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探究体验,趣味知识,回顾活动,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运用鸽巢原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通过对鸽巢原理的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准备:数字教材软件、多媒体资源、铅笔、纸杯、合作探究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活动“好朋友”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料事如神”么?我今天也可以做到“料事如神”,你们相信么?我们就来试一试。
请同学们在你的脑子里想出3个好朋友的名字,为了方便证明结果的准确性,要想我们班集体内的同学。
想好了么?我断定,你们想的3个好朋友中,一定至少有2名同学的性别相同,对么?
2.至少2人的性别相同是什么意思?
3.验证:点学生说,证实观点。
4.设疑: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鸽巢问题》,
(二)导入新课
师:看来我的判断师正确的,这3个好朋友当中至少有2人的性别相同。我猜对了,这里是不是应该有掌声?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其中蕴含这数学原理《鸽巢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生:它为什么叫“鸽巢问题”?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
二、探究体验
(一)4放3的简单鸽巢问题
师:什么是鸽巢问题,简单来说就是鸽子进巢的问题。出示例题,师读题。
4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鸽巢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各种问题,科室让鸽子进入我们的课堂中,确实有些不方便,我们就来看看我们课堂上的鸽子和巢。(拿出学具,纸杯和笔)
师:我把巢换成了?
生:换成了笔筒。
师:我把鸽子换成了?
生:换成了铅笔。(出示例一)
1.解析题意
1.把4支笔放进3个杯子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能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结果。
总有一个被子中至少有2支笔呢?
这需要我们动手来证明。不过在做任何一道题之前,我们最关键的是要先理解题意。
总有1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板书)
师: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你们能找到么?对,就是“总有”和“至少”。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
师:至少是什么意思?至少有2支笔就是?
生:
师:谁能用自己的拥有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
师:只要有1只杯子里有大雨或等于2支笔,就说明这句话是正确的。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2.枚举法:学生分组活动进行证明。(点击出示活动要求)
(1)操作
师:我们一起来活动提示。XX同学来读。
每位小组长手里都有1张这样的“学习单”,就请你们把小组探讨的过程、摆放的过程用数字或者符号,在学习单的空白方框中记录。(预计5分钟)
师下台巡查,并指导学生操作,找出典型内容,拍照记录。
(2)汇报
师:好了么?我刚才看到大家很多不同的记录方法,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投屏)
这是XX组的“学习单”请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操作过程吧!9(3任拿杯子,组长拿笔操作)
师:我发现刚才展示的组记录的结果看着有点?对,有点乱,没有做到有序思考,刚才他们在找到这4中情况后,还在找,我就提示他们和前面的重复了。有没有按照一定顺序来找的小组呢?
点小组上台展示,师板书记录。
(预设)刚才我已经给过提示,“不考虑被子的顺序,只考虑被子内笔的支数”,所以0、2、2和2、0、2这两种情况相同么?
对,我们只要做到“有序”思考,不遗漏就可以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否已经将所有的可能性都罗列出来了?
我们来看看这句话“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
“至少有2支笔”也就是“最少有2支笔”,我们只需要看哪个杯子就可以了?
生:笔最多的杯子。
师:也就是笔最多的那个杯子里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支笔,就证明“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这句话师正确的,对么?
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摆放的。
展示自己的摆放方法。
(3)总结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把所有可能性都一一列举了出来,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枚举法”(板书)。
“枚举法”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2.假设法
(1)初步认知
师:刚才我们萝莉处很多可能性,才确定了我的这句话是正确的,你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一下子就能确定我们这句话的正确性?谁来说。
生:(预设)我们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共有4支笔,3个被子,用4÷3=,可见每个杯子里都放了1支笔,余下的这支笔无论放在哪个杯子里,都会造成“至少有1个杯子有2支笔”,所有我认为“总有1个杯子至少有2支笔”是正确的。
师:大家注意以下,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是什么?
生:平均分。
师:也就是“假设”把4支笔先平均分数这3个杯子里,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给它起名为“假设法”。
“假设法”的关键就是要先进行“平均分”。(板书)
师:为什么要先进行平均分?
生:(预设)因为平均分才能让每个杯子分得的笔的数量最少。
师:对,让每个杯子分得的笔的数量最少,你才能得到“至少”数。
在遇到“鸽巢问题”,我们也可以用“假设法”先进行?
生:平均分
师:平均分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表示呢?
生:4÷3
师:也就是把4支笔平均放入
生:3个杯子里,等于1余1.
