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63961/0-17185006762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63961/0-17185006762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63961/0-17185006763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63961/0-171850067642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63961/0-17185006764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63961/0-171850067654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63961/0-17185006766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863961/0-171850067665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备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朗读,疏通文意,含蓄美,文化美,精神美,音乐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从,跟随、追寻。之,代“伊人”。
译:河畔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深秋白露凝结成了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路又险又高。阻,险。跻,(路)高而陡。
译: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她就站在河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又高险。顺流而下寻觅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译:河畔芦苇长得非常繁茂,清晨的白露依然逗留。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她就站在河的另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又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以“蒹葭”起兴,交代了主人公所思慕的对象和其所在的地点,写出了主人公的思慕之切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心情。
开头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景物描写。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露凝霜结、萧瑟冷寂的晚秋图,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抒发了主人公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叙写追求“伊人”的道路艰难而漫长,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因不能见到心上人而焦虑、忧愁的心情。
“宛”是“好像”“仿佛”的意思,这个字将实景、实情与幻觉、想象结合,创设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景象,突出表现了主人公的痴情,富有艺术感染力。
景物描写: 营造了秋天凄清悲凉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道路之难走反衬了主人公思念之切。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渺,更写出了与“伊人”因水相隔的痛苦和无奈。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描绘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暗示“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伊人“的行踪有那些变化?
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所谓伊人 ”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
为自己心爱的人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痴情青年男子的形象。
第一章:憧憬第二章:焦急、失望
第三章:惆怅、遗憾、怀念
(1)“《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固其国焉。”——《毛诗序》“所谓是知周礼之人”——《毛诗正义》“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思见之诗。”——《诗经通论》《蒹葭》主旨解读没有定论,无人知晓这首诗中的“伊人”一词真正的所指,含蓄美是朦胧美最高层,是诗歌至高之美,从以上三种观点可以理解为“伊人”是贤人。
(2)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主人公是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不断寻找的行动。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那种痴迷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等,而是将此情含蓄地隐藏在“溯回”“溯游”一系列艰辛的寻找动作中,婉转地表达了诗人真挚纯洁的情感。
(2)作品虽未着意刻画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伊人—高洁、可敬、可亲、可爱。主人公—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坚贞不渝。
《蒹葭》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诗中蕴含了“中庸之道”、“自强不息”“可望而不可即”等思想,对后世诗歌创作和人格塑造的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虚心涵泳过程中,读者可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更加自觉主动地积累文化知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蒹葭》的文化美体现在它的中和之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是《蒹葭》的文化魅力。《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蒹葭》中诗人对“伊人”的追求体现了美和善的统一,在诗中,叙述主人对“伊人”的情感是急促、热切的,但诗中的语言表达是平和细腻的,行为方式是含蓄内敛的,即使在坚持不懈、上下求索的追求中也符合谦谦君子的温雅风度,这也是“礼”的体现。
《蒹葭》一诗体现了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的追梦精神,诗人的等待和求索是一种积极的情愫,面对遥不可及的梦想,依旧会满怀期待的追寻美好、真理,在寻寻觅觅地探求中,饱享着无限的人生喜悦,实现胸怀豁达、精神超脱,这也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上下求索的追梦精神。
(1)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蒹葭》全诗共分为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但能显示作者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还增强了诗歌的旋律感、音乐感,使其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情澎湃的表达效果。与此同时,每章第一句中的“苍苍”“萋萋”“采采”运用了叠词的修辞手法,不仅生动确切地写出了芦苇的茂盛、苍茫,还增强了语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2)每章用韵,具有音韵美。第一章压ang韵,第二章压I韵,第三章压I韵。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不懈追求和强烈的思念之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一等奖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诗中读出“诗之魂”,从景中绘出“诗之魂”,从情中品出“诗之魂”,迁移悟“诗之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蒹葭完美版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风》,“芦苇”,重点字注音,《蒹葭》结构内容,整体感知,主旨归纳,三节诗有什么特点,总结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课文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作家作品,基础梳理,整体感知,理解诗意,茂盛的样子,所说的所怀念的,那人指所爱的人,逆流而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