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校际质量检测联考调考试题 (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5章,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科学家根据部分植物细胞的观察结果,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早期的细胞研究主要运用了观察法
B. 上述结论的得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C. 同种植物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其结构和功能相同
D.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研究细胞核内物质的转移途径
【答案】C
【分析】(1)假说-演绎法的步骤:发现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2)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由所有事实推出一般结论;不完全归纳法是由部分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科学假说(理论)的提出通常建立在不完全归纳的基础上,因此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3)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位素,如15N、18O等。
【详解】A、细胞研究需要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一般使用显微镜;观察早期的细胞研究主要运用了观察法,A正确;
B、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B正确;
C、同种植物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同,C错误;
D、同位素标记法可以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故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细胞核内物质转移途径,D正确。
故选C。
2. 生物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及原理如表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SiO2(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A正确;
B、绿叶中的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B正确;
C、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醋酸,C正确;
D、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取决于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一般DNA分子越小,迁移速度越快,D错误。
故选D。
3. 细胞自噬是细胞成分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基础,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泛素是一种真核细胞内的多肽,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被泛素标记后最终被溶酶体降解,以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其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会降解溶酶体膜蛋白
B. 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蛋白和膜磷脂的运动
C. 细胞衰老后,被溶酶体降解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增多
D. 长期缺乏营养物质时,细胞自噬增强以提供营养物质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泛素引导下的降解过程,该过程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会被泛素标记,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吞噬泡再与溶酶体融合,进而被溶酶体的水解酶水解。
【详解】A、由于溶酶体膜经过特殊修饰导致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不会降解溶酶体膜蛋白,A错误;
B、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而膜的流动性建立在膜蛋白和膜磷脂的运动上,B正确;
C、细胞进入衰老时期后,损伤的线粒体增多,从而使被溶酶体降解的线粒体增多,C正确;
D、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能为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在长期饥饿或不利条件下,细胞自噬会增强以提供物质和能量,D正确。
故选A。
4.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假设这些洋葱细胞的初始生理状态一致且良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种溶液的初始浓度大小为甲>乙>丙
B. 在P点对应的时间,洋葱外表皮细胞开始主动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
C. 当细胞吸水能力稳定时,甲溶液的浓度比其初始浓度要高
D. t1时,甲溶液中的水分子不会进入洋葱外表皮细胞
【答案】A
【分析】(1)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能形成原生质层,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细胞液浓度越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
(2)题图分析:由图中曲线变化趋势推断,甲曲线细胞吸水能力先增大后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甲溶液中洋葱细胞在失水且失水后保持活性;乙溶液中细胞吸水能力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细胞先失水后吸水,该细胞会吸收溶液中溶质;丙溶液中细胞吸水能力为负值,说明细胞在吸水直到细胞膨胀到最大。
【详解】A、甲乙溶液中细胞起始失水,且在甲溶液比在乙溶液失水多,丙细胞起始吸水,洋葱细胞的初始生理状态一致且良好,所以三种溶液的初始浓度大小为甲>乙>丙,A正确;
B、P点之前乙溶液中的细胞逐渐停止失水,说明在P点之前洋葱外表皮细胞就已开始主动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B错误;
C、甲溶液中的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直至稳定,说明甲溶液中的细胞发生了失水,因此当细胞吸水能力稳定时,甲溶液的浓度比其初始浓度要低,C错误;
D、在质壁分离期间,水分子在外界溶液和细胞之间是双向运输的,D错误。
故选A。
5.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a-sy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病因素。该病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上的通道蛋白TMEM175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TMEM175蛋白转运H+的过程中不与H+相结合
B.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C. TMEM175蛋白变异后会引起溶酶体中的H+增多
