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 单数 双数
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11 + 2 = 13加数 加号 加数 和 读作:11加2等于13
13 - 2 = 11 被减数 减号 减数 差 读作:13减2等于11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一、 11~20的认识数数: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写作:16 写作:18写作:20
二、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三、11~20各数的组成 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如: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15。
例: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 1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由2个十组成的数是( )。
四、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五、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例:读作: 读作:
六、11~20各数的写法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例:写作: 写作:
七、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 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例:一个加数是15,另一个加数是3,和是( );被减数是18,减数是8,差是( )。
八、解决问题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即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例:小朋友们排成一队,从左数明明排在第14,军军排在第2,明明和军军之间有多少个小朋友?
1.数数、读数、写数、数位
10本练习本添上2本练习本,合起来写作:12;10支铅笔添上3支铅笔,合起来写作:13;10个球添上6个球,合起来写作:16。
“个位”和“十位”都是数位。相同的数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分析:3个一是3,1个十是10,合起来是13;或者在数位表上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再读数。十位是1,就在数位表的十位上写1,个位是9,就在数位表的个位上写9,合起来就是19。
11~20各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分析:从10开始一个一个地依次数到20。熟记10到20以内的数。
分析:小于11的数就是11前面所有的数即从0到10;17小于它后面的数,有18、19、20……
18~20的任意一个数
11( )13( )15( )17( )19( )
13~20的任意一个数
15~20的任意一个数
(1)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2)2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3)十位上是2,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这个数是( )。
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再加1个十。
4.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点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一画得到结果。
分析:今天是星期一,“推迟3天”,就是从今天开始算起,3天后再开运动会。用加法计算,1+3=4,所以是星期四再开。也可以从星期一开始往后数3天,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这三天都不开运动会,所以推迟后是星期四开。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一共有( )只。(2)把左边4只圈起来。从右边数,把第7只圈起来。
7+3+5= 9+1-4=6+4+9= 11-1+5=8+2+6= 18-8-3=
第7单元《认识钟表》知识梳理名师培优整理与复习
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2根针。又短又粗的──时针,较长的──分针,都顺时针往右转。
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1、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重点)2、复习有关钟表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对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的认识。(难点)3、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难点)
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分析:先读出钟表现在对应着几时,再加上1,即为1小时后的时间。
“整时”分针指向12,“快几时了”分针指向12的左边,“几时过一点儿”分针指向12的右边。
分析:本题是根据钟面上分针与时针的指向规律,说一说钟面上表示的时间。第一幅图中时针的指向接近8,分针指向12的左边,表示快8时了;第二幅图中时针指向10的右边一点,分针指向12的右边,表示10时过了一点。
小动物们读得对吗?对的画“√”,不对的画“×”。
发现:钟面上的时间依次递增1小时。
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应该指向 ,分针应该指向 。
如何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钟面上的时针刚刚走过某一个数,分针走过12多一点儿时,就是刚过几时;时针快要走到某一个数,分针差一点就走到12时,就是快到几时。刚过几时和快到几时都可以称为大约几时。
读出下面的钟表上的时间。
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怎么认的?
先写时针指着的数,然后在这个数的右边写“:”,最后写两个0。
你们知道写整时的两种方法吗?
用文字写成几时或用数学写成电子表的形式。
选自教材P107第3题。
2.下面的时间读对了吗?对的画“√”,错的画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总复习——认识钟表 (共18张PPT)人教版
5.小明的一天。(连线)
比8时晚1时是( )时,早2时是( )时。
第8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梳理名师培优整理与复习
5、4、3、2加几
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求原来的量是多少,就是求总数。要把已知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但结果是相同的。
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通常应用“凑十法”。
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二、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三、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1. 20以内所有进位加法的算式卡片。2. 一张表格。
说一说,你们想怎样整理。
2. 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3. 还可以怎样观察?
4. 如果老师任意指一个算式,你能很快说出得数吗?
5. 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 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3. 用凑十法计算,应该注意什么?
1.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
1. 一共有多少盆花?
红花有7盆,黄花有7盆前排有8盆花,后排有6盆花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信息也不同。
4. 谁会解答?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 还可以怎样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想说点什么?
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但结果是相同的
2.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 哪些是原来的胡萝卜?
4. 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5. 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1. 比较上面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点?
2. 又有什么相同点呢?
3. 说一说为什么都要用加法解决。
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
2.小花看一本书,一共看了5页,还有8页没有看,这本书原来有多少页?
5 + 8 = 13(页)
3+6+4= 8+5+2= 6+7-2= 19-3-5= 9-6+8= 14-4+6=17-7+3= 7+3-8= 15-2-3=
算一算。3+5+6= 4+9-5=12-2+8= 16-6+9=14-4+7= 15-5+4=2+8+4= 6+9-5=
3. 下面的时间写对了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4. 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应该指向 ,分针应该指向 。
问题:1.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4. 还可以怎样解答?
5. 为什么都用加法呢?
1. 一共有多少只羊?
6. 都用加法,怎么列式不同呢?
3. 哪些是指原来的水饺?
4. 你想怎样解答? 说一说理由。
2.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水饺?
3. 哪些是指一共的棵数?
3. 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前高效培优知识梳理总复习(整理与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前高效培优知识梳理总复习(整理与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数乘法,计算步骤,点上小数点,同一行,思路引导,思路分析,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前高效培优知识梳理总复习(整理与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前高效培优知识梳理总复习(整理与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角的度量,拓展提高,问题四排队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前高效培优知识梳理总复习(整理与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考前高效培优知识梳理总复习(整理与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决问题,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脑筋急转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