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淄博淄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
展开第I卷 选择题(20小题,共45分)
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谚语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和无机盐在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所占的比例增加
B. 由于水分子间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
C. N是构成玉米等农作物细胞膜、染色体、中心体的重要元素
D. 将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
2. 骨骼肌细胞膜损伤后,会被TRIM72分子快速感知,该分子会将细胞内囊泡转运到损伤部位形成膜补丁,进而修复细胞膜。TRIM72属于TRIM蛋白家族成员,具有RING、B-bx、Ciled-cil和SPRY四个区域,B-bx区相互作用有利于TRIM72分子间二硫键的形成,促进TRIM72的寡聚化,SPRY区能与囊泡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受损后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细胞的稳态
B. B-bx区与SPRY区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
C. 多个TRIM72分子形成寡聚体的过程中会脱下水分子
D. SPRY区能与囊泡结合说明该区域具有一定的亲脂性
3.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已知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类RNA病毒,我们利用其遗传物质与人细胞无细胞核、线粒体和其他细胞器的无细胞抽提物在试管内温育,成功获得了有感染性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合成的病毒与天然病毒完全一样
B.脊髓灰质炎病毒彻底水解产物为核糖、磷酸、四种碱基
C.该病毒在自然状态下也可以在无细胞的培养基内自我繁殖
D.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析,该病毒的合成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成功制造了生命
4.自然界中微生物繁多,种类庞杂,人们在研究、利用微生物时,需用无菌技术培养获取纯种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C.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
D.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5.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红曲霉有耐酸的特点,采用明矾和酸米来调节酸度抑制杂菌,培养出高纯度的红曲,红曲可以用于传统黄酒的制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红曲加入发酵坛内相当于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接种”
B. 通过明矾和酸米调节底物的酸度抑制杂菌的生长属于选择培养
C. 黄酒酿造初期利用木耙搅拌,目的是通气和调节温度以加快菌种的生长繁殖
D. 黄酒制作属于传统发酵技术,其所用的大米、糯米等需要进行严格灭菌
6.将一定量的土壤稀释液涂布在如下配方培养基上,其中含有甘露醇(C6H14O)1%,磷酸二氢钾0.02%,水合硫酸镁0.02%,氯化钠0.02%,二水合硫酸钙0.01%,碳酸钙0.5%,琼脂2%。计数培养基上菌落数量,并估算一定量的土壤中该微生物的数量。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可用于筛选自养型微生物
B.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得到的单菌落一般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
C.上述过程也可以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并计数
D.若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则统计的结果可以零误差
7.“白雪公主”草莓被誉为“水果皇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草莓是无性繁殖的植物,它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病毒在草莓体内逐年积累,会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下图是育种工作者选育高品质“白雪公主”草莓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采用70%的酒精和5%的次氯酸钠溶液对甲进行消毒处理
B.甲常选用茎尖,原因是该处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
C.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经过筛选可能获得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
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抗病毒的草莓脱毒苗
8.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 p72 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大
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 p72 的单抗
D.p72 部分结构改变后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
9.2019年1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一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猕猴。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5只生物节律紊乱的猕猴,用于研究生物节律机制,技术流程如图所示(①②表示操作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核移植操作前,应对成纤维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B.①是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核,去核前需要先将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Ⅱ时期
C.②可以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形成重组胚
D.该技术得到的敲除 BMAL1基因的克隆猕猴的遗传物质与猕猴甲相同
10.基因组印记(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实现。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然后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为防止污染,需将培养皿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B.甲基化可能会关闭基因的活性,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处理有利于其表达
