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基础知识点第1页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基础知识点第2页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基础知识点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基础知识点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诗歌赏析基础知识点,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歌是怎样写景的?,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咏物诗:一般先描写物,然后议论抒怀,寄托诗人的情怀志向。常见写法: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送别诗:表现离愁别绪,或留恋、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感情、有惆怅期望等,感情色彩比较惆怅悲凉,但也有乐观豁达的送别佳句。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羁旅诗:主要表现旅人的旅途寂寞愁思与艰辛,以及在外漂泊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咏古诗:写景或叙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及对于古人、事件的评论。常用的写法是借古讽今,或曲折的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昔胜今衰的感慨。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牧《泊秦淮》、《赤壁怀古》;
    山水诗:主要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喜爱之情;寄情山水的悠闲自得;青春易逝的伤感等。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一般富有生活情调,风格清新、自然、质朴。主题一般表现田园的悠闲;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隐逸生活的情趣。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常见表现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思念念家之情。 或者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陆游的《渔家傲》
    闺怨诗:以女性为主人公,表现闺中女子的生活、闲愁、孤独寂寞。闺中思人。以描写、抒情为主。写法有渲染、抑扬等。如温庭筠的《望江南》。

    贬谪{干谒}诗:内容以仕途失意的苦闷,抑郁为主。或贬谪途中羁旅愁思。或得到重用的期盼,跻身仕途的渴望。
    ( 1 )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 2 )描写自然景物,表现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之意。
    ( 3 )借景表达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 4 )写景抒发 送别时不舍或劝勉之情。
    ( 5 )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
    ( 6 )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等。

    “写景抒情诗”考查内容(考试题型)
    1、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3、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

    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描写了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等意象,是一幅空山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恬静幽美)的景象。
    小结:“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题目该答什么?
    梳理意象(写进诗歌的典型事物都有哪些?)+概括意境(构成了一幅什么特点的画面?)

    二、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本诗二三联写景有何主要特色?
    1、第二联上下结合,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写自然之景。上句侧重从视觉写空中的月亮,下句侧重听觉写地下的清泉,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清幽而静谧。
    2、第三联动静结合侧重写山村的热闹。以“竹喧” “莲动”来反衬“静”,既有秋夜的静谧,又有村居生活的甜美。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有声)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有声)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密切关联。

    小结:诗歌是怎样写景的?
    ⒈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远、近景象的变化;。
    ⒉从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分析。如绘形、绘声、绘色,即所见、所闻、所感;嗅觉、听觉、视觉、味觉,感觉的转移(通感)等;如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化静为动等。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上阕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答案:诗人善于从多角度写景,远有山林,近有竹墙,仰有白鸟,俯有红荷,听觉蝉噪,嗅觉香飘,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

    三、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以景结情,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小结:分析“景”“情”关系及派生出的手法
    景情关系:
    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反衬: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正衬: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相关学案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诗歌鉴赏的100个意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诗歌鉴赏的100个意象,共17页。

    2022届高考现代诗歌阅读专题学案:第三讲+赏析形象和意象+(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现代诗歌阅读专题学案:第三讲+赏析形象和意象+(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四板块现代诗歌阅读第三讲赏析形象和意象解析版docx、第四板块现代诗歌阅读第三讲赏析形象和意象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诗歌知识点总结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诗歌知识点总结学案,共14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