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物理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专项练习

    中考物理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专项练习第1页
    中考物理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专项练习第2页
    中考物理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专项练习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专项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专项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关于能量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B. 核电站能控制裂变的反应速度
    C. 化石能源、水能、核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D. 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燃机在做功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风扇正常工作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3. 以下用电器中,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他三件不同的是( )
    A. 电风扇 B. 电炉 C. 电熨斗 D. 电水壶
    4. 下列关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风力发电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洗衣机工作过程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给手机充电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电饭锅煮饭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的总电阻越大,消耗的总功率越大
    B. 将亮度相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每年可节约大量的电能
    C.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人们制造出电饭锅等用电器
    D. 电能可以从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
    6. 如图是用于锻炼身体的体育器材--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可以实现快走或跑步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下面关于人在跑步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在跑步机上快走或跑步时,跑步机受到人对它的一个向后的力 B. 人对跑步机没有做功 C. 人体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跑步机的内能 D. 脚底与跑步机间有摩擦作用
    7. 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为选用节能交通信号灯的灯源,实验室通过实验发现,下表中的LED灯和白炽灯在正常工作时光照强度相同.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下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LED灯不必要达到很高的温度就能发光,电能基本上不转化成内能,几乎全部转化光能,因而发光效率高
    B. LED灯的额定电压低,人直接接触不会触电
    C. LED灯响应时间短,也就是从开始发光到正常发光所用的时间短
    D. LED灯额定功率小,消耗的电能肯定比白炽灯少
    8.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利用潮汐现象建成了潮流能发电站,其原理就是利用海水的流动来推动发电机工作.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潮流能发电是将( )
    A. 海水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B. 海水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能转化成海水的势能 D. 电能转化成海水的机械能
    9. 2014年3月13日,河南省许昌市将查获的8万余条假冒伪劣香烟送往天键热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处理.预计可产生电能5×104kW•h,焚烧假烟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A.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 化学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C. 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D. 化学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10. 能量转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水果电池 化学能→电能 B. 电磁感应 电能→机械能 C. 光合作用 光能→化学能 D. 钻木取火 机械能→内能
    11. 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用锤子砸石头,石头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将金属片插入西红柿做成水果电池向外供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电饭锅工作--电能转化为内能 D. 电风扇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2. 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如图关于能量转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水果电池
    化学能→电能
    B.
    电磁感应
    电能→机械能
    C.
    光合作用
    光能→化学能
    D.
    钻木取火
    机械能→内能
    13. 下列能量转化的实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太阳能电池发电 B. 水蒸气把壶盖顶起 C. 电灯发光 D. 弹弓将石头弹出
    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是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
    B.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能制造出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D. 原子弹是根据核裂变原理制成的,氢弹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制成的
    15. 关于材料、能量、能源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量的转移与转化不具有方向性 B. 目前世界上的核能发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建成的 C.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纳米材料统指合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在1~100nm范围内的材料
    16. 深圳倡导创新,在某创新比赛中,鹏鹏同学组装的一台环保电动力车,他自己坐在车上,用蓝牙手机控制车的方向.已知车身质量为5kg左右.该车以一个充电宝为能量来源,电动机效率达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车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鹏鹏坐在车上比空车时车对地面压强大 C. 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车突然停下时,鹏鹏会向前倾,说明鹏鹏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17. 关于能量的转化与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只能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转移
    B. 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内能
    C. 内能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一定有能量损失
    D.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转化前后总能量保持不变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发电机工作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我们利用核能进行发电,说明核能就是电能 D. 只要发电机做得好,可以不消耗其他形式的能而直接产生电能
    19.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滚摆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物体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只有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一种方式
    2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
    B. 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二次能源革命
    C. 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
    D. 无论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它们都是有方向性的
    2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永动机不能被制造出来 B. 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化为内能 C.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D.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22. 学校照明电路两端的电压为______伏;电路中同时工作的日光灯越多,电能表示数的变化越______(选填“慢”或“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日光灯,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空调制热时,电能转化为______能.
    23.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伏,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______冲程,用电器工作将____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4.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其动力机械就是内燃机.右图为内燃机一个气缸工作的情况,这是______冲程,其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5. 如图所示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风车会转动起来,这一现象可以看出______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整个过程中是由酒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风车的______能.
    26. 如图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跳板把运动员弹向空中后,运动员离开跳板上升的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为______;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再向下落入水中前,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变化情况为______.
