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61566/0-17184159251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61566/0-17184159252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61566/0-17184159252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B.冰雪融化C.湿衣晾干D.蜡烛燃烧
2.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侯德榜B.张青莲C.杨振宁D.袁隆平
3.胡辣汤是河南人民最钟爱的早餐之一。下列制作胡辣汤的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 )
A.牛肉B.面粉C.黄花菜D.芝麻油
4.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推广使用风能B.大力植树造林C.提倡焚烧垃圾D.鼓励节约用电
5.下列物质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的是( )
A.金刚石B.汞C.氨D.硫酸铜溶液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闻气体的气味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B.可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C.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8.铼被广泛应用于大飞机、核反应堆的防护板等材料中。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属于金属元素B.铼原子的质子数为186.2
C.图中x的值为13D.铼元素位于第六周期
9.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B.复合肥:氯化铵、硝酸钾
C.微量元素:铁、锌D.有机物:乙醇、碳酸
10.成成同学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
C.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D.配制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等
11.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为甲
D.该化学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2.下列区分一些常见物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B.氯化铵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
C.固体和固体:加水,测温度
D.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是( )
A.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4.某合金由和两种金属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合金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g,则该合金的质量可能是( )
A.83gB.65gC.30gD.18g
二、填空题
1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16.小苏打牙膏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在牙膏中添加小苏打能够缓解酸性物质对牙釉质的破坏,是因为小苏打的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治疗胃酸过多症可服用含小苏打的药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某同学在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如图,将铅笔一端与电池连接,铅笔尖附近产生气泡。该实验利用了铅笔芯的_______性;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铅笔尖附近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18.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时,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填“>”“
(2)31
解析:(1)℃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故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饱和氯化钠溶液的;
(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8g,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x,则,解得x=31g。
19.答案:;清除可燃物;28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灭火原理和化学计算;
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丁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卡式炉使用完毕后要立刻关闭阀门,就不再提供可燃物,故填清除可燃物;
③由题干可知,8.7g丁烷和一定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已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水的质量未知,所以要找到水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丁烷中氢元素的质量,所以可以先找到丁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再进一步求出水的质量。8.7g丁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则生成的水中氢元素质量为1.5g,用氢元素的质量除以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进一步求出生成的水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3.5g+23.2g-8.7g=28g。
20.答案:(1)
(2)
(3)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置换反应
解析:分析:已知B俗称熟石灰,故B是氢氧化钙;C的水溶液呈蓝色,故C中有铜离子,又已知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所以C是硫酸铜;E是红棕色粉末,所以E是氧化铁;E(氧化铁)能生成D,且D能和C(硫酸铜)反应,最常规先考虑氧化铁能生成铁,且铁能够和硫酸铜反应,所以可以确定D是铁;A能够和E(氧化铁)D(铁)B(氢氧化钙)反应,且能生成C(硫酸铜),所以推测A是硫酸,代入各物质,猜想成立。
(1)根据上文推断分析,B是熟石灰,故化学式为;
(2)因为E是氧化铁,D是铁,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3)①因为D是铁,C是硫酸铜,铁和硫酸铜反应后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反应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因为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21.答案:(1)
(2)X为红磷,Y为80℃热水
解析:(1)由图可知,乙试管中装有二氧化锰,胶头滴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入乙试管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2)若要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则需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故丙试管中X可以为红磷,Y为80℃热水,故填写:X为红磷,Y为80℃热水。
22.答案:(1)
(2)溶液
(3)密度大于空气
解析:(1)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产物是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先用足量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与反应生成、和,可以除去),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故填:溶液。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从a导管口通入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密度大于空气。
23.答案:(1)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析:(1)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重油发动机可将燃料通过喷嘴喷成颗粒度非常细的雾状,使其与空气充分混合,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2)春天花香四溢,是因为各种花香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4.答案:(1)锌﹥镍﹥铜
(2)、、
(3)
解析:(1)从流程图可知,锌和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镍,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锌和镍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向溶液A中加入适量锌粉,锌与硫酸镍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镍,说明金属活动性锌强于镍,则锌、铜、镍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镍>铜;
(2)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且稀硫酸过量,所以溶液A中溶质含有、、;
(3)步骤②中锌与硫酸镍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答案:(1)
(2)左高右低;
(3)稀盐酸;b、c
(4)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加入的顺序加反了,导致过量的氢氧化钡无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氯化钡;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则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5)58.5t
解析:(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HT;
(2)分别向锥形瓶内同时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左边装置压强减小更多,故可观察到红墨水左高右低,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刚开始,溶液pH大于7,随着液体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从大于7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a处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则a处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将a处溶液蒸干,可以得到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b处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处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将b处溶液蒸干,可以得到氯化钠固体;c处溶液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