C.“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D.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11.某同学利用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同学也可选择鸡血、猪肝等动物细胞为实验材料提取DNA,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B.将洋葱切碎加研磨液研磨、过滤后,滤液放置4℃冰箱中静置几分钟后,DNA存在于沉淀物中
C.向含DNA的粗提取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后,出现的白色丝状物为DNA
D.鉴定DNA时,需先将DNA溶解在2ml/L NaCl溶液,再加入二苯胺试剂并进行沸水浴加热
12.“脑彩虹”是一项最新的大脑成像技术,通过荧光蛋白“点亮”大脑内的神经元,科学家可以了解大脑的活动。研究者设计如图所示的DNA片段,转入小鼠体内,获得每个活细胞仅含一个图示片段的转基因小鼠。Cre酶是该技术的关键酶,能随机识别两个相同的lxP序列,并将两段序列之间的DNA敲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启动子M应当是一种只有脑组织中启动基因表达的启动子
B.在没有Cre酶存在的条件下,小鼠某脑神经元活动时,发出荧光的颜色为红色
C.在有Cre酶存在的条件下,小鼠某脑神经元活动时会发出红色或蓝色的荧光
D.向小鼠细胞中转入图示基因时,需要用显微注射法注射到小鼠的受精卵内
13. 烟草花叶病毒(TMV)可使烟草叶片出现坏死斑点,不仅影响烟草的产量,也使烟草的品质下降。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TMV的烟草植株,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设计扩增图中过程①②获得目的基因的引物时需考虑其两端的碱基序列
B. 过程③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是获得转基因抗病毒烟草的核心步骤
C. 过程④的受体细胞通常先为农杆菌,农杆菌再将DNA转移至烟草细胞
D. 过程①需要加入缓冲液、原料、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引物等
14. 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但胰岛素注射后易在皮下堆积,需较长时间才能进入血液,进入血液后又易被分解,因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科研人员研制了速效胰岛素,其生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速效胰岛素的生产需要用到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
B. 大肠杆菌合成的新的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C. 除人工合成DNA外,还可以通过定点突变技术获得目的基因
D. 可以用Ca2+处理的方法直接将新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1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等问题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生殖性克隆人理论上增加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B.生殖性克隆需要核移植技术,而治疗性克隆不需要
C.生物武器的特点有具有传染性、携带和投放相对简单、研发门槛较高等
D.“设计试管婴儿”可以有目的地改造特定基因,特定情况下可用于疾病治疗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6.图1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物组成的概念图,图2是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图(-SH+-SH→-S-S-+2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中最常见的是淀粉,d中包含的化合物组成元素都为C、H、O
B.若生物体内的b中含S元素,则S元素可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C.若I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形成IgG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m-4)×18
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在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17.从自然界筛选嗜盐菌(好氧型)的一般步骤: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计数及性能测定。图1示上述步骤中的一个环节,图2示该筛选过程中一个培养基上菌落的分布情况,其中白色部分为透明圈,黑点代表大小不同的菌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富集培养必须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
B. 图1所示的接种方法也适合用于对细菌进行计数
C. 图2中嗜盐菌的耐盐性能最强的是乙
D. 图1和图2所示的培养基分别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18. 如图表示植株A(杂合子Aa)和植株B培育植株①②③④⑤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培育植株①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
B. 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优质的突变体,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C. 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植株只有①③④
D. 植株①②④⑤与植株A基因型相同的概率分别是0、0、1、0(不考虑基因突变)
19.一种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抗体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构成。科研人员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两种不同的杂交瘤细胞(A和B)融合形成双杂交瘤细胞AB,双杂交瘤细胞能够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AB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杂交瘤细胞A、B混合并诱导融合后,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AB
B.双杂交瘤细胞无需识别a、b抗原,就能产生双特异性抗体