    27.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荧光灯比白炽灯省电的原因:荧光灯,其管壁上涂有荧光物质.管内装了一些氮和水银蒸气.当电流通过时,这些气体就发出了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射到荧光粉上就发出可见光.日光灯就是一种荧光灯,其正常发光时的温度大约40℃到50℃,而白炽灯需要电流把灯丝加热到2500℃左右才发光,其中大约只有8%的能量转变成可见光.
    (1)紫外线虽然看不见,但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试举一例:______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荧光灯比白炽灯省电的原因:______.
    28.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因______而产生较大的噪声.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①在声源处控制噪声;②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人们在发动机周围安装带有很多小孔的吸音棉,这是通过上述第______种途径减少噪声的.当声音传进小孔,就会由于摩擦而被减弱.这个过程中声能转化为______能.
    29. 如图巨型运载火箭将“神舟六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火箭上升时,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飞船的______能;载人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前,飞船相对于火箭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在飞船中,宇航员是通过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与地面联系的.
    30. 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这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能,它是由______能转化来的.岩浆冲上山坡,又将其动能转化为______能.
    31.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登陆月球表面.
    (1)“玉兔号”是利用电磁波向地球发回所获得的信息,月球与地球相距3.84×108m,“玉兔号”发出的信号需______s到达地球.
    (2)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小的六分之一,地球上质量为144kg“玉兔号”到达月球后的质量是______t,物重为______N.
    (3)“玉兔号”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作用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玉兔号”采用核能保温以度过极端寒冷的漫漫月夜,核能保温是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32. 如图所示是北京郊区官厅风力发电场的巨大的风车.这种装置可以利用风能带动扇叶转动,并把风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
    33. 写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移或者转化情况:用电炉子烧水______;用热水袋取暖______.
    34.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3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所以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社会公德.高空抛物的过程中,抛出物的重力势能与______有关,下落过程是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
    35. 许多物理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例如: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根据你所学物理知识,再写出一个相似的句子. ______ .
    36. 风力发电机是将 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 能的设备,一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为2.5×108kW•h,相当于完全燃烧 ______ kg的煤放出的能量(煤的热值为3.0×107J/kg,1kW•h=3.6×106J).
    37. 火力发电厂“吃”的是煤,“发”的是电,在整个发电过程中能的转化情况如下:
    煤的化学能通过锅炉转化为 ______ 能,再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 ______ 能,最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38. 高铁列车行驶时由电网供电,把电能转化为 ______ 能.
    39. 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其中 ______ 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已知所用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2g汽油所释放的内能是 ______ J,若热机效率为40%,完全燃烧2g汽油转化的机械能是 ______ J.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 ______ 性.
    40. 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名为“叶子”的小型低碳化未来汽车.车顶部的巨型叶子实际上是一个高效光电转换器,它可将 ______ 能转化为电能;同时,该汽车还能将光电转换中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转化为电能并供车内照明,或转化为车内的空调制冷剂,不但是“零排放”,还实现了“负排放”. 以上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0分)
    41. 利用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叫光伏发电.安阳市启动了“光伏工程”示范项目,在某中学的教学楼顶安装了总功率为20kW的光伏发电系统.
    (1)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一天的有效光照时间按8h计算,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共发电多少千瓦时?
    (3)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的发电量,如果由热电转换效率为30%的热电厂来完成,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q煤=3.0×107J/kg )
    (4)请写出一条光伏发电的优点.
    42. 以汽油为燃料的摩托车,由于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原因,已逐步被电动自行车取代,下表是某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技术参数:
    回答基本问题:
    (1)摩托车主要将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自行车主要将______能转化机械能;为何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电压设计为36V:______.
    (2)该电动车的最高时速是多少?在蓄电池完全充电的情况下,若电动车以最高车速行驶,则持续行驶的时间为是多少?
    (3)若这种电动车以6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求:电动车的机械功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大;电动机驱动车轮前进的动力是多大.
    43. 如图是高压锅构造示意图.请从构造或工作过程方面说出高压锅所涉及的三个物理知识.
    44. 以汽油为燃料的助动车,由于燃烧不充分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原因.已逐步被电动自行车取代(如图).下表是泰州飞龙电动自行车整车技术性能的一些数据.
    (1)请你写出电瓶车在下列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电瓶充电:______;电瓶放电:______;电瓶车行驶过程中:______.
    (2)电瓶车与摩托车相比,电瓶车有什么优点?(至少写两点)
    (3)以这种品牌的电瓶车为例,如果蓄电池贮存的能量全部用于车辆行驶,当车以6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电瓶车的功率是多大?
    (4)这种电动车以最高车速行驶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安?