D. H+转运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将H+运输到溶酶体内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正常细胞H+通过H+转运蛋白进入溶酶体,再通过TMEM175蛋白运出溶酶体;而变异后的TMEM175蛋白则无法将溶酶体的H+运出。
【详解】A、TMEM175蛋白属于通道蛋白,通道蛋白介导物质跨膜运输时,不与介导的物质结合,A正确;
B、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够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B正确;
C、TMEM175蛋白变异后使运出溶酶体H+减少,导致溶酶体中的H+增多,C正确;
D、TMEM175蛋白作为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H+,由此可知溶酶体内的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内的,因此H+转运蛋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输到溶酶体内,D错误。
故选D。
6. β-葡萄糖苷酶能催化纤维素水解,实验小组测定了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高温保存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降低其活性
B. 42℃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的稳定性逐渐下降
C. 在图示的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各实验组中的酶均保有活性
D. 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答案】D
【分析】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
【详解】A、高温保存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降低其活性,甚至使酶失活,A正确;
B、由图可知,在42°C 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的活性逐渐下降,酶的稳定性逐渐下降,B正确;
C、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在图示的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酶的相对活性均大于0,说明各实验组中的酶均保有活性,C正确;
D、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受温度的影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错误。
故选D。
7. 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O~a段,根细胞进行细胞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a~b段,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主要是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
C. b点前,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只在丙酮酸生成阶段合成大量的ATP
D. b点后,随着时间延长,酒精积累会抑制根细胞的活性,导致细胞呼吸速率降低
【答案】D
【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NAD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NAD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NAD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NAD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a点前,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乳酸中,A错误;
B、a~b段,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无氧呼吸的CO2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B错误;
C、b点前,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合成少量的ATP,C错误;
D、b点后,随着时间延长,酒精积累会毒害细胞,抑制细胞的功能,导致细胞呼吸速率降低,D正确。
故选D。
8. 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生产实践经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无机盐,可促进粮食增产
B. “稻子出在犁头上,勤耕深耕长得壮”——中耕松土有利于根吸收无机盐
C.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作物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应合理灌溉
D. “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亡”——镁属于微量元素,缺镁导致叶片发黄
【答案】D
【分析】(1)间作是指在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
(2)及时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进行有氧呼吸,为无机盐的吸收提供能量。水和无机盐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
【详解】A、分解者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能够被植物利用促进粮食增产,A正确;
B、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浓度,有利于植物根细胞有氧呼吸,提供更多能量用于吸收无机盐,B正确;
C、作物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应合理灌溉,C正确;
D、镁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D。
9. 光呼吸是植物依赖光能吸收O2并释放CO2的过程,会损耗25%~30%的光合产物,在干旱、高温等逆境胁迫下,光合产物损耗可达50%。Rubisc能催化C5与O2结合而发生光呼吸,也能催化C5与CO2结合,这两种反应的比例取决于O2和CO2的相对含量。光呼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基质中的能催化CO2的固定
B. 叶肉细胞中CO2/O2的值降低时,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
C. 夏季午间植物光反应速率高、气孔导度低,易发生光呼吸
D. 抑制光呼吸对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与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B
【分析】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 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光呼吸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一条代谢途径,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详解】A、Rubisc酶催化CO2与C5反应进行光合作用,即催化CO2的固定,因此Rubisc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
B、Rubisc与CO2或O2的亲和力取决于两种气体的相对浓度,相对浓度高的气体易与Rubisc结合并发生反应,CO2/ O2的值降低时,O2较多,有利于光呼吸的发生,不利于进行暗反应积累有机物,B错误;
