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4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Word版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5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Word版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7文化的传承与保护(Word版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Word版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Word版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6战争与文化交锋(Word版附解析)
展开1.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的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文明的使者”“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传播者”。你认为这个人是( )
A.亚历山大 B.伯利克里
C.凯撒D.屋大维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人应该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远征使被征服地区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流和融汇,故 A 项正确。
2.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尼罗河三角洲气候炎热,服饰以亚麻为主;而居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气候较冷,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这说明( )
A.地中海阻隔导致南北两岸文化差异
B.碰撞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
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埃及文明的进步
D.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成效突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希腊人的穿戴中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也较为普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和希腊的文化开始相互借鉴、融合,战争冲突与文明传播并行,这说明战争带来的碰撞客观上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战争带来的文化交流而不是文化差异,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埃及文明进步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断定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成效突出,排除D项。
3.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文艺界人士。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有人这样写道:“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据此可知( )
A.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化
B.美国文化全部来源于欧洲文化
C.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
D.美国文艺界人士的出现促使美国走向独立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可知欧洲文化在移植美国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全部”说法夸大,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移植,没有提及欧洲对美国的文化殖民,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4.有学者写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帮助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大陆国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拿破仑统治阻碍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
C.拿破仑战争巩固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英国趁法国革命和动乱之机建立殖民霸权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789—1814年,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这说明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故B项正确;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为资本主义确立了法律框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错误;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故C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故D项错误。
5.俄国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参加了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希望按照西方的方式来改造国家,成立了秘密革命组织。这表明( )
A.他们受到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B.他们要发动推翻封建统治的起义
C.他们的革命起义不会取得成功
D.俄国封建专制统治根深蒂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传播了启蒙思想。受拿破仑战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俄国贵族青年军官成立了秘密革命组织,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故A项正确。
6.法国大革命以来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权和《拿破仑法典》体现的精神客观上冲击了埃及一直闭关自守、因循守旧的状态,冲破了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和意识的禁锢,为埃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表明( )
A.法国文化为埃及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条件
B.埃及的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C.法国对埃及实施文化上的渗透与侵略
D.埃及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移植了法国方式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以来所倡导的精神客观上冲破了埃及传统文化的禁锢,为埃及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故A项正确。
7.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促使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促使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故B项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排除C、D两项。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通过谈判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获得了独立。此举意在( )
A.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
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可知在非洲独立浪潮不可遏制的情况下,法国不得不顺势而为,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独立,这有利于缓和法国与这些国家的矛盾,有利于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故B项正确;戴高乐的行为是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可遏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其目的显然不是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故A项错误;非洲国家的独立与不结盟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非洲国家的独立不会直接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故D项错误。
9.爱因斯坦说: “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下列对“甘地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群众武装斗争
B.非暴力不合作
C.文明服从运动
D.暴力不服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实行高压政策,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 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D.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 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众多殖民地半殖民地通过斗争纷纷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崩溃。 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征服与被征服,这种激烈的暴力的交往方式,会在短时期内改变政治地理面貌……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蒙古人在亚欧大陆的纵横驰骋,无疑是世界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些人是怀着不同的目的到唐朝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出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是为了经商谋利,而有些则是由于迫不得已。但是在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最主要的还是使臣、僧侣和商人这三类人。通往唐朝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商队走的陆路通道,另一条是船队航行的海上通道。
——摘编自[美]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列举两例能体现此种交流方式的历史实例。
(2)“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何种态度。
参考答案:(1)主要方式:战争与和平交流。举例:亚历山大远征、罗马的扩张、蒙古西征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任举两例即可)
(2)态度: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战争和恐怖主义都遭到了人类的普遍唾弃,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和相互发展,所以我们应珍爱和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言之有理即可)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3第30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1讲战争与文化交锋: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选择性必修3第30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1讲战争与文化交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46战争与文化交锋: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46战争与文化交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6)战争与文化交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36)战争与文化交锋(含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