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安徽亳州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安徽合肥巢湖市中考四模语文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2024年安徽合肥瑶海区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安徽淮北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安徽淮北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年安徽六安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展开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诗歌世界,纷繁美丽。诗中有美景,白居易的“ , ”(《钱塘湖春行》)描绘了一幅花迷人眼、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中有美味,陆游的“ , ”(《游山西村》)中用丰盛的待客菜肴,表现淳朴的民风和热情好客的习俗;诗中有友情,李白的“ , ”(《赠汪伦》)中用夸张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具体化。
(2)想象的天空分外美丽。庄子《北冥有鱼》中“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雄奇的想象表现了大鹏振翅而飞的气势;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描写了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美丽画面。
二、名著阅读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行至寨前第三关上,只听得空中数行宾鸿liá亮。花荣寻思道:“晁盖却才意思,不信我射断绒绦。何不今日就此施逞些手段,教他们众人看,日后敬伏我?”把眼一观,随行人伴数内却有带弓箭的。花荣便问他讨过一张弓来,在手看时,却是一张泥金鹊画细弓,正中花荣意。急取过一枝好箭,便对晁盖道:“恰才兄长见说花荣射断绒绦,众头领似有不信之意。远远的有一行雁来,花荣未敢夸口,小弟这枝箭,要射雁行内第三只雁的头上。射不中时,众头领休笑。”花荣搭上箭,拽满弓,觑得亲切,望空中只一箭射去。……
当下花荣一箭,果然正中雁行内第三只,直坠落山坡下。急叫军士取来看时,那枝箭正穿在雁头上。晁盖和众头领看了,尽皆骇然,都称花荣做“神臂将军”。吴学究称赞道:“休言将军比小李广,便是养由基也不及神手。真乃是山寨有幸。”自此梁山泊无一个不钦敬花荣。众头领再回厅上筵会,到晚各自xiē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iá亮 绒绦 骇 然 xiē息
(2)请结合《水浒传》原著,分别说出花荣和晁盖走上梁山的原因。
(3)文段中花荣、晁盖和吴用的绰号分别是“小李广”、“托塔天王”、“智多星”。《水浒传》108将各有不同绰号,且取绰号的原因不同,请参照下面的示例,各列举一个人物(不能列举文段中的人物)。
示例:因本领特长而得绰号,如:“鼓上蚤”时迁。
①因相貌特征而得绰号,如: ②因其身份地位而得绰号,如:
③因使用的兵器而得绰号,如: ④因性格特征而得绰号,如:
三、综合性学习
3.复兴学校九(1)班开展以“心怀家国,我辈担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心怀家国,我吟诵】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歌唱祖国”文艺会演,班级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请你从初中阶段学过的诗歌中,推荐一首进行吟诵,并从作品内容或情感上说明推荐理由。
(2)【心怀家国,我书写】鲁迅在《自题小像》中曾以“我以我血荐轩辕”来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一位同学跟帖附上自己收集的关于《自题小像》的四幅书法作品。请分别指出其字体。
【甲】: 【乙】: 【丙】: 【丁】:
(3)【心怀家国,我演讲】下面是李华同学在活动后写下的感想,请你补充和修改。
【甲】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亿万人民振奋精神,接续奋斗,【乙】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想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家国情怀,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无论经受何种考验,都能永葆初心;彰显着奋斗者的顽强意志——【丙】________;体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无论作出何种牺牲,都能无怨无悔。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在【丙】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跟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
四、现代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冰趟子泉前
卢文芳
①初到北安,既陌生,又亲切。北安的山水草木、北安人的爽朗热情,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然而,令我最难以忘怀的是一眼清泉——冰趟子泉。
②来到北安的小兴安岭密林里,沿着蜿蜒山路下到山坳平地,在林立的松树间,在稀疏的草丛中,一眼山泉出现在眼前。山泉出水口处有几块灰黑色岩石,隐约可见泉水从石缝汩汩而出,汇聚成溪静静流淌。溪流两侧长着不知名的植被,露出水面的岩石上,覆着浅浅的青苔。
③当地朋友告诉我,当夏日阳光普照大地时,泉上烟波蒸腾,雾霭弥漫,犹如轻纱罩在水面上;泉水明净清碧,细流脉脉、如线如缕。
④这是一眼常年不冻的山泉。冬季,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在山路北面,水流冰冻成为一层层、一片片宽大且高低不平的冰甸,当地人称之为“冰趟子”。这里,就是当年东北抗联取得“冰趟子大捷”的旧战场。
