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二模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战备储油是指为保障国家、社会和企业的石油安全供应而实行的石油储备。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8个石油储备基地,其中7个在地面,只有黄岛储备库在地下,因此有专家提出:将有“中国石油工业摇篮”之称的玉门油田由“采油型”转为“注油型”油田,作为国家地下战略原油储备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选址不需要考虑( )
A. 国防安全B. 交通条件
C. 消费市场D. 地形地质
2. 建设兰州、独山子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最重要的意义是( )
A. 加快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B. 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C. 降低能源储备风险,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D. 加强东西部的优势互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3.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玉门应( )
A. 大力发展科技,彻底消除污染
B.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石化深加工
C. 建设城市新区,吸引人口回流
D.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战备储油是指为保证国家,社会和企业的石油安全供应而实施的石油储备,一般其选择分布于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地方,临近消费市场,地形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地区,一般与国防安全关联性较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题详解】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兰州、独山子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石位于我国内陆地区石油丰富地区,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可以降低我国能源储备风险,分散储备基地可以更好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C正确;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增长,但不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排除A;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并没有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排除B;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并没有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排除D。故选C。
【3题详解】
将玉门油田由“采油型”转为“注油型”油田,说明当地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减少。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发展新产业,玉门位于西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D正确;本地区大力发展科技,可缓解污染,但不太可能彻底消除污染,且发展经济,应侧重新产业,排除A;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石化深加工属于玉门曾经的经济发展措施,排除B;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发展新产业,建设城市新区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小,排除C。故选D。
城乡居民家庭育龄妇女生育率的理性选择因素具有很强的内在规律性,生育政策影响生育率的外部调整因子。未来生育率的发展趋势依然取决于生育政策的调整和理性选择内在的发展趋势两大因素。在理性选择因素保持其内在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生育政策的调整方向及其对调整因子的影响力度将成为未来生育率的关键。读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人口增长低于乡村地区
B. 镇受生育政策影响明显强于城市和农村
C. 乡村居民家庭育龄妇女生育率一直低于镇
D. 二孩政策仅发挥短期影响下更有效
5. 2015年前后,镇和乡村育龄妇女生育率差异出现明显改变,原因可能是( )
A. 生育政策调整变化B. 教育文化水平提高
C. 养老保障体系完善D. 农村经济发展快于镇
6. 受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发展的影响( )
A. 男女性别比失调将得到明显改观
B. “婚姻挤压”现象对城市影响更突出
C. 养老投入减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有利于推动产业就业结构调整
【答案】4. B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影响人口增长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城市由于经济较乡村发达,可以吸引乡村人口进城,且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快,所以从本题信息中不能判断城市人口增长低于乡村地区,A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当前以及今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是镇受生育政策影响明显强于城市和农村,生育率较高,B正确;在2010年都2014年期间乡村居民家庭育龄妇女生育率高于镇,C错误;二孩政策属于我国长期人口政策,将持续影响我国人口生育率,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2015年前后正是我国推行“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时间,由于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变化,镇和乡村育龄妇女生育率在这段时间都有所提高,其中镇受政策影响更大,生育率提升更快,导致与乡村的差异明显改变,A正确;教育文化、养老保障、经济发展是较长期因素,相对稳定,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变化,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生育率是针对育龄妇女的生育数量统计,与性别比无关,A错误;“婚姻挤压”与适婚男女性别比有关,和生育率无关,B错误;受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下降的影响,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养老投入不会减少,C错误;随着生育率的下降,未来劳动力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有所下降,而劳动力更倾向于向第三产业就业,这有利于推动产业就业结构调整,D正确。故选D。
