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2023北京十四中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太阳能集热
燃气燃烧
风力发电
手机电池工作
A.A
B.B
C.C
D.D
2.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聚乙烯 B.甲烷
3.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质容器盛装的是
A.浓硝酸 B.稀硫酸
4.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是
C.苯
D.乙烯
C.稀硝酸
D.稀盐酸
A.CH2 = CH2
B.
C.CH CH CH
3
D.CH3COOH
3
2
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干燥氯气
B.具有强腐蚀性
C.可与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D.加热时能与木炭发生反应
6.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方式不同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
7.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试卷第 1 页,共 9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A.CH +Cl
光
照
CH3Cl+HCl
B.CH =CH +H
2
4
2
催化剂
CH3CH3
2
2
Δ
C.2CH CH OH+2Na→2CH CH ONa+H ↑
3
2
3
2
2
D.C H +3O 2CO +2H O
2 2
点
燃
2
4
2
8.下列关于 SO 和 NO 的说法正确的是
2
2
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SO 与过量的 NO 混合后通入水中可得到两种常见的酸
2
2
D.盛满 NO2 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水可充满试管
9.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A.Fe O 跟稀硝酸反应
B.Fe(OH)2 跟稀硝酸反应
D.Al(OH)3 跟稀硝酸反应
2
3
C.CuO 跟稀硝酸反应
10.碳化硅(SiC )俗称金刚砂,它的化学性质稳定,硬度大,还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
性能。由此推断,它与下列哪种物质可能有相似的结构
A.金刚石
B.干冰
C.石墨
D.纯碱
11.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煤粉代替煤块燃烧
B.食物存放在冰箱里
C.滴入少量 FeCl 溶液催化 H O 分解
3
2
2
D.用 1ml·L−1H SO 代替 0.1ml·L−1H SO 与锌粒反应
2
4
2
4
1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X(g) + Y(g) 2Z(g),下列说法能充
分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X、Y、Z 的浓度相等
C.X、Y、Z 在容器中共存
B.正、逆反应速率均等于零
D.X、Y、Z 的浓度均不再改变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片投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B.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a2++SO42- =BaSO4↓
C.铜片投入稀硝酸中:3Cu+8H++2 NO3 =3Cu2++2NO↑+4H2O
-
D.稀硝酸滴在碳酸钙固体上:2H++ CO32- =H O+CO ↑
2
2
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试卷第 2 页,共 9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B.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放热反应可以看成是反应物所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发生反应时需要从环境吸收能量
15.下图为石墨烯-硅太阳能电池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属于烯烃
B.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C.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
D.石墨烯-硅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6.根据乙烯的性质可以推测丙烯(CH =CHCH )的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
3
A.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
B.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C.丙烯与 Br 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 CH Br- CH - CH Br
2
2
2
2
D.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二、未知
17.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酸蓄电池。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
PbO Pb 2H SO 2PbSO 2H O
。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2
2
4
4
2
A. PbO2 是电池的负极
C. PbO2 得电子,被氧化
B. Pb 是负极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试卷第 3 页,共 9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三、单选题
1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a,打开弹簧夹 c,将滴管中的液体 b 挤
入烧瓶内,烧杯中的液体 d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 a 和 b 分别是
a(干燥气
b(液体)
体)
A
B
NO2
水
水
CH2 CH2
饱和 NaCl 溶
C
D
Cl2
液
NH3
水
A.A
B.B
C.C
D.D
19.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一组是
选
实验
现象
结论
项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
4
A
原溶液中含有 NH
SO2 具有漂白性
NaOH 溶液,加热
把 SO2 通入紫色的酸性高
B
C
溶液紫色褪去
锰酸钾溶液中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
蔗糖变黑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试卷第 4 页,共 9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NaNO3 是催化剂,
向盛有 Cu 片的试管中加入
稀 H SO ,无明显现象,再
Cu 片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 可增大 Cu 与稀
D
2
4
液变蓝
H SO 反应的化学
2 4
加入 NaNO3 固体
反应速率
A.A
