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1. 生物个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请问人类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
A. 卵巢B. 子宫C. 阴道D. 输卵管
【答案】D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和胚胎初期发育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及产生月经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详解】人类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可见,人类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伟大的母亲十月怀胎,孕育了幸福的你我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受精卵
B. 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C. 胎儿的代谢废物通过母体→胎盘→脐带→胎儿排出体外
D.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答案】C
【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逐渐发育成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发育时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得养料和氧气。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故A正确。
B.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逐渐发育成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所以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故B正确。
C.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经母体排出体外的途径是:胎儿的代谢废物通过胎儿→脐带→胎盘→母体,C错误。
D.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故D正确。
故选C。
3. 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图一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肺的变化示意图;图二表示肺内外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呼出
B. 甲过程对应曲线上的bd段
C. 乙过程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扩张
D. 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
【答案】D
【分析】图一中:甲表示吸气,乙表示呼气。
图二中:a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c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详解】AB.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吸入肺。结合分析可知,甲过程是吸气过程,对应曲线上的abc段,AB错误。
C.图乙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C错误。
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一的乙过程是呼气,图二的cde段是呼气。因此,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D正确。
故选D。
4. 如果病人出现了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中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中医建议可以多食用芒果辅助治疗,是因为芒果中含有( )
A. 维生素AB. 钙C. 维生素CD. 铁
【答案】A
【分析】(1)夜盲症是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该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所引起。
(2)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易患缺铁性贫血,缺乏含碘的无机盐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详解】病人出现了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中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结合分析可知,该病人因缺乏维生素A患有夜盲症,故中医建议可以多食用芒果辅助治疗,是因为芒果中含有维生素A,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 “民以食为天”,食品提供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保证了我们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病从口入”,如食品存在影响健康的因素,将会导致我们患病甚至危及生命。下列关于食品安全叙述正确的是( )
A. 饮用已过保质期的饮品B. 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C. 购买校园周边无证商贩的食品D. 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
【答案】D
【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等),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详解】A.已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食用,否则容易食物中毒,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A错误。
B.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高出平时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这种发芽的马铃薯,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因此,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吃,B错误。
C.校园周边无证商贩的食品的来源可能不正规,“三无”产品较多,食品安全无保障,不要购买,C错误。
D.买经检疫合格的肉类食品可以防止寄生虫、细菌等疾病的传播,有利于保证肉类的质量,D正确。
故选D。
6. 有人将循环系统比作体内繁忙的“交通运输网”,其中的瓣膜在控制“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以下瓣膜的状态正确的是( )
A. 动脉瓣打开,房室瓣打开B. 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
C. 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D. 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关闭
【答案】C
【分析】心脏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详解】心脏工作过程是: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结合分析可知,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 昆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适合体能训练。中国女足定期到昆明参加集训,训练后队员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 血浆B. 白细胞C. 红细胞D. 血小板
【答案】C
【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A.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训练后不会有明显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作用,训练后不会有明显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一般较高,从而能增强血液对氧的运输,使机体能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因此中国女足,在昆明进行了训练,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其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红细胞,C符合题意。
D.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训练后不会有明显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在学校健康体检中,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的肺容量最大为4升
B. AB段表示吸气过程
C. BC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
D. D点表示吸气结束的瞬间
【答案】B
【分析】图是肺容积变化曲线图,A→B肺容量变大,B→C肺容量变小。
【详解】A.据图可见14秒左右:该同学肺容量最大要大于4升,A错误。
B.AB段肺容量变大,表示吸气过程,B正确。
C.BC段肺容量变小,表示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C错误。
D.D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错误。
故选B。
9. 如图表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其变化判断该器官是( )
A. 小肠B. 肾C. 脑D. 肺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该组织处的物质交换的特点是进入该器官的血液中氧气多,离开时少;进入该器官血液的二氧化碳少,离开时多;进入该器官血液的葡萄糖多,离开时少;离开该器官时血液中尿素含量有所增加。