    45. 2015年3月9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如图所示)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起程,开始环球飞行.将用时四到五个月穿越海洋陆地,完成人类史上首次太阳能环球飞行计划.“阳光动力2号”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它的翼展达到72m,比波音747-8型的翼展还要宽3.5m;机长22.4m,接近一个篮球场的长度;而质量仅有2300kg,跟一辆中型轿车相差无几.它的起飞速度为35km/h,最大速度约140km/h.“阳光动力2号”的机翼、机身和水平尾翼上共贴敷了17248片135µm厚的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这些电池可以产生最大70kW的功率,这些电力可以输出给四台单台功率13.5kW的电动机带动四扇4m直径的双叶螺旋桨给飞机提供动力.“阳光动力2号”白天会爬升到9000m的高度以避开气流并最大化利用太阳能,此时的温度急剧升高,而夜晚则半滑翔飞行,逐渐降低到1500m高度,其速度并不大,因此夜里对能源的需求也大大减少.
    (1)“阳光动力2号”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的物理含义是______
    (2)“阳光动力2号”吸收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飞机需要的其他形式能.
    (3)在狭小的机舱内,两名瑞士飞行员将轮流驾驶,每次连续飞行5个昼夜,速度按80km/h计算,每次连续飞行的距离是______km.
    (4)阳光动力2号从夜晚航行转为白天航行过程中,飞机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
    4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200km/h,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至少250km/h的铁路系统.高铁列车具有速度快、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舒适方便、能耗较低等特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交通工具.
    高铁列车比普通列车快,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改进.第一,改进路轨,提高平整程度.普通铁路的钢轨,几十米就有个接口,列车的车轮滚过钢轨连接处时,车轮和车厢上下震动,列车行驶很不平稳,速度不能提高,否则震动加剧会造成翻车事故.而高铁在修路时,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了钢轨上很多接口,车轮滚动平稳,列车行驶告别了“哐当哐当”的震动,列车平稳前进,大大提高了速度.第二,改进列车.普通列车开动,首先是车头开动,拉动第一节车厢运动后,才能带动第二节及后面车厢运动,整个列车开动是一节一节车厢带动起来的,需要较长时间,也无法实现列车的高速运行.而高铁动车组不只是车头装有牵引电动机,每个车厢都有牵引电动机,使每节列车的车轮都有动力.这样动车组前进,就像赛龙舟每个人都奋力划桨,车轮一致运转,列车就很快提速,并可保持高速运行.
    (1)高铁列车与普通列车相比,具有______优点.(请写出两条即可)
    (2)高铁列车在高速前进过程中还能保持平稳,这是由于______.
    (3)高铁列车运行时,是将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4)京津城铁属于“高速新线”,其全长为120km,则乘坐高铁列车从北京到天津全程需要的时间约为______min.
    47. 五一假期,小科从衢州乘客车到丽水旅游,上午8时整从衢州车站出发,经过2小时到达丽水车站,请回答:
    (1)客车行驶时,汽油燃烧产生的 ______ 能转化为机械能;
    (2)客车里程表上显示的本次行车路程为180千米,则客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千米/小时.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48. 最近一段时间,共享单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对人们的出行习惯有了一些改变,细心的你一定有过观察,其中电子锁是单车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锁住单车,还提供导航和定位.那么,电子锁是如何才能不断电地使用的呢?工程师说,玄机就在右边两幅图.
    请你回答:甲图是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乙图是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
    4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岛效应
    如今的人们会感觉到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这就是常说的热岛效应.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电气设备和人群排放大量的热量;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矿石、水泥,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区内的自然水的面积小,水的蒸发少,降温作用减弱;四是城区内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
    为了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人们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例如植树造林,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多地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都可以控制环境的热污染.
    (1)汽车的使用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个原因.汽车主要使用汽油机来驱动,汽油机在工作时______,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
    (2)因为建筑群、马路中的矿石、水泥的______,所以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它们的温度上升更明显.
