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充陆游《示儿》诗句,根据语境补充诗句、名言,运用词句段,完成问题,综合实践,完成问题,赏析文段,完成问题,名著阅读,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补充陆游《示儿》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
2.根据语境补充诗句、名言。
《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 ”,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了山间的静谧感。龚自珍面对万马齐喑的黑暗现实,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 ”的感慨。张继漂泊在苏州城外,夜泊枫桥,“月落乌啼霜满天, ”,寒山寺的钟声不禁让人愁绪万千。
陶渊明告诫我们:“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魏征劝勉我们:“ ,戒奢以俭。”《论语》有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3.运用词句段,完成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壁辉皇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胞缆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
选文画横线词语中有错别字,请写出正确的词语: 、 。
2
读选文,选下面1个成语,把其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玲珑剔透 流连忘返
3
读选文,选下面1组关联词语介绍深圳的风景名胜。
有……也有…… 不仅有……还有……
4
画波浪线句子中“境界”一词是形容“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之意,请用这一种意思,描述你学习体育或艺术或劳动的体验。
4.综合实践,完成问题。
1
学校“读书月”期间,师生运用了预测、提问、快速阅读等阅读策略读了大量书籍,你最想推荐的一本书是《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 。
2
学校举办阅读节、运动会、科技节、劳动实践等大型活动,请你选一项活动,为设计海报写出1~2句宣传语。
5.赏析文段,完成问题。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选自《落花生》)
读文段,我们能读懂作者许地山的父亲通过花生与 进行对比,说出了花生 的特点,让人联想到那些 的人。
6.名著阅读,完成问题。
1
民间故事口耳相传,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请阅读下面民间故事的提示,完成下面习题。
《白娘子水漫金山》中的白蛇叫 ,青蛇叫小青,白蛇幻化成美丽的姑娘与 结为夫妻,后来被法海施法术压在雷锋塔下。
A.梁山伯
B.白素贞
C.许仙
D.牛郎
《牛郎织女》中,王母娘娘把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拆散,喜鹊搭桥让他们七月初七相会。为什么是喜鹊为牛郎织女搭桥?请你写出两个充满想象的理由: 、 。
2
《将相和》一课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请写出两个出自《史记》故事的成语: 、 。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①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jǐ bèi) 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②“妈——”
③“妈——”
④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⑤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⑥“我……”
⑦“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⑧“我……要钱……”
⑨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⑩“要钱干什么?”
⑪“买书……”
⑫“多少钱?”
⑬“一元五角就行……”
⑭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⑮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rěn xīn) 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⑯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⑰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⑱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⑲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选自《慈母情深》)
1
默读选文,根据拼音补充空缺的词语,边读边想象文中的场景,工整地抄写一处让你感受到“慈母情深”的语句。
(jǐ bèi)
(rěn xīn)
抄写句子:
2
选文“我”的话语中使用了较多省略号,第⑧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
3
有同学认为选文第④、第⑰自然段中的语句有语病,重复啰嗦出现“我的母亲”“立刻又”,你认为是否有语病?请写出理由。
4
请仿照第⑭自然段的写法写1~2句话,描写父母为你操劳的一个细节。
5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作者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假如你就是作者,当你跑出去时脑海里浮现了哪些画面,心里有哪些想法?请写下来。
8.阅读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
①英国《卫报》曾评选过“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包装、塑料餐具杯盘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
②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其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和树林,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处理这些塑胶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其中有一种被称为二英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熔出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确属“实至名归”。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
【材料三】
记者调查某超市19:15﹣19:35的20分钟内购买者的塑料袋使用情况,其间共有57个人付款,下面是他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统计图:
1
阅读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为什么说“塑料袋获‘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称号确属‘实至名归’”?简要概括三条原因。
3
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这样写的作用是能更准确、具体地说明 。
4
学校开展“不用塑料袋”宣传日活动,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将如何说服超市经营者或者顾客行动起来?请选择其中一个对象,结合三则材料,写写理由(不少于两点)。
9.习作,任选一题。
例题一:请参考提示,向同伴介绍一种你感兴趣的事物,先细致观察这个事物,再想清楚从哪几方面介绍,并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带。
提示:神奇的尾巴、会旅行的种子、可口的美食、心爱的玩具
例题二:运用成语成就语文学习。请参考提示中的一个或多个成语写一件自己经历的事,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带。
提示:不耻下问、足智多谋、丰衣足食、源头活水、理所当然
A.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
B.焚烧塑胶垃圾会释放多种有毒化学气体。
C.根据数据显示,世界现在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为160万吨。
D.根据记者调查,购物者中很少人使用塑料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补充杜牧《江南春》的诗句, 根据语境补充名言、诗文, 辩论表达, 赏析文段, 名著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鲁迅在《学界的三魂》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与例句写法相同的句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充王昌龄《出塞》中的诗句,根据语境选词填空,综合实践活动,赏析文段,整本书阅读,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