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知识筛查,知识巩固,整合构建,真题剖析,训练突破,素养对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点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含义。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①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能量需求。②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③文化服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④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3)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其中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读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具有( )A.防风固沙的服务功能B.保持水土的服务功能C.净化空气的服务功能D.平衡大气成分的服务功能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我国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C.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服务功能。第2题,城市园林的主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我国西北地区防护林带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热带沿海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
(3)自然资源的属性。自然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①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②社会属性: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2.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1)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②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受技术条件限制,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
(2)自然资源的稀缺性。①原因:受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自然资源供给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因此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②自然资源稀缺性的响应机制。当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其价格往往会上涨,进一步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良性的响应会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弥补资源稀缺所带来的限制。
3.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1)衡量标准。通常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衡量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2)自然资源质量的影响。①影响开发利用成本。②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4.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①可再生资源: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②矿产资源: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往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2)自然资源分布空间差异的影响。①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②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读自然资源的概念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图例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下列选项属于图中乙所示的是( )A.铜矿、焦炭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D.森林、海盐3.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自然资源( )A.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答案:1.B 2.D 3.A
解析:第1题,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由此可判断,图例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是乙。第2题,乙表示自然资源,选项中均属于自然资源的是森林和海盐。第3题,由题干描述可知,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知识点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环境问题的产生(1)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作用及稳定性。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2)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3)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
2.环境问题的危害(1)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危害。①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下降,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②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③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2)具体表现。①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②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此外,为了控制和治理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可能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0.4—0.5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海平面上升0.4—0.5米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渍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第1题,海平面若升高0.4—0.5米,农田地下水位会上升,加上海水盐度高,会加剧土壤盐渍化,同时由于海平面上升,滩涂面积会减少。从图上看,海平面上升0.4—0.5米不会淹没耕地,但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利。第2题,全球变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二氧化碳增多是最重要的原因,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能燃料,燃烧时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森林被大量砍伐,导致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
能力形成点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及其受损后果
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养生、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目前,我国四川西部山区、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森林康养业正步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依托森林资源开展的养老活动,主要获取了森林的( )A.支撑服务B.调节服务C.供给服务D.文化服务(2)与黑龙江相比,四川的森林康养业发展较好,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配套设施较好B.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C.纬度较低,运营时间长D.远离城镇,空气质量好(3)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业的目的主要有( )①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②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品位 ③改善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 ④提高当地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题思路:第(1)题,依托森林资源开展养老活动,可以获得精神享受、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等,这些属于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第(2)题,与黑龙江相比,四川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配套设施较好,但这不是四川森林康养业发展较好的主要原因;森林康养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两省都没有产业历史悠久的优势;与黑龙江相比,四川地处亚热带,森林康养业运营时间长;两地的天然林区离城镇都较远。第(3)题,当地经济欠发达,依托天然林区发展森林康养业,可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从而增强当地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①④正确;经济状况的改善可提升居民的文化品位,但这不是主要目的,②错误;发展森林康养业对饮食结构的影响不大,③错误。尝试解答:(1)D (2)C (3)D
诗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诗歌在抒情状物、描绘大好河山的同时,蕴藏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揭示了许多自然规律。据此完成第1~2题。1.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 )A.物质循环B.能量交换C.水循环D.光合作用2.上题诗句体现的植被的服务功能是(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的是花朵腐烂后成为土壤的一部分,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第2题,上题诗句反映了植被对保持土壤肥力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自然环境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的作用,属于支撑服务。
能力形成点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按照是否可以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自然资源的特征及其影响
(2021福建南安模考)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下列各题。
(1)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D.两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差异较大(2)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
解题思路:第(1)题,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浙江丘陵多,林地多;江苏平原多,林地少。故A项正确。第(2)题,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植被稀疏,B项正确;新疆矿物能源丰富,A项错误;交通落后,运输不便与生物质能不足无关,C项错误;新疆雪山面积较大,且雪山面积与生物质能不足无关,D项错误。尝试解答:(1)A (2)B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自然资源虽然各有特点,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意义不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
2.下列有关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分布,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②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一般都具有均衡性的特征 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D
解析:第1题,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地下水减少,山中的泉水会减少;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可能会出现断流;淡水资源的分布和矿产资源没有必然的联系;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重大意义。故D项正确。第2题,①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受地带性因素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特征。②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水力资源受流量和地势的影响,不具有地带性特征;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受成矿条件的影响,不具有地带性特征;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带性特征。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它们往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故其分布有规律可循。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能力形成点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化需氧量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溶解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状况。下图为某河流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A.①B.②C.③D.④(2)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B.NC.OD.P(3)河流的P、Q河段,溶解氧上升,生化需氧量下降,说明自然环境具有的功能是( )A.供给服务B.支撑服务C.调节服务D.文化服务
解题思路:第(1)题,溶解氧浓度越大,说明水质越好,生化需氧量则相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②处生化需氧量迅速增加,说明该河段存在有机污染源,故选B项。第(2)题,读图可知,河流在O河段溶解氧浓度最低,说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最少,最容易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故选C项。第(3)题,河流的P、Q河段,溶解氧含量上升,生化需氧量下降,水质提高,说明河水具有自净能力,属于调节服务功能,故选C项。尝试解答:(1)B (2)C (3)C
湖泊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叶绿素是浮游植物的重要成分,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浮游植物门类都含有的叶绿素类型,因此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成为测量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下图是2012—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某湖泊不同区域的叶绿素a的含量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湖泊富营养化说明( )A.人类消耗的资源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就会出现环境污染B.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调节能力,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C.环境问题的发生完全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与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无关D.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2.下列关于该湖泊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7月该湖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B.北部湖区富营养化程度高于南部湖区C.湖心区水体富营养化季节变化最小D.冬季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空间差异大
3.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导致( )A.供给服务功能增强B.调节服务功能减弱C.支撑服务功能增强D.文化服务功能增强
解析:第1题,人类消耗的资源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往往导致供给服务功能下降,会出现资源短缺,A项错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调节能力,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B项正确,D项错误;环境问题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C项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7月该湖水体富营养化只有东南区最严重,东北区在8月、西北区在10月水体富营养化最严重,A项错误;西北区和东北区叶绿素a含量的高值明显大于南部,B项正确;西南区的水体富营养化季节变化最小,C项错误;冬季温度较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空间差异小,D项错误。故选B项。第3题,湖泊发生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质下降,鱼类等大量死亡,生态环境失调,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减弱。故选B项。
综合思维: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境设置2022年的数据显示,委内瑞拉储藏的石油占世界总储量的17.3%,沙特阿拉伯占15.2%,伊朗占11.9%,加拿大占9.3%,伊拉克占8.3%。也就是说,这五个国家的石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62%。思考 (1)材料表明石油资源分布的特征是什么?(2)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有何影响?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匀。(2)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素养提升我国稀土资源由于被滥采贱卖,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比重下降。我国稀土资源面临“缩水”,亟待保护。我国政府不断加强稀土管理,已采取相关措施。据此完成第1~3题。1.我国稀土资源“缩水”的原因主要有( )①滥采贱卖 ②地方在利益驱使下无计划地大肆开采 ③开采中浪费严重 ④恢复耕地占用矿产用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A.多伴生矿,易于综合利用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但集中成片,可建立区域性矿产基地C.矿产资源丰富,资源配套D.有色金属、稀土矿、煤及一些金属矿储量丰富3.我国矿产资源面临许多问题,下列属于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有( )①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后备矿产资源不足 ③许多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 ④许多矿山生态环境脆弱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2.D 3.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规范练57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共15页。
这是一份第37讲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6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1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