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永昌四中学联片教研2024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金昌市第永昌四中学联片教研2024年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春节习俗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贴春联B.剪白花C.穿新衣D.放鞭炮
2.化学作为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学科,推动了社会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C.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形成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
D.“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3.是制造智能磁性材料的原料之一,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钴的核电荷数为27B.钴属于金属元素
C.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gD.钴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4.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等字样。这里所标的各成分表示的是( )
A.元素B.原子C.分子D.物质
5.人体吸入的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中的(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6D.-2
6.硝酸盐受热易分解,已知,则X的化学式为( )
A.B.C.D.
7.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B.白酒C.酸奶D.苏打水
8.“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其结构类似海绵,密度仅为,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碳海绵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碳海绵具有吸附性
C.碳海绵没有可燃性D.碳海绵能浮在水面上
9.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碱一定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则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0.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肥皂水
②氮气
③生石灰
④硫酸
⑤碳酸氢钠
(1)可用作食品保鲜保护气的是______;
(2)可用于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是______;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是______;
(5)可用于精炼石油的是______。
1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磷原子:___________。
(2)氯化氢分子:___________。
(3)5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
(4)硫酸铝:___________。
(5)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14.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铈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
(2)A、B、C、D四种粒子中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
(3)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______。
(4)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
15.化学实验员在取用密封不严的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______.
(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__________方法提纯甲物质.
17.向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
18.组成有机化合物化学元素主要是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_等元素。
19.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G是常见溶剂,B为红棕色固体,A、C为单质,其余皆为化合物。请回答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_____。
(2)图中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
(3)反应②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用途是 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0.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用导管口字母c、d、e、f表示)。
(4)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制取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从A~E中选择)。
三、实验题
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检验实验室内一瓶久置的固体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假设】
(1)猜想一:没有变质,成分全部为
猜想二:发生变质,成分为______(写化学式)。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实验活动1】
(2)甲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表一所示实验。
表一:
该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活动2】
(3)乙组同学为了证明该样品变质程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向其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______,证明样品发生了部分变质。
【实验活动3】
(4)丙组同学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并利用乙组剩余的滤液进行表二所示实验。
表二:
通过【实验活动3】证明该样品发生部分变质。
【总结提升】
(5)乙、丙两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样品发生部分变质的共同思路是______。
四、计算题
22.取废水样品100g倒入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测得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_____;
(2)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贴春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剪白花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穿新农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放鞭炮,发生了燃烧反应,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说法正确;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形成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无毒,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说法错误;
D、“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说法正确。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7,表示原子序数为2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7,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钴,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单位是“1”,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钴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处在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答案:A
解析:这里的碘1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等指的为元素,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5.答案:B
解析:设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3=0
x=+4
故选B。
6.答案:A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的4个分子中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
每个X分子由1个N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故选:A。
7.答案:C
解析:A、汽水是碳酸、蔗糖等物质的水溶液,是碳酸、蔗糖等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酸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D、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C
解析:A、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碳单质,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碳海绵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A不符合题意;
B、碳海绵的结构类似海绵,有很好的吸附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碳单质,具有可燃性,故C符合题意;
D、碳海绵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是碱不一定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如氢氧化镁属于碱,但是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符合题意;
C、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是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还可能是碳酸盐等,不符合题意;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但是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元素化合价都不变,但是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属于氮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属于氮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属于复合肥,此选项符合题意;
D.属于磷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1)②
(2)①
(3)③
(4)⑤
(5)④
解析:(1)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故填:②;
(2)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 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填:①;
(3)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作食品干燥剂,故填: ③;
(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碳酸氢钠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焙制糕点,故填:⑤;
(5)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故填:④。
12.答案:氮气(或);钙(或);碳(或C)
解析: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故答案为氮气(或N2);钙(或Ca);碳(或C)。
13.答案:(1)2P
(2)
(3)
(4)
(5)
解析:(1)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磷原子表示为:2P,故填:2P。
(2)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所以氯化氢分子表示为:,故填:。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该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铵根离子表示为:。
(4)硫酸根离子通常显-2价,铝离子通常显+3价,所以硫酸铝的化学式为:,故填:。
(5)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故填:。
14.答案:(1)58
(2)C
(3)质子数(核电荷数)不相同
(4)ABD
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铈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8;
(2)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最外层电子数为2)时,趋于达到稳定结构,当最外层电子数﹤4时易失去电子,则A、B、C、D四种粒子中易失去电子的是C;
(3)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则B表示的粒子核电荷数为11,C表示的粒子核电荷数为12,因此B、C属于不同种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最外层电子数为2)时,趋于达到稳定结构,则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BD。
15.答案: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块状固体变为粉状,体积变大
解析:化学实验员在取用密封不严的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原因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块状固体变为粉状,体积变大,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答案:(1)﹥
(2)28.6%
(3)甲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时乙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的乙,所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此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所以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甲;
(4)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7.答案:、、
解析:向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则硝酸银过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铜﹥银,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银、铜与硝酸亚铁不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亚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18.答案:碳;氢、氧、氯、氮、磷
解析: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元素,还可能含有氢、氧、氯、氮、磷等元素。
19.答案:(1)
(2)置换反应
(3)金属除锈
(4)
解析:分析:G是常见溶剂,则G是水。B为红棕色固体,和单质A反应可生成单质C和D,则B是氧化铁,A是碳,C是铁,D是二氧化碳。B氧化铁和E反应可生成水,则E可以是盐酸等,水和F反应生成H,H和D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则F是氧化钙,H是氢氧化钙,代入验证无误。
(1)根据分析,B是氧化铁,化学式为;
(2)反应①是碳单质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3)氧化铁是铁锈主要成分,酸可以和氧化铁反应除去铁锈,所以反应②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用途是金属除锈。
(4)反应③D二氧化碳和H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0.答案:(1)长颈漏斗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a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3)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f→c→d
(4)BE或EB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②为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并且试管口没有棉团,所以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利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从b端进,故空气从a端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a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a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3)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装置B打开弹簧夹,盐酸和大理石接触生成二氧化碳,关闭弹簧夹,试管内压强增大,将盐酸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所以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应该先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吸收水而得到干燥的纯净的二氧化碳,且洗气装置导管长进短出,故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e→f→c→d,故填: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f→c→d;
(4)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硫化氢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E为收集装置,故填:BE或EB。
21.答案:(1)或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2)有气泡产生;
(3)变红
(4)硫酸铜或
(5)检验样品中含有
解析:(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变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成分为碳酸钠;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猜想二: 发生变质,成分为或和;作出此猜想,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填:或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2)结论是猜想二正确,即氢氧化钠已变质,则存在碳酸钠;故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有气泡产生;;
(3)结论是样品发生了部分变质,即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向其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呈碱性,则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填:变红;
(4)乙组剩余滤液中含有过量氯化钡溶液,实验结论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操作②的实验现象为既有白色沉淀又有蓝色沉淀产生,故应加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又与溶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填:硫酸铜(或者);
(5)乙、丙两组同学都是通过先除去样品中的碳酸钠,再验证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从而证明样品发生部分变质,故填:检验样品中含有。
22.答案:(1)7.3g
(2)8%
解析:(1)由图可知,当溶液pH等于7时废水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73.0g,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2)解:设该废水中氢氧化钠质量为x。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7.3g
则该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
______
猜想二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许滤液,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②取少许滤液,滴加______溶液
既有白色沉淀又有蓝色沉淀产生
③取少许滤液,通入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原子
N原子
O原子
反应前
2
4
12
反应后
2
0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4,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第永昌四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Ga,93gD, 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第永昌四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第永昌四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第永昌四中学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