B.B
C.C
D.D
20.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
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 I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一定条件
B.反应 II 为 2H2SO4
2SO ↑+O ↑+2H O
2 2 2
C.该方法的最终产物只有 H2
D.反应 II 中的 SO 、反应 III 中的 I 均可循环利用
2
2
四、填空题
21.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
。
22.A~D 表示几种烃分子。
试卷第 5 页,共 9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1)D 的分子式是
。
(2)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
(3)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
(4)属于 C 的同系物的是
。
23.A、B、C、D 四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A 2 B 2 C D
(1)若 A 是黄色固体单质,则 B 为
(2)若 A 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C 是红棕色气体,则 A 的电子式为
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
O
H O
2
,B 转化为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
,D 的浓溶
。D 的浓溶液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阴凉处,原因是
五、解答题
24.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 NH3 。
2
(1) NH Cl和Ca OH 加热制取 NH3 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2)图中方框内收集 NH3 的装置可选用“①”或“②”中的
(3)烧杯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 。
。
(4)若干燥 NH3 ,不能选用浓硫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六、填空题
25.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电池装置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卷第 6 页,共 9 页
。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2)将锌片、铜片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连接,锌片是
(填“正极”或“负极”),铜片上
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中阴离子流向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
。
(3)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填序号)。
CH 2O CO 2H O
①
4
2
2
2
② Fe Cu
2
Cu Fe
2
CaO H2O Ca(OH)2
③
七、解答题
26.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 NO 转化为CO 和 N ,化学方程式:
2
2
2NO+2CO化剂 2CO +N 。
2 2
催
(1)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 NO ,测得不同时间CO的浓度如下
表:
时间/
0
1
2
3
……
s
c CO /
3.60 3.05 2.85 2.75 ……
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0 ~ 2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lL1 s1 。
(2)下列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O的浓度不再改变
。
b.容器中的气体质量保持不变
c. NO 、CO、CO 、 N 的浓度之比为 2: 2: 2:1
2
2
d.相同时间内,反应消耗 2ml NO 同时消耗1ml N2
(3)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同时,实验温度为 280℃和 360℃,进行以下实验:
T/℃同种催化剂的比表
实验编
号
达平衡时所用的时
实验目的
对照实验
m /g
2
间/s
面积
Ⅰ
28 80
t1
试卷第 7 页,共 9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0
28
0
Ⅱ
a
120
c
t2
研究温度对尾气转化速率
的影响
Ⅲ
b
t3
【实验分析与结论】
a
,c.
①补全表格 .
, b .
。
t
,对比实验 、Ⅲ,可得结论: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相同时,
Ⅰ
②测得
。
1
③通过实验可得到“温度相同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增大尾气的转化速率”的结
t ( “ ” “ ” “ ”)
填 、
1
论,证据是对比实验Ⅰ、Ⅱ,
t
或 。
2
27.实验小组研究 SO 与 Na O 的反应。
2
2
2
(1)实验前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提出假设:
假设 1:SO 和 CO 都是酸性氧化物。类比 CO 与 Na O 的反应可知,SO 与 Na O 反
2
2
2
2
2
2
2
2
应生成 Na SO 和 O ;
2
3
2
假设 2:SO2 具有
性,SO 与 Na O 反应生成 Na SO 。
2 2 2 2 4
(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SO 与 Na O 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C 中淡黄色粉
2
2
2
末逐渐变为白色,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D 中导气管口,木条复燃。
①A 中反应产生 SO2 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B 中的试剂为 ,其主要作用是干燥 SO2。
③能证明假设 1 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3)为检验 C 中是否有 Na SO 生成,设计如下方案:
。
。
2
4
取少量 C 中反应后的白色固体溶解于水,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
的稀 HNO ,仍有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 Na SO 生成。
3
2
4
试卷第 8 页,共 9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该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
(4)进一步实验证明 C 中反应后的固体中既有 Na SO 又有 Na SO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
2
3
2
4
角度分析,+4 价硫元素能被氧化为+6 价。在上述实验条件下,+4 价硫元素未完全转化
为+6 价,可见化学反应实际进行的情况与反应的 (只写一条)有关。
28.将浓度均为 0.01ml/L 的 H O 、 H SO 、KI、 Na S O 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