鹤庆坝位于鹤庆县(云南省西北部)的北部,主要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石灰土和红壤土。土壤干容重(一定容积的土壤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是土壤重要的基本物理属性之一,是衡量土壤肥力质量高低的重要辅助标准。读表1、表2,完成下面小题。
表1鹤庆坝“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干容重和土壤含水率”
表2鹤庆坝“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干容重和土壤含水率”
7. 土壤干容重与土壤的下列属性关系不大的是( )
A. 透气性B. 含水率
C. 有机质含量D. 矿物质成分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红壤土干燥、坚硬,干容重大
B. 砂壤土颗粒大,总的孔隙大,干容重大
C. 水稻土含水率较高,干容重小
D. 轻壤土受耕作施肥等影响,干容重较小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土壤干容重是一定容积的土壤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水分和有机质在烘干前后质量变化较大,透气性越高烘干前孔隙度越高,体积越大,所以土壤容重与土壤的透气性、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有关,ABC不符合题意;矿物质成分在烘干前后变化较小,所以土壤干容重与矿物质成分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所以选D。
【8题详解】
红壤土干燥、坚硬,干容重大,故A正确;砂壤土颗粒大,总的孔隙大,干容重小,故B错误;水稻土含水率较高,干容重小,故C正确;轻壤土受耕作、施肥等影响,干容重较小,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所以选B。
在澳大利亚北部卡奔塔利亚湾,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清晨,有可能会幸运地一睹牵牛花云的真容。它如同白化的金箍棒一般横亘空中,有时只有一根,有时则几根连排,发生在离地面近100米的地方,以每秒10米到20米的速度快速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卡奔塔利亚湾出现牵牛花云的可能条件是( )
①半岛面积足够大②半岛两侧有海风③以上升气流为主④背景风强且湿度大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
10. 每年湿季,牵牛花云易从海湾登陆,登陆后云团性质的变化是( )
A. 降温增湿B. 降温减湿
C. 增温减湿D. 增温增湿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在澳大利亚北部卡奔塔利亚湾,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清晨,有可能会幸运地一睹牵牛花云的真容。该地区位于半岛与陆地中间,由于半岛面积足够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清晨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携带丰富的水汽,形成条带状的牵牛花云,①②正确;背景风较大不易形成云,上升气流大多形成团块状云,排除③④。故选A。
【10题详解】
依据题干条件,“牵牛花云”形成于海洋,从卡奔塔利亚湾上空登陆之后,不再接受海面水汽蒸发补给,将逐渐变干;“牵牛花云”早晨形成于海洋上,可以在上午到达陆地上空,白天上午陆地温度比清晨的海洋高,气团登陆后逐渐增温,温度升高,蒸发强,气团变干变暖,势力不断减弱。因此登陆后云团性质的变化是增温减湿,C正确,排除ABD。故选C。
我国高山流石滩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四川的西部山地,这些地区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O℃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流石滩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潜流的作用下会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扇形岩屑坡。流石滩上植被稀少,但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的天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形成高山流石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高,昼夜温差大②风力大,风蚀较强③高寒地段,紫外线强④气温低,寒冻劈碎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
12. 该地区植物花色艳丽,是因为( )
A. 气候温和,适合鲜花生长B. 水分充足,植物色彩鲜艳
C. 土质肥沃,植物种类丰富D. 生长期短,利于传播花粉
13. 有关扇形岩屑坡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石磨圆度高,分选性好B. 气温高,扇形岩屑坡移动速度快
C. 坡度大,扇形岩屑坡分布范围广D. 全球变暖,扇形岩屑坡上限下移
【答案】11. C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强紫外线照射和冻融作用下,大量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沿着山坡(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①③④正确;风蚀作用不是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②错误。所以选C。
【12题详解】
高山流石滩位于冰川雪线以下,气温低, 生长时间短,流石滩植被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开花、授粉、结实的过程,故其花色艳丽,才能快速吸引昆虫授粉,D正确;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A错误;水分不是影响植物色彩的主要因素,B错误;该地土壤发育较差,土壤贫瘠,植物种类较少,C错误。所以选D。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扇形岩屑坡是流石滩岩块和碎岩形成的,岩石磨圆度差,分选性差,A错误;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增加,潜流流量增多,导致扇形岩屑坡的流动速度加快,B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扇形岩屑坡是流石滩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移动速度较慢,说明坡度较小,C错误;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溃缩,扇形岩屑坡分布上限上移,D错误。所以选B。
