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氓》课件16

    《氓》课件16第1页
    《氓》课件16第2页
    《氓》课件16第3页
    《氓》课件16第4页
    《氓》课件16第5页
    《氓》课件16第6页
    《氓》课件16第7页
    《氓》课件16第8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背景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重难点,《诗经》简介,请听课文朗读,请注意朗读的节奏,理解诗文大意,文章结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 2.诵读课文,体会感情。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 3.分析把握诗歌中妇女的形象。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 2.分析把握诗歌中妇女的形象学习难点: 诵读课文,体会感情。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
    1.《诗经》概貌 我国最早的 , 原本只称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共   篇。因此又称 , 在    时被尊为经典。 2.《诗经》的分类 《诗经》分为“   ” “  ” “ ”三部分。
      风:有15国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60篇; 雅:是西周王畿(jī)地区的正声雅乐,用于诸侯朝会和贵族宴享。分大雅和小雅,计105篇;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计40篇。
    3.《诗经》的艺术手法
    ⑴ 的创作风格。 ⑵ 的艺术手法 ⑶     ,反复咏叹
      朱熹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氓:méng 蚩:chī 愆:qiān 将:qiāng垝垣:ɡuǐ yuán筮:shì咎:jiù于:xū 说:tuō
    陨:yǔn徂:cú汤:shāng 渐:jiān罔:wǎng靡:mǐ夙:sù咥:xì隰:xī泮:pàn
    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借代:住在复关的人)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叹息/“于”通“吁”)
    (通“脱”解脱,脱身)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约数,指不确定的多数)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比、兴 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比喻
    以兴起,总结出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喻体 本体
    桑 其叶沃若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 2、“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唉,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比:比喻
    斑鸠 桑葚
    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男子。
    喻体 本体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第四章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以兴起,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其黄而陨
    4、“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淇水波涛滚滚,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女也不爽……士也罔极……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深刻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婚后“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问题探讨1:你觉得诗中女子为何被弃?  被弃原因:参考说法——  (一)男子负心说。  (二)年老色衰说。  (三)财富说。  (四)社会风俗说。
    问题探讨2:三四两章有哪些对比、比喻?
    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结构图2)
    问题探究3: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几组对比来。(1)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我”生活幸福,温柔、纯真、热情。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我”受尽屈辱,但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主题探究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问题探讨4: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作用?  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更能引起人们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问题探讨5:  你认为诗中女子是个怎样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勤劳、温柔、坚强
    问题探讨6: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社会上都处于附庸地位。他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到一个类似“氓”这样的丈夫,其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问题探讨7:你认为“氓”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氓是个始乱终弃的家伙。
     《氓》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1、情节完整,波澜起伏。2、比兴恰当,对比强烈。3、形象鲜明,性格突出。4、语言丰富,形式多变。
      一 背诵《氓》。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从诗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 参考答案:早早受下去的,她想:既然“氓”不念旧情,无情无义,那就算了吧!女子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诗里颇为详细地写“氓”直接鲁莽的求婚方式、两人订下婚约的经过及两人充满浓情蜜意的约会等,这表明她对“氓”仍怀有一些感情。因为,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女子在心里珍藏着这些美好片段,它们在记忆里留存着鲜明的印象,连小细节都没有忘掉,女子从中感觉到幸福、甜蜜。然而,想起婚后生活,女子的幸福感渐渐被破坏掉了。贫苦、劳累对她来说都算不了什么,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丈夫的变心,整个人和从前不同了。而雪上加霜的是,自己娘家的亲人也不同情她,反而嘲笑她。想到这里,女子伤心极了。伤心到极处,不由对“氓”产生怨愤的心理,伴随着一种受骗的感觉,因为她和“氓”小时候就是玩伴,相处得很融洽,长大成人后对“氓”也非常信任,根本没想到他有一天会变心,这也就是当年她很快地答应他求婚的原因。思前想后,她对“氓”反感到极点,只有和他断绝关系了。
    练习指导 [课文后面练习]
      一 背诵《氓》。回答下列问题。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暗示了什么?这里用桑叶来打比方,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暗示了女子的容颜由娇美润泽到憔悴衰老的变化。  桑叶是农村常见的树木,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相关课件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氓 离骚(节选))1.1 氓教课内容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今对《诗经》的评价,结构及情感图示,主题思想,拓展阅读,致橡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读准确了吗,叙事诗,归纳总结,对比手法,比兴手法,痴情女偏逢负心郎,原因探究,时代背景,人生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氓备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氓诗经·卫风,创作背景,诵读感知,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深入探究,二探究主旨,成语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