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教案01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教案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10 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10 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1课时,第2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3.学会欣赏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师生互动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字词过关(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给下列字注音
    冽(_____)坻(_____)嵁(_____)佁(_____)俶(_____)
    翕(_____)悄怆(_____)
    自己还不会读的字——
    2.根据课下注释自己翻译,不懂的画出。(二读课文,读懂文意)。
    (1)翻译下列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2)不会翻译的句子。
    3.根据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读课文,读出意境、感情)
    (1)用课文原句回答。
    •文中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文中表达作者悲苦心情的句子。
    (2)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句子。
    4.话题梳理
    (1)课文抓住小石潭的什么特点描写的?请试着分析一下描写顺序。
    (2)你认为作者观赏小石潭的过程中心情有没有变化?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
    二、课堂学习
    1.导入新课(小石潭美景配乐图导入)。
    2.作者,背景简介,解题。(幻灯片)。
    •“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
    •“永州八记”之四。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朗读课文
    检测预习(幻灯片)
    4.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解释、翻译课文
    •老师点拨强调常见文言现象
    (幻灯片)
    (1)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③斗折蛇行(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那样)。
    ⑤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第2课时】
    5.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小组合作回答(要求:尽量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6.赏读课文。
    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点拨。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珮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映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仅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文中的“动”与“静”。
    点拨: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俶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②小溪。就小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
    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文中的“景”与“情”。
    点拨: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珮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林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6)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7.探究作品,创造阅读。
    假如你是一位优秀的导游或园林设计师,请你为小石潭设计景点。
    指导:仿照曲苑风荷景点的设计。
    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有上百个品种的荷花,红莲、白莲、洒金莲、并蒂莲等,莲叶田田,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8.课堂小结。
    说说学习文章后有什么收获?
    (1)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正确读原文:•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会读文章:读相关材料:读作者介绍,读写作背景,读文史常识。
    疏通文意:猜、看、查。
    理解文意:结合背景体会作者感情,原文中找依据。
    (2)小结本文: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表达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
    三、课外作业
    (1)根据写作思路背诵课文: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游潭之人。
    (2)课外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与本文对比,从写景特色、思想感情角度对比。
    相关教案

    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小石潭记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基础识记,课文研读,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小石潭记精品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答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检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