【详解】在小肠,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葡萄糖进入时少离开时增多。在肾脏,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了尿液。尿素进入时的多离开时应减少。脑符合上述的物质交换特点。在肺部,二氧化碳进入时的多离开时的少,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 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B. 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 若b为肾小球,则c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
D. 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答案】C
【分析】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通常变化是:①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②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③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
【详解】A.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所以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A错误。
B.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因此若b为肺,则c是肺静脉,肺静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增加,B错误。
C.如果b是肾小球,那么a就是入球小动脉,c就是出球小动脉,由于肾小球对血液起过滤作用,水分能过滤到肾小球中,而蛋白质不能被过滤,因此出球小动脉的血液中蛋白质的浓度会升高,C正确。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因此若b为小肠,则c为肠静脉,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11. 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可能会出现贫血。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 )
A. 红细胞数量过少,运输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B. 白细胞数量过少,运输氨基酸的能力降低
C. 血小板数量过少,凝血和止血的能力降低
D. 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答案】D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详解】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患贫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铁和蛋白质。
故选D。
12. 如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 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 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D. 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答案】D
【分析】图甲: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图乙:A 是血浆,B 是白细胞和血小板,C 是红细胞。
【详解】A.甲中①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A错误。
B.图乙中 A 是淡黄色半通明的液体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B错误。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红细胞会凝集成团,C错误。
D.②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若某人体内有炎症时,②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D正确。
故选 D。
13. 如图表示尿液形成的过程,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是肾小囊,乙是肾小管
B. 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C. 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D. 若乙处发生病变,则B中会有血细胞
【答案】D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
图中,甲是肾小囊、A是原尿、乙是肾小管、B是尿液。
【详解】A.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所以甲是肾小囊,乙是肾小管,A正确。
B.血液流经肾脏后,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处将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交换的结果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同时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回到血液中,尿液中的尿素增加,血液中的尿素减少,B正确。
C.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A是原尿,B是尿液,C正确。
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D错误。
故选D。
14. 某人的腰部在一次车祸中受到了撞击,小便时发现尿液是红色的,由此推测此人肾脏中最有可能受损的结构是( )
A. 入球小动脉B. 出球小动脉C. 肾小球D. 肾小管
【答案】C
【分析】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
【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肾小球发生炎症病变导致通透性增大,正常人不能透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也被过滤到肾小囊,进而通过肾小管形成血尿或蛋白尿。所以,某人的腰部在一次车祸中受到了撞击,小便时发现尿液是红色的(含有红细胞),由此推测此人肾脏中最有可能受损的结构是肾小球。故C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尿酸过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会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这直接影响肾小管( )
A. 滤过(过滤)作用B. 重吸收作用
C. 贮存尿液D. 排出尿液
【答案】B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A.尿的形成过程中起过滤作用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A不符合题意。
B.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酸过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引起上皮细胞坏死,会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符合题意。
C.贮存尿液是膀胱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排出尿液是尿道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小刚扁桃体发炎没有及时治疗,几天后感觉耳朵疼,经检查是患了中耳炎。病菌从口腔侵入中耳的通道是( )
A. 听小骨B. 耳蜗
C. 外耳道D. 咽鼓管
【答案】D
【分析】下面是耳的结构模式图:
【详解】可见,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
故选D。
17. 跳水小将全红婵奥运会跳水时小跑、跳跃、翻腾、入水一气呵成,令全世界的观众感到惊艳,对这一系列动作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
A. 呼吸系统B. 运动系统
C. 循环系统D. 神经系统
【答案】D
【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据此解答。
【详解】人体具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形成一个统一的人体,并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进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据此可知,参与完成跳水动作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神经系统。
故选D。
18. 下列内分泌腺与所分泌的激素对应错误的是( )
A. 垂体-生长激素B.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C. 胰岛-胰岛素D. 胸腺-性激素
【答案】D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详解】A.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A正确。
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其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
C.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从而调节机体的糖代谢,C正确。
D.胸腺能够分泌胸腺素,性激素是性腺分泌的,D错误。
故选D。
19. 小李在学习了眼球的结构后,利用凸透镜和圆底烧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模拟的是玻璃体
B. 该模型中只有凸透镜具有折射作用
C. 该模型可模拟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D. 要使物像形成的位置后移,可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凹透镜
