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二化学暑假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暑假作业 (3)铁 金属材料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二化学暑假作业 (3)铁 金属材料,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工开物》中记载,8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天工开物》中记载:“凡治地生物,用锄、镈之属,熟铁锻成,熔化生铁淋口,入水淬健,即成刚劲。每锹、锄重一斤者,淋生铁三钱为率。少则不坚,多则过刚而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熟铁是含碳的铁合金B.熟铁的硬度比生铁低
C.生铁质地较硬但是韧性较差D.生铁的熔点比熟铁的高
2.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大量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合金的熔点、硬度比镁和铝的熔点、硬度都高
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
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D.此合金不能全部溶解于过量溶液中
3.碱式碳酸镁是橡胶制品的填充剂和补强剂,其化学式为。现取4.66 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2 g固体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g固体是
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生成水0.8 g
g碱式碳酸镁加稀盐酸完全溶解,参加反应的HCl为0.08 ml
D.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4.等物质的量的Na和Al两种金属加入足量的水中,生成26.88L(标准状况)的气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属Na无剩余B.金属Al有剩余
C.所得溶液溶质为D.Na的物质的量是0.6ml
5.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以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铝和少量不溶于碱性溶液的物质)为原料制取明矾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沉铝”步骤在煮沸条件下进行,生成、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溶”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可通过焰色试验检验“沉铝”所得滤液中的主要阳离子
C.用浓硫酸配制9ml/L溶液,需要将水缓慢加入到浓硫酸中
D.“一系列操作”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
B.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
C.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D.向氢氧化铁中滴加氢碘酸溶液:
7.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氧化物有,它们都是黑色的固体
B.的混合物可能是灰绿色
C.鉴别中混有的,可先加入氯水,再加入溶液
D.生铁含碳量低于钢
8.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下列方案设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9.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溶液与铜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Ⅲ中均涉及被还原
B.对比实验Ⅰ、Ⅱ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
C.实验Ⅱ、Ⅲ中加入蒸馏水后相同
D.向实验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
铜锌合金完全溶解于40mL63%的浓硝酸(密度为)中,得到和混合气体1120mL(换算为标准状况),(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刚好全部沉淀,得到2.96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
B.合金完全溶解时,溶液中
C.和的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20%
D.刚好得到2.96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mL
11.工业上以精炼铜的阳极泥为原料(主要成分为Se、CuSe、等)回收Se。
已知:①“烟气”中含有和,被水吸收时发生反应。
②Se难溶于水,沸点684.9℃,易与反应。
③反应的,代表可完全转化。室温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论上,发生反应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在真空中可进行粗硒提纯,可降低体系中硒的沸点
C.“滤液”为溶液
D.加入NaCl溶液浸取时发生,该反应过程不可完全转化
12.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用过量的铜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实验前原试管中充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实验②左侧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C.实验②停止反应后,向左侧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
D.将实验中所用铜片换成铁片,两实验中现象均不变
13.某铜矿石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工业上用该矿石获取铜和胆矾的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际生产中,将矿石粉碎为矿渣的目的是_______。
(2)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较多的铜,加入某试剂可以提纯铜。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I完成后的滤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常用的试剂为_______,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加入NaClO调节溶液pH可生成沉淀B,利用题中所给信息,沉淀B为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加入NaOH调节pH,得到沉淀C,利用题中所给信息分析y的范围________。
(6)操作1主要包括:______、过滤、冷水洗涤得到。
14.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
(1)该“价类二维图”中缺失的类别A应为_______。
(2)生活中的钢铁制品如废旧铁锅,使用时间长久后若要丢弃,应归为_______。
A.干垃圾B.湿垃圾
C.有毒有害垃圾D.可回收垃圾
(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实验后,想要检验废液中是否存在,该怎么做?___________。
(4)将足量铁粉投入溴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反应液中继续加入足量氯水,此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6)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生产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用磁铁可以将Fe与分离
B.该反应条件下铁的氧化性比钠强
C.每生成1ml,转移的电子为4ml
D.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熟铁是含碳的铁合金,故A正确;
B.生铁含碳量较高,熟铁含碳量较低,硬度比生铁低,故B正确;
C.生铁含碳量较高,质地较硬但是韧性较差,故C正确;
D.生铁含碳量较高,熟铁含碳量较低,生铁的熔点比熟铁的低,故D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合金的熔点比各组分都低,所以镁铝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低,故A错误;