红柳沙包常出现在沙漠边缘,其组成物质(风成沙和枯枝落叶层)蕴含有丰富的地理环境信息。某课题组通过对米兰河右岸红柳沙包年层(红柳沙包年层结构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枯枝落叶层,上层为沉沙层)中风成沙的粒度特征和枯枝落叶层中红柳叶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和C/N值的分析,来研究该地区气候与环境的变化。植物体中δ13C值除与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有关,还受大气中CO2含量光照温度和降水等要素影响。当CO2浓度升高温度上升和湿度增大时,δ13C值偏轻,相反的情况下则偏重。下图为米兰红柳沙包年层中红柳落叶的δ13C、C/N和沙层厚度变化值测定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红柳沙包年层中的沙层主要形成于( )
A. 春季B. 夏季
C. 秋季D. 冬季
15. 有关红柳沙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候暖湿化,红柳生长快,年层厚
B. 红柳沙包沙层厚的年份,风力对地表侵蚀能力弱
C. 红柳根系发达,叶片排盐能力强
D. 冬季空气干燥,风沙流沙含量大,沙层形成快
16. 根据红柳落叶的δ13C、C/N和沙层厚度变化值测定结果,可推知( )
A. 1871~1926年左右红柳长势最好
B. 1871年以来红柳沙包年层变薄,可推测气候暖湿化
C. 观测期间δ13C值和C/N值大致呈现正相关关系
D. 1967~2002年左右地表干燥,风力侵蚀作用强
【答案】14. A 15. C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红柳沙包年层结构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枯枝落叶层,上层为沉沙层”,结合红柳的生长习性可知,红柳沙包中的枯枝落叶层主要来自秋季和冬季的落叶,春季是风沙活动频繁的季节,尤其是在沙漠边缘地区,风力较大,容易形成风沙流,红柳作为一种固沙植物,使沙粒在红柳周围堆积,从而形成了红柳沙包年层中的沙层,故红柳沙包年层中的沙层主要形成于春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当红柳沙包年层厚时表明沙源物质更多,气候暖湿化会导致地表植被覆盖增多,沙源物质减少,不利于红柳沙包的形成,A错误;红柳沙包沙层厚的年份表明沙源物质丰富,且靠风力搬运,故红柳沙包沙层厚的年份,风力对地表侵蚀能力强,B错误;红柳的根系发达是为了在干旱的环境中吸收更多的水分,而叶片的某些结构可能有助于排盐,从而避免盐分在植物体内积累过多,影响生长,C正确;冬季空气干燥,虽然可能导致风沙活动增加,但是冬季红柳叶片脱落,对风沙的阻挡作用减弱,不利于沙子在红柳周围堆积,不利于沙层的形成,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当CO2浓度升高温度上升和湿度增大时,δ13C值偏轻,相反的情况下则偏重”,结合图中所示1871~1926年左右δ13C数值较高,δ13C值偏重,可知1871~1926年左右湿度较低,CO2浓度较低,不利于红柳生长,A错误;1871年以来红柳沙包年层变薄表明1871年以来沙源物质减少,故最有可能是由于气候暖湿化导致地表植被覆盖增加,沙源物质减少,B正确;据图可知,观测期间δ13C值和C/N值大致呈现负相关关系,C错误;据图可知,1967~2002年左右沙层较薄,表明在此期间风力所搬运的沙子较少,故风力较弱,侵蚀作用较弱,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海尔德河地处西欧,全长435千米,河口段受潮流影响较大,为此荷兰政府修建了流域内规模最大耗资最多、建设难度最大的东斯海尔德河水道闸坝。斯海尔德河口段易形成絮凝带,絮凝带浑浊程度较高,且位置稳定。左图示意斯海尔德河口段、右图示意絮凝带的水体结构。
(1)分析修建东斯海尔德水道闸坝的主要目的。
(2)描述斯海尔德河口絮凝的形成过程。
(3)简述河口絮凝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答案】(1)斯海尔德河流程较短,汇水量较小,河口呈喇叭状,向外开敞,且西风与涨潮流方向一致,河口段受潮流影响较大;修建闸坝,可阻挡风暴潮和咸潮,改善东斯海尔德河河口的海洋生态。
(2)斯海尔德河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因流速减慢,河水中的泥沙相互碰撞吸附;咸淡交汇,随着潮汐的涨落,悬浮在水中的泥沙颗粒上下运动,相互碰撞吸附;泥沙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更大的聚集体;聚集在一起的泥沙颗粒逐渐沉降到河床或海底。
(3)絮凝形成的沉积物能吸附水中的有机质和养分,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大颗粒沉积物阻碍海洋光照,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泥沙颗粒会富集一些化学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修建水闸主要是减少海水对河流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斯海尔德河流程较短,汇水量较小,河口呈喇叭状,向外开敞,这些特点会使其河口段受到较大的潮流影响。流程短、汇水量小意味着河流的水体交换能力较差,河口呈喇叭状、向外开敞的形态使得海洋潮汐能够深入河流内部,加上西风与涨潮流方向一致,进一步加剧了河口段的潮流影响。而闸坝的建设可以阻止风暴潮和咸潮的入侵,保护沿海地区免受海水倒灌等灾害,可以改善东斯海尔德河河口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水质,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种群。
【小问2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可知,当河流进入河口区域时,由于水流速度逐渐减缓,原本悬浮在水中的泥沙颗粒开始相互碰撞并吸附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较大的颗粒团,这个过程类似于自然界中的物质聚合现象;入海淡水与海洋咸水交汇,随着潮汐的涨落,悬浮在水中的泥沙颗粒上下运动,海水中的电解质会与这些泥沙颗粒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促进了颗粒的凝聚,相互碰撞吸附间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凝胶体;与此同时,这些凝胶体还会在泥沙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体积更大和结构更为紧密的聚集体;最终,聚集在一起的泥沙颗粒受本身重力的缘故,逐渐沉降到河床或海底,形成絮凝带。
【小问3详解】