⑤这是莽莽小兴安岭密林中一眼不寻常的山泉。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它,必须走近它、回到血火交织的年代。我来到泉边,轻轻掏起一捧泉水,饮下。泉水滋润着我的心田,清醒了我的神思。我品尝到泉水的甘甜和清凉,也体味到其中的英勇与壮烈。
⑥1937年3月初,为打破日军的“讨伐”计划,赵尚志率领西征部队,顺着运送木材的山道开进通北东部山里。当时,通北山区仍十分寒冷,山上山下依然是冰雪覆盖。赵尚志率部队进山后,便有一股敌人跟踪紧追不舍。前有各县讨伐大队的阻截,后有日伪军的追击。敌人的意图明显,想把抗联官兵赶到大山里饿死冻死。。当抗联官兵来到一个山道狭窄、两侧山坡布满茂密树林的地方时,赵尚志命令部队沿山路继续走二三里,然后分左右两路上山,沿山脊再往回折返,埋伏在树丛中,并将马匹牵到山后隐蔽起来。不久,“讨伐队”百余名敌人沿抗联部队在雪地留下的足迹追寻而来。当敌人全部进入埋伏圈后,赵尚志发出战斗命令。顿时枪声大作,子弹雨点般地射向敌群。敌人趴在道旁拼命抵抗,进至山腰时,又遭到抗联战士的攻击。抗联将士居高临下,机枪、步枪齐射,日伪军应声倒地。
⑦战斗结束后,赵尚志判断敌人一定会反扑,前来报复。于是决定部队迅速转移,把敌人引诱到山里,选好地势,再行歼敌。随后,部队行进至“冰趟子”。这里曾有几家店铺,过往车马在这里休息。车道北就是泉水凝成的那片冰甸和河沟;车道南是一座岗岭起伏的小山,山上长满低矮而稠密的杂木丛,是个打伏击的好战场。此处还建有4座伐木工人居住的木营。抗联战士连夜构筑工事,设置埋伏圈,准备迎击来敌。
⑧3月7日,日伪军“讨伐队”800余人,向抗联部队驻地方向赶来。面对武器装备优良、人数众多的敌寇,抗联将士毫无畏惧,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
⑨当晚,战斗仍在继续。山里夜间天气寒冷,枪支冻得打不响,战士们的手指也被冻得麻木,无法弯曲扣动扳机。于是,他们就换班轮流到木营里在火炉旁烤枪、取暖,然后再去出击。后半夜,气温骤降,趴在冰雪中的敌人被冻得无力还击,枪声渐渐稀落。此时,赵尚志判断敌人将会在沟口撤退,于是命令加强沟口堵击力量。果然不出所料,敌人开始撤退。抗联部队在沟口与敌激战1小时,杀伤大量敌人。
⑩虽然敌我力量相差较为悬殊,但是抗联战士英勇顽强战斗,充分利用天气时令、地形地物,采取伏击战术,最终取得胜利。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
⑪望着眼前汩汩泉水,我思绪万千,一个个不惧生死、顽强抗敌的光辉形象浮现在我面前,让我肃然起敬。我好像听到抗联战士们唱响《露营之歌》,“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入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英雄的身影早已远去,留下的只有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永远响彻在白山黑水。今天的北安,白云蓝天清澈透亮;柳树、白杨与白桦,枝条柔软,随风摇摆;一望无际的良田尽收眼底……整齐的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勤劳的人们正在绘就这座小城的新貌。
⑫冰趟子泉水依旧流淌。它是一段英勇壮烈、保家卫国历史的见证,也是今天北安人民安定生活的见证。泉水无声,英雄的故事被永远铭记传唱。
(选自2024年3月6日《解放军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东北抗联取得“冰趟子大捷”的原因。
【小题3】“隐约可见泉水从石缝汩汩而出,汇聚成溪静静流淌”中“汩汩”与“静静”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题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入夜难眠。
【小题5】文章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5.材料一:
狭义上的乡村博物馆即是与乡村生活有关的,主要展示的是乡村的农业、村庄、本土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乡村社会变迁等。
从地理角度来看,它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①________,展品主要涉及乡村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工具以及民风民俗等,主要展示的是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物件或习俗,以此来留住乡村记忆;②________,主要是影响以该乡村博物馆为中心的周边乡村地区,范围非常有限;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基于村民的独立管理,辅以政府支持和专门的管理人员,调动村民的自主参与意识;从开放程度来看,是免费面向全体民众的,但主要的参观主体是当地村民。
(选自《乡村博物馆如何推动乡村旅游振兴发展?》,搜狐博客)
材料二:
纵观“村晚”的异军突起、“村超”“村BA”的破圈传播,有一股重要力量在支撑着这些来自乡野田间的“文化盛宴”。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文化传播力、资源集聚力和产业拉动力。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8亿,占网民整体的28.9%。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1.9%,较2021年12月提升4.3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1年12月缩小2.5个百分点。随着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地区信息沟通及视频娱乐类应用普及率已与城市基本持平。而农村网民群体短视频使用率甚至超过城镇网民0.3个百分点,即时通信使用率与城镇网民差距也仅为2.5个百分点。可见,互联网不但“缩短”了城乡空间距离,而且正以自己的方式逐渐填平城乡文化鸿沟,“城乡一体”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日渐清晰。
(选自《“土味儿”文化活动唤醒乡土文化自觉》,《光明日报》)
材料三:
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因素。在福建省柘荣县靴岭尾村,村里邀请柘荣剪纸非遗传承人为村民们上课,村民们学到了好手艺、文化多了传承者,村里办民宿、做研学,推出文创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在湖南省汨罗市,当地大力实施文化资源普查、非遗抢救性记录、方言调查“响应”计划、汨罗江档案等“乡村记忆”工程,许多热爱乡土文化的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工作者等参与其中,挖掘整理本地乡土文化,创作编排了一系列乡土文化文艺精品。从实践来看,无论是聚众力保护好文化资源,还是集众智推动传承创新,都需要不断扩充文化传承队伍。
(选自《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人民日报》)
材料四:
当前,农村群众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品位不断提升。有效解决乡村文化供给“好不好”“准不准”的问题,要进一步挖掘文化特色,注入饱含乡土味的精神文化养分,在引发共鸣和共情上下更大功夫。比如,一些拥有别样文化体验的传统村落,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旅游。今年春节期间,一些人来到云南深山的直苴村体验当地彝族民俗。这里每逢春节都会举行盛大的“赛装节”。衣袂飞扬、色彩斑斓,融合彝族传统刺绣与现代时尚元素的“赛装节”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线,频频登上国际大舞台。不论是云南的“赛装节”,还是贵州的“村BA”,这些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特色的乡村品牌活动,都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让乡土文化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沉醉其中。
(选自《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根据材料一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小题3】下面材料能够作为上文哪则材料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那达慕意为“娱乐、游戏”,是一种涵盖竞技、表演、交流等内容的民族喜庆集会,在内蒙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四子王旗首届冰雪那达慕,既保留了传统那达慕比赛项目,又结合了民众可以参与融入的现代冰雪娱乐项目,为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小题4】请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振兴乡土文化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五、文言文阅读
6.【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
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有一牛羊不能杀也,必藉良宰。故当若之二物者,王公大人未知以尚贤使能为政也。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夫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岂必智且有慧哉?若使之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选自《墨子·尚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以千里称也 称: (2)才美不外见 见:
(3)必藉良工 藉: (4)既可得而知已 既:
【小题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夫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岂必智且有慧哉?
【小题4】【甲】【乙】两文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六、作文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长期致力于太空育种研究的新航天星空实验室在其官方淘宝店上新“太空鲜花”:山丹丹新品种“延丹1号”球茎。同时,还有太空育种培育的康乃馨、月季等开启预售。李华爱好养花,得知这个消息,要求母亲为他购买了“延丹1号”球茎的种子,并预购了太空育种培育的康乃馨、月季等种子,准备种出花来,养出来的这些花儿准备送给他一直想送的人……
请你发挥想象,设想李华如何种植这些“太空鲜花”,又如何送人,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A.文章第①段写北安的山水草木、北安人的爽朗热情衬托作者对冰趟子泉的印象深刻。
B.文章②—④段先写亲眼目睹的冰趟子泉景象,再分别介绍了其夏日和冬季不同的面貌。
C.“冰趟子”因山泉冬季时水流冰冻成为一层层、一片片宽大且高低不平的冰甸而得名。
D.文章标题“冰趟子泉前”点明了写作内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流露出对英雄的敬意。
A.乡村博物馆一般分布在农村地区,主要的参观主体是当地村民,影响到的范围极其有限。
B.“城乡一体”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日渐清晰,完全得益于互联网“缩短”了城乡空间距离。
C.材料三的行文思路为“总—分—总”,先提出观点,再具体展开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D.材料四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云南的“赛装节”和贵州的“村BA”作为具体的事例。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共4页。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试分析小说的标题有何妙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