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高二历史月考三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 100分 作答时间: 75分钟)
注意: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约四千年前辽宁西部地区出现了“丰下类型”的原始文化。遗址中不少房屋的外围有着院落式的围墙;遗址中的谷粒,大都是在不同房址中发现,且大部分房址都有自己的炉灶。这说明此时该地区
A.部落出现权贵阶层 B.财产私有已经产生
C.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D.建筑技术不断进步
2.西汉时期,水利灌溉主要依赖官府统一兴修的水利工程。到了东汉,民间兴修的陂塘、井灌等水利设施遍布南北各地。这主要是由于
A.南方地区的开发 B.政府组织能力提高
C. 田庄经济的发展 D.个体农耕普遍存在
3.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自然”与儒家“名教”的一致,他们主张“儒道兼综”,孔子依然是最高“圣人”。玄学还提出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动静、自然与名教等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这表明魏晋
A.士人阶层主张崇实尚学 B.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
C. 门阀政治制约思想解放 D. 玄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4.据图1可知,隋唐时期
高二历史试题 共6页 第1页A.朝廷开始建立常平仓制度 B.政府重视经济安全的保障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明显 D.官仓建设侧重于社会赈济
5.宋代,上至皇室权贵、文化精英,下到地方士绅、市井小民,都流行用香为药、和香为食,更在日常诸事中与香为友。熙宁十年(1077年),仅广州市舶司购买并运至京师的乳香就达348673斤。这说明宋代
A. 民众生活趋向世俗化 B.社会需求推动丝路贸易
C.市民群体受理学影响 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6.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由明嘉靖年间的范钦所建。阁内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不少已成为海内孤本;阁内保存了一部分雕版,弥补了明代古籍雕版存世极少的遗憾。据此可知,天一阁的修建和保护
A.奠定了近代出版业大发展的基础 B.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对藏书的重视
C.发挥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功能 D.得益于当时浓厚的学术研究气围
7.
表1 1820—1911年间广州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据表1可知,此时中国
A.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自然经济 B.清政府加速了改革的进程
C.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 D.社会动荡加速人口的流动
8.1904年,清政府效仿日本进行国语改革,明确将汉语作为通行全国的官方语言,称为“官话”;而所谓“国语”依旧是满语。这一现象反映了清政府
A.主权意识的不断强化 B.政体改革的保守立场
C.官僚队伍的结构变动 D.文化革新的矛盾心态
9. 据不完全统计,1950~1953年,全国共出版卫生宣传通俗小册子及画刊约4000万册,挂图和招贴画约4500 万份; 用黑板报宣传143000多次; 组织讲演会754000多次,听众达4070万人次;举办展览会13700多次;放映幻灯片43400多次,观众达1200多万人次。这些举措有利于
A.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B.提高全社会的医疗卫生水平
C.杜绝传染病在国内的传播 D.调动民众力量参与卫生治理
10.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研发出耕耘、院草、施肥、喷药、蔬菜嫁接、收割、采摘等多种农用机器人。这表明我国
A.农业产品竞争优势增强 B.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C.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D.农业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变革
高二历史试题 共6页 第2页时期(年)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1.世界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是叙利亚的阿布胡赖拉遗址,最初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约公元前10500年,由于气候突变,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之后其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级成单层的泥砖房。这表明
A.农业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B.气候因素导致了农业革命
C.古代农业生产具有封闭性 D.叙利亚是人类文明起源地
12. 据统计,到戴克里先皇帝统治时期(284—305年),罗马正规的道路总数达372条,全长8.5万公里。除爱尔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诸国外,人们已在 34个欧洲国家发现了罗马人建造的道路遗迹。材料可印证,罗马帝国
A.各地经济联系较强 B.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疆域囊括整个西欧 D.对外扩张愈发频繁
13. 14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认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15世纪捷克思想家约翰·胡司主张用捷克语作礼拜,教权应服从俗权,神职人员应服从国家。他们的思想主张推动了欧洲
A.近代民族意识的发展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人文主义思潮的萌发 D. 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14. 16世纪末,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但拥有优质土地的种植园主并不种植谷物,所需粮食则从旧大陆高价购入。这表明美洲
A.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 B.人口锐减降低了粮食需求
C.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断 D.经济秩序受价格革命冲击
15.19 世纪中期,英国海滨休闲城市的大部分建设资金来自于临近工业区,如兰开夏工业区为布兰克浦两个码头的土地、建筑和旅馆提供了3/4以上的资金,曼彻斯特则承担了修建码头集会厅资金的40%。这表明
A.工业化发展促使城市功能日趋完备 B.进出口贸易推动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C.资本输出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D.城市规划缺乏国家权力机关的参与
16.
