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第1页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第2页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第3页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第4页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第5页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第6页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第7页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共60页。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件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鱼 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 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脊 椎 动 物动物科学家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不同,科学家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知识网络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常见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水母海蜇代表动物——水螅 水螅多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洁淡水中,常附着在水草或他物上,以小型的水蚤、蠕虫为食。1.生态习性体色:浅褐色体型:圆筒形、口 向上,适应固着生活;体长:约1cm2.形态结构 通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都能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辐射对称3、水螅身体的内部结构刺细胞→攻击和防御 内胚层→围成消化腔 外胚层→有刺细胞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刺细胞的作用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里面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在触手处尤其多。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能迅速弹出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 无性繁殖:出芽生殖(适宜环境下)有性繁殖(环境条件不良时)4、繁殖方式1、身体呈辐射对称2、有口无肛门3、体表有刺细胞 一、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二、腔肠动物的主要代表水螅、水母、珊瑚虫、海蜇、海葵三、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红珊瑚可以做工艺品;柳珊瑚有降血压的功效; 且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庇护地。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原因造成珊瑚虫大量死亡。扁形动物绦虫涡虫1.生态习性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由生活;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代表动物——涡虫2、涡虫的身体结构 外部形态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10-15mm;前端: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 达的耳突,嗅觉功能;背面: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呈 褐色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 只感光,不成像;腹面:颜色浅,有口、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 身体背腹扁平,能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呈两侧对称(左右对称)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产生定向运动。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3.涡虫怎样捕食和消化食物? 用伸出口外的咽捕食 食物在小肠内消化二、其他扁形动物: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三、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背腹扁平2、两侧对称 3、有口无肛门因寄生生活而感染其他生物及人类。 二、扁形动物门的主要代表 涡虫、吸虫、绦虫 1、腔肠动物(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_____________;(2)有______;无_______。辐射对称口肛门(3)体表有 _____。刺细胞2、扁形动物的特征;(1)身体呈 对称(又叫左右对称);(2)背腹 ;(3)有 无 。两侧扁平口肛门练习3、图2-2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注明各部分名称:① _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消化腔卵巢卵细胞芽体⑧________⑨________触手口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形动物门 又称原体腔动物假体腔动物,是一类宠大而复杂的动物类群,种类达18000多种,形态差别很大,并且他们的发展历史不详,亲缘关系不明,但他们都有假体腔。有些学者又把它分为若干门。 一、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体形圆柱形,体不分节,无明显头部,体表具角质膜。2、具有原体腔(初生体腔或假体腔) 涡 虫(中胚层形成实质组织) 线 虫(中胚层紧贴内胚层,与外胚层之间形成空腔,即假体腔)实质组织假体腔3、具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 口→食道→中肠 →直肠→肛门 4、 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管型或腺型 2024/6/165、大多数雌雄异形异体且异形环节动物门(一)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节2、发达的次生体腔(真体腔)3、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 环节动物以前的各类动物,并无明显的运动器官,大多数是以体表的衍生物纤毛等作为运动工具。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真体腔的结构后,出现了体节,动物不再以纤毛为运动器官,而是在每个体节上形成了按节排列的附肢---疣足或刚毛等运动器官。2024/6/1632刚毛: 由表皮细胞内陷形成的刚毛囊内的毛原细胞分泌形成的。是寡毛纲的运动器官疣足: 是体壁的向外突起中空,与体壁 相通疣足本身不分节与躯身体连接处也无关节是多毛纲的运动器官环毛蚓的消化系统环毛蚓的消化道自口至肛门为一条直管,即口、咽、食道、砂囊、胃、肠、肛门。总结比较练习1.下列关于蛔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蛔虫寄生在人的胃里。B.蛔虫的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C.蛔虫的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D.蛔虫没有专门的器官。2.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蛔虫 B.