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课教学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背景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粗盐的提纯,新课导入,一选择实验用品,溶解仪器,过滤仪器,蒸发仪器,其他实验用品,水火柴,实验探究,新课推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粗盐提纯包括 、 、 和计算产率几步,其中四次用到玻璃棒,每次的作用分别是 、 、 、 。
2.过滤操作要点可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则其可能的原因是 ,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 时,便停止加热。
请阅读课本P87-88,完成相应实验探究并思考如下问题:
托盘天平、药匙、 烧杯、 玻璃棒、 量筒(10mL)、 胶头滴管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玻璃棒)
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玻璃棒)
分组实验:分工协作,分步操作,记录现象及数据。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提示:一贴、二低、三靠】
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1 .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使盐溶液浓缩?
2 .有的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大于理论值,有的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小于理论值,他们造成这些情况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不能,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1)造成产率过高的可能原因:量水时俯视量筒;倒水时不洒出等。
(2)造成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率降低;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从而产率降低;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从而使产率降低。
3.有的小组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他们应如何进行下步操作?
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1)过滤时滤纸破损。(2)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应对措施:重新过滤一次。若仍然浑浊,则检查并更换过滤器,重新实验。
3.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那么,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原理是什么?怎样操作?
4.物质的除杂,又叫做物质的提纯,其目的是将混合物中的少量 除去,得到较纯净的物质。
回顾粗盐的提纯相关知识,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
5.物质除杂遵循三个原则:①是提纯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 ;②是不减少被提纯物质,即所加试剂只与 反应,而不与 反应;③是易分离。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那么,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原理是什么?怎样操作?
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下面是是某同学设计的,用粗盐提取氯化钠的流程图。 (1)请同学们讨论其设计意图并完成填空。 (2)讨论归纳物质除杂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根据流程图回答:(1)操作Ⅰ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 ,沉淀是 ;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的试剂B是 ,目的是 ;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
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残留物飞溅
碳酸钙(或CaCO3)
碳酸钠(或Na2CO3)
2NaOH+MgCl2 =Mg(OH)2↓+2NaCl
除去NaOH和Na2CO3
1.原理:利用杂质与要提纯物质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的差异,选择一定的方法,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或与被提纯物质不同的存在状态并分离除去。
2.基本方法:(1)物理法:如过滤、结晶等。(2)化学法:如气化、沉淀、转化等。
综合题型一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过滤和蒸发的操作要点
1.下列是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解析:过滤时搅拌容易捅破滤纸,从而导致过滤失败,故A错;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B正确;蒸发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液,以免晶体受热后飞溅出来,如果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不仅造成损失,而且可能因此发生意外事故,C错;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不是1/3,D错。
2.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捣碎研细B.搅拌溶解C.引流浊液D.搅拌防溅
解析:玻璃棒属于易损坏的玻璃仪器,不能用于捣碎,这样会将玻璃棒折断,故A错误;玻璃棒的搅拌,加速了液体的流动,使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更快,故B正确;液体顺着玻璃棒流下,防止了液体溅出,故C正确;D.蒸发皿是陶瓷做的,在加热时,会产生受热不均的情况,会使液滴飞溅,故D正确。
综合题型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玻璃棒在各个步骤中的作用
3.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A.研钵B.量筒C.烧杯D.试管
综合题型三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综合实验
解析:(1)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的,烧杯是用来做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的,试管可以加热少量的液体,这三种仪器都是玻璃仪器,用力撞击会损坏,要将大颗粒的粗盐变成小颗粒,需要用到研钵,故选A;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填序号)。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A、B、C 是滤纸的正确的折叠方法,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流入下面的烧杯,故选D;
解析:(3)在加热食盐蒸发时,除了所给的仪器,还需要盛放液体的加热装置,故答案为蒸发皿。为尽量减少飞溅,应使用玻璃棒连续搅拌;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号)。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解析:(4)既然粗盐的产率低说明在提纯时,损失了精盐。食盐没有完全溶解,会使精盐的质量减少,故A正确,食盐飞溅了导致了精盐的减少,故B正确,精盐很潮湿,增大了精盐的质量,会使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蒸发皿中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使精盐的质量减小,故D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过滤操作要领,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烧杯口紧靠玻璃棒,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实验用品,溶解仪器,过滤仪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试讲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战演练,一贴二低三靠,操作步骤,搅拌加快溶解,玻璃棒漏斗,计算产率,出现较多晶体,搅拌防止液滴飞溅,×100%,7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pptx、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