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通用2024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回归教材重难点多份
全国通用2024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01分封制与郡县制
展开
这是一份全国通用2024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查补易混易错点01分封制与郡县制,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封制的群体有哪些?,分封制的影响?,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封制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在全国推行,后来一直被历代基本沿用,对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和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求考生理解二者的主要区别以及各自的主要影响。提升对古代政治治理的认识。
是高考五星高频考点,2020年-2022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都在第1道题进行考查。
1.分封制的群体有哪些?
A分封王族(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如鲁、晋、卫、燕等,使得封国宗亲化,以实现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B分封异姓功臣(显示王的恩德,用姻亲拉拢功臣巩固统治。如姜尚:齐国)。
C古代帝王的后代(如宋国,其有自己的族属和部众,在其原统治地区的族群中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其分封并与之联姻,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族众的融合和对其统治,也有利于“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还有杞、许、陈、楚等。
其中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天子无血缘关系。但其继承依据血缘关系。
2.分封制的影响?(辩证的认识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积极:扩大了疆域,加强了统治,稳定了秩序;
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边远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
开发了边远地区,传播了周文化 ,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文化;
使周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疆域国家)。
消极:后期: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诸侯割据,分立,王室衰微,周王朝统治面临危机。
3.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分封制有割据隐患,但也孕育了统一的因素
5.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6.比较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
1.(2022.6•浙江高考•1)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2022.1•浙江高考•1)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1•浙江高考•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4.(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5.(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7.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8.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9.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国王并不能绝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因为商朝( )
A.以宗法血缘建国 B.实行王位世费制 C.实行内外服制度 D.有了成熟的文字
10.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地线秦国原有的地万官僚体系随之不断扩张。而且,地方官官僚在长期发展中,各自形成了很大的势力范围,不容许世袭贵族通过分封制来染指其利益。这形势( )
A.导致世袭制度不断走向灭亡 B.催生了郡国与封国并立局面
C.促成了郡县制的实行与推广 D.埋下了秦朝短暂而亡的祸根
11.春秋战国时期,“士”已经不再局限于贵族阶层,而成为“四民”之首,其成员既有没落的贵族子弟,也包含了文化知识的平民甚至奴隶。其中的佼佼者如子产、李悝等在当时大放异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促成了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 B.诸国之间的战争更加激烈
C.土地所有权由公有变为私有 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12.公元681年,齐公被周天子任命为东部国家的“伯”。在先秦“伯”与“霸”相通,本义是兄长。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之长。材料反映出
A.周王的权力得到加强 B.宗法分封秩序进一步强化
C.礼制的内核依然存在 D.周天子的统治彻底瓦解
1【答案】A
【解析】“从周”指孔子推崇周代的礼制,维护有序的等级秩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周代的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故选A项;“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指秦朝实现大一统,地方实施郡县制,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儒学地位上升,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排除C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指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据材料“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可知,周王祭祀上天说明神权与王权结合,故①正确;秦朝的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②错误;据材料“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可知,西周实行宗法制、分封制,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故③正确;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与材料“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无关,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人口权、土地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与述职并提供军赋和力役,故选B项;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分封制的对象主要分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排除C项;周朝存在时间是前1046年一前256年,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
5【答案】D
【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6【答案】A
【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故C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9.答案:C
解析: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以宗法血缘建国、王位世袭制、成熟文字的信息,排除ABD项。故选:C。
10.答案:C
解析:秦国原有地方官僚形成很大的势力范围,压缩了世袭贵族通过分封获得利益的空间,这样形成了地域性的利益群体,打击了血源贵族的利益,为之后郡县制的实行和推广提供了条件,C正确;世袭制度直到清朝灭亡才结束,排除A;封国强调的是血缘传承,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排除D。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其成员既有没落的贵族子弟,也有掌握了文化知识的平民甚至奴隶”“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士”的活跃和受重用,成为当时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重要因素,D项正确;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是政治、经济、阶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项说法夸大了,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更加激烈无关,排除B项;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C项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
12答案:C。解析:齐桓公“伯”的地位要得到周天子的任命和认可才具有法定意义,说明原有的礼乐制度的内核还存在,故选C项;“伯”与“霸”相通,齐桓公被任命为“伯”,这一行为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力﹐排除A项﹔齐国为外姓小宗,任命齐桓公为“伯”,本身就是对宗法分封制度的冲击,排除B项;当时周天子仍然具有一定的权威,“彻底瓦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前期巩固了统治,易导致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B
D
D
A
C
C
C
C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08 现代世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5题进行考查,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08 现代世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5题进行考查,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08 现代世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5题进行考查,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