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读“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能准确反映某一区域(地域)范围内居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
A.常住人口B.户籍人口C.人口密度D.居住面积
2.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四区中,最稠密的区域(地域)是( )
A.渝中区B.沙坪坝区C.九龙坡区D.北碚区
3.对人口分布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B.开发时间长短
C.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D.人口素质高低
读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纬度40°S~60°S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稀少,淡水缺乏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C.陆地狭小,海洋广阔D.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5.与10°S~10°N之间相比,20°N~40°N之间人口稠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陆地面积B.土壤肥力C.开发历史D.气候条件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根本因素是( )
A.地形B.水源C.光照D.土壤
7.西藏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适宜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承载力低B.自然资源较为贫乏
C.经济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8.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
行政区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读下题,完成下面小题。
9.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a1→a2B.a1→b1C.b1→b2D.c1→c2
10.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
A.a1→a2、a1→b1B.a1→b1、b1→b2C.b1→b2、c1→c2D.c1→c2、a1→c1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中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迁移D.从内陆国向沿海国迁移
12.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世界人口迁移的的主要拉力是(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以上材料表明,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均消费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
14.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需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下图为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江苏省相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土地面积狭小C.生态环境脆弱D.开发历史较早
16.提高西北地区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提升消费水平
②扩大开放程度
③提升科技水平
④提高人口数量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物。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的特色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民居的修建可以适应当地( )
A.高温多雨的环境B.土质粘重的环境
C.河流众多的环境D.昼夜温差大的环境
18.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
A.较小,因消费水平低B.较大,因经济水平高
C.较小,因科技欠发达D.较大,因开放程度低
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理念,即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降低高密度建筑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宜居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合村并居”的理念,限制了乡村的( )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用地规模D.人口流动
20.“合村并居”的实施,可以( )
A.优化乡村用地结构B.降低人口密度
C.提高乡村人口比重D.促进乡村竞争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结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图中卫星城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于城市近郊( )
A.资源丰富,环境较好B.地铁修建,交通便捷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
22.最有可能由主城区向卫星城迁移是( )
A.大型商场B.钢铁企业C.文化传媒公司D.科技研发中心
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接壤地区,群山环抱。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大移民所形成的宗法社会,“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的厚实基础,促成了徽州文化的全面发展。徽派民居是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马头翘角,黑瓦白墙,天井,下图为徽派建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对徽州文化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
A.移民文化B.宗族文化C.自然环境D.人口分布
24.徽派建筑设置天井的主要原因是( )
A.拓展空间B.通风采光C.快速排水D.休闲场所
如图为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多数发达国家处于城镇化进程(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起步阶段
26.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如表为“中国2010年与2019年部分人口数据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27.表中数据能够反映我国城镇化的有( )
①人口总数增加
②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增加
③城镇用地规模变化
④城镇人口比重升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8.影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历史文化因素
读地理漫画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C.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30.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是我国2020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近年来,从其他省区来新疆的流动人口已突破200万人,主要为乡村人口,箭头表示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省份。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东部较西部____(填“大”或“小”),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成____(填“正”或“负”)相关。
(2)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
(3)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成因有何差异?