    (3)巴林左旗许多地方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
    50. 急刹车时,汽车的轮胎会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的痕迹.请说出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含答案、全国通用)
    【答案】
    1. C 2. B 3. A 4. C 5. A
    6. B 7. D 8. A 9. A 10. B
    11. B 12. B 13. B 14. C 15. D
    16. B 17. BCD 18. AB 19. AC 20. AC
    21. AB
    22. 220;快;0;内
    23. 1.5;压缩;电
    24. 做功;内;机械
    25. 温度;机械(或动)
    26.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先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后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27. 验钞机;荧光灯损耗的内能比白炽灯少
    28. 振动;②;内
    29. 机械;静止;电磁波
    30. 内;重力势
    31. 1.28;0.144;235.2;太阳;核;内
    32. 电
    33. 电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转移
    34. 抛出的高度;动能
    35. 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36. 风;电;3×107
    37. 内;机械
    38. 机械
    39. 压缩;9.2×104;3.68×104;方向
    40. 太阳;不变
    41. 太阳;电
    42. 内;电;36V以下是对人体安全电压
    43. 答:(1)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2)安全阀跳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安全阀跳动--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放气孔有“白气”冲出--液化;
    (5)锅把手用塑料来做,因为塑料不善于传热;
    (6)易熔片熔点低,达到熔点吸热熔化.
    44.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5. 密度极小;太阳;9600;增加
    46. 速度快、安全性好;减少了钢轨上很多接口;电;28.8
    47. 内;90
    48. 太阳;电;机械;电
    49. 向外界放热;比热容小;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50. 答:紧急刹车时,轮胎要克服地面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轮胎内能急剧增加,温度升高而焦化,所以会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的痕迹.
    【解析】
    1.
    解:
    A、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但却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若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必须依靠外界的帮助,则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核电站通过对中子的控制来控制裂变的链式发应速度,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化石能源、核能在地球上的储量是一定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人类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燃烧化石能源时,废气的排放是最主要的污染之一,因此会对大气造成影响,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能量可以从某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2)核电站都是利用了原子核的裂变释放能量,只不过原子弹对于裂变的速度不加控制,而核电站是控制裂变的速度让能量得以缓慢释放;
    (3)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4)能源消耗,尤其是各种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本题考查了对能的转化、环保问题、各种能源特点;此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
    解:
    A、内燃机属于热机的一种,而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所以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A不正确;
    B、发电机发电时,消耗机械能,得到电能,所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B正确;
    C、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不正确;
    D、电风扇正常工作时,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所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正确.
    故选B.
    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现象的能量储存方式和转化方式.判断减小的能和获得的能分别是哪一个.
    3.
    解:
    A、电风扇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B、电炉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C、电熨斗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电水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A.
    电能通过用电器后,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需要从每个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来分别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每种用电器中能量转换现象的理解能力.
    4.
    解:A、风力发电过程消耗风能,即机械能,产生电能,所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A正确;
    B、洗衣机工作过程,消耗电能,产生机械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正确;
    C、给手机充电过程,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故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C错误;
    D、电饭锅煮饭时,消耗电能,产生内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各项转化前的能量形式和转化后的能量形式,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判断,首先要了解各种能量形式,并能够判断各种情况下的能量变化.
    5.
    解:A.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的总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根据P=UI可知,总功率越大小,故A错误;
    B.亮度相同的白炽灯的功率大于节能灯的功率,由W=Pt可知,使用节能灯比使用白炽灯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故B正确;
    C.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故C正确;
    D.电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故D正确.
    故选A.
    (1)根据公式P=UI进行判断;
    (2)亮度相同的白炽灯的功率大于节能灯的功率,根据W=Pt可知是否可以节约电能;
    (3)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
    (4)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和电功公式的应用以及电流的热效应、能量的消耗转化等,要注意亮度相同的白炽灯的功率大于节能灯的功率.
    6.
    解:A、人在跑步机上快走或跑步时,人给跑步机一个向后的力,跑步机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正确;
    B、人在跑步过程中,脚和跑步机发生相对运动,脚和跑步机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人对跑步机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错误;
    C、脚和跑步机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人体消耗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跑步机的内能,正确;
    D、脚和跑步机发生相对运动,脚底与跑步机间有摩擦作用,正确;
    故选:B.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2)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掌握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
    解:A、由表格知:白炽灯是钨丝高温发光,这说明白炽灯发光时,会有很大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只有很少一部分转化为光能,所以白炽灯的光电转化效率低,故A的说法正确;
    B、LED的额定电压为24V,而对于人的安全电压来说是不高于36V,因此B的说法正确;
    C、从表格数据知:LED灯的相应时间为10-9s,远低于白炽灯的10-3s,故C的说法正确;
    D、由于LED灯的额定电压低,接在家庭电路中需要串联≈10个才能使用,耗电功率为10×12W=120W>100W;在相同的时间内,白炽灯消耗的功率要小一些,因此“消耗的电能肯定比白炽灯少”是错误的;
    故选D.
    题目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均在表格中有所体现,应对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再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选择答案必须紧扣题意,题目强调的是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凡是跟节约能源无关的选项不管说的多么客观,都是错误的.