师:我们的结论是“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啊?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生:1+1=2。因为现在每个杯子里都有1支笔,但是还余下1支笔,剩下的那只笔无论放在哪个杯子里,总有12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
师:1+1中的第一个1表示(生回答:表示每个杯子里都已1支笔)。第二个1表示(生回答:余下的1支笔)
所以就可以证明“总有1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
(2)加强练习
师:现在杯子和笔都增多了,变成了5支笔和4个杯子。总有1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这句话还正确么?谁来证明。
师:现在变成了6支笔和5个杯子。总有1个杯子里至少有2支笔这句话还正确么?谁来证明。
那么当有100支笔和99个杯子呢?
(3)建立模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前面这些问题中笔和杯子的数量都有什么关系?
生:笔的支数都比杯子的数量多1。
师:也就是说“鸽子”总比“巢”的数量多1时,总有1个巢内至少有2支鸽子。这就是我们的鸽巢问题。我们再解决鸽巢问题时,可以先?(生:平均分)
师:让鸽子的数量除以?(生:巢数)
师:如果有“余数”,至少数怎么算?(生:商+1)
师:也就是说“总有一个鸽巢里有商+1个鸽子”
(二)知识拓展
师:其实“鸽巢问题”再很久以前就已经被数学家XX发现了,播放课件。
有了“鸽巢问题”的模型,我想让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问题。
1.鸽子增多了,巢还是3个。
5只鸽子飞进3个巢,总有一个巢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对么?
师:谁来说一说。
生:(预设)5只鸽子飞进了3个巢中,可以用假设法来计算。
5÷3=
1是每个巢里至少有1只鸽子,余下2只鸽子,这2只鸽子再平均分进2个巢中。
1+1=2
所以总有1个巢里至少有2只鸽子。
师:(总结)XX同学说先平均分,每个巢中有1只鸽子,余下的2只,是不是用1+2?
生:平均分。
师:XX同学是怎么说的?余下的2只还要?
生:平均分。
师:为什么?
(预设)因为平均分,才能使每个巢里的数量尽量最少,所以我们对余数依然要“平均分”,因为余数总比除数小,所以商最多只能再加“1”。
师:(出示模型)我们又一次证明了鸽巢问题的模型。
鸽子的数量÷巢数=商余数
余数无论是几依然要平均分,每个巢中最多只能得到1只,所以“至少数”只能是“商+1”。
2.“鸽巢问题”进阶
师:我们的“鸽巢问题”又发生变化了,你能够解决么?
请读题“11只鸽子飞进了4只巢里,总有一个巢里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
你认为对么?为什么?
师:你需要用杯子和笔摆一摆么?
师: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么?
生:用假设法。
11÷4= 2+1=3
所以总有1个巢里至少又3只鸽子。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算是每一步表达的含义。
生:11÷4 也就是把11只鸽子平均分到4个巢里。
2+1 余数要再次平均分,也就是“2+1”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我们的“至少数”,也就是“总有一个巢中至少又3只鸽子”
这里依然要先进行?(生:平均分)
得到的商怎么办?(生:+1)
就得到了我们的?(生:至少数)
(三)总结
师:我们的鸽巢问题不论用“枚举法”,还是“假设法”都可以列举出,为大家喜欢用“假设法”呢?我猜测是因为当鸽子的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列举出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多,会很麻烦,所以就会选择用“假设法”。
假设法的关键就是先进行?(生:平均分)
先把鸽子进行平均分,让每个巢里进入的尽可能少的鸽子数量。
有余数的,依然要把余数怎么?(生:平均分)
余数最多只能给巢中再分?(生:1只)
所以我们的至少数=(生:商+1)
无论余几,都要?(商+1)
假设法的关键就是平均分,无论怎么分,最后都是“商+1”。
四、趣味知识,回顾活动
在古代,我国就有人运用了“鸽巢问题”,他用“鸽巢问题”干嘛了?(播放视频)
在课前,老师说了“3名同学至少又2人性别相同”,谁能用“鸽巢问题”解释以下。(点学生说)
师:谁是鸽子?谁是巢?
五、练习
看来“鸽巢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真的很广泛,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否把“鸽巢问题”的原理运用在其它问题当中呢?
打开练习本,完成黑板上的3道题,一定要弄清楚,谁是鸽子,谁是巢。完成的同学请起立,并报数。
1.确定鸽子和巢。点学生说
师:在第一题中谁是鸽子,谁是巢?
师:在第二题中谁是鸽子,谁是巢?
师:在第三题中谁是鸽子,谁是巢?
大家找的都很准确,你的计算和推理是否正确呢?请下课后将你的练习本交给组长,下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探究新知,体验均分,提升思维,构建模型,追根溯源,了解“鸽巢原理”,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5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