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67244/0-17185877414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质的量 教案-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67244/0-17185877414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播放,提出问题,设计意图,问题类比,学生发言,讲解并板书,学生竞技题组,表格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生通过对物质的量的认识,既能微观上理解物质由不同粒子构成,又能宏观上明确物质的量的应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卡片、类比推理练习推断等方式学习科学的推理过程,理解微观模型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学生通过学习建立对物质的量概念的辨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化学家从微观研究到宏观概念的科学思想。
评价目标
1、结合化学“打包”思维认识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其单位和应用,正确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能利用物质的量将宏观的物理量与微观粒子的个数之间建立联系,采用宏观辩识和微观探析角度对物质进行分析和问题研究。
3、运用物质的量、微观粒子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行简单计算,运用证据推理,建构物质的量转化模型。能从物质的量角度分析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进行相关定量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化学“打包”思维理解物质的量基本概念。
2、化学“打包”思维建构物质的量与粒子数、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3、理解物质的量是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难点:
1、用“打包”思维学习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转化关系如何建构。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视频播放】学生伴随音乐欣赏灿烂的星空。
【材料一】你知道浩瀚的宇宙有多少颗恒星吗?(约700万亿亿颗)
【材料二】我们人体60%是由水组成,一个体重60Kg的人体内约有多少水分子呢?(1204亿亿亿)
【设问3】对比这两个数据,你会发现人体内水分子的数目约为整个宇宙中恒星数目的(1万7千多倍)!
【材料三】一瓶555ml的纯净水中约含1.806*1025个H2O。
【材料四】 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让10亿人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水分子,日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提出问题】宏观物质所蕴含的微观粒子数目如此巨大!显然我们用个数去计量它是很不方便的。我们怎样更方便地计量微观粒子呢?或许你可以从以下的生活实例中得到一些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感受星空的美丽与浩瀚;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准确的展示科学的数据,与恒星数目对照,使学生感受微观粒子数目的巨大,从而提出微观粒子的计量问题。
环节二:类比生活实例,引导学生 建立“打包”思维(分析问题)
【例举1】生活实例1:
请你去拿96支粉笔,你会一支一支的去数吗?(厂家通常将48支粉笔打包为一盒)若是买10万支粉笔呢?(继续打包成箱)
【例举2】生活实例2:
请你去买60个鸡蛋,你会一个一个的去数吗?(厂家通常将30个鸡蛋打包为一板)若是买1万个鸡蛋呢?(继续打包成箱)
【问题类比】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有很多很多的粒子,我不好去计量。你现在有初步的思路了吗?
【学生发言】换大的单位、打包等等。
【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引导“打包”,如换大的单位,这个大的单位应包含很多很多的粒子,即:把很多很多粒子打包成“一堆”。
【设计意图】通过例举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维迁移,促进学生“打包”思维的形成。
环节三:摩尔及标准,NA,竞技夯实(解决问题)
【设问】这个很多很多粒子到底是多少呢?谁说了算?
【讲解并板书】国际计量大会!那些专家们经过科学研究讨论等最后确定了一个最合理的数据,约6.02×10 23。而“一堆”在拉丁文中是以mles表示的,取它前面的三个字母ml称为摩尔,简称为摩。也就是说,每摩尔粒子约为6.02×10 23个粒子,它的精确值是6.02214076×1023个/ml,这么特殊的、重要的数据一定要有一个响亮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国际计量大会把它命名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专用字母NA表示,取约数,并省略“个”,即:NA约6.02×1023 ml-1。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的引到了本节课重点内容。学生满含期待,并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阅读】我们来了解一下阿伏加德罗。(屏幕展示阿伏伽德罗简介)
【升华】阿伏加德罗不仅带给了我们伟大的科研成果,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一生不追求名誉地位,潜心于科研工作的精神。
【设计意图】了解科学家的生平,感受科学家带给我们的满满的正能量。
【过渡】我们要潜心学习,也要勇于挑战。我们来PK一下吧(学习小组)
【学生竞技题组】判断对错:
1ml氢 、 1mlH 、1ml H2O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 、1ml 钠离子 、NA 就是 6.02×1023 、1ml沙子、1ml米
【教师】点评,鼓励失败者,并请胜出者分析错题原因。
【设计意图】利用希沃课件的活动组织及自评功能,通过竞技,提高学生兴趣,并夯实关于摩尔这个单位的用法。
环节四:物质的量(问题延伸,完善)
【过渡】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其他单位如下表:
【表格展示】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
【设问】每个单位都有对应的物理量,比如米对应长度,千克对应质量,那么,摩尔对应的物理量是什么呢?是物质的量
【讲解并板书】
1、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可以拆分;
2、符号是n,比如n(H2O )表示水的物质的量。
3、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讲解】这个集合体中有很多的微观粒子等待你来“打包”。如果这个集合体中含有的粒子数恰好是阿伏伽德罗数个,那么我们就说它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如果所含的粒子数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两倍,我们就说它的物质的量是2摩尔。那你也一定知道这些题的答案了
【题组二】
1、9.03×1023个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
2、1.204×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
【学生归纳方法,得到公式】
【教师板书】公式:n=N / NA
【设计意图】通过与其它物理量及单位的对比,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结合化学“打包”思维推导物质的量计算公式
环节五:承上启下:回顾情境材料(宣告问题的解决),预告下个知识点
【讲述】回到我们的材料,如果用n去计算这些微观粒子,那就方便多了。
【学生任务】请计算材料二中水的物质的量。
【教师】希沃手机投屏
【评价】结果正确;强调规范格式
【展示】规范格式:n(H2O)=N / NA = 1.204×1027 / 6.02×1023ml-1 = 2000 ml
【设问】材料一是否可换算为物质的量?(不能,n只能用来计量微观粒子)
【同理】材料三:n(H2O) = 30.8 ml;材料四:n(H2O)=2.77×10-3 ml
【小结】通过以 NA为标准,我们可以把很多很多的粒子打包成多少摩尔;如果知道了物质的量,能不能推算出粒子数呢?(×NA)。能不能由 物质的量去推算质量呢?这是我们下一个知识点要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1、通过回顾材料,首尾呼应,宣告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与学习自信心;2、反思物质的量应用范围及规范计算格 式;3、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求新知识的求知欲,为下一个知识点-摩尔质量作铺垫。
环节六:知行合一:课后知识提升练
课后提升题组:
(1)1.2mlH2O中含( )ml H, ( ) ml O;
(2)1mlAl2(SO4)3中含( ) ml Al3+,约( )个SO42-;
(3)9.03×1023个SO2中含有O的物质的量是( ) ;
(4)1mlCO2中含O原子数为( ) ;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量(n)
1、含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单位:ml,摩尔
3、规定: NA,约6.02 X 1023ml-1
4、公式:n= N / NA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摩【尔】
ml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学生总结,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学生归纳,老师讲述,学习任务,评价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掌握“摩尔”只能描述微观粒子,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点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