C.对培养到一定密度的双杂交瘤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D.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腹水能为其提供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条件
20.下列关于PCR过程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酶和引物都正常工作,但是不出现扩增带,其原因可能是核酸模板变性不彻底导致的
B.复性的温度设定与引物有关,延伸时间的设定与扩增片段的长度有关
C.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破坏氢键的原理相同
D.理论上推测,第n轮循环产物中只含有一种引物的DNA片段所占比例为1/2n-1
第Ⅱ卷 非选择题(5小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血红蛋白是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血红素能使血液呈红色;珠蛋白肽链有两种,一种是由141个氨基酸组成的α链,另一种是非α链,包括β、δ、γ三种,各有146个氨基酸。
(1)β、δ、y三种非α链在结构上不同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2)不同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组成不同,成人的血红蛋白主要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据此推测,合成这样一分子血红蛋白需要脱掉________个水分子。
(3)Fe是组成血红素的重要元素,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的_______功能。
(4)强酸能够改变蛋白质分子内部相互作用力,如氢键、疏水力、范德华力,从而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变性的蛋白质结构变得伸展、松散,从而暴露出更多的肽键。为验证强酸使蛋白质变性的这一原理,现提供血红蛋白、豆浆、梨汁、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稀盐酸溶液、蒸馏水,请从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试剂设计实验,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 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
22. 土壤中的有些细菌可以利用石油中的多环芳怪,研究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A和B两株可以降解石油的细菌;采用平板培养法比较二者降解石油的能力,并分析两个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
培养基I:K2HPO4,MgSO4,NH4NO3,石油。
培养基Ⅱ:K2HPO4,MgSO4,石油。
(1)实验所用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成分是 。培养基中NH4NO3的作用是为菌株的生长提供氮源,氮源在菌体体内可以参与合成 (答出2种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菌株A计数时,每毫升菌液中细菌细胞数为2×108个,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且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约200个,则至少应将菌株A的菌液稀释 倍。
(3)为进一步探究并比较A、B两个菌株在不同条件下降解石油的能力,科研人员将A、B菌株分别接种在两瓶液体培养基I中培养,得到A、B菌液;再在液体培养基I、Ⅱ中添加琼脂,分别制成平板I、Ⅱ,并分别在平板I、Ⅱ上各打甲、乙两孔;在无菌条件下,将等量等浓度的A菌液和B菌液分别接种到平板I的甲和乙两孔处,平板Ⅱ也进行同样的操作;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记录平板I、Ⅱ的透明圈大小如下表:
注:“+”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无透明圈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推测在平板上透明圈出现的原因是 。
(4)现有一贫氮且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根据上表所示实验结果,治理石油污染应选用的菌株是 ,理由是 。
23.苜蓿是广泛应用的豆科牧草,其叶片中的水溶性蛋白质会导致反刍动物患臌胀病。百脉根的叶片富含单宁,能防止反刍动物臓胀病的发生。科研人员用紫花苜蓿和百脉根培育抗臌胀病的新型牧草,育种流程如图所示。已知R-6G 可阻止线粒体的功能,IOA能抑制细胞分裂。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原生质体,常用 处理植物细胞以去除细胞壁。获得的两种原生质体要在 (填“清水”或“等渗溶液”)中进行融合。
(2)获得的原生质体分别用IOA 和R 6G 处理后进行融合,培养后,只有异源融合细胞才能生长出愈伤组织,原因是 。
(3)过程①可用化学试剂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也可使用 (至少答出两种)等物理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②③使用的培养基的区别主要是植物激素中 不同。
(4)由杂种细胞团经过过程②③的培育得到幼苗,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图示培育新型牧草所运用的生物技术的主要优点是 。
24.美国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张进团队于2016年10月19日在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会议上正式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男婴已于2016年4月诞生。下图是该男婴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三亲婴儿”的核DNA由 提供,质DNA由 提供。由此可见,“三亲婴儿”的意义在于可以避免子代 (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病的发生。
(2)为获取更多的卵细胞,需要对女性注射 激素。过程③的体外进行时需要对精子进行 处理。
(3)过程④是 ,需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4)过程⑤是 技术,取 的滋养层细胞可以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可采用的鉴定方法是 法。
25.为使甘蓝具有抗除草剂能力,科研人员将除草剂草甘膦抗性基因转入甘蓝植株,获得抗草甘膦转基因甘蓝。
(1)草甘膦抗性基因一条链的两端序列如下,采用PCR技术获取和扩增草甘膦抗性基因,应选用的引物组合为( )
A.5′-CTTGGATGAT-3′和5′-TCTGTTGAAT-3′
B.5′-CTTGGATGAT-3′和5′-TAAGTTGTCT-3′
C.5′-ATTCAACAGA-3′和5′-ATCATCCAAG-3′
D.5′-ATTCAACAGA-3′和5′-GAACCTACTA-3′
(2)基因工程中最核心的步骤是 (填数字编号),其目的是 。
(3)步骤②用 处理农杆菌后获得感受态细胞,以便将重组质粒导入。步骤③将农杆菌与甘蓝愈伤组织共培养后,在步骤④的培养基中添加 以便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
