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产水量是指在给定时段内,单位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河川径流量。一般以产水量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产水服务水平。下图示意2000—2018年秦岭地区产水服务空间趋势及稳定程度面积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时期秦岭地区的产水服务( )
A. 稳定程度较低B. 整体呈上升趋势
C. 季节变化小D. 年际变化大
2. 影响秦岭地区产水量的最关键因素是( )
A. 人类活动B. 地形C. 蒸发D. 降水
3. 研究发现,秦岭地区草地和耕地面积占比大的流域,产水量也通常较高,这充分说明耕地和草地( )
A. 截留水分作用较强B. 稳定土壤养分较多
C. 吸纳水汽能力较强D. 促使水土流失加剧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更低价下载,欢迎访问。【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低波动和相对低波动的占比较高,说明该地区产水服务的稳定程度较高,年际变化小,AD错误;无法判断季节变化的相关信息,C错误;略微上升的趋势大于略微下降,显著上升的趋势大于显著下降,所以整体呈上升趋势,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是秦岭地区产水量的最关键影响因素,D正确;秦岭的地形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对产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小,B错误;短时间蒸发量变化较小,不是影响产水量的主要因素,C错误;由于该地区产水稳定性较高,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A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研究发现,秦岭地区草地和耕地面积占比大的流域,产水量也通常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草地和耕地具有较好的植被覆盖,植被可以吸纳和储存更多的水汽,使土壤保持湿润,进而增加河川径流量,提高产水量,C正确;若考虑截留水分作用较强,则产水量较少,A错误。稳定土壤养分与产水量没有直接关系,土壤养分主要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B错误。草地和耕地通常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能够减少水土流失,而不是加剧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撑服务。供给服务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如矿产资源;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如调节气候;文化服务指人类获得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撂荒地是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状态的耕地,根据撂荒程度可分为完全撂荒和季节性撂荒。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县内梯田面积大,是传统的产粮大县。21世纪以来,尤溪县人口迁移日益增长,对山区耕地撂荒影响深远。下表示意2005年,2016年尤溪县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完全撂荒率和季节性撂荒率(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关于尤溪县耕地撂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撂荒主要集中在农业户B. 完全撂荒率均呈上升趋势
C. 季节性撂荒率保持稳定D. 非农业兼业户撂荒减少
5. 影响尤溪县耕地撂荒的主要驱动因素有( )
①农业兼业②农业收益③耕地质量④耕作习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4. B 5. A
【解析】
【4题详解】
由表可知,耕地撂荒更多集中在非农业户,A错误;季节性撂荒率总体在下降,C错误;非农业兼业户在完全撂荒率、季节性撂荒率均增加,D错误;各类农户完全撂荒率均呈上升趋势,B正确。故选B。
【5题详解】
由表可知,只有非农业兼业户的完全撂荒率和季节性撂荒率都在上升,其收入更多来自非农业,劳动力集中在非农业上,耕地利用率相对较低,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纯农户,其完全撂荒率和季节性撂荒率较低,撂荒率增加幅度较小,①正确;农业收益较低,耕地质量低,都会加剧耕地撂荒,①②③正确;耕作习惯与撂荒关联度较弱,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蓝碳,指的是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开发活动日益加剧,滨海湿地面临的海岸挤压威胁受到多学科广泛关注。下图示意海岸挤压驱动机理及其对蓝碳功能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蓝碳主要集中于海洋生态系统中,深层的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强B. 鱼类较少C. 有机碳沉降D. 水温较高
7. 在“陆—海”双向压力作用下,图示滨海地区( )
A. 生态系统保持稳定B. 湿地碳汇能力下降
C. 聚落面积不断缩小D. 有机碳矿化分解减速
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向海侧湿地( )
A. 因海平面上升,向陆迁移B. 因海平面上升,向海迁移
C. 因海平面下降,向陆迁移D. 因海平面下降,向海迁移
【答案】6. C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蓝碳,指的是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光合作用强,只说明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但不是蓝碳集中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深层原因,A错误;鱼类的多少与蓝碳的集中无关,C错误;由材料可知,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机碳通过生物体的死亡和分解逐渐沉降到深层,形成蓝碳的积累,C正确;水温的高低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与蓝碳集中无关,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在“陆一海”双向压力作用下,滨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不稳定,A错误;陆地的开发和海洋的污染都可能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碳汇能力下降,B正确;聚落面积没有出现明显的缩小,C错误;全球变暖,微生物使有机碳分解速度加快,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C、D错误;海平面上升,向海侧的湿地更可能受海水侵蚀,从而迫使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迁移,A正确,B错误。故选A。
【点睛】海洋是固定碳、储存碳的一座大宝库。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为是3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研究表明,大型海藻、贝类乃至微型生物也能高效固定并储存碳。
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也被称为“塔尖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对外要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内则是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中枢,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枢纽,是科教、文化和创新中心,具备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下图示意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天津在我国华北地区发展中的主要辐射功能是( )