C、当夏季午间光照强度强,温度高,植物光反应速率高产生O2多,气孔导度低导致CO2浓度低,易发生光呼吸,C正确;
D、抑制光呼吸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增加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量,对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与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B。
10. 柠檬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酸,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食品工业以红薯粉为原料经黑曲霉发酵获得柠檬酸,生产柠檬酸的简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优良黑曲霉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 黑曲霉与生产果醋时所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类型相同
C. 向红薯粉中加入淀粉酶能增强糖化作用
D. 发酵罐内发酵产生柠檬酸是该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答案】B
【分析】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详解】A、用于发酵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A正确;
B、参与酱油酿造的黑曲霉属于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制作果醋利用的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向红薯粉中加入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水解,能增强糖化作用,C正确;
D、发酵工程的核心是发酵罐内发酵,发酵罐内发酵产生柠檬酸是该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D正确。
故选B。
11. 在传统白酒酿造的过程中,酵母菌是最主要的功能性微生物,不同种类的酵母菌代谢产生的风味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实验小组对酿酒酵母菌进行平板划线的纯培养操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配制好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放入干热灭菌箱内灭菌
B.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将培养皿盖完全打开后倒入培养基
C. 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到第二次划线结束,即完成接种
D. 将接种后的平板和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答案】D
【分析】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其操作步骤是:(1)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2)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大肠杆菌的菌种试管的棉塞;(3)将菌种试管口通过火焰达到消灭试管口杂菌的目的;(4)将冷却的接种环伸入到菌液中取出一环菌种;(5)将菌种试管口再次通过火焰后塞上棉塞;(6)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把接种环伸入平板内划3 ~ 5条平行线,盖上皿盖,不要划破培养基。(7)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第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向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第五区的划线与第一区划线相连;(8)将平板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
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后,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菌落。
【详解】A、将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进行灭菌,A错误;
B、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将培养皿盖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B错误;
C、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第二次划线,重复该操作,一般做第三、四、五次划线,以便于得到单菌落,C错误;
D、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设置空平板的目的是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D正确。
故选D。
12. 酱豆的制作要经过两次发酵。第一阶段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和曲霉等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第二阶段以蔬菜与发酵过的大豆为主,进行乳酸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催化分解大豆蛋白,产生易消化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 第一阶段在无氧条件下发酵时适度保湿,有利于霉菌的菌丝生长
C. 加入一定量的食盐、生姜、蒜瓣和其他香辛料能防腐杀菌、调制风味
D. 第二阶段会产生乳酸和亚硝酸盐,乳酸积累会导致发酵体系的pH降低
【答案】B
【分析】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A、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催化分解大豆蛋白,将蛋白质分解为易消化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A正确
B、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因此第一阶段在有氧条件下发酵,B错误;
C、加入一定量的食盐、生姜、蒜瓣和其他香辛料不仅能防腐杀菌还能调制风味,C正确;
D、第二阶段以蔬菜与发酵过的大豆为主,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和亚硝酸盐,乳酸积累会导致发酵体系的pH降低,D正确。
故选B。
13. 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科学家独创的外源基因转化的方法之一。在植物受粉的特定时期,将外源DNA溶液涂于柱头,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含有外源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等元件
B. 基因表达载体中的标记基因有利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C. 外源基因进入植物受精卵后会替换植物基因组中的等位基因
D. 相比于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一般可省去植物组织培养步骤
【答案】C
【分析】(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约80%的转基因植物都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
花粉管通道法,这是我国科学家独创一种方法,是一种十分简便经济的方法。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方法:显微注射技术。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Ca2+处理法。