(4)若目的基因用BamHI和Bgl II剪切,质粒用BamHI剪切,酶切后的目的基因存在正向与反向两种连接方式,可用 酶对两种重组质粒进行剪切,通过凝胶电泳分析产物大小进行区分,如下图所示,图中 (样品1/样品2)为所需基因表达载体。
菌株
透明圈大小
平板I
平板Ⅱ
A
+++
++
B
++
-
限制酶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BamHI
—G′GATCC—
Bgl II
—A′GATCT—
EcRI
—G′AATTC—
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 【答案】C
【解析】
【分析】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如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结合水,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自由水,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详解】A、在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新陈代谢旺盛,A正确;
B、水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B正确;
C、玉米为高等植物,无中心体,C错误;
D、自由水以游离的状态存在,将玉米秸秆充分晒干时,秸秆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D正确。
故选C。
2.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是:①作为细胞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护内部环境的稳定,②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③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详解】A、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受损后细胞膜通透改变,影响细胞稳态,A正确;
B、蛋白质的功能不同直接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B正确;
C、TRIM72分子形成寡聚体的过程中,二硫键的形成,不会脱下水分子,C错误;
D、SPRY区能与囊泡结合说明该区域具有一定的亲脂性,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分析】
病毒是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繁殖。
【详解】
A、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说明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不完全相同,A错误;
B、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的化学组成至少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因此彻底水解产物为核糖、磷酸、四种碱基、氨基酸,B错误;
C、脊髓灰质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能生存,题干人工合成病毒虽然没有利用活的细胞,但是人工创设了类似环境,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无法独立生存的,所以不能说制造了病毒就是制造了生命,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分析】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有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因微生物不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也不相同,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制备特殊的选择培养基,来获得单一纯种。
【详解】A、实验室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即保证无菌操作,A正确;
B、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中的pH的要求不同,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B错误;
C、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获取纯培养物的方法,C正确;
D、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微生物不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不相同,D正确。
故选B。
5. 【答案】D
【解析】
【分析】1、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一般称为传统发酵技术。
2、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还有酒、酱、酱油、醋、泡菜和豆或等。
【详解】A、微生物培养工程中的“接种”是放入微生物,题干说红曲可以用于传统黄酒的制作,即将红曲加入发酵坛内相当于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接种”,A正确;
B、选择培养基是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所以通过明矾和酸米调节底物的酸度抑制杂菌的生长属于选择培养,B正确;
C、黄酒酿造初期利用木耙搅拌,增加溶氧量,有利于散热,从而达到通气和调节温度的目的,以加快菌种的生长繁殖,C正确;
D、黄酒制作属于传统发酵技术,传统发酵技术是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所以其所用的大米、糯米等不需要进行严格灭菌,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分析】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详解】A、培养基添加了有机物甘露醇,不能筛选自养型微生物,A错误;
B、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将单个微生物分散在固体培养基上,之后经培养得到的单菌落一般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B正确;
C、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以分离纯化微生物,也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平板划线法仅用于分离纯化微生物,C错误;
D、显微镜直接计数时,由于不能区分活菌和死菌,因此统计的结果一般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统计结果比实际数值偏大,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详解】A、对外植体的消毒通常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和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后需用无菌水进行冲洗,A正确;
