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a-40 Ti-48
    本卷涉及的实验均须在专业人士指导和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条件下完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原料一产品制备的过程最可能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A. 石油—汽油B. 煤一甲苯C. 海水一液溴D. 食盐—金属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石油得到汽油,是根据沸点不同,分馏得到的,属于物理变化,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从煤中得到甲苯,是通过煤的干馏,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项不符合题意;
    C.海水中的溴是溴离子,通过置换反应得到溴单质,故C项符合题意;
    D.电解熔融的NaCl制备金属钠,属于分解反应,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燃烧和呼吸,所以常用作灯泡和粮食的保护气,故A正确;
    B.碳酸钠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以与油脂发生反应,所以常用于清洗油污,故B正确;
    C.二氧化硅是熔点高共价晶体,所以常用于制作熔炉,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所以常用于漂白纸张,故D错误;
    故选D。
    3.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A. 正盐的阴离子结构可以表示为
    B. 基态Cr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C. 的空间填充模型:
    D. 龋齿的成因可以表示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HPO3为正盐,说明亚磷酸为二元酸,则亚磷酸根离子的结构式为[]2﹣,故A错误;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的二氧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为,故C错误;
    D.龋齿的成因是因为羟基磷灰石与酸性物质产生的氢离子反应生成钙离子、磷酸氢根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4. 中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其晶体组成为。39号元素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常以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正四面体形B. Y位于第五周期IIIB族
    C. 各金属元素离子都符合最外层结构D. 可利用X射线衍射法获取其晶体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磷酸根离子中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A正确;
    B.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价电子排布式为4d15s12,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IIB族,故B正确;
    C.嫦娥石中钙元素、钇元素、磷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3、+5、—2,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亚铁离子不符合最外层结构,故C错误;
    D.X射线衍射实验是获得晶体结构最科学可靠的方法,则可利用X射线衍射法获取其晶体结构,故D正确;
    故选C。
    5.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B. 除去中的
    C. 分离胶体中的NaClD. 蒸干溶液得到无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不能将氢氧化钠直接放在容量瓶中溶解,故A项错误;
    B.除去SO2中的SO3可以通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SO2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不反应,故B项正确;
    C.分离氢氧化铁中氯化钠不能过滤,两者均能透过滤纸,应该透过用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胶体不能,故C项错误;
    D.蒸发AlCl3溶液过程中,铝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最终得到氧化铝,无法得到无水AlCl3,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6. 合成抗肿瘤药氟他胺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吡啶是一种有机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ml丙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B. 乙和丙都能与盐酸反应
    C. 吡啶的主要作用是作催化剂D. 甲中除氟外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丙中含有酰胺基和一个苯环,1ml丙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乙和丙分别含有氨基和酰胺基,都能与盐酸反应,B正确;
    C.与反应:+→+HCl,吡啶为有机碱,吸收HCl,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有利于提高反应转化率,不是催化剂,C错误;
    D.根据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甲中除氟外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正确;
    答案选C。
    7. 聚合硫酸铁(SPFS)是水处理中重要的絮凝剂,SPFS可以表示为。下图是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SPFS的一种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酸浸釜中加入的酸最好是稀硫酸
    B. 每生成1mlSPFS消耗
    C. 在聚合釜中,随着水的加入中变小
    D. 减压蒸发的优点是蒸发温度低,SPFS不易分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废铁屑在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后加入硫酸酸浸,将氧化铁和铁转化为硫酸铁和硫酸亚铁,过滤得到含有硫酸铁、硫酸亚铁的滤液和固体残渣,向滤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溶液中硫酸亚铁转化为硫酸铁,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和水使溶液中的铁离子部分水解生成SPFS,减压蒸发得到SPFS固体。