【详解】AB、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外源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组件,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AB正确;
C、外源DNA进入图中的受精卵后,不会替换植物基因组中的等位基因,而是可以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从而实现复制和表达,C错误;
D、花粉管通道法可以直接实现转基因植物的自然生成,而农杆菌转化法需要对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物,而花粉管通道法避免了植物组织培养这一操作,D正确。
故选C。
14. 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中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从而增加二硫键的数量,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获得耐高温的T4溶菌酶需先设计其空间结构,选择合适位点更换氨基酸
B. 通过此项研究改造后获得的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C. 此项研究中可利用基因的定点诱变技术对指导T4溶菌酶蛋白合成的mRNA进行碱基替换
D. T4溶菌酶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自然界中的酶都可通过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
【答案】A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通过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改造了 T4溶菌酶的结构,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出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详解】A、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中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从而增加二硫键的数量,而T4溶菌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见,为获得耐高温的T4溶菌酶,需先设计其空间结构,选择合适位点更换氨基酸,A正确;
B、此项研究是通过改造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而实现了对T4溶菌酶的结构进行改造,因此改造后获得的性状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
C、此项研究成功地将T4溶菌酶中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可利用基因的定点诱变技术对指导T4溶菌酶蛋白合成的DNA上的相应基因进行碱基替换,C错误;
D、T4溶菌酶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工程只能用于改造蛋白质类酶,D错误。
故选A。
15. 近年来,野生动物郊狼的物种数量不断减少。科研人员利用种间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小郊狼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郊狼的遗传性状和代孕家犬的相同
B. 使用显微操作技术对卵母细胞去核,且所用卵母细胞处于MⅠ期
C. ②是透明带,①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卵母细胞中的相同
D. 可用乙醇等处理激活结构③,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答案】D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哺乳动物多以36.5℃为宜,最适pH为7.2-7.4;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小郊狼的细胞核基因来自郊狼,细胞质基因来自郊狼和家犬,所以小郊狼的遗传性状与郊狼和家犬有关,与代孕家犬无关,即小郊狼的遗传性状和代孕家犬的不同,A错误;
B、使用显微操作技术对卵母细胞去核,且所用卵母细胞处于MⅡ中期,B错误;
C、②是透明带,①表示第一极体,其中的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所以①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不同,C错误;
D、结构③表示重构胚,用乙醇等处理可以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D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免疫球蛋白G(IgG)是细胞外液中重要的抗体,IgG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通过四对二硫键相连接。H链和L链氨基端氨基酸的序列变化较大,此区域称为可变区,羧基端氨基酸的序列相对稳定,此区域称为恒定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浆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协作完成IgG的加工和分泌
B. 可用³H标记合成IgG的氨基酸来追踪IgG在机体内的分布
C. 酒精和高温会破坏IgG的二硫键和肽键,从而导致其变性失活
D. 不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多种IgG,不同IgG可变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
【答案】ABD
【分析】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称为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抗体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详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其合成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协调配合,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正确;
B、抗体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含有H元素,可以用3H标记合成IgG的氨基酸来追踪IgG在机体内的分布,B正确;
C、酒精和高温会使IgG的空间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在变性过程中肽键不会断裂,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H链和L链氨基端氨基酸的序列变化较大,此区域称为可变区”可知,不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多种lgG,不同IgG可变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D正确。
故选ABD。
17.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少量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装置中的3个锥形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a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避免外界空气中CO2的干扰
B. 适当增加橡皮球(或气泵)的通气量,会增加石灰水的浑浊程度
C. 实验过程中向a瓶通入的空气越多,则b瓶产生的酒精越多