B、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所以常用茎尖作为外植体,B正确;
C、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容易发生突变,经过筛选可能获得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C正确;
D、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草莓脱毒苗,但是不抗病毒,D错误。
故选D。
8.【答案】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上有多个抗原决定簇,所以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每个抗原决定簇刺激产生的抗体是单抗。
【详解】A、单抗的制作需要筛选,而多抗不需要筛选,抗原纯度越高,产生的多抗纯度越高,因此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小,A错误;
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错误;
C、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上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所以向小鼠体内注入p72 后,可以刺激小鼠产生多种抗p72的单抗,C错误;
D、p72 部分结构改变只改变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因此由这部分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失效,但由于还存在由其他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所以多抗仍有效,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营养: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种类和所需量严格配置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无菌、无毒的环境:添加抗生素温度、pH和渗透压:36.5±0.5℃ 7.2~7.4。气体环境:O2是细胞代谢所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进行培养。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
【详解】A、在核移植操作前,应将成纤维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动物细胞培养,A正确;
B、①是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核,去核前需要先将采集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Ⅱ时期,MⅡ时期细胞具备受精能力,B正确;
C、②可以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组胚,C正确;
D、该技术得到的敲除 BMAL1基因的克隆猕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猕猴甲,少量来自卵母细胞细胞质,D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分析】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再将经过甲基化处理的卵母细胞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获得孤雌小鼠。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时加入抗生素,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A错误;
B、由题干可知,基因组印记是通过甲基化使一个基因不表达,对某些基因进行去甲基化处理有利于其表达,然后促进了细胞的全能性的表现,获得孤雌小鼠,B正确;
C、“孤雌小鼠”是由两个生殖细胞(修饰后的次级卵细胞和另一个卵子的极体)结合后发育形成,同时由于配子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历减数分裂的基因重组,或发生基因突变,将导致两个生殖细胞结合后的“孤雌小鼠”其基因型不一定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C错误;
D、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做孵化,D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分析】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
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②DNA不容于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
③DNA对于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不能水解DNA,蛋白质不能耐受较高温度,DNA能耐受较高温度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是对DNA没有影响;
④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
2、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不同操作步骤中加水的作用不同,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时加蒸馏水的目的是使血细胞涨破;出去滤液中的杂质时,加蒸馏水的目的是降低NaCl溶液浓度使DNA析出。
【详解】A、不同类型的生物材料(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中DNA的提取过程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例如,使用动物血液作为实验材料时,通常利用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的DNA进行提取,而不需要研磨和去除细胞壁的过程,A正确;
B、在DNA粗提取实验中,通 常首先通过研磨和加入适量的洗涤剂与食盐溶液来释放细胞中的DNA,并破坏细胞膜和其他细胞结构。然后,在此混合液中DNA会溶解在溶液中,并随同蛋白质、多糖等其他物质一起存在。DNA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高,所以初步处理后的滤液经过离心或静置 后,DNA不会形成沉淀,而是在溶液中,B错误;
C、在DNA提取过程中,当加入高浓度酒精后,DNA会因不溶于酒精而析出,形成白色的絮状或丝状沉淀,这就是粗提取得到的DNA,C正确;
D、鉴定DNA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二苯胺显色反应。需要将DNA样品溶解在适当的NaCl溶液中,然后加入二苯胺试剂,在沸水中加热后,若存在DNA,则反应液会变为蓝色,D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启动子M应当是一种只有脑组织中启动基因表达的启动子,以实现“脑彩虹”的出现,A正确;
B、当细胞中存在多对Cre酶识别位点和荧光基因时,只有在启动子之后且与启动子相邻的荧光蛋白基因才会表达,若该小鼠脑细胞中不存在Cre酶,只有与启动子相邻的荧光蛋白才起作用,故小鼠脑组织呈现的色彩为红色,B正确;
