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1气象灾害(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2879/0-17182296084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1气象灾害(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852879/0-17182296085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人教版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附解析多份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1气象灾害(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1气象灾害(Word版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完成第1~2题。
1.该地理现象是( )
A.地震B.台风
C.赤潮D.梅雨
2.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 )
A.广东省B.长江三角洲地区
C.山东半岛D.柴达木盆地
(2023湖南卷,11~13)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第3~5题。
3.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
A.尼罗河流域B.中南半岛
C.北冰洋沿岸D.亚洲中部
4.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
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寒潮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影响的范围较广。据此完成第6~8题。
6.下列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强冷空气南侵B.冷锋南下
C.气旋过境D.暖锋过境
7.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D.初冬和秋末
8.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华北地区可能会出现(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沙尘暴 ③暴雨、洪涝 ④干旱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下图为某次台风某时刻风圈范围分布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除了受气压梯度力影响外,九级风圈范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有( )
A.气温B.下垫面
C.地转偏向力D.台风中心气压
10.图示时刻风暴潮最强的地点是( )
A.甲B.乙
C.丙D.丁
二、非选择题
11.孟加拉国水灾严重,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孟加拉国主要属于哪类地形?这种地形对洪涝灾害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孟加拉国的气候属于哪种类型?当西南季风势力强大时,对孟加拉国有什么影响?
(3)流经孟加拉国的最大河流是哪一条?对形成洪涝灾害有什么影响?
(4)有人说,孟加拉国的洪涝灾害与海潮有一定关系。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1~2.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理现象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域,并且由海洋向陆地移动,可判断为台风。第2题,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台风出现频率最小。
3~5.3.D 4.A 5.C 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在40°N—50°N范围最高。尼罗河流域和中南半岛都位于低纬度地区,A、B两项不符合题意。北冰洋沿岸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C项不符合题意。只有亚洲中部的高大山脉地区符合,D项正确。第4题,根据统计表格数据可知,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春季远远高于秋季。冬季的降雪量大,导致春季地表积雪较多,春季随着气温回升,积雪融化,①②正确。秋季进入降温阶段,“秋季气温低于春季”的说法太绝对,③错误。秋季雨水不一定少于春季,④错误。第5题,设问是“破坏力”,A项描述的是频次,频次高,破坏力不一定大,A项错误。两种洪水的流动性相差不大,B项错误。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增加洪水水量,增强洪水的破坏力,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升温型洪水中也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D项错误。
6~8.6.A 7.A 8.A 第6题,寒潮主要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南侵造成的大风、降温天气。第7题,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这两个季节寒潮的危害最大。第8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暴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暴,很少出现暴雨天气。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不是寒潮引发的。
9~10.9.B 10.B 第9题,图中显示,9级风圈范围在海洋上较大,在陆地上较小,这是因为陆地表面摩擦力较大,使得风力减小,故9级风圈范围缩小,由此可知,导致9级风圈范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下垫面。第10题,图中显示,甲和丁为9级风,而乙和丙为11级风,因此由风引起的风暴潮甲、丁两处强度较小,乙、丙两处强度较大,排除A、D两项;根据台风中心的位置判断,丙处的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向右偏转形成偏西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低了陆地岸边的潮水水位,排除C项;根据台风中心的位置判断,乙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北指向西南,向右偏转形成偏东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此处风暴潮受到陆地的阻挡、顶托,强度加大,因此图示时刻风暴潮最强的地点是乙处,B项正确。
11.答案 (1)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剧了受灾程度。
(2)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雨量多,洪涝灾害严重。
(3)恒河。各干支流在此汇聚,易形成洪涝灾害。
(4)赞同。海潮出现时,会顶托河水,导致河水下泄不畅,水位上升,引发洪涝灾害。
解析 读图可知,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加剧地表积水,产生洪涝。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因此其势力强大会产生强降水。同时,孟加拉国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大河支流汇聚带来大量洪水。孟加拉国南部海域地处热带,易产生飓风,且海湾口大内小,易使海水水位上升,降低河道泄洪速度,河水下泄不畅,引发洪涝灾害。纬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总计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
型
混合
型
升温
型
混合
型
升温
型
混合
型
0°—
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N—
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N—
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N—
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N—
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1气象灾害,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0气象灾害,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据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台风带来的危害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4气象灾害,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和850百帕温度小于0,“融化层”位于图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