D. 若c瓶加入的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则溶液最终会变成黄色
【答案】ABD
【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详解】A、向a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外界空气中CO₂的干扰,A正确;
B、若增加橡皮球(或气泵)的通气量,即增大了进入装置中的氧气量,可增大酵母菌有氧呼吸作用强度,使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更多,澄清石灰水混浊程度越高,B正确;
C、氧气会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验过程中向a瓶通入的空气越多,则酵母菌有氧呼吸作用越强,b瓶可能不产生酒精,C错误;
D、溴磨香草酚蓝溶液能够检测二氧化碳,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若c瓶加入的是溴磨香草酚蓝溶液,则溶液最终会变成黄色,D正确。
故选ABD。
18. 基因递送是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多个实验室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基因递送系统——切—浸一生芽,简称CDB法。利用常规转化法和CDB法在某植物中递送基因的过程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属于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全能性
B. 共培养时,目的基因能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C. 采用CDB法进行基因递送的过程需要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操作
D. 可依据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或标记基因控制的性状筛选出阳性毛状根
【答案】ABD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A、过程①属于脱分化,并且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B、共培养时,Ti质粒中的 T-DNA 能将外源基因递送到植物细胞中,并与植物细胞的染色体 DNA 整合到一起,B正确;
C、采用CDB法进行基因递送的过程不需要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错误;
D、利用图2中CDB法将该重组载体导入植株B,依据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或标记基因控制的性状筛选出阳性毛状根,D正确。
故选ABD。
19. 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然后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需将培养皿置于只含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B. 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中H19和Gtl2基因的转录受影响
C. 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D. 推测孤雌小鼠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答案】B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时,一般置于95%的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A错误;
B、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经过了甲基化处理,属于表观遗传,碱基序列不变,但H19和Ctl2基因的转录会受影响,B正确;
C、囊胚进一步发育,会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C错误;
D、据图可知,孤雌小鼠的染色体来自卵母细胞和第二极体,因此孤雌小鼠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错误。
故选B。
20. 大引物PCR定点突变常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变化。单核苷酸的定点诱变需要通过PCR获得,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向PCR体系中加入Mg²⁺能激活DNA聚合酶
B. PCR-I经过一次循环即可获得大引物模板
C. PCR-I得到的产物均作为PCR-Ⅱ的引物
D. PCR-Ⅱ选用大引物和引物乙以获得定点诱变的基因片段
【答案】BC
【分析】PCR技术:
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原理:体外DNA复制。
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Iag酶)。
过程:变性、复性、延伸
【详解】A、 PCR反应缓冲液中一般要添加 Mg2+,Mg²⁺能激活DNA聚合酶,A正确;
B、大引物模板需要以含有诱变引物和引物甲的模板链复制获得,故PCR-I至少经过两次循环,才能获得大引物模板,B错误;
C、PCR-I会得到多个产物如原模板链,不能全部作为PCR-Ⅱ的引物,只有含有诱变引物和引物甲的模板链复制获得的产物才能作为PCR-Ⅱ的引物,C错误;
D、大引物中有定点诱变碱基,且大引物延伸方向由5'-3',扩增一次可得到定点诱变的基因片段。PCR技术每扩增一次,要一对引物,引物乙与大引物结合的模板不同。因此,PCR-Ⅱ选用大引物和引物乙以获得定点诱变的基因片段,D正确。
故选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具有组织特异性。人体绝大多数组织细胞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葡萄糖,小肠上皮细胞通过Na+-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s)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Na+和葡萄糖的同向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GLUTs包括GLUT1~GLUT7等,GLUTs的组织分布及主要功能如表所示。
①GLUTs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______,其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GLUTs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答出2点)。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健康人进餐后,葡萄糖转运速率明显加快的载体蛋白是____________(答出2种)。
(2)肠液中的Na+度梯度为SGLTs转运葡萄糖提供能量(电化学梯度势能),推测小肠上皮细胞内的Na+浓度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肠液中的。影响SGLTs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速率的因素有______(答出2点)。
【答案】(1)①. 核糖体 ②.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③. 顺浓度梯度、不消耗ATP ④. SGLTs、GLUT2、GLUT4
(2)①. 低于 ②. Na+浓度差、SGLTs数量、能量供应
【分析】1、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2、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物质运输的速率,还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