    8.
    解:海水涨潮、退潮时具有很大的机械能,流动的海水推动发电机转动,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贮存起来.
    故选A.
    海水蕴含着巨大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该题考查了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解题的关键是搞清楚转化前后分别是什么形式的能.
    9.
    解:
    假烟具有化学能,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故选A.
    燃烧把化学能转化内能,通过热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此题考查发电厂中能的转化方式,必须知道转化前后分别具有什么能,桔杆只具有化学能.
    10.
    解:A、水果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得到了电能,故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说法正确;
    B、电磁感应,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得到了电流,故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选项说法错误;
    C、光合作用,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将光能转化为了化学能,说法正确;
    D、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得到了内能,故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说法正确.
    故选B.
    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例如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该类题目比较简单,要掌握做题的思路与方法.
    11.
    解:A、用锤子砸石头,石头发热,这一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将金属片插入西红柿做成水果电池向外供电这一过程中,消耗了水果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电饭锅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
    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B.
    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
    12.
    解:A、水果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得到了电能,故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说法正确;
    B、电磁感应,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得到了电流,故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选项说法错误;
    C、光合作用,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将光能转化为了化学能,说法正确;
    D、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得到了内能,故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说法正确.
    故选B.
    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例如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该类题目比较简单,要掌握做题的思路与方法.
    13.
    解:A、太阳能电池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减少,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符合题意;
    C、电能发光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D、弹弓恢复形变时将石块弹出,弹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石块的动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各选择项中什么形式的能在减少,什么形式的能在增加,找到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物理过程.
    对于判断能量转化的题目,我们可以从影响能量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能量的变化,找到能量转化的方向.也可以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14.
    解:
    A、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故A正确;
    B、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一研究过程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故B正确;
    C、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产生,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不可能制造出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故C错误;
    D、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链式反应)制成的核武器,氢弹是利用核聚变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1)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2)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
    (4)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了解科学家的贡献,有利于对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15.
    解:
    A、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但是具有方向性的,故A错误;
    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故B错误;
    C、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
    D、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故D正确.
    故选D.
    (1)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但是具有方向性的;
    (2)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
    (3)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纳米颗粒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
    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纳米材料,属于基础知识.
    16.
    解:
    A.环保电动力车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A错误;
    B.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鹏鹏坐在车上比空车时车对地面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时,由p=可知,鹏鹏坐在车上比空车时车对地面压强大,故B正确;
    C.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作用在车上,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车突然停下时,鹏鹏由于惯性会向前倾,但惯性不是一种力,故D错误.
    故选B.
    (1)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从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受力面积不变时,根据p=比较两者车对地面的压强关系;
    (3)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本题考查了电功的实质和压强大小的比较以及平衡力的辨别、惯性知识,要注意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7.
    解:
    A、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不能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转移,故A错误;
    B、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内能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能量损失,故C正确;
    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转化前后总能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BCD。
    (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2)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各种能量形式互相转换是有方向和条件限制的,能量互相转换时其量值不变,表明能量是不能被创造或消灭的。
    18.
    解:
    A、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
    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故B正确;
    C、我们利用核能进行发电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核能和电能不是同一种形式能,故C错误;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发电机做得再好,也不可以不消耗其他形式的能而直接产生电能,故D错误.
    故选AB.
    (1)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2)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3)我们利用核能进行发电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核能和电能不是同一种能;
    (4)能量在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的过程中,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本题考查了发电机、电动机能量转化和转移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要对比记忆.
    19.
    解:A、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滚摆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物体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人类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有两种方式: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C.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水等物质加热,例如太阳能热水器;一种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太阳能电池.
    本题通过四个实例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在做这类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了,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
    20.
    解: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二次能源革命,正确;
    C、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利用,故C错误;
    D、无论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它们都是有方向性的,正确.
    故选A、C
    (1)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的能源,例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是指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如:化石能源、核能等.
    (2)钻木取火是人类的第一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拉开了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3)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利用;
    (4)能量的转化、转移都是有方向的,如机械能可以自发的转化为内能,而内能却无法自发地转化为机械能.
    此题考查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以及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是一道基础题;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需要引起注意.
    21.
    解:
    A、任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总有能量损耗,所以不可能制成永动机,故A正确;
    B、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不同,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
    故选AB.
    (1)任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总有能量损耗,所以不可能制成永动机;
    (2)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4)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太阳能的利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物体的内能的影响因素等,基础性题目.
    22.
