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4 *灯笼/吴伯萧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4 *灯笼/吴伯萧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家作品的介绍,积累词语,理解词语,探究内容,赏析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积累“斡旋”“静穆”“怅惘” “人情世故”等词语。2. 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明确灯笼在不同方面的意义。3. 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吴伯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原名熙成。1906年出生于山东莱芜,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后,主要从事语文教材编审,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怅惘锵然褪色燎原熙熙然
sòngyùwòmùmù
chàng wǎngqiāngtuìliáxī
斡旋金吾不禁怅惘马前卒人情世故
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
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
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2.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1.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说说这两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评价: 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文中作者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娓娓叙事,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露。在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由此跳出个人情感的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为悲壮激越,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说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教学目标,作者介绍,知识链接,字词积累,斡旋翰林,熙熙然和煦颐和园,理解词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授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灯笼,学习目标,走近作者,必备知识,创作背景,文题解读,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