(4)简析流动人口奔赴新疆的拉力因素,有哪些主要来源地及其原因。
三、综合读图题
32.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某城市各类用地租金水平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影响城区地租的两个主要因素。
(2)就城区来看,归纳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相同和不同之处。
(3)假如该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推断距市中心远近不同的区域合理的功能区。
OA____AB____BC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常住人口数和户籍人口数作为单一指标不能反映人口密集程度,应结合区域面积大小进行判断,不能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而居住面积大小与人口分布关系不大,故选C。
2.答案:A
解析: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经计算可得,渝中区为2.82万人/平方千米,沙坪坝区约为0.29万人/平方千米,九龙坡区约为0.28万人/平方千米,北碚区约为0.10万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的为渝中区,故选A。
3.答案:C
解析: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其主要制约因素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现代,其主导因素却是社会经济条件,即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故选C。
4.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40°S~60°S人口分布稀少,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绝大部分被大洋覆盖,适合人类居住的陆地面积较小,C正确;因大部分为海洋,和水源、地形关系不大,AD错误;40-60°S属于中纬度,气候温和,不是制约人口分布的因素,B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20°N~40°N陆地面积较广,但与10°S~10°N之间相比,优势不大,A错误;20°N~40°N地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而10°S~10°N之间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D正确;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两区域在土壤肥力和开发历史方面的优劣,BC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判读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本地区热量不足,导致人口数量较少,因此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根本因素是地形,A正确;水源、光照、土壤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甲地区人口稀少的根本因素,排除BCD。故选A。
7.答案:A
解析:西藏地区面积广大,但人口密度较小且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在于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容纳人口数量较少,A正确;本地区某些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但本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排除B;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会使得环境承载力低,CD不如A全面。故选A。
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黑河—腾冲一线也被称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适宜,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人口在此分布;该线以西以北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气候条件恶劣,降水较少,不利于人口在此分布,人口稀少。因此黑河—腾冲一线形成的基础条件为气候和地形,A正确;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也会影响人口分布,但不是基础条件,排除BCD。故选A。
9.答案:B
解析:国际人口迁移即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图中A、B、C表示三个不同的国家,故a1→b1、a1→c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据此分析本题选B。
10.答案:C
解析: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乡村向城市迁移,根据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故判断a1→a2、b1→b2、c1→c2属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据此分析结合选项本题选C。
11.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世界人口主要的迁出国为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迁入国主要为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故A正确;表格中迁入国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故B错误;迁出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迁入国家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故C错误;主要的迁出国家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均为沿海国家,迁入国家既有内陆国家也有沿海国家,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12.答案:B
解析:移民多数在迁入国社会地位较低,故A错误;发达国家一般生活节奏更快,休闲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故C错误;移民外迁的主要拉力为寻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故B正确;发展中国家开发程度低,自然环境可能更为优越,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50年清朝出现了人口危机,资源短缺,而当今的中国却养活了14亿人,与清朝所供养的人口数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范围变大,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进而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B正确。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能够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但并非是材料中反映的主要原因,A错误。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使人口容量减少,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与材料不符,C错误。从1850年至今资源数量应逐渐减少,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与材料不符,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估计的意义所在,C正确。限制高消费、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并不能通过估算人口合理容量来解决,A、B、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江苏省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地处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科技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资源环境承载力高;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土地面积也较为广阔,AB错误,但是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低,C正确,开发历史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受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所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需要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开放程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②③正确;提高消费水平会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人口数量不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稳定,较难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①④错误,排除ABC,D正确。故选D。
1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该民居是南方竹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功能,可以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环境,A正确;与土质环境无关,B错误;图中没有河流分布,河流众多地区的民居依河傍桥,具有小桥流水的风格,C错误;昼夜温差大的环境要求民居应具有保温性能,该民居不具有保温功能、因此应是当地昼夜温差小,D错误。故选A。
