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第1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第2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第3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第4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第5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第6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第7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二单元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件第8页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引入,新知学习,课堂小结,红磷燃烧实验现象记录,暗红色的固体,产生大量白烟,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按体积分数计算,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了解空气的成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 初步学会分析科学家研究空气的实验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初步认识定性和定量的区别3. 培养从前人经验中获得知识、方法和经验教训的兴趣和愿望,体验科学家研究物质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如何证明这个烧杯中确实存在空气呢?
    水槽中的液面和烧杯中的液面存在液面差,则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和气体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英国化学家丹尼尔·卢瑟福(1749—1819)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1733—1804)
    瑞典化学家舍勒(1742—1786)
    发现空气中存在氧气,并制得氧气。
    由于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定量的测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
    他摆脱了传统的燃素说的束缚,尊重事实,对实验作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揭示了燃烧是物质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指出物质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燃素。
    假如你是当时的拉瓦锡,你该如何测量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呢?
    反应掉变成不占体积的(固、液)
    一定体积的空气(密闭容器)
    氮气 氧气
    阅读教材第26页 第2~4自然段
    (1)曲颈甑中和汞槽中的汞分别起什么作用?(2)为什么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会上升?(3)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曲颈甑中和汞槽中的汞分别起什么作用?
    曲颈甑中的汞:与密闭体系中的氧气反应,将其耗尽。汞槽中的汞:形成密闭体系;通过汞槽中汞的液面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密闭体系中氧气的体积。
    (2)为什么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会上升?
    汞和密闭体系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汞,密闭体系中气体的量减少,气压变小,小于大气压,因此大气压将汞压入到玻璃钟罩内,钟罩内汞的液面上升。
    (3)什么现象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红色粉末变成银白色物质,得到的气体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
    P O2 P2O5
    由于过量的红磷燃烧时基本耗尽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后,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1)实验前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3)向燃烧匙中加入足量的红磷。(4)在空气中点燃红磷。(5)将燃着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一定量的水), 并迅速塞紧瓶塞。【 注意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6)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且约占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
    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 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
    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空气总体积的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导管中没有事先注满水;4.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大于空气总体积的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实验前未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气体沿导管逸出; 2.燃烧匙伸入过慢或未立即塞上胶塞,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原理:选择合适的药品,如:只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等。
    装置:密闭装置连接体现气压变化的液体装置。
    操作:气密性好、充分消耗氧气、减少温度影响等。
    现象:物质变化的现象、液体的体积变化就是消耗 氧气的体积。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从误差角度分析,你能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吗?
    优点:①因装置始终处于密闭状态,避免了因装置漏气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②环保,因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反应,避免了五氧化二磷对环境的污染。
    优点:实验结果更精准。
    1.下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空气中氮气难溶于水是该法测定的前提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五分之一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发现
    他怀疑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中可能还含有尚未被发现的较重的气体。
    英国物理学家雷利(1842—1919)英国化学家拉姆塞(1852—1916) 19世纪末,他们都通过实验得到一些残余的气体,经过多方面实验断定:它是另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物质,定名为氩。
    其他成分 约占1%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 氧气 B. 氢气C. 二氧化碳 D. 氮气
    空气 海水糖水食盐水 白酒汽水
    红磷 (P) 氧气 (O2)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碳 (CO2) 水 (H2O)水银 (Hg) 
    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各成分之间一般 不发生化学变化,保持各自的性质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纯净的海水 C.冰水混合物  D.清凉的井水
    不能根据物质的名称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1. (2022昆明)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A. 78% B. 21% C. 0.94% D. 0.03%
    2.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
    3. 空气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重要资源。研究空气的成分,正确认识空气,合理利用空气是化学的学习任务之一。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与实际值进行对比,说明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2)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的主要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4. (2022乐山)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可以表示为: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C.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D. 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相关课件

    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作业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快速对答案,制取氧气,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略向下倾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水或装沙子,引燃铁丝,⑦⑨⑩,锥形瓶,防止冷凝水回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优秀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实验装置,实验仪器的组装,注意事项,外焰加热,药品平铺,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导管只能伸于集气瓶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气密性,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移开酒精灯,发出白光放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火柴快烧尽,设计实验装置,知识点1制取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