    解: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路中同时工作的日光灯越多,电路中总功率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越多,故电能表示数变化越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日光灯受平衡力,重力与拉力平衡,日光灯所受的合力为零;空调制热时相当于电热器,其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220;快;0;内.
    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能表是测量电路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故电路中总功率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越多,故电能表示数变化越快;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电热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属基础题.
    23.
    解: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压缩冲程,用电器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故答案为:1.5;压缩;电.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干电池串联的总电压等于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用电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掌握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4.
    解: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
    在做功冲程中,汽油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曲轴转动,对外提供动力.
    故答案为:做功,内,机械.
    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以及活塞的运动方向来判断是哪个冲程,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每个冲程都伴随着能量得转化或消耗.其中在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存在着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根据这部分基础知识即可确定答案.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冲程的判断,以及在做功冲程中其能量转化.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5.
    解:酒精燃烧,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火焰上方空气加热后体积膨胀,根据ρ=,可知空气密度变小,会向上运动,流动的空气吹动风车转动,使风车得到动能,因此是酒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成了风车的机械能(或动能).
    故答案为:温度;机械(或动).
    (1)根据ρ=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2)火焰加热空气使空气密度变小而流动,风车转动是因为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对它产生了推力,风车具有了动能.
    本题考查了气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能量的转化情况,注重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中考常见内容的考查.
    26.
    解:运动员向下用力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跳板具有弹性势能,当跳板恢复原状时,弹性势能减小,把跳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
    运动员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该过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
    在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故该过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故答案为: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先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后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回答: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大小的跟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4)机械能=动能+势能.
    (5)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会分析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大小变化情况.
    27.
    解:(1)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据此我们制成了检验钞票真假的验钞机;
    故答案为:验钞机.
    (2)灯泡发光时,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同样发光的情况下,荧光灯的温度比较低说明电能转化的内能比较少,耗电少;
    故答案为:荧光灯损耗的内能比白炽灯少.
    在光谱的紫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可以合成维生素D,可以是荧光物质发光从而制成了验钞机,可以杀死微生物从而制成了紫外线灯;
    灯泡发光时同时发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灯泡的温度越低,越省电.
    此题考查的是紫外线和荧光灯的应用,是一道应用题;
    我们学习物体的目的就是应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28.
    解:(1)噪声是振动产生的;
    (2)发动机内燃料烧和各部件运转振动产生噪声,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被吸音棉吸收,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振动是一种机械能,振动的气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会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振动;②;内.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条件;
    (2)分析在什么途径减弱的噪声,关键是看采取措施的位置;
    (3)一种形式能量的减少,一定伴随另一种形式能量的增加,克服摩擦使机械能减少,一定是产生了内能.
    要求掌握声音产生的条件,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及辨别,能量的转化,克服摩擦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9.
    解:火箭上升时,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使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表示飞船的机械能在增加,即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载人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前,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是一体的,在一起飞行,所以飞船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在飞船中,宇航员与地面之间相距太远,在大气层外,因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的.
    故答案为:机械、静止、电磁波.
    应认真分析题干找出现象变化中所含的物理规律,如:火箭上升表示火箭的机械能增加;飞船相对于火箭的运动情况,即是以火箭为参照物,去判断飞船的运动状态.飞船中,宇航员是与地面的联系,表示声音是否能传播到地面.若不能,则靠什么?这就是考查信息的传播.
    本题关键是分析题干找出现象变化中的物理规律:能量的转化、运动与静止的判断、声音的传播条件,信息的传播.
    30.
    解:炽热的岩浆具有很大的内能,在突破地壳的过程中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岩浆冲上山坡时速度越来越慢,所处高度越来越高,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内,重力势.
    自然界中的能量都以各种形式的能储存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1.
    解:(1)月球与地球相距s=3.84×108m,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v=3×108m/s,
    根据速度公式v=可得:
    t===1.28s;
    (2)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所以玉兔号”从地球被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将不变即仍为144kg=0.144t;
    在月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小的六分之一,即G′=G×=144kg×9.8N/kg×=235.2N;
    (3)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核能保温是将核能转化成了内能.
    故答案为:(1)1.28;(2)0.144;235.2;(3)太阳;核;内.
    (1)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知道距离,利用v=变形求时间.
    (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以及空间位置而改变,重力根据G=mg计算.
    (3)对于能量转化,知道消耗什么能得到什么能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通过热点问题考查所学的物理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和生产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此类题目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题目.
    32.
    解:风力发电消耗了风能,推动发电机的轮片转动,进而产生电能,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
    故答案为:电.
