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成都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化学(成都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第1页
    化学(成都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第2页
    化学(成都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成都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成都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 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85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选项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植物光合作用B. 钻木取火
    C. 民间剪纸D. 叶脉书签的制作
    2.“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B.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
    C.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D.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
    3.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中的阳离子为Na+2B.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NaHC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4.自然界中含氮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NO2B.NH3C.NH4NO3D.HNO3
    5.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三种
    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
    D.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6.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N ②2Fe2+③ ④ ⑤
    A.①表示2个氮分子B.②表示2个铁离子
    C.③和④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D.由⑤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7.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AB.BC.CD.D
    8.认知元素及化合物,常研究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的性质,应用及转化关系等。如碳元素对应物质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的反应类型可以是复分解反应
    B.转化②应用于糕点的发酵
    C.转化③可用来检验CO2气体
    D.工业上可利用转化④制备生石灰
    9.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C.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0.下表列出了生活中某些饮品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橙汁B.西瓜汁C.牛奶D.豆浆
    11.三种金属X、Y、Z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①,Z和不反应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Y>ZB.X>Z>YC.Y>X>ZD.Y>Z>X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3.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表示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B.表示电解水
    C.表示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盐酸中加入水
    D.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1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一定是气体物质
    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t1℃时,将8克乙物质放入25克水中,充分溶解可获得33克乙溶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甲Z>X。
    故选D。
    12.B
    【详解】A.实验设计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同,不能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比铜活泼,银丝浸入硫酸铜溶液,银不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因此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能达到实验目的;
    C.乒乓球碎片与滤纸碎片均与空气接触,酒精灯加热达到燃点后均会燃烧,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蜡烛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3.B
    【详解】A、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错误;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故选项图像正确;
    C、盐酸呈酸性,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但不会超过7,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最终为0,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丙可能是固体氢氧化钙,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错误;
    C、t1℃时乙的溶解度是28克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8g乙,因此25g水中中最多溶解7g乙,将8克乙物质放入25克水中,充分溶解,有1g未溶解,可获得25+7=32g乙溶液,故C错误;
    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中的水的质量小于乙中水的质量)降温至t1℃,析出固体,溶剂质量不变,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甲 7,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因此溶质是NaOH、Na2SO4
    (3)见答案
    17. 除去HCl气体 b 将燃着的小木条置于锥形瓶口,木条熄灭 CO2与NaOH反应,使锥形瓶中CO2气体减少,压强变小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不纯 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逐渐降低,溶液的导电能
    力逐渐下降 生成的CaCO3未能完全转化为Ca(HCO3)2 OH-导电能力强于
    【详解】(1)装置A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①装置B中溶液为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能与挥发出的HCl发生反应,所以其作用是吸收HCl气体。
    ②装置C是为了吸收水蒸气,则X应选用的具有极强吸水性的浓硫酸,故选b。
    (3)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是在锥形瓶口放置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②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过程中消耗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减少,锥形瓶内压强降低。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40kPa,则可说明有其他气体剩余,即为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4)①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溶液的电导率先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致使其电导率逐渐下降。
    ②反应最终电导率的稳定值低于初始值的可能原因是氢氧根离子导电能力强于碳酸氢根离子、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未能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钙。
    18.(1)H2O2
    (2) 吸收 化合
    (3)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A和C组成元素相同,则A和C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过氧化氢、水其中的两种;E和F组成元素相同,则E和F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过氧化氢、水其中的两种;G是黑色粉末且组成元素质量比为4:1,则G是氧化铜;F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则F是一氧化碳,故E是二氧化碳;C和二氧化碳可以发生反应,则C是水,故A是过氧化氢;D可以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且能生成二氧化碳,能生成水,则D是一种酸,可以是盐酸,B可以和水相互转化,且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则B是氢氧化钙。带入验证正确,据此答题。
    【详解】(1)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是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即在吸收热量的条件下方可发生反应,故该反应吸收热量;
    ③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是化合反应。
    (3)B是氢氧化钙,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用途为改良酸性土壤。
    19. ① ① 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避免影响D装置的测量数据 排尽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减小实验误差 1:2 偏大 不溶解二氧化碳,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② 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 消除滴加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测定的影响 偏小
    【详解】(1)利用孔雀石炼铜,首先是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然后再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2)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碳且吸水的药品是碱石灰,所以装置A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碱石灰,所以序号都填①。
    (3)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进入装置D引起误差,所以在装置E中加入碱石灰。
    (4)样品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后继续通空气的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减小实验误差。
    (5)
    如果样品未干燥,装置C增重会吸收样品中的水,增重偏大,根据上述计算过程可知,会导致x:y的值偏大。
    (6)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量气装置中液体的选择原则是不溶解二氧化碳,不与二氧化碳反应。量气装置读数时应先恢复至室温,再使量气装置两侧液面相平。
    (7)橡胶管a连接分液漏斗和锥形瓶,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消除滴加液体体积对气体体积测定的影响。
    (8)反应后读数时,若量气装置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则左侧气体受到右侧液体的压强被压缩,会导致测定的气体体积偏小。

    相关试卷

    化学(全国通用)-【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全国通用)-【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物质由微粒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北京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北京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24页。

    化学(天津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天津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科学思维是重要的化学核心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