表2 二战后法国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与实际年经济增长率(部分)
由表 2可推知,当时法国
A.政府经济职能已经缺失 B. 自由放任政策弊端显现
C.国民生产总值趋于下降 D.经济运行机制亟待调整
高二历史试题 共6页 第3页时间(年)
年经济增长率预测 (%)
实际年经济增长率 (%)
1966-1970
5.0
5.8
1971—1975
5.9
3.8
1976-1980
5.2
3.8
1981—1984
2.7-3.2
1.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4个小题, 第 17题8分, 第18题8分, 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 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中国古代如果以淮河、秦岭、白龙江作为划分南北方的界限,南方和北方所占人口的比例变化如表3所示。
表3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表3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阶段,从原因角度对南北人口比例变化进行阐释。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浙闻出版》对“宣传”的定义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图2、图3和图4是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的战争宣传海报。
概括图2至图4美国宣传海报的共同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战期间美国的宣传海报。
高二历史试题 共 6页 第4页时间
南方与北方人口比例
公元初
3:7
10世纪末
6:4
14世纪前期
8:2
明清以来
6:4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明洪武年间,儒家经典及有关书籍成为当时出版物中的大宗。此外,政府的法令和记载典章制度的书籍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明中叶之后书籍的印刷范围日益广泛,医书、日用便览、童蒙读本等日用参考书也都大量刻印出来,文学书籍的出版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超越前代。明代刻书地点分布很广,最为著名的有福建建阳、南京、苏州。明代的图书出版主要仍是雕版印刷,刻书事业的经营者仍像唐末五代以来一样,包括政府官刻和私人两种,私人又分私家刻书和书坊刻书。书籍附图,到了明代更为盛行和精妙,书坊把精美的绘画当成吸引读者购买书籍的重要手段之一。
——摘编自南炳文《明史》
材料二
大革命以前的法国, 狄德罗(1713-1784)和达郎贝尔(1717-1783)的《百科全书》以其新颖观念和广泛传播冲破王政时期书业管理制度的藩篱,催生了近代出版业。在18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伦敦成了世界书籍之都;一年一度的盛大书市吸引全欧书商汇集在德国菜比锡。出版业不断推出新产品,赢得市场;出版业借助欧洲大陆日益发展的工业化和扫盲教育的成果,将自己的影响扩展到几乎全体居民,大众文化于 1860年至1880年之间在英国、法国和美国出现。到了1905年,巴黎的一本书印数可达十万,而在1912年的德国火车站候车室就有书籍出售了。
——摘编自莫里耶《突飞猛进的一百年——从欧洲近代出版业的诞生到大众文化的勃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出版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出版业发展的时代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版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6分)
高二历史试题 共6页 第5页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注:
中东铁路:原名东清铁路, 俄国建成于1903年7月。1920 年起东清铁路始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或中东路。
南满铁路:日俄战争(1904年)后,沙俄把东清铁路南满支线的长春至大连段转让给了日本。这段铁路改称为南满铁路。
北宁铁路:清政府始建于1880年唐山至胥各庄段。1912年全钱通车。
平绥铁路:又称京张铁路,清政府建成于1909年10 月, 总工程师为唐天佑。
津沪铁路:南京浦口以北段称津浦铁路是清政府借款建成最长的一条铁路。1908年6月开工建设, 1912年11月全线通车。
胶济铁路:德国修建成于 1904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铁路·缩影”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高二历史试题 共6页 第6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三明一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二历史科试卷docx、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题卡pdf、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