    判断某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其关键是看清该过程中的初始能量和最终形成的能量,进而即可判断出能量的转化过程.
    本题考查风力发电的能量转化和原理,属于基础知识.
    33.
    解:用电炉子烧水的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用热水袋取暖的过程中,发生了热传递,即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故答案为:电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转移.
    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能量既可以转化,也可以转移,热传递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能量可以发生转化,也可以发生转移,能量转化往往是通过做功实现,而能量转移往往是通过热传递实现.
    34.
    解:根据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可知高度越高,造成的后果越严重,说明高度越高鸡蛋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从而得出重力势能与抛出的高度有关;
    鸡蛋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因此鸡蛋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抛出的高度;动能.
    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本题涉及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解题是要熟记这些知识点,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35.
    解:由于能量转化和转移都有方向性,
    故答案为: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电流总是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恒守定律.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它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由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数值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了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36.
    解:(1)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2)由题意可知,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W=2.5×108kW•h=2.5×108×3.6×106J=9×1014J,
    由Q放=mq可得,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m===3×107kg.
    故答案为:风;电;3×107.
    (1)发动机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根据题意可知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根据Q放=mq求出需要煤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风力发电机能量的转化和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热量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即1kW•h=3.6×106J.
    37.
    解:根据火力发电的工作过程可知,煤的化学能通过锅炉转化为内能,再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内;机械.
    根据火力发电的工作过程,判断每一个环节消耗和获得的能量是什么.
    本题考查能量利用和转化,关键要知道各个环节的能量转化问题,要确定消耗哪种能量,最终得到哪种能量.
    38.
    解:高铁列车行驶时由电网供电,因此消耗了电能,但使列车高速行驶,故得到了机械能,即把电能转化为了机械能.
    故答案为:机械
    根据高铁列车行驶时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什么能进行分析.
    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考查了物理知识的应用,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是中考题的常见题型.
    39.
    解:(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实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2)2g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的热量:
    Q放=qm=4.6×107J/kg×0.002kg=9.2×104J;
    (3)由η=得,燃烧2g汽油转化的机械能:
    W=ηQ放=40%×9.2×104J=3.68×104J;
    (4)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故答案为:压缩;9.2×104;3.68×104;方向.
    (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公式Q=qm计算,其中q为燃料的热值;
    (3)根据热机效率可知燃料燃烧转化为机械能的多少;
    (4)能量的转换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冲程的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以及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是比较基本的问题,要重点掌握.
    40.
    解:叶子车的顶部安装的是高效光电转换器,它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总量不变.
    故答案为:太阳;不变.
    (1)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2)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总量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们对太阳能利用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41.
    解:(1)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发电W=Pt=20kW×8h=160kW•h;
    答: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共发电160kW•h;
    (3)160kW•h=160×3.6×106J=5.76×108J;
    Q===1.92×109J;
    燃烧煤的质量m===64kg;
    答:需要燃烧煤64kg.
    (4)光伏发电的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节约化石能源.
    (1)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已知功率和时间,根据公式W=Pt可求该光伏发电系统一天共发电的度数;
    (3)根据公式W=Q=qm可求燃烧的煤的质量;
    (4)光伏发电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等.
    本题考查了光伏发电系统转换效率、发电的度数、煤的质量、太阳能的优点等知识,是一道计算题,难度适中,是一道中档题.
    42.
    解:(1)摩托车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车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6V以下是对人体安全电压,出于安全考虑,才将其电压设计为36V;
    (2)电动车的最高时速是6m/s=21.6km/h;可持续行驶的时间t===5000s;
    (3)电动车的电能可转化为的机械能为W机械=W电×80%=1.8×106J×80%=1.44×106J,
    机械功率P===288W;
    由公式P=Fv得,F===48N.
    故答案为:(1)内能,电能,36V以下是对人体安全电压;
    (2)电动车的最高时速21.6km/h;可持续行驶时间为5000s;
    (3)电动车的机械功率是288W;电动车驱动车轮前进的动力是48N.
    (1)摩托车的发动机就是汽油机,利用的是汽油燃烧释放的内能;电动车主要消耗电能;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
    (2)读取表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出行驶时间;
    (3)总能量有80%转化为机械能,再根据行驶的时间,可求出机械功率大小;再根据公式P=Fv,可求出前进的动力大小.
    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在计算中对机械功率的理解尤其关键,值得我们关注.同时,本题的另一个易错点就是对“时速”的理解,我们通常认为是指运动物体每小时通过的路程.
    43.
    从高压锅的工作原理、力的作用效果、能量转化、导热性、熔点等角度分析即可.