2
2
2
4
2
2
3
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
H O +2S O2- +2H =S4O62- +2H2O 。反应分
理进行探究。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
+
2
2
2
3
两步进行,反应 A 为
(1)反应 B 的离子方程式是
H O +2I +2H =I +2H O ,反应 B 为……
-
+
2
2
2
2
。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
。
(2)为证明反应 A、B 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 H O 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和试剂 X,溶液变为蓝色。
2
2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 Na SO 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2
3
试剂 X 是
。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 0.01ml/L)
用量/mL
H2O2 H2SO4 Na S OKI
溶液(含淀
H2O
2
2
实验序号
粉)
溶液 溶液 溶液
实验Ⅱ
5
5
4
2
8
x
3
y
0
实验Ⅲ
z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 30min,实验Ⅲ是 40min。
①实验Ⅲ中,x、y、z 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 0.01ml/L)
用量/mL
H2O2 H2SO4 Na S OKI
溶液(含淀
H2
2
2
实验序号
粉)
溶液 溶液 溶液
实验Ⅳ
4
4
9
3
0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 A 与反应 B 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
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
。
试卷第 9 页,共 9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太阳能将光转化为热能,A 错误;
B.燃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错误;
C.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C 错误;
D.手机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正确;
答案选 D。
2.D
【详解】A.聚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性质较稳定,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
A 错误;
B.甲烷分子中 C 原子与 H 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性质稳定,不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反应,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错误;
C.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比较稳定,不能与
溴水反应,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错误;
D.乙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褪色,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3.A
【详解】A. 浓硝酸能使铁钝化,化学反应只发生在铁表面,但不会将铁溶解,因此能用铁
质容器盛装,A 正确;
B.铁可以被稀硫酸溶解,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B 错误;
C.稀硝酸可将铁溶解为硝酸铁溶液,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C 错误;
D.稀盐酸可以将铁溶解为氯化亚铁溶液,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D 错误;
答案选 A。
4.D
【详解】A.CH =CH ,只含有 C、H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A 不符合题意;
2
2
B.该物质是苯,分子式 C H ,只含有 C、H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B 不符合题意;
6
6
C.CH CH CH 是只含有 C、H 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烃,C 不符合题意;
3
2
3
D.CH3COOH 中含有 C、H、O 三种元素,不属于烃,是烃的含氧衍生物,D 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D。
答案第 1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5.C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氯气与浓硫酸不反应,则浓硫酸能干燥氯气,故 A 正确;
B.浓硫酸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强酸,具有强腐蚀性,故 B 正确;
C.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还原得到气体为二氧化硫,故 C 错误;
D.浓硫酸是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时能与木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
故 D 正确;
故选 C。
6.D
【详解】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均为
C H ,正丁烷为直链结构,异丁烷有支链,故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选 D。
4
10
7.B
【详解】A.CH +Cl
光
CH3Cl+HCl 甲烷中 H 原子被 Cl 原子代替,属于取代反应,
照
4
2
故 A 不选;
CH CH 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变成了单键,属于加成反应,
3 3
催化剂
B.CH =CH +H
2
2
2
Δ
故 B 选;
C.2CH CH OH+2Na→2CH CH ONa+H ↑有单质参与和生成,属于置换反应,故 C 不选;
3
2
3
2
2
D.C H +3O 2CO +2H O 是乙烯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 D 不选。
2 2
点
燃
2
4
2
故选 B。
8.C
【详解】A.二氧化氮为红棕色,且都有毒,故 A 错误;
B.SO 和 NO 密度都比空气大,可以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B 错误;
2
2
C.SO 与过量的 NO 混合通入水中可得到硫酸和硝酸,生成两种酸,故 C 正确;
2
2
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NO 难溶于水,故不可充满试管,故 D 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Fe O 和 HNO 反应生成硝酸和水,硝酸只表现出强酸性,故 A 错误;
2
3
3
B.Fe(OH) 和 HNO 反应生成硝酸铁、NO 和水,N 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表现出氧化性,
