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第1页
    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第2页
    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用0,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题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化学部分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Na—23 S—32 Zn—65 Fe—56
    第一部分 物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 鼓声震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 越用力敲鼓,鼓声的音谓越高D. 鼓声是由鼓槌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鼓声震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B正确;
    C.越用力敲鼓,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故C错误;
    D.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2.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B. 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而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更低价下载,欢迎访问。C. 水能、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 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目前核裂变是可控的,可应用在核电站上,故A正确;
    B.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是有方向性的,譬如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克服摩擦做功时,其它能量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自发地转化为其它能量,故B错误;
    C.核能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获得,而水能和太阳能可以,所以水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化石能源在使用对环境有不良影响,且会越用越少,所以应寻找理想的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但化石能源在短期内仍不可完全被替代,仍不能完全禁止使用,故D错误。
    故选A。
    3. 小明一家到白云湖边游玩。妈妈拍照,小明看到水中树木的倒影、鱼“影”、地面上自己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B. 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 小明自己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D. 水中鱼的“影”——光的反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妈妈的摄“影”,光从空气射入玻璃镜头发生光的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树木的倒“影”,光从空气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树木的倒“影”,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明自己的身“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鱼“影”,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 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的铸釜场景,匠人将铁水倒入范(模具)中浇注成形,选项中的图象能正确描述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是晶体,铁水的浇铸成模过程属于晶体的凝固过程,随着时间延长,温度逐渐降低,且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有水平线段。
    故选B。
    5. 如图所示的电吉它主要由“拾音器”和“音箱”组成,拾音器上装有磁铁和线圈。拨动钢弦,让其振动,导线中产生不同频率的电流,该电流经放大后通过音箱中的扬声器而发声。下列与“拾音器”工作原理相同的装置是( )
    A. 发电机B. 电磁铁C. 电磁继电器D. 电动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吉它的拾音吕由磁铁和线圈组成,钢弦被磁化,当拨动钢弦,相当于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线圈中就会产生对应的音频电流,电吉他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发电机也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故A符合题意;
    BC.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制成的,故B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以下研究中所采用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 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时,利用扬声器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说明声源在振动
    B. 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保持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流大小
    C.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D. 认识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压力,这实验用了控制变量法。
    A.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时,利用扬声器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说明声源在振动,该实验用了转换法,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保持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流大小,该实验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符合题意;
    C.“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实验中没有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认识磁场时,用磁感线描述磁场,采用了模型法,没有用的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幸福人生是大树,安全行为是沃土。同学们,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下列安全宣传标语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不相对应的是( )
    A. 下课不疯跑,小心别摔倒—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B. 你冲我撞危险存,你谦我让安全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护栏保安全,翻越最危险—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D. 上下楼梯静悄悄,不滑扶梯不吵闹—从扶梯上滑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在奔跑时,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导致人容易摔倒而造成伤害,故A不符合题意;
    B.你冲我撞,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对双方都会造成伤害,故B不符合题意;
    C.护栏具有一定的高度,翻越护栏时增加了人的高度,人的质量不变,则人的重力势能增大,当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容易使人摔伤,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扶梯上滑下,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使下滑的速度变快,控制不好就会造成人体损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如图是小明设计的一种聪明的“楼梯灯”电路,S1、S2分别为声控和光控开关,实现了只有当晚上有人经过时灯才会发光的控制效果,且符合安全用电接线要求。则( )

    A. A线为火线B. 有声音时,S1闭合
    C. 无光时,S2断开D. S1、S2的位置不能互换
    【答案】B
    【解析】
    【详解】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同时控制一盏灯,同时符合光暗到一定程度,而且有一定的声音时电灯才发光,两个开关和灯泡应该是串联的;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A.由图可知,开关接在了B线与灯泡之间,所以B线为火线、A线为零线,故A不符合题意;
    BC.由题意可知,有声音时,S1闭合,无光时,开关S2闭合,此时灯泡会发光,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位置无关,所以S1、S2的位置可以互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向下吹气,乒乓球被“吸”住。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图示的实例中的“吸”字不相同的是( )
    A. 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
    B. 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吸”起来
    C. 图丙,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列车
    D. 图丁,将吸盘压在光洁的瓷砖表面,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利用的是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上下两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使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力差,乒乓球被“吸”住。
    A.刮大风时,伞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伞面会被向上“吸”起,与乒乓球被“吸”住原理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纸条之间流速大,压强小,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吸”起来,与乒乓球被“吸”住原理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乘客距离行驶列车太近,乘客靠近列车这侧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外侧空气流速相对较慢,压强大,产生的压力差,会把乘客压向列车,造成危险,与乒乓球被“吸”住原理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吸盘压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排出里面的空气,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紧紧“吸”在瓷砖上,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正确实验的现象如图所示,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A

    相关试卷

    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幸福人生是大树,安全行为是沃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一模物理•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共10页。

    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化学试题,共1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