1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特色民居所处环境气候高温多雨、竹林生长繁盛,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主要原因是科技欠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外开放程度低,C正确,BD错误;环境承载力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单看消费水平低的话,环境承载力应该较大,A错误。故选C。
19.答案:C
解析:由“建设高密度村居”,可判断合村后会大大减少住宅用地,则可限制用地规模。“合村并居”将几个邻近的乡村整合成一个乡村,所辖人口变多,加之基础设施的完善,新乡村的服务种类会增多、服务等级也会得到提升。“合村并居”不会限制乡村的人口流动,据此分析本题选C。
20.答案:A
解析:“合村并居”通过高密度安置农户,会减少对农村周边耕地的占用,也能重新利用原来闲置的土地,则可优化乡村用地结构。合村是把几个小乡村合并,没有增加区域内的乡村人口,则人口密度、比重变化不大;合并后成为一个整体,也降低了乡村之间的竞争。据此分析本题选A。
21.答案:B
解析:卫星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等作用。资源无法在材料中看出。地铁修建,交通便捷有利于人口流动,加强卫星城与主城区之间的联系,B正确。卫星城受土壤肥力影响小。卫星城科技水平低于主城市区。故选B。
22.答案:B
解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用地紧张,污染严重。由主城区向卫星城迁移的主要产业部门是占地面积大,污染严重的部门。如钢铁厂等,B对。大型商场需接近市场,主城区人口众多,市场广,文化传媒公司占地面积小,没有污染,不会从主城市迁出,主城市科技力量更雄厚,科技研发中心迁出的可能性小。故选B。
23.答案:D
解析:徽州文化是由迁徙到此的移民文化融合而成,移民文化对其文化影响大,A错误;徽州文化是由迁徙到此的移民文化融合而成,随着人口的迁移宗教文化也随之传播,对其文化影响较大,B错误;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对其文化影响较大,C错误;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接壤地区,群山环抱。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大移民所形成的宗法社会,“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的厚实基础,促成了徽州文化的全面发展,人口分布对其文化的形成影响较小,D正确。故选D。
24.答案:B
解析:徽派建筑设置天井的主要原因是通风采光,B正确。徽派建筑设置天井,隔断了空间、十四周的水流向中间,不利于排水,AC错误;休闲场所不是设置天井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25.答案:C
解析:城镇化进程和经济水平往往呈现相关性,经济水平越高,往往城镇化水平越高。多数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早,经济水平高,故其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一般处于后期阶段。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答案:B
解析:产业结构调整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农业发展是初始动力,工业发展是根本动力,服务业发展是持续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进步,产生剩余劳动力,由工业和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进入城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由此可见,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原因,B正确;国家政策影响、农村人口大量过剩、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也会影响城镇化进程,但都不是根本原因,ACD错误。故选B。
27.答案:C
解析: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城镇人口增多、城镇化率升高,城镇人口比重升高,②④正确;人口总数增加,并不能反映城镇化的变化,①错误;由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化率提高,可推测城镇用地规模扩大,但是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出来,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8.答案:A
解析:经济因素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A正确;生态环境因素、政治、历史文化因素不是主要的城镇化因素,BCD错误。故选A。
29.答案:C
解析:漫画中从城里来的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反映了城市环境污染严重,C正确;城市小鸟身上的灰尘与油渍不能反映绿地面积、城区温度和土地是否紧张,AB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30.答案:D
解析:漫画反映出城市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会有更多人口聚集城市,会加剧污染,A错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影响城市温度,但与城市环境污染关系不大,B错误;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与臭氧层空洞有关,与城市环境污染关系不大,C错误;建设卫星城,可以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从而减轻城区的环境污染,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
31.答案:(1)小;负
(2)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量和分布。
(3)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较小,所以综合人口压力指数比较大。
(4)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来源地主要为河南、四川,原因是这些地区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东部较西部地区小,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所以综合人口压力指数与人口密度分布成负相关。
(2)评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就是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是否合理应考虑人口与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3)新疆地区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大;河南则是由于人口数量大,面积小,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造成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大。
(4)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主要是资源和政策的引导。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下,新疆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读图可知新疆迁入人口主要来自河南和四川等,河南、四川等省人口多,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劳动力丰富,到新疆地区可以寻找较多的就业机会。
32.答案:(1)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
(2)相同点: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
不同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下降速度不同,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3)商业区;住宅区/居住区;工业区
解析:(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越近,交通便捷程度越高,地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2)读图可知,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均表现为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下降速度不同,其中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的距离递减最快,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的距离递减速度次之,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的距离递减最慢。
(3)读图可知,OA段商业付租能力最高,为商业区;AB段住宅付租能力最高,为住宅区;BC段工业付租能力最高,为工业区。
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数据源自重庆统计年鉴2018)
区域(地域)
渝中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北碚区
重庆市
中国
面积(平方千米)
23
396
431
751
82370
9600000
常住人口(万人)
64.95
113.39
118.69
78.62
3081.09
139500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年份
乡村人口(万人)
城镇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2010
67415
66558
49.68
2019
55162
84843
60.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