    【详解】A.由SPFS固体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可知,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酸浸釜中加入的酸最好是硫酸,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硫酸亚铁转化为硫酸铁,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生成1mlSPFS时,消耗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ml,故B正确;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和水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铁离子部分水解生成SPFS,随着水的加入,硫酸铁溶液的浓度减小,铁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则中变大,故C错误;
    D.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可以降低蒸发温度,防止温度过高,SPFS受热分解,故D正确;
    故选C。
    8. 很多络离子的颜色是因为发生了价层电子的d-d跃迁导致的。配体使原来能量相同的d轨道发生分裂,有的d轨道能量升高,有的d轨道能量降低,价层电子的d轨道上的电子可以在不同能量的d轨道之间跃迁,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而表现出特定颜色。下列络合离子可能有颜色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心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d轨道未排满电子,可能发生价层电子的d-d跃迁导致有颜色,A正确;
    B.中心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d轨道已排满电子,不可能发生价层电子的d-d跃迁,不可能有颜色,B错误;
    C.中心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d轨道已排满电子,不可能发生价层电子的d-d跃迁,不可能有颜色,C错误;
    D.中心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d轨道无电子,不可能发生价层电子的d-d跃迁,不可能有颜色,D错误;
    答案选A。
    9. 氮掺杂石墨固体(部分结构如图所示)有石墨的特性(如导电性)。研究发现过硫酸氢盐()可作为消除水体中某些有机物的催化剂,机理如图,已知代表吸附在固体表面的活性氧化自由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硫酸氢盐中S的化合价为+6价
    B. 氮掺杂石墨中的N为杂化
    C. 可能存在反应
    D. 和的结构中S的杂化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的结构式为,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氮掺杂石墨有石墨的特性说明氮掺杂石墨中存在碳氮双键,形成碳氮双键的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消除水体中某些有机物时发生的反应为,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和的结构式分别为和,两种离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杂化方式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说法正确且可以用氢键解释的是
    A. 可以作为还原剂冶炼铁、铜等金属B. 雪花为晶体,且呈现六边形形态
    C. 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小于苯D. NaH的熔点高于金属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可以作为还原剂冶炼铁、铜等金属,是具有还原性,可以与铁的氧化物、铜的氧化物发生反应,与氢键无关,A错误;
    B.雪花为晶体,且呈现六边形形态,与分子间氢键有关,B正确;
    C.吡啶与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大于苯,C错误;
    D.NaH是离子晶体,Na是金属晶体,NaH的熔点高于金属Na与氢键无关,D错误;
    答案选B。
    11. 植物中的挥发油(精油)可随水蒸气蒸馏出而又与水不相溶,一般分为轻油()和重油()。将捣碎的药材原料置于烧瓶中,如图所示,加适量水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装置,通入冷却水,加热微沸1h,打开活塞用量筒收集挥发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后量筒收集到的是主要是轻油
    B. 冷却水从b口通入
    C. 不直接加热蒸馏精油防止温度过高发生氧化或分解
    D. 也可以用该套装置提取海带灰中的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热测定器蒸馏时,轻油、重油和水蒸气一同进入回流冷凝装置,当回流冷凝装置中液面高于回流管时,轻油回流进入测定器,则打开活塞用量筒收集到的挥发油是重油,故A错误;
    B.为增强冷凝效果,应从a口通入冷却水,增大镏出物与水的接触面积,故B错误;
    C.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会因温度过高导致精油发生氧化或分解,所以实验时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加热蒸馏精油,故C正确;
    D.碘是受热易升华的固体,但水溶液中的碘不能与水蒸气一同受热挥发,所以该套装置不能用于提取海带灰中的碘,故D错误;
    故选C。
    12. 人体内的碳酸酐酶CA(阴影部分,His完整结构如左图)对于调节血液和组织液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五元环中存在大键
    A. 该过程总反应为
    B. 氮原子Ⅰ和Ⅱ相比,最可能跟形成配位键的是Ⅱ
    C. ①→②→③催化全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D. CA超高催化效率可能是因为影响配体水分子的极性,使水更容易电离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过程中反应物有CO2和H2O,生成物有,总反应为,故A正确;
    B.五元环中存在大π键,则Ⅰ中氮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其中2个杂化轨道形成键,1个杂化轨道用来容纳孤电子对,即Ⅰ中氮原子含孤电子对,Zn2+提供空轨道,最可能与Zn2+形成配位键,故B错误;
    C.由图可知,①→②→③催化全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