B.镁和铝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所以镁铝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故B正确;
C.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镁铝合金不能全部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故C错误;
D.镁和铝都具有强还原性,都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所以镁铝合金能全部溶解于过量氯化铁溶液中,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4.66 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的2 g固体是MgO,A项错误;4.66 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生成水的质量是,B项错误;4.66 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的2 g固体是MgO,,碱式碳酸镁加稀盐酸完全溶解,溶质为0.05 ml氯化镁,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参加反应的HCl为0.1 ml,C项错误;4.66 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镁、二氧化碳和水,氧化镁的物质的量是0.05 ml,的物质的量是0.04 m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的物质的量是0.04 ml,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的物质的量是分解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0.01 ml,而4.66 g碱式碳酸镁高温煅烧至恒重,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所以4.66 g碱式碳酸镁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则碱式碳酸镁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4,即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是,D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Na能与冷水发生反应,A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水足量,Na和Al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以上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知,Na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恰好与Al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为。假设Na和Al均为,根据题给信息可得,解得。根据上述分析,B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A.根据题目流程可得出,碱溶过程中发生的是NaOH和Al的反应,即:,故“碱溶”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沉铝”之后所得滤液中主要含有阳离子为,故可通过焰色试验检验“沉铝”所得滤液中的主要阳离子,B正确;
C.浓硫酸稀释时需要酸入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用浓硫酸配制9ml/L溶液,需要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错误;
D.由分析可知,“一系列操作”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D正确;
故答案为:C。
6.答案:B
解析: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硫代硫酸钠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是氧化剂氯元素得电子被还原为,硫代硫酸钠是还原剂,S元素失电子被氧化为,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铝离子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剩余的氢氧根离子恰好与铵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二氧化硫过量,反应生成硫酸钙、盐酸和硫酸;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气体,离子方程式:,故C错误;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向氢氧化铁中滴加氢碘酸溶液,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7.答案:B
解析:FeO为黑色粉末,为红棕色粉末,为黑色晶体,故A错误;为白色絮状沉淀,为红褐色沉淀,两者混合有可能是灰绿色,故B正确;先加入氯水,会将氧化成,会对实验产生干扰,应加KSCN溶液,如果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故C错误;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高于钢,故D错误。
8.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向滴有过量盐酸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因含过量盐酸开始没有明显变化,随后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所以复方氢氧化铝片中存在氢氧化铝,A正确;B.若为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没有氨气产生,应该说明使用浓氢氧化钠溶液,B错误;C.高锰酸钾也会氧化氯离子使得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具有还原性,C错误;D.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苯中不含苯酚,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实验Ⅰ、Ⅱ、Ⅲ中的现象为溶液黄色变浅或溶液黄色褪去,说明被Cu还原,故A正确;对比实验Ⅰ、Ⅱ,实验Ⅰ加入少量铜粉,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实验Ⅱ加入过量铜粉,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故B正确;对比实验Ⅱ、Ⅲ,参加反应的的量相同,则生成的应相同,但由于实验Ⅱ生成CuCl,所以加入蒸馏水后不相同,故C错误;实验Ⅲ溶液为蓝色,含有和过量的铜,向实验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CuCl,故D正确。
10.答案:B
11.答案:B
解析:和被水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A项错误;真空体系可降低物质的沸点,故B项正确;“滤液”应为和混合溶液,故C项错误;,可以完全转化为AgCl,故D错误。
12.答案:C
解析:由反应和可知,当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浓>稀,A项错误;实验②是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为无色气体,B项错误;实验②反应完全,向左侧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补充,与溶液中剩余的万一起与铜片作用,铜片继续溶解,C项正确:将实验中所用铜片换成铁片,常温下,铁片遇浓硝酸“钝化”,实验现象不同,D项错误。
13.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使矿石充分反应
(2)
(3);铁氰化钾;
(4)Fe(OH)3;1:2
(5)5.2≤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2 L,5 L)=2 ml·L-1,4 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氧化铝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4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