2
3
生成硝酸铁,硝酸还表现出酸性,故 B 正确;
C.CuO 和 HNO3 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硝酸只表现
答案第 2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出酸性,故 C 错误;
D.Al(OH) 和 HNO 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N 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
3
硝酸只表现出酸性,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10.A
【分析】碳化硅(SiC )俗称金刚砂,它的化学性质稳定,硬度大,还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
性能,所以碳化硅属于原子晶体,构成的微粒为原子,存在共价键。
【详解】A.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故 A 可选;
B.干冰为分子晶体,故 B 不选;
C.石墨属于过渡型晶体,不属于原子晶体,故 C 不选;
D.纯碱属于离子化合物,为离子晶体,故 D 不选;
故选 A。
11.B
【分析】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在因素进行分析
【详解】A. 用煤粉代替煤块,增加煤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 A 不符合题
意;
B. 食物存放在冰箱里,对食物进行降温,可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故 B 符合题意;
C. FeCl 作 H O 分解的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 C 不符合题意;
3
2
2
D. 用 1ml·L-1H SO 代替 0.1ml·L-1H SO ,c(H+)增大,加快硫酸与 Zn 的反应速率,故
2
4
2
4
D 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 B。
12.D
【详解】A.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反应的转化程度,
因此各物质浓度相等,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 A 错误;
B.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变,但并不意味着不再有生成物生成,只是生成物
生成的速率与生成物被消耗的速率相等,所以不能说反应速率为 0,故 B 错误;
C.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生成的速率与生成物被消耗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
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 C 错误;
D.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 D 正确;
故选 D。
答案第 3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13.C
Fe+2H =Fe2+ +H2 ,
+
【详解】A.铁片投入稀硫酸中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A 项错误;
B.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Ba2+ +2OH +2H +SO24- =BaSO 2H O ,B 项错误;
4
2
C.铜片投入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 NO3
-
=3Cu2++2NO↑+4H2O,C 项正确;
CaCO3 +2H =Ca2+ +CO 2H O ,D 项错误;
2 2
D.碳酸钙固体不拆,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选 C。
14.D
【详解】A.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A
项正确;
B.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需要释放能量,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
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B 项正确;
C.放热反应需要将物质本身储存的多余能量向外界释放,则放热反应可以看成是反应物所
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 项正确;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中要向外界释放能量,D 项错误;
答案选 D。
15.A
【详解】A.烃是碳氢元素形成的有机物,石墨烯是碳单质不属于烃,故 A 错误;
B.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所以其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
材料,可以做硅芯片、硅太阳能电池,故 B 正确;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 C 正确;
D.石墨烯-硅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A
16.C
【详解】A.丙烯与乙烯的性质相似,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丙烯也可以,A 项正确;
B.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项正确;
答案第 4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C.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 =CH-CH ,与 Br 的加成产物是 CH Br-CHBr-CH ,C 项错误;
2
3
2
2
3
D.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碳碳双键中一条键发生断裂,生成聚丙烯,D 项
正确;
答案选 C。
17.B
【详解】A.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池放电时的反应:
PbO +Pb+2H SO ═2PbSO +2H O 可知,负极 Pb 失去电子,即 Pb 为负极,PbO 为正极,故
2
2
4
4
2
2
A 错误;
B.根据 A 项分析,Pb 失去电子,是负极,故 B 正确;
C.PbO2 在放电过程中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故 C 错误;
D.由于原电池放电的过程中消耗硫酸,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所以溶液的酸
性减弱,故 D 错误。
故选 B。
18.D
【详解】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溶液不能充满烧瓶,故 A 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不溶于水,在常温下不与水反应,不能形成喷泉,故 B 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故 C 不符合题意;
D.氨气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导致烧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且反应后无
