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河大版
- 7. 小小翻译家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8. 智能朗读机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10. 猜猜我是谁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11. 慧眼识物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12. 爱学习的智能机器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九课 有趣的面具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九课 有趣的面具教案,共4页。
内容来源:《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主题:有趣的面具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通过体验智能软件和制作人工智能小程序,初步树立计算思维的信息素养。了解各类智能系统,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体验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教材分析
本课利用“爱熊智学空间”中“人脸检测”功能体验人脸识别效果,通过设计“有趣的面具”程序掌握人脸检测相关新积木的用法。
3.学情分析
人脸识别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通常能够说明生活中应用人脸识别的场景,让学生了解记住人脸面部特征是人脸识别的关键。然后结合戴面具程序体验人脸识别功能。
4.学习目标:
目标一:了解记住人脸特征的方法;
目标二:掌握“人脸检测”功能的用法;
目标三:能够设计“有趣的面具”程序。
5.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人脸特征的方法。
难点:设计“有趣的面具”程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活动。
活动时间:你怎样记住眼前这两个新朋友呢?说一说他们的特点吧!
参与活动,说特点。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给同学新奇感,顺利过渡到新课。
二
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识新积木
活动一:人脸检测积木
在“视频侦测”积木盒子中找一找“人脸检测”积木。
活动二:戴面具积木
在“视频侦测”积木盒子中找一找“戴面具”积木。
活动三:人脸位置积木
在“视频侦测”积木盒子中找一找“人脸位置”积木。
任务二:人脸识别
活动一:体验人脸识别功能
1.登录“爱熊智学空间”,选择“AI体验”。
2.登录“爱熊智学空间”,进入“Al体验”,单击“人脸检测”,体验人脸识别的检测效果。
3.选择不同的图片,单击“识别结果”中的人脸图片,观察出现的信息。再上传自己的面部照片,检测识别结果。
活动二:想一下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哪些面部特征来识别一个人呢?你认为这种识别准确吗?
任务三:有趣的面具
活动一:体验有趣的面具
1.打开“爱熊图形化编程”,添加“百度大脑”积木盒子和“视频侦测”积木盒子。
2.将摄像头与麦克风正确连接到计算机,设计“有趣的面具”程序。
3.运行程序,对着麦克风说出面具的名字,测试效果。
活动二:思考一下
当人侧脸时,人脸识别系统还能进行人脸识别吗?当人化妆、戴眼镜、长胡须的时候呢?你认为影响人脸识别的因素有哪些呢?
活动三:猜一猜
我们在认识一个新朋友时,通常是通过记住新朋友的面部特征来记住他。比如瓜子脸、柳叶眉、樱桃嘴等。试着在卡片上写出班上任意一位同学的面部特征,然后用语言描述,看看其他同学能否猜出来
学生在“视频侦测”积木盒子中寻找积木。
学生体验人脸识别功能。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体验有趣的面具并设计有趣的面具程序。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参与活动,一位同学描述,其他同学猜一猜描述的是谁。
在学习任务和小组合作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习制作自己的小程序,并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三
拓展
你是通过哪些面部特征记住你同学的?在纸上画一画,并尽量体现出该同学的特征。
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1.认识了新积木。
回顾总结
五
板书设计
有趣的面具
记住人脸
人脸识别
有趣的面具
板书重点
强化理解
六
课后反思
反思得失
不断进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闽教版(2020)六年级上册第9课 绘制有趣味的图形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知讲授,实践操作,知识拓展与挑战,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第九课 有趣的面具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河南大学版(2020)四年级下册第一课 有趣的图形化编程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