    D.Zn2+与水分子中O原子形成配位键,影响配体水分子的极性,使水更容易电离出H+,故D正确;
    故选B。
    13. 中科院研究人员使用水、碳酸酯两相电解液通过电化学固—液反应器将Na嵌入到合成,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B. 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 阳极区采用水相,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D. 理论上,当电路转移0.2ml电子时,此时固体中钠铁个数比为1:5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铁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碘三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碘离子,电极反应式为I+2e—=3I—,钠电极为阳极,金属钠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钠离子,电极反应式为Na—e—=Na+,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放电生成的碘化钠进入反应器中与FePO4反应生成NaxFePO4和NaI3,合成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合成总反应可以表示为,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合成NaxFePO4过程中,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故B错误;
    C.金属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阳极区不能采用水相,故C错误;
    D.当电路转移0.2ml电子时,放电生成0.2ml钠离子,但无法确定参与反应FePO4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依据反应器中的反应方程式确定x的值,不能计算固体中钠铁个数比,故D错误;
    故选A。
    14. 泥土彩塑(左图)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在制作过程中匠人向泥中加入鸟粪石有利于减少风干的时间并避免泥塑出现裂缝,鸟粪石的某种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 该晶体中Mg和P的个数比为3:2
    C. 以的P为顶点的晶胞中含两个N,剩余P占据晶胞部分面心,则面心占有率为
    D. 鸟粪石也可用于吸附沉降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能与其晶体表面大量的氧原子和羟基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晶胞结构可知,鸟粪石晶胞中含有六水合镁离子、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则该晶体是由阴阳离子形成的离子晶体,故A正确;
    B.由晶胞结构可知,鸟粪石晶胞中位于顶点和体心的磷酸根离子的个数为4×+1=,位于面心的六水合镁离子的个数为3×=,则晶体中镁原子和磷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B错误;
    C.由晶胞结构可知,鸟粪石晶胞中磷酸根离子位于顶点和体心,铵根离子和六水合镁离子位于面心,则以磷酸根离子的磷原子为顶点的晶胞中含两个氮原子,剩余磷原子占据晶胞部分面心,则面心占有率为,故C正确;
    D.由晶胞结构可知,鸟粪石晶体表面大量的氧原子和羟基,所以鸟粪石也可用于吸附沉降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故D正确;
    故选B。
    15. 某氨基酸衍生物AcryMet(简称)的,。常温下构建体系,其中,,体系中含Cu物种分布系数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时
    C. 时,存在
    D. 后继续增大pH,溶液中的一定继续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溶液pH为6.90时,溶液中(CuHL)+的分布系数为48%,Cu(HL)2的分布系数略大于48%,由电离常数可知,溶液中HL—的浓度为=2.75×104.43ml/L,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K=≈2.75×104.43,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溶液pH为4.5时,溶液中[CuHL+]小于0.0125 ml/L,由电离常数可知,溶液中HL—的浓度为=2.75×102.03ml/L,则溶液中HL—的浓度大于[CuHL+],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溶液pH为11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溶液pH为12时,[CuL(OH)]—的分布系数接近最大,则续增大pH,溶液中[CuL(OH)]—会转化为氢氧化铜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从“钛磁铁矿”冶炼金属铁后的“含钛高炉渣”中提取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含钛高炉渣”的组成如下:
    ②“水浸”溶液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熔融”时,为了使反应物充分受热融化反应,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模拟“熔融”过程的反应,将固体与按物质的量1:2混合反应生成反应过程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
    ①“熔融”过程生成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水浸”后滤渣主要有___________。
    (3)整合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三钠,)能够与金属阳离子按1:1反应形成非常稳定的整合物()。已知,
    ①“水解”步骤加入EDTA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常温下,某溶液中和Fe3+浓度均为:的溶液中,用氨水调pH至4时溶液中的___________。
    (4)一种晶体结构如图(黑球表示,白球表示),其熔点为1850℃。
    ①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电解”时,以覆盖氮化硼的石墨电极为阳极,电解的共熔物得到金属钛,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1)将含钛高炉渣粉碎
    (2) ①. ②. SiO2、CaSO4
    (3) ①. 防止加氨水时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混在中,提高了纯度 ②. 1:10
    (4) ①. 3 ②. 助熔剂
    【解析】