【答案】D
【分析】近视眼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详解】A.图中是眼球的模型,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相当于玻璃体,A错误。
B.该模型中凸透镜、烧瓶具有折射作用,B错误
C.图中物像并没有成像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图表示的是近视眼,C错误。
D.凹透镜能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要使物像形成的位置后移,可在凸透镜前再加一个凹透镜,D正确。
故选D。
20. 人体需要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并排出尿液,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结合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中( )
A. 肾单位由结构2、3和5组成
B. 结构4、5和6中均流动脉血
C. 结构3中的液体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若尿液中有葡萄糖,则结构2可能发生病变
【答案】B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分析图示,1集合管,2肾小管,3肾小囊,4肾动脉,5肾小球,6肾静脉。
【详解】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2肾小管、3肾小囊、5肾小球组成,A正确。
B.4肾动脉和5肾小球内流动脉血,6肾静脉内流静脉血,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3肾小囊中的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若尿液中有葡萄糖,则结构2肾小管可能发生病变,D正确。
故选B。
二、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包括五小题,共30分)
21. 关于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有不少观点,但“进化论”是目前被人类广泛接受的。如图为“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图表示的物种名为________。
(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A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________。
(3)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________的方向发展,从B到C表示人类开始________。
(4)从C到G,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________。
(5)人类进化过程中特有的特点是_________。
【答案】(1)森林古猿
(2)森林减少 (3)①. 直立行走 ②. 制造和使用工具
(4)大脑越来越发达 (5)形成语言
【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小问1详解】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图中A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
【小问2详解】
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
小问3详解】
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从B到C表示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
【小问4详解】
从C到G,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复杂,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大脑越来越发达。
【小问5详解】
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根据分析可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特有的特点是语言的形成。
22.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这既需要运动员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也需要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共同运作,相互协调。如图表示人体部分代谢(呼吸、消化、泌尿、循环)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关系图,数字代表结构,字母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写文字):
(1)奥运村为各国运动员准备了丰盛的美食。图中通过b过程吸收的营养物质中,有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________,但正常人尿液中没有该种物质,这与肾单位中发生的[ ]________作用有关。如果有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单位中的结构[ ]________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
(2)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心脏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心脏中的结构4、2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________(选填“关闭”或“张开”)状态。
(3)若某运动员右手受伤感染病菌,在右臂注射青霉素治疗,药物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药物需___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病灶。
【答案】(1)①. 葡萄糖 ②. f肾小管的重吸收 ③. 10肾小球
(2)关闭 (3)①. 右心房 ②. 2
【分析】分析图: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5肺静脉,6主动脉,7肺动脉,8上腔静脉,9下腔静脉,10肾小球,11肾小囊,12肾小管;a表示食物的消化,b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c表示呼气,d表示吸气,e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f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小问1详解】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70%是糖类供应的,糖类在小肠中经过a过程被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图中通过b过程吸收的营养物质中,有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但正常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这与肾单位中发生的f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因为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如果有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单位中的结构[10]肾小球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因为正常情况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无法通过肾小球进入肾小囊。
【小问2详解】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正常情况下只朝向心室开放,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当心脏中的结构4右心室和2左心室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回心房。
【小问3详解】
肺循环的过程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过程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若某运动员右手受伤感染病菌,在右臂注射青霉素治疗,药物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所流经的路线是:右臂毛细血管→右臂静脉→上腔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7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5肺静脉→l左心房→2左心室→6主动脉→右臂动脉→右手毛细血管→右手组织细胞。所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需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病灶。
23. 实施“双减”政策后,我市各校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图一)。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相互配合完成。图二中A、B、C为人体相关系统,①~⑤为相关的生理活动或物质;下表为肾脏内三种液体的主要成分比较表。请结合图示和表格的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格(单位:g/100mL)
(1)青春期的中学生应适当地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这些食物可提供丰富的________,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这种物质最终在A系统内被分解,通过①进入循环系统。
(2)②是外界气体中的氧气,②进入B系统中的肺时,膈肌处于______状态,外界气体被吸入;进入肺泡的氧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所获得的氧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3)C系统中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E液体是________。