蚯蚓 C.丝虫 D.线虫3.可通过( )辨认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A.身体圆筒形 B.身体细长C.身体由体节组成 D.有口有肛门ABC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常见软体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石鳖常见软体动物缢蛏牡蛎鲍扇贝 目前已经命名的软体动物有十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别,它们都具有贝壳和外套膜,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所以外套膜是软体动物共有的和特有的特征!贝壳有保护作用。缢蛏靠足缓慢运动。用鳃呼吸。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软体动物石鳖,背部有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腹面有一个扁平的足,可以用足缓慢爬行或吸附在岩石上。乌贼,身体内有退化的贝壳,有一对发达的眼,10腕足用于捕食,可借助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快速运动。遇到敌害时还能喷出墨囊里的墨汁,掩护逃生。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节肢动物蝉蟋蟀蟹虾节肢动物蜈蚣蜘蛛蜜蜂蝴蝶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现生种类已知有120多万种,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节肢动物在水体、陆地、空中都可生活。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一、唯一有翅会飞的无脊椎动物二、身体较小三、生殖能力惊人四、外骨骼五、身体和附肢分节六、感觉器官发达七、呼吸系统完善节肢动物数量多的特征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2、身体和附肢(足和触角)都分节;四、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五、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2、昆虫为开花植物传粉。3、可药用。4、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5、传播疾病。1.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腹足运动 D.都用腕足捕食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腹足 B.腕足 C.斧足 D.纤毛3.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4.采集蜗牛的正确地点是( )。A.干燥的,阳光充足的草地 B.阴湿的树木丛,墙角C.潮湿的地面 D.松软的土壤中B C CB练习5.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作用的(  )A.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B.河蚌总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便于鳃在空气中进行气体交换C.河蚌肺中的毛细血管与水进行气体交换D.河蚌的肺需要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6.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且分部C.用鳃呼吸发育 D.具有外骨骼 A A7.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8.蜘蛛结网的主要作用是( )A.栖身休息 B.防御敌害 C.捕捉昆虫 D.繁殖后代9.蟹脐实际上是蟹的( )A.肚脐 B.腹部 C.游泳足 D.鳃10.园蛛取食的方式是( )A.吸食体内汁液 B.全部吞食 C.吃掉一部分 D.分多次吃掉 C CDA第四节 鱼类淡水鱼类淡水鱼类生活在河流湖泊中,常见的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及鲫鱼等。海洋鱼类海洋鱼类生活在海洋中,常见的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鲑鱼等。一、鱼类的主要特征鱼属于脊椎动物脊柱:有多块脊椎骨构成,对身体起支撑作用。1、体色特征背部颜色为深灰黑色,腹部白色,这种体色与水中生活相适应,是一种保护色。2、体形特征身体呈梭形,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适应水中生活。鲫鱼的身体结构3、体表特征鳞片坚韧,有保护作用;侧线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体表粘滑,可减少游泳阻力。4、鱼鳍鱼鳍的种类及作用5、鱼鳃水由口进,经鳃时溶解在水里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空排出体外。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二、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工养殖观赏鱼类对人类的用处:1、人们获取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2、鱼鳞胶用鱼鳞熬制而成,在食品、 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上有广泛应用。3、鱼肝油有保健功能。练习1.我国的鱼类种数位居世界前列。下列属于鱼 类的是( )A.鱿鱼 B.鲍鱼 C.鲸 D.鲨鱼2.能够保持鲫鱼身体平衡的是( )A.胸鳍和腹鳍 B.背鳍和尾鳍C.背鳍和臀鳍 D.胸鳍和尾鳍3.海马是一种鱼,请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它的特征( )A.用鳃呼吸 B.用鳍游泳 C.生殖方式是卵生 D.体型是梭形DAD第五节 两栖类和爬行类一、两栖类幼体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陆上生活,用肺呼吸。青蛙的结构特点1、有与周围环境相 似的保护色。2、皮肤裸露,分泌 粘液,利于气体 交换。3、前肢短小,后肢 强大,适于跳跃, 趾间有蹼,适于 游泳。比较青蛙的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生活在水中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或水中身体像鱼,用尾游泳用腮呼吸有四肢,趾间有蹼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青蛙的内部特征肺部发达,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完成呼吸作用。青蛙的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幼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 体有着较大差异的发育。其他常见的两栖类动物蟾蜍大鲵蝾螈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1、变态发育。2、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3、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 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 辅助呼吸。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两栖类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2、有些两栖动物可以作为药材。3、有些两栖动物可以食用,但他们的 数量正在减少,我们应该保护他们。二、爬行类观察蜥蜴的外部形态: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的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蜥蜴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近地面迅速爬行。