    【分析】含钛高炉渣,主要成分有、SiO2、Al2O3、CaO 、MgO以及少量的Fe2O3,加入(NH4)2SO4焙烧, SiO2几乎不发生反应,转化为,Al2O3、MgO、CaO、Fe2O3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尾气为NH3; “水浸” 时溶液的,则滤渣中含有SiO2和微溶物CaSO4,滤液中含有、Al2(SO4)3、MgSO4、Fe2(SO4)3,滤液中加入EDTA,把金属阳离子按1:1反应形成非常稳定的整合物后,加入氨水得到沉淀,过滤后得到分解为TiO2,通过电解TiO2得到金属钛。
    【小问1详解】
    “熔融”时,增大接触面积,可使反应物充分受热加快反应速率,则融化反应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将含钛高炉渣粉碎。
    【小问2详解】
    ①某实验小组模拟“熔融”过程的反应,将固体与按物质的量1:2混合反应,设与的物质的量依次为1ml、2 ml,则固体混合物为400g,结合分析与元素质量守恒,得到CaSO4、的物质的量依次为1ml、1 ml,它们的质量共296g,,根据反应过程的热重曲线可知,此时逸出的气体为氨气和水蒸气。则 “熔融”过程生成的方程式为。
    ②据分析,“水浸”后滤渣主要有SiO2、CaSO4。
    【小问3详解】
    ①“水解”步骤加入EDTA的目的是:加入EDTA,把金属阳离子按1:1反应形成非常稳定的整合物,可防止加氨水时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混在中,提高了纯度。
    ②常温下, 溶液中,调pH至4时,,有产生;常温下, Fe3+溶液中,调pH至4时,,有沉淀产生,则常温下,某溶液中和Fe3+浓度均为:的溶液中,用氨水调pH至4时溶液中的。
    【小问4详解】
    ①由图知,的配位数为3。
    ②电解熔融的时,阳极氧离子失去电子得到氧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金属钛,由于晶体的熔点为1850℃,“电解”熔融的 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则以覆盖氮化硼的石墨电极为阳极电解的共熔物得到金属钛时,的作用是助熔剂,使在较低的温度下熔化,跟电解熔融氧化铝时冰晶石的作用相同。
    17. 次甲霉素是一种常用抗生素,其中间体化合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注:Ts—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TsCl可活化羟基,则D→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芳香族化合物I是H的同分异构体,1ml化合物I与Na反应最多生成(标准状况下),且化合物I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3组峰,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4,7-辛三醇为原料合成(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
    【答案】(1)2-戊炔
    (2)醚键、碳碳双键 (3)+TsCl+TsOH+HCl
    (4)氧化反应 (5)
    (6) (7)
    【解析】
    【分析】根据A、C结构简式可知B为,名称为2-戊炔,C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D与TsCl反应生成E,根据E的结构简式可知产物还有TsOH、HCl,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根据H的结构简式和G的分子式,可推知G为,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B为,名称为2-戊炔;
    【小问2详解】
    根据E的结构简式,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碳碳双键;
    【小问3详解】
    TsCl可活化羟基,根据分析,D→E的反应方程式为+TsCl+TsOH+HCl;
    【小问4详解】
    E→F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小问5详解】
    根据分析,G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6详解】
    H的分子式为,芳香族化合物I是H的同分异构体,I含有1个苯环,1ml化合物I与Na反应最多生成(标准状况下),则I还含有3个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3组峰,其结构简式符合要求的有;
    【小问7详解】
    2,4,7-辛三醇为,发生氧化反应,羟基转化为酮羰基,再发生题中E到F反应得到,再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合成路线为:

    18. 实验室用苯酚与硝酸反应制备并分离邻硝基苯酚与对硝基苯酚。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Ⅰ.在烧瓶中放置30mL蒸馏水,依次慢慢加入10.5mL浓硫酸、,待完全溶解后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Ⅱ.如图组装好实验仪器,维持10~15℃边搅拌边滴加苯酚水溶液,反应0.5h后得到黑色焦油状物质。
    Ⅲ.冷却使焦油状物质固化,小心倾析出酸液,固体物质用蒸馏水洗涤3次得到硝基苯酚粗品。
    Ⅳ.水蒸气蒸馏:向烧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搭建蒸馏装置,沸点较低的硝基苯酚随着水蒸气挥发进入接收瓶中,待___________,停止蒸馏。将接收瓶中浊液过滤得粗品M。
    Ⅴ.烧瓶中的残余固体溶于热水经活性炭脱色后在冰水浴中结晶、过滤得粗品N。
    【实验装置】
    【部分物质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物质N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步骤Ⅱ中如果温度升高到100℃左右,可能得到熔点更高的取代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4)步骤Ⅱ中反应结束后不能向烧瓶中直接加水进行蒸馏的理由是___________。蒸馏过程中冷凝管内若有固体析出,可___________使固体液化防止堵塞。
    (5)步骤Ⅳ中待___________可停止蒸馏。
    (6)可进一步提纯M与N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
    【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
    (2) ①. 对硝基苯酚 ②. 对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间氢键,熔沸点高,邻羟基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熔沸点低
    (3)或 (4) ①. 烧瓶中有浓硫酸,直接加水会导致液体飞溅 ②. 关闭冷却水
    (5)当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机物质的油滴时,即可断定水蒸汽蒸馏结束
    (6)减压蒸馏
    【解析】