气体剩余,烧杯中的液体 d 呈喷泉状喷出,故 D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19.A
【详解】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 NH3,原溶液为盐溶液,说明盐溶液中
和浓 NaOH 溶液在加热下反应生成了氨气,因此说明该盐溶液中含有 NH ,故 正确;
A
4
B.SO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体现了 SO 的还原性,故 B 错误;
2
2
C.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固体变黑说明生成了碳单质,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故 C 错误;
D.常温下 Cu 与稀硫酸不反应,向溶液中加入 NaNO 固体,NaNO 电离出 NO
3
, NO3
酸性
3
3
下具有强氧化性,能与 Cu 反应生成 NO 气体,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A。
20.C
答案第 5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详解】A.据图知,SO 、I 、H O 是反应物,HI、H SO 是生成物,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
2
2
2
2
4
SO +I +2H O=2HI+H SO
4
,存在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
书写方程式为
2
2
2
2
一定条件
B.由图可知,反应 II 硫酸分解为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 II 为 2H2SO4
2SO ↑+O ↑+2H O,B 项正确;
2
2
2
C.该方法的最终产物为氧气和氢气,不止氢气一种产物,C 项错误;
D.反应 II 中的 SO 和反应 III 中的 I 均为中间产物,可循环利用,D 项正确;
2
2
答案选 C。
21.B-d C-a D-c
【详解】B.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是一种塑料,故答案为 B-d;C.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常做气体干燥剂,故答案为 C-a;D.液氨,分子间有氢键、液氨气化时会吸
收大量的热量故常作制冷剂,故答案为 D-c。连线如图:
22.(1)C3H8
(2)B
(3)C、D
(4)A
【详解】(1)D 的结构简式为 CH CH CH ,分子式为 C H ,故答案为:C H ;
3
2
3
3
8
3
8
(2)B 为 CH =CH ,有碳碳双键,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B;
2
2
(3)C、D 都为丙烷,属于同一种物质,故答案为:C、D;
(4)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 n 个 CH2 为同系物,则甲烷与丙烷属于同系物,故答案为:A。
催化剂
23.(1)
SO2
2SO2 +O2
2SO3
Δ
(2)
Cu+4HNO (浓) =Cu(NO ) +2NO ↑+2H O
3
3 2
2
2
答案第 6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见光
4HNO3(浓)
O ↑+4NO ↑+2H O
2 2 2
【详解】(1)若 A 是黄色固体单质,则 A 为硫单质,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
硫和氧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 B 为
催化剂
SO ,B 转化为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2SO +O
2SO ;故答案为:SO ;
3
2
2
2
2
Δ
催化剂
2SO2 +O2
2SO
。
3
Δ
(2)若 A 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C 是红棕色气体,则 C 为二氧化氮,A 为氮气,B 为一氧
化氮,则 A 的电子式为 ,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D 的浓
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4HNO (浓) =Cu(NO ) +2NO ↑+2H O。D 的浓溶液需
3
3 2
2
2
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主要浓硝酸见光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其
见光
反应方程式为 4HNO3(浓)
O ↑+4NO ↑+2H O;故答案为:
;Cu+
2
2
2
见光
4HNO (浓) =Cu(NO ) +2NO ↑+2H O;4HNO (浓)
O ↑+4NO ↑+2H O。
2 2 2
3
3 2
2
2
3
24.(1)2NH4Cl+2Ca(OH)2
CaCl +2NH ↑+2H O
2
3
2
(2)②
(3)防倒吸
(4) 2NH +H SO =(NH ) SO
4
3
2
4
4
2
Ca OH
加热制取
NH
【详解】(1)
NH4Cl和
的化学方程式是 +
2NH4Cl 2Ca(OH)2
2
3
CaCl +2NH ↑+2H O;故答案为:2NH Cl+2Ca(OH)
CaCl +2NH ↑+2H O。
2
3
2
4
2
2
3
2
(2)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图中方框内收集
长出”即②装置;故答案为:②。
NH
应“短进
3
(3)氨气会污染环境,氨气易溶于水,因此烧杯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放倒吸;故答案为:
防倒吸。
答案第 7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4)若干燥
NH
,不能选用浓硫酸,主要是氨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其化学方程式表
3
2NH +H SO =(NH ) SO
2NH +H SO =(NH ) SO
。
4
示其原因:
25.(1)2H++Zn=Zn2++H2↑
;故答案为:
3
2
4
4
2
4
3
2
4
4
2
(2)
负极
2H++2e-=H2↑
锌极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3)①②
【详解】(1)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其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2H++Zn=Zn2++H ↑;故答案为:2H++Zn=Zn2++H ↑。
2
2
(2)将锌片、铜片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连接,锌和硫酸反应,铜和硫酸不反应,则锌片是负
极,铜片为正极,则铜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根据溶液中离子“同
性相吸”得到溶液中阴离子流向锌极,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则能证明化
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故答案为:负极;2H++2e-=H2↑;
锌极;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3)只有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才能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①②是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而③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①②符合题意。
26.
