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等腰三角形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章节导引,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前置学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两个 相等,简称: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 ,简称: .3.等腰三角形是 图形, 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或底边上的高线所在的直线) 是它的对称轴.
前置练习1.如图,在△ABC中,AB=AC=13,BC=10, AD」BC于点D,则AD的长为 ( C )
2.如图,将△ABC绕点A 逆时针旋转 55°得到△ADE,若 ∠E=70°且 AD⊥BC于点 F,则 ∠BAC的度数为 .
例1 如图,△ABC,△ADE 中,C,D两点分别在AE,AB上,BC与DE相交于F 点.若 BD=CD=CE,∠ADC+ ∠ACD=114°,则 ∠DFC的度数为 ( B )
变式训练 如图,在△ABC中,AB=AC, 且 D为BC 上一点,CD=AD,AB=BD,求 ∠B的度数.
例2 已知,△ABC与 △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DAE=90°,AB> AD,连接BD,CE.(1)如图 1,求证BD=CE;(2)如图 2,点 D 在 △ABC内,B,D,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过点 A作 △ADE的高AH,证明:BE=CE+2AH;
(3)如图 3,点 D在 △ABC内,AD平分 ∠BAC,BD的延长线与CE交于点F,点 F 恰好为 CE 中点,若 BC= 4,求线段 AD 的长.
变式练习如图,在△ABC中,AB=AC, D是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 ,以 AD为一 边在 AD 的右侧作 △ADE,使 AE=AD, ∠DAE= ∠BAC,连接CE.(1)如图,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若 ∠BAC=40°,则 ∠DCE = ;
(2)设 ∠BAC=m,∠DCE=n.①如图,当点 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m与n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请说明理由;②当点 D 在直线BC上(不与 B,C重合)移动时,m与n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1.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 ABC,AB=AC.若 以点 B 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 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1.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 ABC,AB=AC.若 以点 B 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 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C )
2.如图,在 Rt△ABC中,D,E为斜边AB上的两个点,且 BD = BC,AE = AC,则∠DCE的大小为 度.
3.如图,在Rt△ABC中 ,∠A=80°,AB=AC, 点 D为BC的中点.(1)点E,F分别为AB,AC上的中点,请按 要求作出满足条件的Rt△ABC图形并证明:DE=DF;(2)如图 1,若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 DE⊥DF,求证:BE=AF;(3)若点 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且 DE⊥DF,那么BE=AF吗?请利用图 2说明理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章节导引,前置学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置学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图形的平移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置学习,合作探究,达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