C、细胞内存在Cre酶时,能随机识别两个相同的lxP序列,并将两段序列之间的DNA敲除,若随机敲除两个LxP1之间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此时为细胞为黄色;敲除两个LxP2之间的黄色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此时为蓝色,不会出现红色,C错误;
D、图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细胞的受精卵中所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D正确。
故选C。
13.【答案】D
【分析】题图中①为烟草花叶病毒RNA的逆转录。②为获得大量目的基因的过程,常用PCR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③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③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④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⑤是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再生植株。⑥为检测Km抗性基因(NPTⅡ)在再生植株中已经表达的培育成转基因抗TMV的烟草植株。
【详解】A、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因此需要考虑目的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A正确;
B、据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可知,③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B正确;
C、④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题干可知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用了农杆菌转化法,因此④的受体细胞首先为根瘤农杆菌,根瘤农杆菌再将DNA转移至烟草细胞,C正确;
D、过程①是逆转录过程,所以需要加入缓冲液、原料、逆转录酶和引物A等,D错误。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工程的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蛋白质工程得到的蛋白质一般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详解】A、图示的前半部分是利用蛋白质工程设计速效胰岛素的生产过程,后半部分是利用发酵工程生产速效胰岛素的过程,A正确;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胰岛素原进行加工,因此大肠杆菌合成的新的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B正确;
C、基因定点突变是指按照特定的要求,使基因的特定序列发生插入、删除、置换、重排等变异,除人工合成DNA外,还可以通过定点突变技术获得目的基因,C正确;
D、可以用Ca2+处理的方法可以将含有新的胰岛素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15.【答案】D
【分析】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中国政府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需要以完备的相关科学知识为基础,还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详解】A、“生殖性克隆”是用生殖技术制造完整的克隆人,不能丰富人类基因的多样性,A错误;
B、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需要核移植技术,B错误;
C、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具有传染性、危害持久,容易携带的特点,C错误;
D、“设计试管婴儿”可以有目的地改造特定基因,特定情况下可用于疾病治疗,因此我国政府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
16.【答案】AC
【分析】分析题图1,a是糖类,c是多糖,b是蛋白质,d是磷脂、固醇、脂肪,e是RNA。
【详解】A、c是多糖,c中最常见的是淀粉,d包含的化合物中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A错误;
B、b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则b是蛋白质,若蛋白质中含S元素,则该元素可能存在于R基中,B正确;
C、若I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共4条链,则形成IgG后,脱去的水分子数为m-4,形成4个二硫键,脱去的H的个数为8,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m-4)×18+8,C错误;
D、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AC。
17.【答案】C
【解析】
【分析】筛选目的菌株一般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培养基在配制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pH调整,接种前要进行灭菌,保证无菌操作,培养微生物时,应将培养皿倒置。
【详解】A、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一般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A错误;
B、图1所示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该方法不适合对细菌进行计数,B错误;
C、图2中的乙菌落中的透明圈最大,说明该菌落嗜盐菌的耐盐性能最强,C正确;
D、图1和图2所示的培养基都是选择培养基,D错误。
故选C。
18.【答案】AB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对植株A的花粉经过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①单倍体植株,而后对该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物②是纯合二倍体,该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植株③的获得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植株的获得利用了诱变育种方法。植株④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育种;植株⑤的培育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详解】A、对植株A(杂合子Aa)的花粉(A或a)经过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①单倍体植株(A或a),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①,获得的植株②(AA或aa)为纯合子,A错误;