    平时注意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工具,注意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开放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严密性.
    44.
    解:(1)电瓶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瓶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瓶车行驶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电动自行车的优点:消除了尾气排放;减少了热量排放;能源利用效率高;减少了噪音排放等;
    (3)行驶的时间t===s;
    电瓶车的功率P===216W.
    答:电瓶车的功率是216W.
    (4)电路中的电流I===6A.
    答:电路中的电流为6A.
    (1)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是靠电瓶来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是电瓶放电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电动自行车运动时的机械能;
    (2)电动自行车相对于内燃机来说,减少了尾气和热量的排放,以及噪声的污染;
    (3)已知一次充电以最高车速行驶时的持续里程和最高车速,根据t=表示出时间,然后再根据一次充电贮存的能量,利用P=即可求出电瓶车的功率;
    (4)已知最高车速和功率,还知道蓄电池的电压,根据公式P=UI可求电路电流的大小.
    电动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用到了很多物理知识,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45.
    解:
    (1)“阳光动力2号”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物理含义是密度极小;
    (2)“阳光动力2号”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飞机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3)因为v=,
    所以每次连续飞行的距离是s=vt=80km/h×120h=9600km;
    (4)在白天,“阳光动力2号”会爬升到9000m的高度,而夜晚则半滑翔飞行,逐渐降低高度.此过程质量不变,但所处高度变化,所以从夜晚航行转为白天航行过程中,飞机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加.
    故答案为:(1)密度极小;(2)太阳;(3)9600;(4)增加.
    (1)一定体积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2)太阳能飞行器主要以太阳能为动力,工作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已知飞机飞行速度和时间,可以得到每次连续飞行的距离;
    (4)在质量一定时,物体上升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此题属于材料阅读题,考查了密度的物理意义、太阳能的利用、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及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46.
    解:
    (1)通过分析材料可知,高铁列车与普通列车相比,具有速度快、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舒适方便、能耗较低等优点;
    (2)高铁列车改进路轨,提高平整程度,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了钢轨上很多接口,车轮滚动平稳;
    (3)高铁动车组装有牵引电动机,铁列车运行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已知s=120km,v=2500km/h,根据公式v=得,
    全程所需时间t===0.48h=28.8min.
    故答案为:(1)速度快、安全性好;(2)减少了钢轨上很多接口;(3)电;(4)28.8.
    (1)(2)(3)认真分析材料,找出高铁列车与普通列车相比具有的优点;高铁列车在高速前进过程中还能保持平稳的原因;高铁列车运行时能量的转化.
    (4)已知京津城铁属于“高速新线”全长和列车行驶的速度,根据公式t=可求全程时间.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题的分析能力,通过本题认识高铁列车的特点,并考查了利用速度公式求时间的计算.
    47.
    解:(1)客车行驶时,汽油在汽油机气缸内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内能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客车通过的路程:S=180km;行驶的时间:t=2h;
    客车的平均速度:v===90km/h;
    故答案为:(1)内;(2)90.
    (1)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速度是指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本题考查的是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转化和平均速度的计算;难点在于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48.
    解:甲图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轮毂在工作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太阳;电;机械;电.
    根据能量的变化来分析两幅图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此题结合实际考查了能量的转化,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
    49.
    解:(1)汽油机在工作时 向外界放热,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使周围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建筑群、马路中的矿石、水泥的比热容小,所以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它们的温度上升更明显.
    (3)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1)向外界放热;(2)比热容小;(3)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汽油机属于热机,在工作时会向外散热,使周围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比热容越小的物质,在同等情况下,其吸放热时,温度变化更明显;
    (3)根据太阳能电池的特点可判断其能量转化情况.
    本题以热岛效应的相关知识为内容,考查了热机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等,有一定综合性,难度不大.
    50.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本质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过程,属于基础知识.
    两种灯
    LED灯
    白炽灯
    发光原理
    二极管发光
    钨丝高温发光
    额定电压
    24V
    220V
    响应时间
    10-9s
    10-3s
    额定功率
    12W
    100W
    最高车速
    6m/s
    一次完全充电持续里程
    30km
    一次完全充电贮存的能量
    1.8×106J
    蓄电池电压
    36V
    骑行最大噪声
    ≤62dB
    效率
    80%
    最高车速
    6m/s
    一次充电以最高车速行驶时的持续里程
    50km
    一次充电贮存的能量
    1.8×106J
    蓄电池电压
    36V
    骑行最大噪声
    ≤62dB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电源及其能量转换专项练习: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电源及其能量转换专项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