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四校联盟”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53260/0-17182418468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四校联盟”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53260/0-17182418469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四校联盟”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53260/0-17182418469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四校联盟”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四校联盟”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于2023年12月8日至13日在泉州举办,下列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世界旅游小姐戴蟳埔女簪花B.艺术家蔡国强绚烂烟火秀表演
C.晋江两岸助力“海艺节”主题灯光秀D.5000名徒步者脚步丈量古城
2.福建舰航母飞行甲板的钢板表面镀镍,可以防腐和增加硬度,如图为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镍属于金属元素B.图中n的值为16
C.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D.镍原子的原子质量为58.6
3.如图所示有关玻璃导气管使用正确的是( )
A.连接导气管B.用氯酸钾制氧气
C.排空气法集气D.排水法集气
4.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对各劳动项目的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5.“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岩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的化合价为+4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是氧化物D.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6.空气经除尘、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进行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B.100g空气含21g氧气
C.将空气液化选择降温比加压更节能D.液态空气汽化过程放热
7.(市区联考)“石头纸”的主要原料是碳酸钙,关于“石头纸”与普通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头纸”比普通纸更环保B.“石头纸”不容易被水浸湿
C.“石头纸”比普通纸更易燃D.可用稀盐酸区分“石头纸”和普通纸
8.来自新西兰的设计师Henry Glgau发明设计了一种神奇的灯,可以成功将海水变成饮用淡水,并且不用电就能照明。其工作原理是:
①利用太阳光使灯内海水蒸发后冷凝,过滤后再回流到下面的饮水装置中;
②残留的海水会在容纳铜和锌的储存管通过反应产生能源,在夜间可为LED灯带供电。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往灯中补充海水
B.残留的海水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海水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变大
D.铜锌储存管中能量转换方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惠安县)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实验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A.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B.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该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点燃气体,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D.敞口容器中进行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天平保持平衡,证明质量守恒
10.按图1装置将点燃蜡烛伸入瓶中,蜡烛燃烧,白磷不燃烧,蜡烛熄灭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瓶内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依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B.蜡烛熄灭后白磷能燃烧说明瓶内还有氧气
C.在时,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时,白磷熄灭,瓶内氧气没有完全消耗
二、填空题
1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碘单质()在室温下是紫黑色片状晶体,易溶于酒精和汽油,受热易升华,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在生活中我们常食用加碘食盐补碘,超市售卖的食盐中大多添加碘酸钾、碘化钾等含碘的化合物。一些海洋生物的含碘量很高,如海藻、海鱼、贝类等。海带具有吸附碘的能力,100g粗干海带中碘含量约1.0mg,比海水中碘元素浓度高约几万倍。工业上,用氯气()从含有碘化钠()的海产品中,通过发生置换反应,提取碘单质,同时生成氯化钠。
(1)碘单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缺碘元素易患_______________疾病,补充碘元素可以食用加碘食盐,也可以食用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3)碘酒是常用药品。碘酒中,溶剂是_______________。
(4)粗干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远高于海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工业上提取碘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硼氢化钠()催化释氢,为便捷式电源提供移动氢能,该反应原理如图。
(1)该反应过程中共出现__________种含硼(B)的微观粒子。
(2)过程①体现了微观粒子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中各微粒的数目比为1∶1∶1∶1,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若Y与Z发生化合反应,画出微粒Z的微观模型图为_____________。
(5)硼氢化钠催化释氢原理是:硼氢化钠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并释放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性质后,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并制作了喷气船,气体从罐底小孔喷出使船前进,如图1所示。
(1)塑料罐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小船的前行船身会不断上浮,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便于改变航行方向,小组同学又在船身A处安上帆竿,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14.氯化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农业上常用16%的溶液选种。其原理是:饱满种子的密度比16%溶液的密度略大,而干瘪种子的密度比16%溶液的密度小。
①配制200g16%的溶液,需要的质量是___________g,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若指针向右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量取一定量水的操作中,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仰视刻度线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某同学将若干南瓜种子放入配制好的溶液中选种,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说明大多数种子饱满。
(2)《天工开物》记载井盐的生产过程“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井盐”主要成分为,含等杂质。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①“煎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②将℃和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ω()__________ω()(填“>”“=”或“
③59;试管中固体先增多,一段时间又减少
解析:
15.答案:(1)增大瓷片与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①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B
(3)
(4)实现废弃陶瓷片的再利用
解析:(1)将废瓷片粉碎,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①二氧化碳能和水、碱等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则也能和水、碱等反应,则可选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水等。
②由图可知,800~900°℃时产物中只有y-AlO3,故选A。
(3)二价铁的氧化物为,CO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工业可利用废弃的氧化铝陶瓷片,则实现了废弃陶瓷片的再利用。
16.答案:(1)排水法;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是否复燃
(2) = 1 \* GB3 ①
②氧气浓度
③缓慢;充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解析:(1)将图一装置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和光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由图可知,该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
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的操作是: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是否复燃,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鼓入空气,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给高锰酸钾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③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实验结束后,需继续用气卿向弯型具支试管中缓慢鼓入空气一会儿,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17.答案:(1)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更多氧气;250
(2)无关
(3)保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相同
(4)相同条件下,氧气起始浓度越高,剧烈燃烧时长越短
(5)不能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熔融状态的铁及其氧化物向四周飞溅,导致固体质量减少
(7)在空旷的地方燃放(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的最佳时机是待火柴快燃尽时,因为火柴燃烧也会消耗氧气,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更多氧气,使集气瓶内氧气浓度偏低,使铁丝不能燃烧;故进行该实验时,氧气的量多,实验更易成功,故选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
(2)实验中发现不管铁丝形状如何,其燃烧时长均在曲线附近,说明:相同条件下,铁丝的形状对铁丝燃烧时长影响不大,则燃烧时长与铁丝是否绕成螺旋状无关;
(3)实验需要控制变量,3根铁丝均要完全伸入集气瓶中,原因是:确保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相同;
(4)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集气瓶内氧气的起始浓度越大,铁丝剧烈燃烧时长越短,说明铁丝剧烈燃烧时长主要与氧气起始浓度有关;
(5)根据表格中信息,铁丝中不含碳时,无火星;含碳量越高,火星四射现象越明显,说明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是碳燃烧产生的,故不能以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作为衡量铁丝是否燃烧的唯一标志;
(6)铁燃烧是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理论上,反应后质量应增加,但实验中,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熔融状态的铁及其氧化物向四周飞溅,导致固体质量减少;
(7)燃放冷烟花应在空旷的地方燃放,防止燃放时火花飞舞,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18.答案:(1)88t
(2)温室效应
解析:(1)解:设理论上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t。
(2)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造成全球变暖,该过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缓解温室效应。
选项
劳动项目
相关解释
A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
用高锰钢制成的镰刀割水稻
合金硬度小于各组成金属
C
用铁锅炒菜
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D
戴口罩打扫卫生
防止吸入灰尘
铁丝含碳量
0%
0.2%
0.38%
实验现象
无火星,燃烧处熔成小球
有短暂火星四射现象
火星四射,现象明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初三年级化学一检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泉州市南安市初三年级化学一检试卷pdf、2023-2024学年泉州市南安市初三年级化学一检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