B、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优质的突变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植株③,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图中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植株是①③④⑤,该过程中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植株②是秋水仙素处理植株①的幼苗得到,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错误;
D、植株①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A或a),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植株②(AA或aa);植株③④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其基因型为Aa;植株⑤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获得的,其遗传物质是由植株A和植株B组成的,与植株A的基因型不同,因此植株①②④⑤与植株A基因型相同的概率分别是0、0、1、0,D正确。
故选ABC。
19.【答案】AC
【分析】抗原α、β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分别产生的α、β的两种单克隆抗体;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
【详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在特定培养基生长且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双杂交瘤细胞本身就是由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而成,利用选择培养基无法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AB,A错误;
B、杂交瘤细胞是由以免疫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无需接触抗原就能产生抗体,B正确;
C、杂交瘤细胞是悬浮培养的细胞,细胞之间并未接触,若要传代培养,细胞培养液直接离心,去除上清液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即可,不用胰蛋白酶处理,C错误;
D、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水中培养,腹水作为天然培养基,为细胞提供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生长条件,D正确。
故选AC。
20.【答案】ABD
【分析】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详解】A、PCR扩增的过程包括变性-复性-延伸过程,其中变性是在高温条件下将DNA双链解开,作为模板,若在酶和引物都正常工作,但是不出现扩增带,其原因可能是核酸模板变性不彻底导致的,A正确;
B、复性的温度设定与引物有关,当其中G-C碱基对多时,温度较高,而延伸时间的设定与扩增片段的长度有关,长度越大,则时间越长,B正确;
C、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破坏氢键的原理不同,其中PCR通过高温破坏氢键,而细胞内DNA复制通过解旋酶破坏氢键,C错误;
D、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每次复制都需要两种引物结合在DNA的两端,第n轮循环产物共2n个DNA分子,仅含有其中一种引物的DNA片段为2个,故理论上推测,第n轮循环产物中只含有一种引物的DNA片段所占比例为2/2n=1/2n-1,D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
21.【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2)570 (3)构成细胞内复杂化合物
(4) ①. 实验思路:选取豆浆作为实验材料,并均等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乙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向甲、乙两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颜色变化 (4分) ②.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两组溶液都呈紫色,甲组的紫色比乙组更深(2分)
【解析】
【分析】蛋白质水解后为氨基酸。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m个。
【小问1详解】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β、δ、y三种非α链在结构上不同原因是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小问2详解】
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人的血红蛋白主要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则脱掉的水分子=(141+146)×2-4=570个。
【小问3详解】
Fe是组成血红素的重要元素,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的构成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功能。
【小问4详解】
分析题意,实验目的是验证强酸使蛋白质变性的这一原理,实验的自变量是酸的有无,因变量是蛋白质是否变性,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思路:选取豆浆作为实验材料,并均等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乙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向甲、乙两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颜色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两组的溶液都呈紫色,甲组的紫色比乙组更深。
22.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答案】(1) 石油 (1分) DNA、RNA、蛋白质
(2)105(1分)
(3) 培养基的成分和菌株的类型 细菌将平板中的石油分解
(4) A A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B菌株,并且在没有添加氮源的培养基中也能生长
【分析】1、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允许特定微生物生长,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详解】(1)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比较A和B两株菌降解石油的能力,故培养基中应只有石油做唯一碳源。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其中含有N的为核酸和蛋白质。
(2)根据题意,假设至少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X倍,才能保证稀释后的0.1mL菌液中细菌细胞数不超过200个,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8个/mL,则稀释之前0.1mL菌液中有2×107个细菌,可得2×107×(1/X)=200,则X=105,因此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105倍。
