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蜀相》课件17

    《蜀相》课件17第1页
    《蜀相》课件17第2页
    《蜀相》课件17第3页
    《蜀相》课件17第4页
    《蜀相》课件17第5页
    《蜀相》课件17第6页
    《蜀相》课件17第7页
    《蜀相》课件17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备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杜甫小结,鉴赏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杜甫 蜀相
    1、诵读,感受诗歌意蕴美。2、理解,把握诗人思想感情。3、学习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伤感、叹惋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1)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诗人于武侯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武侯祠,有何深意?
    突出孔明的身份,他不是一个普通人,是心怀蜀国基业的相!来体现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用蜀相的身份吊唁他比用诸葛亮这名字更妥。
    合作探究:1、首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首联的下句有何作用?2、请赏析颔联的妙处。3、最后两联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4、你怎么看尾联中所说的“英雄”?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不称“蜀相”,亲切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1)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2)“柏”衬托诸葛亮的形象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答:“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可他为谁而绿呢?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可有谁听呢?使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以意逆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复杂情感。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抒景仰之情,叹壮志未酬
    《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712——770)字 ,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是名诗人 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少陵,故自称 ,世称 。
    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 ,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 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 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才获左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游历。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之后,授官 。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年代,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杜甫被誉为 。
    其作品集有 。
    诗歌风格 。
    政治理想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文人。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借 景 抒 情
    借 古 喻 己
    这 是 一 首什 么 题 材的 诗 呢 ?
    对自己坎坷人生以及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 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的分类及主题归纳
    ㈠怀古人:怀人伤己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 作者追念古人感伤自己
    1.对比失落型 2.同病相怜型
    1.昔盛今衰型 2.物是人非型
    (三)忆古事:借古讽今 讽喻统治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化用典故、今昔对比、即事议论。    
    ①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②其次要知人论世,领悟感情。也就是要看作者生平、创作该诗时的背景,以便确定诗歌是感时、讽世还是伤己。
    ③最后品味技巧手法,表达方式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议论?表现手法是对比?借古讽今?还是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起)述历史事件:勾践破吴归。(带着胜利的喜悦)
    第二句描述越军胜利者姿态 (骄傲)
    第三句写王宫繁华欢乐的景象(荣华)
    第四句写眼前凄凉 (凄凉)
    内容:前三句写出古越的热闹繁华, 尾句通过鹧鸪意象写出现今的荒凉、衰败手法:采用虚实结合、古今对比、借古讽今手法情感:抒发了昔盛今衰之感, 借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石头城:位于南京城西北的清凉山后。古时为楚威王的金陵邑,后东汉孙权在金陵邑原址石头山上筑城,故称石头城。
    诗意理解: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拍打着空城,又寂寞的退了回去。 秦淮河上东边升起的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样,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古都。 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型的短墙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彻夜笙歌、欢乐无时;繁华
    经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繁盛兴旺
    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 冷落荒凉
    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衰微破败
    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富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物事人非的感慨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此外,更是在讽喻现实,警示当朝统治者。
    链接高考: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提问:1、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评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诸葛亮,唐诗介绍,律诗介绍,咏史怀古诗,品读赏析,诵读感知,整体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3.2 *蜀相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3.2 *蜀相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诸葛亮,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写作背景,初读感知,感伤叹惋,思+议,展+评,咏史怀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3.2 *蜀相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3.2 *蜀相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听读诗歌知诗意,赏析诗歌悟情感,杜甫为何去寻,综合分析探风格,延伸拓展,齐读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