(1)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其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GLUTs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ATP,健康人进餐后,葡萄糖转运速率明显加快的载体蛋白是SGLTs、GLUT2、GLUT4。
(2)肠液中的Na+度梯度为SGLTs转运葡萄糖提供能量(电化学梯度势能),推测小肠上皮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肠液中的,因此它可以为SGLTs转运葡萄糖提供能量,影响SGLTs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速率的因素有Na+浓度差、SGLTs数量、能量供应等。
22. 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但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组分的作用及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有_____的特点。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
(2)对比①②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对比①③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对比②④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为了解pH对酶P降解底物的影响、实验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处理如表所示。
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曲线图_____。
【答案】(1)①. 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 ②. 有无蛋白质或RNA,Mg2+浓度
(2)①. 酶Р发挥作用要有蛋白质组分 ②. 酶Р发挥作用要有RNA组分 ③. 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有催化活性
(3)
【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点;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该酶组分的作用及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蛋白质或RNA,Mg2+浓度。
(2)与第①组实验相比,第②③组实验分别缺少蛋白质组分和RNA组分,这两组实验都没有产物生成,分别说明说明在低浓度Mg2+条件下,酶Р发挥作用需要蛋白质组分和RNA组分同时存在;与第②组实验相比,第④组实验给予高浓度Mg2+后有产物生成,说明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有催化活性。
(3)分析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pH,因变量是底物降解率,据表中数据可绘制图形如下:
23. 植物遭受低温胁迫会产生活性氧(ROS),ROS对蛋白质、膜脂和色素分子都有破坏作用,在光能过剩的条件下容易使光反应速率和光合速率降低,出现光抑制现象,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ROS。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对水稻幼苗光抑制的影响,实验小组开展了四组实验,处理方法为第①组:低温+清水,第②组:低温+甲溶液,第③组:常温+甲溶液,第④组为对照组。定期检测水稻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S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要给予水稻幼苗___(填“低”“适宜”或“高”)光照。第④组的处理方法为___。
(2)低温胁迫诱发光抑制的植物的CO2固定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可___水稻幼苗的光抑制,其影响光抑制的机理是___。
【答案】(1)①. 高 ②. 常温+清水
(2)①. 低温会降低CO2固定相关酶的活性 ②. 光抑制会降低光反应速率,使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C5的产生量减少
(3)①. 缓解 ②. 植物生长调节剂甲能提高SOD的活性,清除ROS,减少ROS对光合色素的破坏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1)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对水稻幼苗光抑制的影响,而在光能过剩的条件下容易使光反应速率和光合速率降低,出现光抑制现象,故实验过程中,需要给予水稻幼苗高光照;实验目的是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对水稻幼苗光抑制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调节剂的有无及处理时间,因变量是植物生长情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由于①组:低温+清水,第②组:低温+甲溶液,第③组:常温+甲溶液,第④组为对照组,推测第④组的处理方法为常温+清水。
(2)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生化反应的进行需要酶的催化,且暗反应的进行需要光反应产物参与,低温胁迫诱发光抑制的植物的CO2固定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低温会降低CO2固定相关酶的活性;光抑制会降低光反应速率,使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C5的产生量减少。
(3)第①组是低温+清水,第②组是低温+甲溶液,两组的自变量是甲溶液的有无,据图可知,低②组的光合速率>第①组,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可缓解水稻幼苗的光抑制,且折线图中第②组的SOD活性高于低①组,其影响光抑制的机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甲能提高SOD的活性,清除ROS,减少ROS对光合色素的破坏。
24. 动物细胞培养在实践中有很大的用途——在检验药物毒性和开发药物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为研究药物的抗肝癌效果,需要大量肝癌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肝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___等一些天然成分。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癌细胞其中一个特点是能够无限增殖,据此推测培养肝癌细胞时,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2)为了初步检测药物X和Y的抗癌效果,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溶于二甲基亚矾(溶剂)的药物X或Y,培养过程及结果如图表所示。对照组应加入的是___。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药物X、药物Y均有抗癌作用,抗癌效果更好的是___,判断依据是___。
(3)为降低药物X治疗肝癌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可用灭活病毒诱导法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___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___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ADC进入肝癌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可将其水解,释放出的药物作用于肝癌细胞,可导致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与直接使用抗肿瘤药物相比,ADC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___。