(4)跳绳活动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________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答案】(1)蛋白质 (2)①. 收缩 ②. 左心房
(3)原尿 (4)激素
【分析】题图二中,①吸收、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
【小问1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
青春期的中学生应适当地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这些食物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这种物质最终在A消化系统的小肠内被分解,通过①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小问2详解】
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同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肺容量)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标准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因此,②氧气进入B呼吸系统中的肺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外界气体被吸入;进入肺泡的氧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血液,然后经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小问3详解】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血液、原尿和尿液的区别是: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的是血液,存在于血管中;含有葡萄糖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的是原尿,正处于肾小囊腔内;既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有不含葡萄糖的是尿液,出现在肾小管的末端。C泌尿系统中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E液体是原尿。
【小问4详解】
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因此跳绳活动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24. 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和公用电车已遍布新乡市的各个县区,“小绿”,“小黄”等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图是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中括号填数字,横线填文字):
(1)在骑车时,你需要“眼观六路”。你看到一辆车有远而近的向你驶来,主要由于图中[ ]___的曲度可以调节,物像会在眼球[ ]___上形成,最后在[ ]___形成清晰的视觉。
(2)当你行至路口时,发现是红灯则应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___反射,这时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你会不由自主地迅速眨眼。完成此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3)当骑车遇到危险时,求救者的“求救声”刺激救周围行人[ ]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导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形成听觉。
【答案】(1)①. ①晶状体 ②. ③视网膜 ③. A大脑皮层
(2)①. 复杂 ②. ⑨→⑦→B→⑥→⑧
(3)①. 6耳蜗 ②. A
【分析】观图可知:1外耳道,2鼓膜,3听小骨,4半规管,5听觉神经,6耳蜗;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上行传导神经纤维、⑤下行传导神经纤维、⑥传出神经、⑦传入神经、⑧效应器、⑨感受器,A大脑皮层、B脊髓的灰质、C脊髓的白质。
【小问1详解】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①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①晶状体的曲度,视近物,①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①晶状体凸度变小,因此看到一辆车有远而近的向你驶来,主要由于图中①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由此可知,物像会在眼球③视网膜上形成,最后在A大脑形成清晰的视觉。
【小问2详解】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因此,当你行至路口时,发现是红灯则应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由反射弧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围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这时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你会不由自主地迅速眨眼。完成此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⑨感受器→⑦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⑧效应器。
【小问3详解】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由此可知,当骑车遇到危险时,求救者的“求救声”刺激救周围行人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突,神经冲动被传导A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25.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中老年人愿意搭配食用多种谷物,以保证健康饮食。
(1)研究者用红豆、薏米等多种谷物配制成杂粮粉,并对比每100g杂粮粉和小麦粉、玉米面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得到如下表:
比较表中数据,杂粮粉具有蛋白质、钙和________含量高,低脂肪和低糖的特点,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2)人体摄入杂粮粉后,其中的蛋白质在图中________(填序号)内开始消化,随后进入小肠,小肠内含有多种________,可将蛋白质彻底分解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3)钙不需要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进入________。经检测,杂粮粉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吸收率均高于小麦粉和玉米面。
(4)有人提出“中老年人可以完全用杂粮粉替代米面作为主食”,你认为这一提法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________。
【答案】(1)膳食纤维
(2)①. ④ ②. 消化液 (3)血液
(4)不合理,因为长期食用可能出现营养失衡(或者合理,因为杂粮粉具有蛋白质、钙和膳食纤维含量高,低脂肪和低糖的特点,适合吸收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分析】图中①是食道,②是肝脏,③是大肠,④是胃,⑤是胰腺,⑥是小肠。
【小问1详解】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杂粮粉中蛋白质、钙、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高于玉米面和小麦粉,并且糖和脂肪的含量均较低。因此,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小问2详解】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④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含有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这些消化液里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小问3详解】
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因此钙不需要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
【小问4详解】
“中老年人可以完全用杂粮粉替代米面作为主食”,这一提法不合理,因为长期食用可能出现营养失衡;或者“中老年人可以完全用杂粮粉替代米面作为主食”,这一提法合理,因为杂粮粉具有蛋白质、钙和膳食纤维含量高,低脂肪和低糖的特点,适合吸收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液体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D
90
7~8
0.1
0.03
0.9
E
97
微量
0.1
0.03
0.9
F
95
0
0
2
1.1
食物种类
蛋白质(g)
糖类(g)
脂肪(g)
钙(mg)
膳食纤维(g)
小麦粉
9.9
74.6
1.8
38
0.6
玉米面
12.4
66.7
4.6
120
1.5
杂粮粉
27.9
54.7
1.4
386
6.2
17,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17,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6页。
270,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70,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6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