①政策制定 ②港口运输 ③国际交流 ④重化工业布局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0. 相比济南,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等级高 ②经济实力强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交通通达度高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政策制定通常是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的职责,而非地方城市,天津作为地方城市,不具有政策制定的主要辐射功能,故①错误。天津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港口运输是其主要辐射功能之一,②正确。天津作为直辖市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国际交流也是其主要辐射功能之一,③正确。虽然天津有一定的重化工业基础,但重化工业布局并非其主要辐射功能,④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等级并不低于郑州,①错误。两地经济实力差异较小,②错误。郑州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处中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辐射周边地区,而济南则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辐射范围相对较小,③正确。郑州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交通通达度高,便于人员和物资的集散,有利于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而济南的交通条件虽然也不错,但相对郑州来说还是稍逊一筹,④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点睛】郑州作为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郑州位于中国中部,处于河南省的中心地带,这使得它成为连接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区的重要节点。作为中原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和黄河中游经济带的交汇点,郑州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区域发展和经济融合。
交通枢纽作用突出:郑州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拥有中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郑州火车站,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客运站。同时,郑州还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家级机场,如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这些交通设施使得郑州与全国各地实现便捷联系,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的交通枢纽。
2023年2月2日,卡拉奇(巴基斯坦规模最大的城市,地处该国南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200mm)核电站建成投产,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两台百万千瓦机组正式交付巴方。数据显示,该核电站每年将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千瓦时,可有效缓解当地“电荒”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推测该核电站投产前,卡拉奇“电荒”问题最严重的月份是( )
A. 1月B. 4月C. 6月D. 10月
12. 与巴基斯坦相比,我国制造核电百万千瓦机组的突出优势是( )
①产业基础好 ②市场广阔 ③技术先进 ④劳动力价格低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3. 该核电站投产运营后对巴基斯坦发展的主要经济意义是( )
A. 减少碳排放B. 降低民用电价
C. 提供就业岗位D. 满足生产用电
【答案】11 C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地处低纬,夏季气温高,制冷需求大,因此用电需求大,电荒问题最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核电站机组生产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技术先进、产业基础好,有能力制造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①③正确;与巴基斯坦相比,我国经济较发达,劳动力价格较高,④错误;市场与生产制造优势条件无关,②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3题详解】
该核电站在投产运营后,可有效缓解当地生产生活“电荒”问题,可满足生产用电,减少产业发展的限制,D正确;降低民用电价,改善民生质量,提供就业岗位,为社会意义,BC错误;减少碳排放,为生态意义,A错误。故选D。
【点睛】卡拉奇核电站经济与环境影响:
经济影响:卡拉奇核电站的建设和投产显著改善了巴基斯坦的电力供应状况,减少了停电频次和时长,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环境影响:每年为当地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对优化巴基斯坦能源结构、推动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 )
A. 气温年较差较大B. 降水量无季节差异
C. 气候更加冷湿D. 气候更加暖干
15. 影响乙城市降水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B. 地形地势C. 大气环流D. 洋流性质
16. 乙城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甘肃省B. 海南省C. 青海省D. 河北省
【答案】14. A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甲城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城市为热带季风气候。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降水存在季节变化,且气温年较差较大(冬冷夏热),气候更加干燥,A正确,BCD错。故选A。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乙城市为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主要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形成夏季风(偏南风)影响,夏季风从海上挟带大量暖湿水汽,在该地形成丰沛的降水,C正确,ABD错。故选C。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乙城市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仅分布于我国的热带地区。甘肃省位于温带内陆地区,多处于非季风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寒气候区,河北省位于温带季风区,海南省位于热带季风区。因此乙城市最可能位于我国海南省。故排除ABC,选D。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有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力生产总碳强度(电力生产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所有生产方式的发电总量的比值)是衡量电力系统碳排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力部门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部门,分析各地区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细化电力生产减排政策、引导区域协同降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甘肃省在以水电、风电、光电为主导的可再生电力(自然界可再生能源通过技术和设备转化为电能)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图1、图2分别示意2003年、2017年我国各地区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ACI)的时空分布。
(1)简述2003—2017年我国各地区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2)推测我国东北地区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较高的原因。
(3)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试简述其积极作用。
【答案】(1)中国各地区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大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高值区有所减少,低值区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地区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呈下降趋势。
(2)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粗放的能源消费模式;煤电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能耗水平较高,从而导致了较高的电力生产总碳强度。
(3)直接降低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有助于推动甘肃省电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动技术进步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发电成本。
【解析】