(3)本实验中人为改变的量是培养基的成分和菌株的类型,所以培养基的成分和菌株的类型是本实验的自变量。由于细菌将平板中的石油分解,则在平板上出现透明圈。
(4)通过平板Ⅰ中A的透明圈较大,得出A分解石油的能力强于B,平板Ⅱ中A的透明圈较大,说明A在缺氮条件下生存和繁殖能力强于B,所以在缺氮条件下,治理油污应选用A菌株。
23.【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等渗溶液
(2) 融合的杂种细胞生理互补,细胞代谢正常,能正常分裂(2分)
(3) 电融合法和离心法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
(4)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1)据图可知,本研究主要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由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去除细胞壁可用酶解法,故图中要获得原生质体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原材料。获得的两种原生质体要在等渗溶液中进行融合,防止原生质体过度吸水或者失水。
(2)融合的杂种细胞生理互补,细胞代谢正常,能正常分裂,因此获得的原生质体分别用IOA 和R 6G 处理后进行融合,培养后,只有异源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出愈伤组织。
(3)图中①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可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也可使用电融合法和离心法等物理方法。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不同。
(4)图中③过程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这一过程利用的细胞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优点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4.【答案】 (每空1分,共9分)
(1) 母亲甲和父亲丙 捐献者乙 细胞质 (2)促性腺激素 获能 (3) 早期胚胎培养 (4)胚胎移植 囊胚期 DNA分析法或染色体鉴定法
【分析】1、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将两个卵母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过程②表示将重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过程③表示体外受精,④表示早期胚胎培养,⑤表示胚胎移植。因此根据图示可以得出,“三亲婴儿”的三亲分别为捐赠者乙(提供细胞质基因)、母亲甲(提供一半细胞核基因)、父亲丙(提供一半细胞核基因)。
2、表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该过程需要的条件有:①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②营养物质。③适宜的温度和pH。④一定的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1)看图可知:上述“三亲婴儿”的核DNA由母亲甲和父亲丙提供,质DNA由捐献者乙提供。由此可见,由于细胞质基因不是直接来自于亲本,因此“三亲婴儿”的意义在于可以避免子代细胞质遗传病的发生。
(2)过程③在体外进行时需要对精子在体外进行精子获能处理,才能与卵细胞受精。
(3)过程④是早期胚胎培养,需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4)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应取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滋养层,利用染色体分析法或DNA分析法。
【点睛】本题考查了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体外受精的一般步骤,根据图示信息确定三亲婴儿中遗传物质的来源,难度适中。
25.【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1)A
(2) ①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3) 潮霉素
(4) BamHI和EcRI 样品2
【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详解】(1)图l所示碱基序列磷酸端为5′端,羟基端为3′端,在进行PCR操作时,引物应分别基因两条链的3′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根据图中两端序列,通常选择5′-CTTGGATGAT-3′(上面链的引物)和5′-TCTGTTGAAT-3′(下面链的引物)作为引物对,A正确。
故选A。
(2)步骤①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中最核心的步骤;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遗传给下一代,同时是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3)步骤②用Ca2+处理农杆菌获得感受态细胞;T-DNA也称为转移DNA,是Ti质粒上一段DNA,可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潮霉素抗性基因在T-DNA片段中。在步骤④的培养基中可添加潮霉素以便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
(4)据图表可知,BamHI酶切割得到的黏性末端为-GATC,BglII酶切割得到的黏性末端为-GATC,其黏性末端相同,故剪切后的目的基因能与质粒连接在一起;重组质粒形成后,在重组质粒上,不再有BglII酶的识别位点,质粒上的切割位点会有EcRI酶和BamHI酶,目的基因的编码顺序是从BamHI酶到BglII酶,用EcRI酶和BamHI酶会将正向连接的目的基因片段剪切去除;正向连接的重组质粒会被切去20+25=45kb长度的片段,反向连接的重组质粒会被切去20kb长度的片段,电泳凝胶中,DNA分子量越大,在凝胶中收到的阻力越大,迁移距离越短,正向连接的重组质粒被切割后两个片段的大小介于反向连接的重组质粒被切割后两个片段的大小之间,说明样品2是所需的基因表达载体。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淄博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生物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临淄中学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题202405pdf、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题答案202405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第五中学、淄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博第五中学、淄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