絮凝带的形成可以影响水质、海洋生物及河口生态环境。从材料“斯海尔德河口段易形成絮凝带,絮凝带浑浊程度较高,且位置稳定”中推知,絮凝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这些营养物质被吸附在絮凝形成的沉积物中,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对于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大颗粒沉积物会阻碍海洋光照,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许多海洋生物,如浮游植物和珊瑚礁,依赖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光照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衍;此外,泥沙颗粒会富集一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物质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当海洋生物摄取这些被污染的颗粒时,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紧邻成都平原,以高原和高山为主,该州西北部若尔盖县以典型丘状高原为主,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该州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人、草、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未得到彻底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产业发展缺乏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且主要集中在以牦牛、藏系绵羊等畜产品的粗加工上,没有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1)描述阿坝州5个典型牧业县放牧家畜牦牛和绵羊的总存栏数的整体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阿坝州应如何改良现有本地品种,提高生产能力。
【答案】(1)特点:分布不均,北多南少,若尔盖县存栏数最多。原因: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西北地势对来自海洋的暖湿水汽抬升作用强,降水偏多;西北部地势高,气温较低,适宜畜牧业发展;北部若尔盖县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形单一,草场广布。
(2)改良牲畜品种;改良牧草品种,培育和栽培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因地制宜引进优质牲畜和优质牧草。
【解析】
【小问1详解】
依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在阿坝州的5个典型牧业县中,牦牛和绵羊的总存栏数整体分布不均,呈现出北部地区较多,南部地区较少的特点,其中若尔盖县地区的存栏数最多。原因:这主要是因为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其西北部地势较高,对来自海洋的暖湿水汽抬升作用较强,导致该地区的降水偏多,气候相对湿润,有利于自然牧草的生长;阿坝州地位于亚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但其西北部地区地势较高,气温较本区域其他地方低,适宜畜牧业发展;西北部若尔盖县以典型丘状高原为主,地形单一,适合大面积草场的生长,自然草场面积广布,所以这里的牦牛和绵羊的存栏数相对较多。
【小问2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阿坝州可以从改良牲畜品种、改良牧草品种等方面因地制宜的改进现有本地品种,从而提高生产能力。改良牲畜品种:阿坝州可以通过引入其他地区的优良品种,提高本地品种的生产性能。改良牧草品种:阿坝州可以通过培育和栽培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提高草原的生产力,从而增加牲畜的饲草供应;因地制宜引进优质牲畜和优质牧草:阿坝州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饲养环境,选择最适应的优质牲畜和牧草品种,再通过引进先进的饲养技术、种植和管理经验,选择最适应的品种和牧草用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灌排体系较为完善,现存的古渠仍有14条,总长度1292公里,灌溉粮田828万亩,维系整个西部粮食安全。近年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出现了系列问题,在水—粮纽带关系的角度下处于基本安全到极不安全之间。
(1)简述影响宁夏水资源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
(2)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请为促进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出对策。
【答案】(1)年降水量、径流量等水资源供给量;农业生产用水量;城镇生产生活用水量。
(2)灌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水资源盐碱化现象严重;灌溉面积增加,单位面积灌水量逐年下降;供水管网不完善线路长调蓄能力不足;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良性运行率低;地下水超采。
(3)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建立区域水资源监测体系;探索盐碱地治理新技术;开展灌排系统管理;提高排污、治污技术,提高污水利用效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宁夏地区地处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附近,区域内的水资源的收入主要来自年内降水、河流的径流等;水资源的消耗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用水和城镇生产生活用水。
【小问2详解】
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灌区为宁夏平原和银川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春秋季气温较高,蒸发返盐,盐碱化现象严重;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单位面积灌水量逐年下降;供水管网不完善,供水线路长,浪费严重,调蓄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较低,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良性运行率低;地下水过度开采。
【小问3详解】