【答案】(1)①. 血清 ②. 以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③. 不会
(2)①. 等量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矾(溶剂)②. 药物X ③. 加入药物X比加入药物Y培养后的肝癌细胞数目少
(3)①.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②. 蛋白质分子和脂质 ③. 细胞凋亡 ④. ADC通过将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温度和pH。
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1)肝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在培养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据此推测培养肝癌细胞时,不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2)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检测药物X和Y的抗癌效果,自变量是药物X或Y,因变量是检测细胞数量,由于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溶于二甲基亚矾(溶剂)的药物X或Y,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对照组应加入的是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矾(溶剂);由实验结果可知,添加药物X的组别肝癌细胞数目最少,可以初步确定药物X的抗癌效果较好。
(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灭活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磷脂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ADC进入肝癌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可将其水解,释放出的药物作用于肝癌细胞,该过程实在基因控制下进行的,属于细胞凋亡,对于机体是有利的;因为将药物送到肿瘤部位,对肿瘤进行特异性杀伤(靶点清楚,毒副作用小),故与直接使用抗肿瘤药物相比,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
25. 启动子是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中控制和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工具,其作用强度会影响基因表达产物的产量和细胞代谢水平。为寻找合适的启动子,研究人员获得了POL1~POL5、CBF1共6种启动子,将其分别与荧光蛋白基因EGFP构建成重组型启动子并导入毕赤酵母细胞,以研究启动子的作用强度。含CBF1-EGFP重组型启动子质粒的结构如图所示,用于扩增CBF1和EGFP的引物的碱基序列如表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注:引物序列之外、CBF1和EGFP无表中相关限制酶识别和切割序列。
(1)在PCR扩增启动子CBF1时,CBF1引物1与模板链结合后,在___酶的作用下将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引物的___(填“3'”或“5'”)端,以延伸子链。
(2)限制酶及识别序列如表2所示。构建CBF1-EGFP重组型启动子质粒时,要选择___限制酶分别对图中a、b两处进行切割,EGFP的下游需要添加___序列,使转录终止。
表2
(3)检测含CBF1-EGFP重组型启动子质粒是否构建成功时,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培养后将酵母菌涂布到含有___的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并提取DNA,经酶切后利用表1中所示的___两种引物进行PCR扩增和鉴定。
(4)EGFP基因能表达荧光蛋白,蛋白质含量与荧光强度呈正相关。为比较POL1~POL5、CBF1这6种启动子的作用强度,应分别检测___。若POL3的作用强度最强,则预期结果是___。
【答案】(1)①. 耐高温的DNA聚合(或TaqDNA聚合)②. 3'
(2)①. EcRI、SalI ②. 终止子
(3)①. 氨苄青霉素 ②. CBF1引物1和EGFP引物2
(4)①. 导入不同重组型启动子质粒的毕赤酵母细胞的荧光强度 ②. 转入含POL3-EGFP重组型启动子质粒的毕赤酵母细胞的荧光强度最高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1)在PCR扩增启动子CBF1时,CBF1引物1与模板链结合后,DNA聚合酶只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引物的3′端,所以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将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引物的3′端,以延伸子链。
(2)依据表2中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可知,CBF1引物1中有限制酶EcRⅠ的识别和切割序列;EGFP的起始端使用引物1,则b点对应的引物是EGFP引物2,EGFP引物2的碱基序列中有限制酶SalⅠ的识别和切割序列。因此选择限制酶EcRⅠ、SalⅠ分别切割a、b处。EGFP的下游需要添加终止子序列,使转录终止。
(3)重组质粒的标记基因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氨苄青霉素。若CBF1-EGFP重组型启动子质粒构建成功,则CBF1-EGFP是一个整体,可用CBF1引物1和EGFP引物2进行PCR扩增,会有相应的产物。
(4)EGFP基因能表达荧光蛋白,蛋白质含量与荧光强度呈正相关。为比较POL1~POL5、CBFI这6种启动子的作用强度,应分别检测导入不同重组型启动子质粒的毕赤酵母细胞的荧光强度。若POL3的作用强度最强,则预期结果是转入含POL3-EGFP重组型启动子质粒的毕赤酵母细胞的荧光强度最高。
选项
实验
原理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绿叶中的色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
制作苹果醋
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醋酸
D
DNA片段的电泳鉴定
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名称
组织分布
主要功能
GLUT1
大部分成体组织、红细胞
为细胞提供基本的葡萄糖供应
GLUT2
肝细胞、胰岛B细胞、小肠、肾脏
高容量的葡萄糖转运
GLUT3
脑
脑组织间液与脑实质细胞间的葡萄糖转运
GLUT4
骨骼肌、心脏、脂肪细胞
负责胰岛素升高条件下葡萄糖的迅速摄入
实验组
①
②
③
④
⑤
底物
+
+
+
+
+
RNA组分
+
+
-
+
-
蛋白质组分
+
-
+
-
+
低浓度Mg2+
+
+
+
-
-
商浓度Mg2+
-
-
-
+
+
产物
+
-
-
+
-
pH
5
6
7
8
9
10
底物降解率
15%
10%
10%
18%
80%
60%
引物名称
序列(5'→3')
CBF1引物1
CCGGAATTCCGTTAGGACTTCTT
CBF1引物2
TCCTCGCCCTTGCTCACCATT
EGFP引物1
ATGGTGAGCAAGGGCGAGGA
EGFP引物2
ACGCGTCGACTTACTTGTACAG
限制酶
BamHI
EcRI
SalI
SmaI
识别和切割序列
G↓GATCC
G↓AATTC
G↓TCGAC
GGG↓CCC
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监测联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监测联合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7页。
河北省邯郸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