0.375
ad
研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尾气转化速率的影响
t2
80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以的时间越短
【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一氧化碳的速率为:
1
1
3.60l·L
2.85l·L
0.375ml·L1·s1 ,故答案为:0.375ml·L
1
·s
v CO
1
2s
(2) a.CO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故 a 正确;
催化剂 2CO +N 是纯气体反应,容器中的气体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2 2
b. 该反应 2 NO+2 CO
不能判断平衡,故 b 错误;
c. NO 、CO、CO 、 N 的浓度之比等于系数比不能判断平衡,浓度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
2
2
故 c 正确;
d.相同时间内,反应消耗 2ml NO 同时消耗1ml N2 说明 v正 v逆 ,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ad
(3)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 II 探究的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尾气转化速率的影响,所以温
答案第 8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度应与实验 I 相同,为 280℃,NO 和 CO 的初始浓度也与实验 I 相 同;Ⅲ研究研究温度对尾
/g ,故答案
气转化速率的影响其他与 I 相同,温度为 360℃,同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80
m
2
为:研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尾气转化速率的影响、360℃、80
t
2
/g
②测得
,对比实验Ⅰ、Ⅲ,可得结论: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
3
1
快,达到平衡所以的时间越短,故答案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以的时间越
短
③通过实验可得到“温度相同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增大尾气的转化速率”的结论,
通过对比实验Ⅰ、Ⅱ,可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
t
t
间越短,故
,故答案为:
1
27.
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D 中导气管口,木条复燃
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 温度或者条件
【详解】(1) 假设 2:SO 与 Na O 反应生成 Na SO ,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根,体现二氧
还原性
浓硫酸
C 中淡黄色
Cu+2H SO (浓) = CuSO +SO +2H2O
2
4
4
2
不合理
硝酸
2
2
2
2
4
化硫的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性;
(2) ①A 中铜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二氧化硫,反应为:
Cu+2H SO (浓) = CuSO +SO +2H O ,故答案为:Cu+2H SO (浓) = CuSO +SO +2H O ;
2
4
4
2
2
2
4
4
2
2
②B 中的试剂主要作用是干燥 SO2,且为液态干燥剂,应为浓硫酸,故答案为:浓硫酸;
③若假设 1 成立,则 SO 与 Na O 反应生成 Na SO 和 O ,根据 C 中淡黄色粉末变白色说
2
2
2
2
3
2
明过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再通过检验产生氧气证明即可,根据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D 中导气
管口,木条复燃,可证明产物有氧气从而证明假设 1 成立,故答案为:C 中淡黄色粉末逐渐
变为白色,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D 中导气管口,木条复燃;
(3) 检验 C 中是否有 Na SO 生成,取少量 C 中反应后的白色固体溶解于水,加入 BaCl 溶
2
4
2
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 HNO3,方案不合理,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
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最终的白色沉淀不确定是反应产生的硫酸钡还是被硝酸氧化而来的硫
酸钡,故答案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无法证明一定生成硫酸
钠;
(4)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4 价硫元素未完全转化为+6 价,说明反应不能充分进行,这与反
应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温度对物质的性质有一定影响导致反应不能充分进行,故答案为:
答案第 9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温度或者条件;
28.(1)
I +2S O2- =2I
-
+S4O62-
催化剂
2
2
3
(2)淀粉
(3)
8、3、2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
(4)由于 nH O :nNa S O < , v(A)
2
2
2
3
2
【详解】(1)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①
H O +2S O2- +2H =S4O62- +2H2O ,反应分两步进
+
2
2
2
3
行:反应 A:②
I +2S O2- =2I
H O +2I +2H =I +2H O ,反应 B:
-
+
① ②得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2
2
2
-
+S4O62- ,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催化剂;
(2)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会将 KI 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碘单质具有氧化
I +2S O2- =2I +S4O62- ,则试剂 X 为淀粉溶液;
2
2
3
性,可以氧化 Na S O 溶液,发生反应
-
2
2
3
2
2
3
(3)①为了方便研究在反应中要采取控制变量方法进行研究,即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其
它条件相同,依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Ⅲ跟实验Ⅱ比硫酸体积减少,所以其它条件都相同,
而且混合后总体积也要相同,故实验Ⅲ中,x、y、z 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8、3、2;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其它条件不变,溶液酸性越强,氢离子浓度
越大,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对比实验Ⅱ、实验Ⅳ,可知溶液总体积相同,该变量是过氧化氢、Na S O 溶液,过氧
2
2
3
1
2
化氢减少,Na S O 增大,由于 nH O :nNa S O <
,
v(A)
2
2
3
2
2
2
2
3
蓝的现象。
答案第 10 页,共 10 页
{#{QQABQwqzuKYxI7wiZ46ASfqyggw8JXxp5OUQaZew2IvhlADIA=}#}
【高一化学】2023北京一七一中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2023北京一七一中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化学】2023北京一六一中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2023北京一六一中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化学】2023北京一七一中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2023北京一七一中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