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53259/0-17182418377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53259/0-17182418377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53259/0-17182418378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4年我国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浇灌稻田B.研究汽车尾气净化系统
C.加高工厂烟囱排放废气D.将农作物秸秆焚烧还田
2.化学与人体健康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可用于修补人体受损组织B.运动后可适当饮用无机盐饮料
C.糖类是人体内唯一的供能物质D.青少年应保证足够的水果、蔬菜摄入
3.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氮元素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
C.“”表示2个氮原子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4.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用碳酸钠B.滴加稀盐酸
C.使二者充分反应D.放置滴管
5.2024年4月17日,全球首颗用牡丹制成的钻石亮相洛阳中国国花园。这颗“牡丹钻石”是通过把牡丹花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制作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取过程中碳元素的质量不变B.制成的钻石中碳原子之间有间隔
C.制成的钻石中碳原子不运动D.常温下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6.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境内发现植物新种——石山油桐,其果皮可制活性炭,果实经机械压榨和加工提炼可得桐油,桐油的主要成分为桐油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桐油酸屈于有机化合物
B.桐油酸中含有1个氧分子
C.油桐果皮制成的活性炭在净水时可杀菌消毒
D.桐油酸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比为18:30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能证明氯化氢由氢元素、氯元素组成
B.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水溶液是酸性
C.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氯分子的个数比为2:1
D.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数目不变
8.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AB.BC.CD.D
9.氧化钙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下列有关氧化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钙俗称生石灰B.工业上煅烧大理石可制得氧化钙
C.氧化钙可用作加热包材料D.暴露在空气中最终变质为氢氧化钙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
B.甲、乙两处发生的反应均为
C.将C、均匀混合,有利于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D.若观察到乙处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甲处产生了
11.推理法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等盐溶液呈中性,因此盐溶液都呈中性
B.水和冰的分子构成相同;因此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木材燃烧可以用水浇灭,因此所有物质着火都可用水浇灭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12.一定温度下,某同学取一定固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杯②中溶液的质量为120g
B.烧杯③中溶质、溶剂质量之比为1:5
C.烧杯③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②中的2倍
D.烧杯③中不能再继续溶解固体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制备方式及制备过程中碳排放的不同,氢能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
灰氢主要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制备氢气。蓝氢是指采用了碳捕集措施的化石能源制得的氢气,使得碳排放强度大幅度降低。绿氢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氨气。如图是炼厂制氢技术碳排放及制氢成本关系图。
(1)通过煤炭燃烧制备的氢气属于__________(填“灰氢”“蓝氢”或“绿氢”)。
(2)请写出一种可用于分解水制取绿氢的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
(3)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制约电解水制氢普及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氢气,方案如下:
方案①:
方案②:
与方案②相比,方案①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用碳捕集措施制取蓝氢时,有利于减__________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三、填空题
14.小组同学设计下图装置测定某氮肥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铵,可能含有水分)中碳酸氢铵的质分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并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查阅资料】碱石灰的成分是;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氮肥样品中其他成分受热不分解;。
(1)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将装置B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3)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要测得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需要获取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撤去装置D,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5.复印机使用的墨粉中含有四氧化三铁,其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
(1)实验室进行操作Ⅰ、操作Ⅱ时,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
(2)上述制备流程中,铁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为__________。
(3)写出向低碳铁皮中加入稀硫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氧气的决定着最终得到成品性能的好坏,请解释当通入氧气的量过多时,成品性能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垃圾的分类与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了解垃圾的分类
(1)经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下图中屈于可回收物标志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B.C.D.
(2)废弃饮料瓶属于可回收物,其回收再生后可用于生产塑料制品。塑料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合成”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不易降解,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活动二:认识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垃圾焚烧后的气体直接排放可能会引起酸雨。于是开展了下列实践活动:在大型垃圾焚烧厂附近,取不同时刻降落的雨水,用pH计分别测定所取雨水的,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3)排放到空气中能形成酸雨的原因是
(4)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根据上述测定结果设计了下图实验(实验中除液体pH外,其余条件均相同),模拟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C中农作物受腐蚀程度更严重,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减少酸雨形成的措施
兴趣小组同学研究不同烟气流速对脱除效率的影响,查阅资料得到25℃时气体流速分别为300、500、时测得同一条件下,吸收剂对脱硫效率如图所示。
(6)由图可知,不同气体流速下,脱硫效率保持在以上的时间不同,说明随着气体流速增加,脱硫效果下降,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对影响脱硫效率的其他因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7.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氧气制取的实验。将2g二氧化锰加入到盛有10g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68g。
(1)求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兴趣小组同学发现该过氧化氢溶液试剂瓶标签上标注的质量分数为8%,与上述实验测得的质量分数数值不符,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工业废水直接浇灌稻田,会污染土壤,故A错误;
B、研究汽车尾气净化系统,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B正确;
C、加高工厂烟囱排放废气,不能减少空气污染,故C错误;
D、将农作物秸秆焚烧还田,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故A正确;
B、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作用很大,运动后可适当饮用无机盐饮料,故B正确;
C、糖类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油脂、蛋白质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故C错误;
D、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青少年应保证足够的水果、蔬菜摄入,故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
解析:A.取用碳酸钠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竖立试管,A正确;
B.胶头滴管应竖直滴加稀盐酸,B错误;
C.不应上下振荡试管,应左右振荡,防止液体飞出,C错误;
D.滴管不应放置在桌面上,D错误。
综上所述,选A。
5.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任何微粒之间都有间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任何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桐油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
B、桐油酸中含有桐油酸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
D、桐油酸分子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8:30,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B、钾肥能增强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农作物出现大面积倒伏,应大量施加钾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织品,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花,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故A正确;
B、工业上煅烧大理石可制得氧化钙,故B正确;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加热包材料,故C正确;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最终变质为碳酸钙,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B
解析:A、、等盐溶液呈中性,但并不是所有盐溶液都呈中性,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水和冰的分子构成相同,因此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符合题意;
C、木材燃烧可以用水浇灭,但并不是所有物质着火都可用水浇灭,如油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元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相同,但元素组成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1)灰氢
(2)太阳能(合理即可)
(3)制氢成本高、二氧化碳排放大
(4)不产生一氧化碳,更环保(或等质的甲醇产生的氢气更多)
(5)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
14.答案:(1)使生成的全部被装置C吸收(合理即可)
(2)
(3);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合理即可)
(4)偏大
解析:
15.答案:(1)漏斗
(2)0
(3);置换反应
(4)当通入氧气的过大时,氢氧化亚铁过多的转化为氢氧化铁,不利于生成四氧化三铁(合理即可)
解析:
16.答案:(1)A
(2)有机合成
(3)
(4)增强;雨水吸收的增多(合理即可)
(5)雨水的酸性越强,对农作物的腐蚀越严重
(6)气体流速越高,气液接触的时间越短,未与吸收剂完全反应便脱离反应体系,造成脱硫效果下降
(7)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不同温度下,吸收剂的脱硫效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合理即可)
解析:
17.答案:(1)6.8%
(2)过氧化氢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极易分解产生氧气,导致测得的质分数偏小(合理即可)
解析:(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解: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8%。
选项
实际问题
解决方案
A
改良酸性土壤
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B
农作物出现大面积倒伏
大量施加氮肥
C
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二氧化锰
加入足量水溶解、洗涤、烘干
D
鉴别棉花和羊毛织品
取样灼烧,闻气味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含山县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含山县多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