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作业题
展开11.(1)淮 黄 海 C
(2)东
(3)中 鄂、豫、冀、京
(4)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
(5)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
16.(1)主要干预或控制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影响着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2)水库坐落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水质好;库区雨季长,降水丰沛,水源充足;集水区面积大,库容量大;地势高,向华北地区供水可自流引水。
(3)工程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
(4)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
1~3 第1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相比水源充足,水质较好,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输水,但没有现成输水渠道可用,需要重新开挖。第2题,华北地区水运不发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对华北地区航运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南水北调线路沿线地区的地下水位会有所上升,可能会加重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故B项错误;南水北调的调水原则之一是“先治污后调水”,因此该工程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故C项正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起到分洪作用,能减轻汉江洪涝灾害的威胁,故D项错误。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往华北地区调水,由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因此春季调水量最大。
4~5 第4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5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当地从海河的引水量减小,故春季海河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对海河的含沙量和流域地下水补给量、降水量影响不大。
6~8 第6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主要经过江西、福建两省,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该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着红色的水稻土;另外该区域多雨的气候和山地丘陵的地形使其河流众多且水能资源较丰富,但不适合发展航运。第7题,西气入闽,可以有效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排除①项,C正确。第8题,西气东输对能源输出地中亚地区来说,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但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9~10 第9题,工程Ⅰ、Ⅱ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西北、华北等地区,A、B、C错误。据工程线路走向可知,工程Ⅰ是西气东输工程,工程Ⅱ是西电东送工程,D正确。第10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减轻因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①正确。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增加上海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问题,②正确。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能减轻水土流失,③错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缓解图示地区洪涝灾情作用不大,④错误。A正确。
11.第(1)题,东线调水方案自南向北依次经过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输水到天津,其中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东线调水路线经过的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由于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降水较少,用水特别紧张。第(2)题,东线工程源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会降低水质。第(3)题,中线工程将长江水输送到北京,中线工程沿途经过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第(4)题,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第(5)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淡化海水等。
12~13 第12题,由材料可知,白龙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大于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故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第13题,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破坏植被引起的;白龙江武都段位于引水口的下游,调水工程将导致该河段的年径流量减小。
14~15 第14题,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天然气为清洁能源。与经过蒙古相比,东线管道线路绕道我国东北,经过了更多的城市,如黑河、大庆等,改善了沿线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管道线路更长,建设周期更长,建设难度增大,修建管道会破坏线路沿途生态环境。故选C。第15题,中段与我国多个天然气管道系统和储气库互联互通,可以保障天然气的稳定供应。故选D。
16.第(1)题,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等人类活动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影响着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第(2)题,水源地的优势条件主要从水质、水量角度分析,自流输水也是重要优势。丹江口水库坐落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水质好;位于湿润地区,库区雨季长,降水丰沛,水源充足;集水区面积大,库容量大;地势高,向华北地区供水可自流引水。第(3)题,“引江济汉”工程是将长江水引到丹江口水库,主要是对生态、航运、灌溉等影响。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第(4)题,保护水源地,主要是保护水质。应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有利于保护水质;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水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A
C
C
A
C
D
D
A
A
B
C
D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10页。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