    【分析】本实验为在常温下,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试剂水、浓硫酸、,称取一定量苯酚,与少量温水混合,并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将苯酚水溶液自滴液漏斗滴入三口烧瓶中,继续搅拌1 h,冷却至黑色油状物固化,倾出酸层,然后用水洗涤数次,而后利用不同的操作得到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小问1详解】
    由仪器构造可知a为恒压滴液漏斗;
    【小问2详解】
    对比两种产物的结构,对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间氢键,熔沸点高,邻羟基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熔沸点低,由表中信息可知M的熔沸点低于N,故N为对硝基苯酚;
    【小问3详解】
    根据苯酚的性质,若温度更高,则可能发生磺化反应,得到熔沸点相对更高的或;
    【小问4详解】
    烧瓶中有浓硫酸,直接加水会导致液体飞溅;蒸馏过程中冷凝管内若有固体析出,可调小或关闭冷却水,使固体液化防止堵塞。
    【小问5详解】
    步骤Ⅳ中当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机物质的油滴时,即可断定水蒸汽蒸馏结束;
    【小问6详解】
    进一步提纯M与N可通过减压蒸馏。
    19. 利用煤化工的副产物甲醇制丙烯可缓解对石油的依赖。298K,100kPa下主反应为:
    (1)在298K,100kPa下,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l物质时的热效应叫做标准生成焓。几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焓数据如下:
    则主反应的___________。
    (2)450℃时,各物质均为气体,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仅发生主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则10min内反应速率___________,该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3)铝硅分子筛(表示为HAlSiO)催化生成的机理如图:
    a.
    b.
    c.
    ①反应a中生成的会继续参与反应生成某中性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②称为卡宾,有两种结构,如下图A、B所示,C原子采用杂化的是___________,请利用电子排布规律判断基态时结构更为稳定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保持气流速率一定,温度对甲醇催化制丙烯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甲醇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温度超过450℃后,丙烯选择性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②.
    (3) ①. ②. A ③. B
    (4) ①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或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大,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 温度升高,导致催化剂失活(或温度升高,导致积碳量增加)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①容器中n(C3H6)=a ml,则c(C3H6)=,根据三段式得到:,10min内则甲醇的变化量为,则甲醇的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
    ②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反应a中生成的会继续参与反应生成某中性有机物甲醚,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②采用sp2杂化的是A,故答案为:A;
    ③电子排布规律判断基态时结构更为稳定碳原子的原子结构为1s22s22p2,其中1s轨道上有2个电子,2s轨道上有2个电子,2p轨道上有2个电子,电子轨道排布式为:,根据洪特规则,填入简并轨道的电子总是先单独分占,且自行平行,故B结构比较稳定,故答案为:B。
    【小问4详解】
    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或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大,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则甲醇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或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大,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温度超过450℃后,丙烯选择性降低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催化剂失活(或温度升高,导致积碳量增加),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导致催化剂失活(或温度升高,导致积碳量增加)。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氮气
    惰性
    保护气
    B
    碳酸钠
    碱性
    清洗油污
    C
    二氧化硅
    熔点高
    熔炉
    D
    二氧化硫
    还原性
    漂白纸张
    组分
    其他
    质量分数%
    34
    6~16
    17~19
    14~16
    8.0~9.0
    3.0~4.2
    0.8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它性质
    M
    45
    215
    淡黄色晶体,溶于热水
    N
    115
    279(分解)
    淡黄色晶体,溶于热水
    -201.9
    -241.8
    20.4

    相关试卷

    2024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x、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化学试卷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年高考考前测试卷高三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年高考考前测试卷高三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年高考考前测试卷高三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pdf、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