【分析】本题以电力生产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城市电力生产、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两图整体上都是,北部和东部的图例颜色较深,南部和西部图例的颜色较浅,颜色越深表示生产总碳强度越大,故中国各地区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大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2017年较2003年,整体图例颜色变淡,特别是西部地区较明显,故高值区有所减少,低值区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地区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呈下降趋势。
【小问2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发电的燃料丰富,长期以来节约能源的意识不高,形成了粗放的能源消费模式;煤电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能源利用率较低;火力发电的设备和方式较落后,利用率不高,能耗水平较高,从而导致了较高的电力生产总碳强度。
小问3详解】
采用新能源的方式发电,排放的废弃物要远远小于传统的火力发电,直接降低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生产中火力发电的比例过高,可再生电力有助于推动甘肃省电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发展可再生电力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可以推动建筑、物流、交通、机械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可再生电力属于新的发电方式,可以带动技术进步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可再生电力主要是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有利于降低发电成本。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是铁矿、油气大国,其铁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五,产量居世界第二;石油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位于世界前列。其油气田大部分位于海上,深水盐下油气田勘探开发面临困境。近年来,巴西实施能源产业多元化战略,依托油气产业,重点发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同时巴西太阳能、风能资源禀赋卓越,生物质能资源丰富,作为生物乙醇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中巴铁矿贸易已有50多年历史,目前巴西继续与我国积极开展能源、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下图示意巴西的地理位置。
(1)简述巴西铁矿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
(2)说明近年来巴西实施能源产业多元化战略的好处,并简述巴西开发油气资源可能面临的困境。
(3)分析中国和巴西合作开发油气资源,双方实现优势互补的具体路径。
【答案】(1)铁矿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靠近港口。
(2)好处:能够提高本国能源供给水平,同时还能大量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有利于减轻该国碳排放压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困境:深水钻井技术难度大;勘探开发成本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多;环境风险高。
(3)巴西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援助,促进本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可以获得稳定的原油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西为材料,涉及巴西实施能源产业多元化战略的好处、巴西铁矿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巴西铁矿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地区,靠近港口。
【小问2详解】
好处:据材料可知,巴西依托油气产业,重点发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同时巴西太阳能、风能资源禀赋卓越,生物质能资源丰富,作为生物乙醇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实施能源产业多元化战略,能够提高本国能源供给水平,同时还能大量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清洁可再生,得到快速发展,有利于减轻该国碳排放压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困境:深水钻井需要技术作为支撑,相关技术难度大;开发油气资源投入较大,成本高;巴西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自然灾害多发,不确定的性因素较多;油气开发对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较大,环境风险高。
【小问3详解】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巴西从我国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援助,促进巴西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巴西进口石油资源,我国增加了原油供应的渠道,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原油供应,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升级;两个国家互惠互利,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显示,该保护区内共有冰川1049条,主要分布有表碛覆盖型冰川(常有粉尘、黑炭聚集)和裸冰,总面积约1450.40km²。该保护区为大陆性高原气候,光照充足,冬寒夏凉。下图示意1990—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
(1)简述低海拔区与高海拔区冰川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推测在海拔5400~5600m处冰川退缩量达到最大的原因。
(2)研究表明,相比裸冰区域,表碛覆盖型冰川消融更快,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1)变化特征:低海拔区冰川退缩量较少,退缩率较高;高海拔区冰川退缩量和退缩率较低。
原因:该区间冰川发育条件良好,冰川面积广布;处于冰川融化与再冻结的临界点,使得冰川对气候变暖敏感;接收较强的太阳辐射,加速了融化过程;地形较为平缓,利于冰川融化。
(2)表碛覆盖型冰川表面反射率较低、吸热快,向表碛下部冰川和周围冰川传递较多热量;黑炭、粉尘和气溶胶等富集,表碛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张,吸热能力增强,加速冰川消融。
【解析】
【分析】本题以1990—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图为材料,涉及雪线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低海拔区的冰川退缩的量较小,但退缩率较高;高海拔区的冰川退缩量较小,且退缩率较低。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海拔5400~5600m处冰川数量较多,说明该区间适宜冰川发育的条件良好,冰川面积广布;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位于冰川融化和再次冻结的临界点,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该地冰川大面积退缩;冰川面积较少,导致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加速了冰川的融合;推测该海拔高度地形较为平缓,有利于冰川的融化等。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表碛覆盖型冰川常有粉尘、黑炭聚集,相较裸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更低,吸收的太阳辐射更多,向表碛下部的冰川和周围的冰川传递的热量更多,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冰川融化之后,释放出更多的粉尘、黑炭等,不断富集,表碛冰川表面粉尘和黑炭等覆盖的面积增大,导致吸热的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加速冰川的消融。农户类型
2005年
2016年
完全撂荒率
季节性撂荒率
完全撂荒率
季节性摆荒率
农业户
2.86
15.28
3.80
4.97
非农业兼业户
1.78
14.21
13.01
18.47
非农业户
9.22
29.10
29.76
28.04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67m²), 影响AI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
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四城区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为缓解图示人口问题,当地应,深圳市初创阶段产业发展的条件是,深圳市初创阶段产品的主要市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