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第1页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示内容反映当时,《日本书纪》,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旧唐书·李密传》中描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是( )
    A.隋炀帝的暴政B.隋文帝的改革
    C.进士科的创立D.隋末农民起义
    2.吴晓波在其《浩荡两千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 )
    A.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B.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C.促进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3.下图所示内容反映当时( )
    A.市民阶层崛起B.社会风气开放
    C.外来娱乐文化已占据主导D.民众生活追求奢靡和享乐
    4.《日本书纪》:“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为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派商人在中国经商B.玄奘西行
    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5.观察下列图片,我们从中得出的重要信息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B.唐朝民族文化交融
    C.唐朝社会经济繁荣D.在欧美有许多用唐姓命名的街道
    6.“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 )
    A.外族入侵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D.藩镇割据出现
    7.西夏统治者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模仿汉字创制“方块文字”,命人翻译了大量的汉族书籍,对俘虏到的汉人一律重用,这些措施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这些措施说明( )
    A.澶渊之盟推动西北地区的发展B.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和平相处
    C.中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D.少数民族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8.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以上叙述表明宋朝( )
    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具备发展海外贸易的技术条件
    C.海外贸易收入在国家财政中的地位D.海外贸易收入持续走低
    9.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他们的事迹( )
    A.反映了宋辽之间长久的军事对峙B.保护了北宋百姓免遭蒙古的劫掠
    C.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D.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
    10.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机构)和买马司(政府管理买马的机构);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这表明在茶马古道的发展中( )
    A.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B.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
    C.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D.中原与边疆地区交流弱化
    11.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口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子”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 )
    A.隋朝洛阳B.唐朝长安C.南宋临安D.北宋东京
    12.据目前考证的情况来看,两宋藏书家的人数应不少于340人。其中有80余人藏书万卷以上,这样的私人藏书数量是宋朝以前从未有过的。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学作品涌现B.造纸术的推广
    C.印刷术的发展D.对外交流频繁
    13.下图是河南省两处古迹遗存,它们反映出中原地区( )
    A.悠久的星象观测史B.先进的建造技术
    C.高超的耕作水平D.精准的测绘水平
    1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洛阳、安阳、开封、郑州四个都在河南。截至2017年,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25处。这些都说明了河南( )
    A.科技发达,经济繁荣B.历史名人荟聚,文物古迹众多
    C.历史悠久,文化厚重D.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15.“开局一只碗,结局一个国”是形容朱元璋从一介乞丐到开国之君的传奇人生,1351年爆发元末农民大起义,在多支反元队伍中,朱元璋的队伍逐渐强大。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在元末十几年时间里,朱元璋的队伍能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立“兵民合一,军政一体”的制度
    B.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
    C.采纳“兵罢皆归家”的建议
    D.执行“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政策
    16.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阅读《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制度》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
    A.浅谈明朝的君主专制B.简介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D.浅论明朝经济的发展
    17.2024年是紫禁城(现在称故宫)建成604年。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利用一凹一凸的榫卯连接方式,使极为复杂的建筑结构外在表现得简约古朴,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在多次地震中安然无恙。上述材料表明故宫( )
    A.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B.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C.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修建D.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和绝对权威
    18.《三国演义》中有“刮骨疗伤”的故事,关羽被一支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关羽仍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而小明同学在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读到“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他发现: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这说明( )
    A.《三国志·关羽传》的描述单调乏味B.文学作品与史书可信度一致
    C.《三国演义》的内容生动具体D.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存在一定的区别
    19.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著作的特点是( )
    A.注重理论创新B.善于总结经验
    C.全面领先世界D.指导农业生产
    20.吴承恩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苦历程,突出刻画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神奇的情境。其主要愿望是( )
    A.铲除邪恶势力B.制造幽默效应C.弘扬中华武术D.抒发宗教情感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他曾“亲耕籍田”,以示重农之意。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族的“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认为人君唯有崇尚“简静”,不发兵戈,不兴土木,“不争农时”,与民休养生息,农业生产才能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同时,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为发展农业所采取的举措。并说明其举措所体现的治国理念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3分)
    (3)综上所述,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1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从历史的后端看来,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宋辽和平,使边界贸易兴旺,交流频繁。
    ——摘编自李侃《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两个政权的建立有什么共同之处?(1分)
    (2)材料二中的“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是指什么?请你归纳材料二对这一协定的看法。(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的影响。(2分)
    (4)综上所述,说说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对当代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1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宰相办公的场所政事堂设在内廷,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平章事,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初为副相,后来地位提高,宰相出缺时,可以代行宰相职权。又设审官院、三班院、审刑院等机构,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
    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确定,即所谓“山河形便”。从元朝开始,区域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明朝考试制度的变化考试要求: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以四书集注》为标准。
    考试答卷对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称为“八股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及其作用。(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考试制度给社会带来的危害。(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以和平友好精神,教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这样大规模的远航,主要为了宣扬国威和换取珍宝,经济贸易是很有限的。不仅对明朝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多少积极作用,而且所费不赀⋯⋯明宪宗时,兵部郎中刘大夏曾批评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这种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
    ——摘编自王士立《中国古代史》
    (1)指出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的“不成文准则”。材料一中对郑和出使西洋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评价的?(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有何不同?(1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造成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3分)
    25.(6分)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加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明代记载了万历年间重修紫禁城三大殿运输石材的过程,宫殿修建所用石材的运输时间一般为冬季,此时道路坚硬,易于运输,夏秋季节,路面暄软,本身不利于运送重物,且此时雨水较多,一旦遇雨道路泥泞不堪,给石材运输带来极大影响。运输重达180吨的石料,既不能用车也不能就地滚,选在冬季运输,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路上泼水成冰,拽石在冰上滑行,摩擦阻力较小,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周乾《紫禁城营建与修缮所需石材的运输智慧》
    科技著作
    主要内容
    《齐民要术》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农政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
    《本草纲目》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相关试卷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唐代《放妻书》,据《旧唐书》载,从天宝十三年,世人对王安石的评价褒贬不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示内容反映当时,《日本书纪》,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