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模拟】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全国各地区)
-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武汉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苏南京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河北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河南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泰州卷)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西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西卷),文件包含物理江西卷全解全析docx、物理江西卷考试版A4docx、物理江西卷考试版A3docx、物理江西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物理江西卷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3、三模考试大概在中考前两周左右,三模是中考前的最后一次考前检验。三模学校会有意降低难度,目的是增强考生信心,难度只能是中上水平,主要也是对初中三年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检测,让学生知道中考的一个大致体系和结构。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西卷)
物理·全解全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中国诗词大会,赏诗词之美,颂江山如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 大(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青山为参照物,轻舟是 的。
【答案】 响度 运动
【详解】[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太大,即声音的响度大。
[2]以青山为参照物,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轻舟是运动的。
2.如图,春天里乘坐城区内公交车,可以欣赏到路边百花争艳的美景。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朵花,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 反射;公交车上的逃生安全锤一端设计成锥形,目的是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答案】 漫 增大
【详解】[1]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朵花,是因为光在花朵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2]根据压强知识可知,公共汽车上的逃生安全锤一端设计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以便打破玻璃顺利逃生。
3.如图所示。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机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来照明的白炽灯已被节能、环保的LED灯所替代,LED灯主要是用 (选填“超导”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答案】 不变 半导体
【详解】[1]惯性和物体的质量有关,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变,则它的惯性也不变。
[2]用来照明的白炽灯已被节能、环保的LED灯所替代,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介于由导体和绝缘体之间,LED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4.某地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到街头巷尾用砂纸清除那些违章“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 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过了一会儿,小敏感觉砂纸发热是通过 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答案】 增大 做功
【详解】[1]砂纸表面很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2]过了一会儿,小敏感觉砂纸发热,即摩擦生热,是通过消耗机械能,产生内能,即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5.如图甲所示的某品牌插秧机,其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农民只需在作业前进行相关设定,即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作业。北斗导航卫星是通过 向插秧机发送位置信息的。当插秧机匀速作业时,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电磁波 变小
【详解】[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故北斗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向插秧机发送位置信息的。
[2]动能有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当插秧机匀速作业时,速度不变,质量减小,动能变小。
6.学校承担社会上的大型高规格考试时,校门口会设立测温装置和人脸识别装置。其中测温装置是利用 强弱来对考生进行体温监测的;当人远离人脸识别装置的镜头时,他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红外线 变小
【详解】[1]由于人能发出红外线,校门口的测温装置是利用红外线对考生测温。
[2]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人远离镜头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他的像将变小。
7.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装置:风吹动风车带动磁体上方的线圈转动(线圈两端引出线上的绝缘漆已全部刮掉),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在无风吹时,若要让线圈转动,可将图中电流计换成 。
【答案】 电磁感应 电池
【详解】[1]图中线圈、导线和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处在磁场中,风吹风车带动线圈转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所以该装置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2]若将图中电流计换成电池,无风吹时,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8.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后,当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滑片P在适当位置不移动,一段时间后,两电表示数都变大,则故障可能是 。
【答案】 不变 R2短路
【详解】[1]由图所示电路知道,小灯泡R1和R2的连接方式为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电阻R1的阻值,R1的阻值是不变的。
[2]一段时间后,如果R1短路,电压表也被短路示数变小,故不可能是R1短路;如果R2短路,电路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故R2短路有可能;如果R1断路,整个电路断路,电流表示数减小为0,故不可能是R1断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选项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9.关于中学生以及中学生体育运动的相关数据,下列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完800米后体温可达到38.6℃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长度能达到2.5dm
C.升国旗时,同学们完整唱完国歌的时间约为2.5分钟
D.中学生百米跑的速度能达到20km/h
【答案】D
【详解】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不大,跑完800米后体温基本不变,不可能达到38.6℃,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长度能达到2.5m,故B不符合题意;
C.升国旗时,同学们完整唱完国歌的时间不足1分钟,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跑步的速度能达到7m/s=25km/h,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如图是《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官府用来运载税银的“六桨课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划桨时,桨是一个费力杠杆
B.当卸下税银,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C.桨划水的力与船受到水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桨划水的力与船受到水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详解】A.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正确;
B.当卸下税银,船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故B错误;
CD.桨划水的力与船受到水的阻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D错误。
故选A。
11.在学校科技周展示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塑料瓶自制了一个火箭模型,在瓶子的侧壁安装一个电火花发生器,按下按钮会产生电火花,从瓶口喷入酒精后,盖上锥形纸筒,按下按钮,纸筒立即向上飞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酒精燃烧越充分,酒精热值越大
B.纸筒飞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纸筒飞出相当于热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
D.瓶内出现的白雾是由水蒸气汽化而成的
【答案】B
【详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酒精热值保持不变,不是瓶内酒精燃烧越充分,酒精热值越大,故A错误;
BC.纸筒飞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热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那么纸筒飞出不是相当于热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故B正确,C错误;
D.瓶内出现的白雾是人眼能看到的,是液态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2.数形结合是物理学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四幅图像能正确反映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是( )
A.图甲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B.图乙表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C.图丙表示同种物质密度与其体积的关系
D.图丁表示物体由静止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D
【详解】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恒定不变,而图甲中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阻一定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与体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由静止下落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逐渐变大,由W=Gh可知,h逐渐变大,因此W也逐渐变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加入甲、乙两种质量相同的液体,静止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甲、乙两液体中,两球均处于漂浮状态且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未放入小球时,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小球A所受浮力等于小球B所受浮力
D.小球A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小球B排开液体的体积
【答案】BD
【详解】A.由图可知,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已知甲、乙两容器装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根据可知甲乙液体密度的关系
ρ甲>ρ乙
故A错误;
B.未放入小球时,由图可知,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因为
ρ甲>ρ乙
根据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
p甲>p乙
故B错误;
CD.由于两球均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由于A、B两球的重力相同,所以小球A所受浮力等于小球B所受浮力,因为
ρ甲>ρ乙
由F浮=ρ液gV排可知AB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
V排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吉林卷),文件包含物理吉林长春卷全解全析docx、物理吉林长春卷考试版A4docx、物理吉林长春卷考试版A3docx、物理吉林长春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物理吉林长春卷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江西卷),文件包含物理江西卷全解全析docx、物理江西卷考试版A4docx、物理江西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物理江西卷考试版A3docx、物理江西卷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长沙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难度系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