蜥蜴皮肤干燥,表面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蜥蜴用肺呼吸,只靠肺的呼吸就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不像青蛙那样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因此,蜥蜴适于生活在比较干燥的环境里。爬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4、体温不恒定。5、四肢短小或无四肢,贴近地面爬行。常见的爬行类动物乌龟壁虎蛇爬行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捕食害虫;2、入药治病;3、食用。练习1.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青蛙 B.鳖 C.蜥蜴 D.鲨鱼2.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特征的是( )A.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B.用肺呼吸。C.皮肤可以辅助呼吸。D.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AC第六节 鸟类身边常见的鸟类翠鸟丹顶鹤家鸽鹦鹉画眉大山雀猫头鹰企鹅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鸟——鸵鸟一、鸟类的特征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片薄、骨骼轻,头骨愈合,长骨中控,有龙骨突。家鸽的呼吸系统双重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肺发达,并有大量气囊;既能协助呼吸,又能散发体内热量,是恒温动物。食量大消化快有喙无齿直肠短鸟类的主要特征1、有喙无齿2、前肢变成翼3、体表被覆羽毛4、双重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5、体形呈流线型6、骨中空或愈合,直肠短二、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对人类的益处1、啄食大量的害虫和害兽,维护生态平衡;2、传播植物的种子,扩大植物生存范围;3、传递人们的交流信息;4、供人类观赏和食用。鸟类的保护措施1、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鸟类生活的家园;2、做好保护鸟类的宣传工作;3、为鸟类提供适宜的生存和繁育的环境。练习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A.家鸽 B.野鸭 C.褐马鸡 D.蝙蝠2.下列关于气囊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散热降温 B.辅助呼吸C.产生热量 D.减轻身体比重3.下列鸟类的特征中,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身体呈流线形,体表被覆羽毛 B.前肢变成了翼,有发达的胸肌C.食量大,直肠短,可随时排便 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DC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 物,属于两栖动物。B.有的两栖动物终身生活在水中。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 行动物则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D.两栖动物是靠鳃呼吸,爬行动物靠肺 呼吸。B第七节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除鲸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2.胎生、哺乳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1)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体直接产出幼崽。胎生比卵生提高了后代的出生存活率。 (2)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3. 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兔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狼的牙齿除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犬齿,适于撕裂食物,与食肉生活相适应。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家兔的牙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 臼齿,适于磨碎食物虎的牙齿 犬齿,适于撕裂肉食4. 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兔的神经系统兔的脑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神经(1)体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小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麋鹿猩猩1.体温恒定对动物适应陆地环境有何意义? 陆地环境多变,温差变化大,温度影响动物的分布、生理和繁殖。催化动物体内多种化学反应的酶,也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体温恒定则有利于代谢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 2.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1)幼体在母体内完成早期发育,避免了孵化期间可能会遭遇的的危险2)多数幼体一出生就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会吸允乳汁,提高了成活几率3)乳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适合幼体食用4)哺乳避免了幼体捕食的困难3、为什么国家禁止使用“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灭鼠?你认为是否应该将鼠类彻底消灭? 鼠类的天敌误食了已经中毒的鼠类,也会中毒死亡。因此,使用剧毒鼠药灭鼠也会间接的毒害鼠类的天敌。 不应该将鼠类彻底消灭,因为鼠类同样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鼠类的灭绝同样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异养,以现存的有机物为食。自养,自己制造有机物。能自由运动不能自由运动灵敏(属于反射活动)迟钝(属于应激性)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食物来源;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人类的得力助手;4.对有害动物做到合理防控。练习1.兔、牛、羊是食草动物,下列与它们食草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①门齿像凿子 ②犬齿锐利 ③臼齿宽阔 ④消化道长 ⑤消化道短 ⑥盲肠发达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⑥2.生活在海洋中的灰鲸以胎生的方式生育小灰鲸,用乳汁哺育小灰鲸,灰鲸属于( )A.变温动物 B.特殊的鱼 C.陆生动物 D.哺乳动物CD3.下列动物中,体温均不恒定的一组是( )①南极磷虾②野骆驼③褐马鸡④墨斑蛙⑤华南虎⑥孔雀雉鸟⑦壁虎⑧长臂猿⑨扬子鳄⑩蝾螈A.①③⑥⑧ B.②⑦⑩④ C.③⑤⑦⑨ D.①④⑦⑨⑩4.在马牛羊的口腔里找不到下列哪种结构( )A.犬齿 B.舌头 C.臼齿 D.门齿DA5.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6.兔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A.具有发达的大脑、神经及四肢 B.视觉敏感 C.具有较大的耳朵 D.嗅觉灵敏DA谢谢大家!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