从开源和节流两大角度分析。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精准灌溉:喷灌、滴灌);建立区域水资源监测体系,联网化管理;探索盐碱地治理新技术,水体脱盐技术;开展灌排系统管理,将多余的灌溉用水及时排出;提高排污、治污技术,提高污水利用效率,达到循环用水的效果。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世界首条以中国为主投资、由中国主导修建的中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该铁路被中老两国称为“一条合作发展的友谊之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线路全长414公里(老挝磨丁—万象),而桥梁长度近62公里,隧道长度近198公里,桥隧比62.7%。其中,我国中交二航局参建的中老铁路西双版纳隧道全长10.7公里,最大埋深620米,最小埋深20米,随着隧道不断开挖,高温、高湿的情况不断加剧,洞内作业温度一度高达40℃。中老铁路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项目总投资由中国出资70%,老挝出资30%的7:3股比合资进行建设。该跨国铁路的建成,使老挝由“陆锁国”成为“陆联国”。
(1)分析西双版纳隧道在施工中出现高温、高湿环境的原因。
(2)简述中老铁路设计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而不采用高铁的理由。
(3)说明中老铁路的运营对中老边境的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隧道长度大埋藏深,通风条件差;隧道施工作业释放的热量;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形成高温环境。降水丰富,石灰岩广布,多裂隙,隧道内地下水渗出多,加上洞内温度高,水汽蒸发量大,形成高湿环境。
(2)老挝境内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林密,河流众多,修建高铁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资金不足,财力有限;老挝人口较少,对高铁客运需求量小;老挝是内陆国,与国外经济往来最适合采用铁路运输,所以中老铁路采用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
(3)改变了老挝的交通运输格局,使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促进了两国大宗商品的贸易,扩大了经济合作区的贸易量及贸易种类;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服务范围;中老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物资周转率,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益。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材料“中老铁路西双版纳隧道全长10.7公里,最大埋深620米,最小埋深20米”可以看出西双版纳隧道长度大,埋藏较深,通风条件差,空气流通困难,难以与外部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导致热量容易在隧道内部积聚,从而形成高温环境;隧道施工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运转、爆破作业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在隧道内部难以散发出去,使得隧道内的温度进一步升高;西双版纳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这也会对隧道内形成高温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西双版纳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加之当地石灰岩广布,多裂隙,雨水沿裂隙下渗多,使得隧道内地下渗水多,再加上高温,水汽蒸发量大,使得隧道内湿度极高。
【小问2详解】
中老铁路设计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而不采用高铁主要是考虑老挝的地质地貌、技术、经济和运输需求等因素,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首先,老挝境内山高林密,河流众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高铁要比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难度大很多;其次,高铁的修建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巨额投资,而老挝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资金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老挝作为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难以承担高铁的高额投资和后期运营维护费用;老挝人口较少,对高铁客运需求量相对较小,因此投资高铁的经济效益不高;最后,老挝作为内陆国,与国外经济往来最适合采用铁路运输。因此中老铁路采用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更为合适。
【小问3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及图中给出的信息对中老铁路的运营进行分析可知:中老铁路的运营改变了老挝的交通运输格局,使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促进了两国大宗商品的贸易,扩大了经济合作区的贸易量及贸易种类,增强了区域内的经济活力;中老铁路的开通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服务范围,加强了两地间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中老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中老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物资周转率,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提高了经济合作区的经济效益;中老铁路的运营推动了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区域内交通、物流、通信等方面的水平,为经济合作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老铁路的运营提升了经济合作区的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土壤类型
样点数量
土壤含水率(%)
土壤干容重(g·cm-3)
水稻土
71
24.38
1.22
石灰土
10
20.34
1.26
红壤土
33
20.75
1.30
土壤类型
样点数量
土壤含水率(%)
土壤干容重(g·cm-3)
轻壤土
51
22.09
1.24
中壤土
42
22.15
1.25
重壤土
15
21.69
1.28
砂壤土
6
21.21
1.33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2024届高考二模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2024届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