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5-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冲刺模拟卷(山西专用)(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卷05-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冲刺模拟卷(山西专用)(原卷版),共8页。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面关于玉米的叙述,正确的是
A.2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所以2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B.玉米果穗上有多粒种子,原因是子房里有多粒胚珠
C.一个玉米粒的结出需要一粒花粉和两粒精子
D.玉米如图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2.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家族有关甲病、乙病的遗传家系图,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通过遗传咨询有效检测和治疗
C.7号和10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202
3.下图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是转基因技术的实验研究,①应将受精卵注入丙鼠的子宫中
B.图一实验研究的生物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②应使用显微注射器
C.图二中大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是环境不同引起的
D.图二实验应挑选大小花生各5枚,分别测定花生果实长轴的长度
4.下面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DNA分子是由两条链构成的双螺旋形结构
C.在DNA上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控制着不同的生物性状
D.噬菌体将DNA注入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部
5.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或产生氧)的速度;呼吸速率是指呼吸作用吸收氧(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
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D.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6.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个白化病女儿,他们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 )
A.0B.1/4C.3/4D.3/8
7.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B.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的
C.蜜蜂筑巢、蛛蛛结网都是先天性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防御行为
8.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表示肺
B.血管①内流静脉血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血管②为下腔静脉
9.“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关于家蚕和栀子花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家蚕的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B.栀子花种子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C.家蚕在幼虫阶段进行吐丝结茧D.利用蚕粪施肥可为栀子花提供有机物
10.下图为5种果蝇相同基因的排列和染色体的模式图,物种B是最原始物种,其演化的顺序是B→D→E→A→C,图中○表示着丝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物种形成的方式可能属于是同地的物种形成
B.由B形成D的过程,发生了倒位
C.物种A、B、C、E所含的基因种类完全相同,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E到A是abc易位到def的结果
11.下图是发育性青光眼的家系图谱,该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且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经检测Ⅰ2无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
C.Ⅲ2在7岁时检测出含有致病基因,其检测方法是B超检查
D.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通常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该病
12.生物体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操作的关键是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乙所示生物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C.丙图中,雌雄蛙抱对提高了蛙卵在体内的受精率
D.丁中①发育成胚胎所需的营养只由②提供
13.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量不足
B.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C.一昼夜后,甲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乙多
D.e点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氧气量最多
14.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编号为甲、乙。各在顶端挖一个相同的洞。甲洞内装入浓盐水,乙洞内装入等量清水。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萝卜洞内水量的变化,并感受箩卜的硬度变化。预测将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坚挺,洞内液体变多B.甲变软,洞内液体变多
C.乙变软,洞内液体变多D.乙坚挺,洞内液体变多
15.某同学嗓子发炎了.医生给他开了口服药,使不适症状得到缓解。药物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如图)的( )
A.①B.②C.③D.④
第Ⅱ卷(共3题,共15分)
二、综合题(10分)
16.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表示人体的系统,a,b,c表示部分器官,数字①~⑦表示部分生理活动。请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其中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 ;[c]处也可以吸收部分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 。
(2)经过⑦处的气体交换,血液性质的变化是 ,经过 A系统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 的含量会升高。
(3)在A系统内,瓣膜起到阻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如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图中4、5进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4)能将人体进行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排出的途径有 (用数字表示),此外,图中属于人体废物排泄途径的还包括 (用数字表示)。
(5)物质5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 内被利用。
(6)食物中的淀粉进入消化系统后,在消化道中的 开始初步消化,最终在 被分解为物质 。进入血液首先进入人体心脏的 。人体的呼吸肌处于 状态,4出肺。
(7)形成尿液的过程需要经过两个重要的过程 和 。
(8)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说明 发生病变了。
(9)我们把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称为PM2.5。这些颗粒物进入人体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中。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7.铅污染主要来自于铅制品工矿企业排出的含铅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汽车排出的含铅尾气。
科研人员以4种常见树木——黄杨、香樟、冬青、杉木为实验材料,研究铅污染环境下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该变化可反映植物叶片光合功能的强弱。
在空气质量良好、土壤未受重金属污染的国家森林公园中,取坡向、树龄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树木叶片。将叶片用蒸馏水冲洗后擦干,再将大小相近的叶片叠置对齐打孔取圆片,置于培养皿中,每皿50片。将浓度为800mg/L醋酸铅溶液加入培养皿中(每皿100mL)进行铅污染处理,对照组叶片用等量蒸馏水浸泡。实验组与对照组都进行3次重复实验,科研人员对获取的实验结果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记录,如下表:
铅污染下4种树木的叶绿素含量(mg/L)
(说明:对照组内同种植物短期内叶绿素含量变化可忽略不计。)
回答问题:
(1)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2)科研人员在选取叶片时,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所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科研人员通过3次重复实验获得了一系列实验数据,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他们应当取各重复组数据的 值。
(3)实验结果表明,在铅污染下,除 外,其余3种树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 的变化规律;4种植物中,抗铅污染能力最强的植物是 ,判断理由是 。
(4)铅污染不仅对植物的生活有影响,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也有危害。请从个人生活角度出发,提出一个降低铅污染的措施: 。
四、资料分析题(13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科院郑慧琼团队完成太空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周期培养实验,这一项目共开展实验120天,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之前国际上在空间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水稻的这次太空之旅,其科学意义在于可以在空间站微重力情况下,观察水稻能否正常生长、开花、结实,能否正常完成二氧化碳吸收、氧气释放过程。“植物与人和动物一样,进入太空失重环境,会发生各种‘航天综合征’。”郑慧琼说,“国际空间站的小麦结实率比地面低得多。而水稻在地面的重力环境下会笔直向上生长,但在空间站里却散开来生长”。种子既是人类的粮食,也是繁殖下一代植物的载体,人类要在空间长期生存,就必须保证植物能够在空间完成世代交替,成功繁殖种子。
(1)科研人员选择的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类植物的代表,禾本科的水稻属于 植物纲。
(2)观察水稻“能否正常完成二氧化碳吸收、氧气释放过程”,就是了解水稻的 进行情况。
(3)在微重力环境中,水稻叶片不再笔直向上,而是“慵懒”地趴在地面上。水稻的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
(4)“种子既是人类的粮食,也是繁殖下一代植物的载体”。绿色开花植物种子里面的 ,是新植物的幼体;水稻种子的 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幼体发育利用,也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
(5)“开花是植物发育的关键环节”,开花后还要经过 和 两个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树种
对照组
实验组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2天
黄杨
1.40
2.46
2.17
1.00
0.69
0.50
香樟
1.27
1.68
1.35
0.96
0.42
0.30
杉木
1.84
2.38
1.76
1.14
1.05
0.57
冬青
1.99
1.76
1.70
1.40
1.11
0.5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卷03-2024年中考生物考前冲刺模拟卷(山西专用)(原卷版),共5页。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考前冲刺卷一(原卷版+教师版),共8页。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考前冲刺卷五(原卷版+教师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考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