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了解丁肇中的有关情况,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学会合理安排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的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那么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也许它会我们极大的启发。
【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上课之初设悬念,使学生想了解本文的内容,从而对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1.作家作品:
丁肇中(1936- ),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斯坦福大学的里克特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夯实字词。(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生字词,查字典或看课下注释,为其正音、释义)
①给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丁肇中(zhà) 淹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rú(儒)家 荣yù(誉) 不知所cuò(措)
②解释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致知:获得理性知识。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男女生各为一组,进行朗读比赛)
3.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学生读课文,自由回答。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共13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第4~12段):分析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一层(第4、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并说明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第6~11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2段):分析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对此进行说明。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什么是“格物致知”和“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
1.提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读第2、3段,圈点勾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传统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2.思考: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学生读第3段,圈点勾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追问: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学生读第4~12段,圈点勾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读第13段,圈点勾画相关句子,自由回答。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探究课文,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1)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使其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而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要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具有“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精神,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6.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思路。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跳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小组讨论分析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2)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通读全文,小组讨论后回答。
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三个方面,分析了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对新的一代提出希望。全文思路清晰,说理严密。
7.质疑问难,互动交流。
(1)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并参与同学讨论。
(2)每组将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交付教师,教师汇总归纳为1~5个探究主题,然后再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如有问题,可留待学生课余检索资料完成。
示例: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②“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③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的比较。
④请用事例来证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8.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请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举例。
例如:(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获奖教案</a>,共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基础识记,课文研读,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a href="/yw/tb_c1393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检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