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2钠及其氧化物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69247/0-17186103313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2钠及其氧化物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69247/0-17186103314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2钠及其氧化物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69247/0-17186103315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2钠及其氧化物
展开1.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干燥的热坩埚中,继续加热,片刻后钠熔化,然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到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得到一种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干燥的坩埚是为了避免钠与水反应
B.金属钠熔化,说明钠的熔点低于坩埚的熔点
C.发出黄色火焰,说明燃烧升温已使钠汽化
D.得到淡黄色固体,说明发生了物理变化
答案:D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表演了“滴水生火”“吹气生火”小魔术。该小组同学在蒸发皿上放一小团脱脂棉,在里面裹入一种淡黄色的化合物,对着脱脂棉吹气或者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一会儿脱脂棉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淡黄色化合物为Na2O2
B.“滴水生火”小魔术本质上是发生了反应2Na2O2+2H2O===4NaOH+O2↑
C.“吹气生火”小魔术中的火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在活动中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现象,需要近距离俯视蒸发皿
解析:选D。A.依据题意可知,淡黄色固体为过氧化钠,A正确;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B正确;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气有助燃性,所以“吹气生火”小魔术中的火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正确;D.反应过程中有明火,近距离俯视观察存在安全隐患,D错误。
3.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足够长时间,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白色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Na2O
B.出现液滴的原因是生成的Na2CO3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白色粉末为碳酸钠粉末
D.最后白色粉末的质量比金属钠的质量大
解析:选B。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为钠被氧化为氧化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形成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十水合碳酸钠→最终风化变成白色粉末碳酸钠。
4.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
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过氧化钠与硫化氢反应时可生成硫单质
答案:A
5.下图所示为证明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供氧剂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装置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过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H2O+CO2↑+Ca2+
B.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2CO3溶液,作用是除去a装置中产生的HCl
C.c装置中只发生反应2Na2O2 +2CO2===2Na2CO3+O2
D.f装置中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O2
解析:选A。B.由于a装置中的盐酸易挥发,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因此b装置中应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a装置中产生的HCl,不能盛放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也会与二氧化碳反应,B错误;C.从b装置中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c装置中不仅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还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C错误;D.f装置中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湿润的O2,D错误。
6.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金属钠的性质,实验记录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Ⅱ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
B.对比Ⅰ、Ⅱ、Ⅲ可知,随着c(H+)增大,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
C.Ⅰ、Ⅱ、Ⅲ均有白雾产生,说明Na与水或酸反应均放出大量热
D.推测Ⅲ中浓盐酸中的c(Cl-)以及生成的NaCl固体对反应剧烈程度有影响
解析:选B。盐酸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故A正确;Ⅲ反应较Ⅰ缓慢,不能说明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故B错误;有白雾产生,说明有水蒸气或HCl气体挥发,形成水雾或盐酸小液滴,可说明Na与水或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Ⅲ反应较Ⅰ缓慢,可说明浓盐酸中的c(Cl-)以及生成的NaCl固体对反应剧烈程度有影响,故D正确。
7.当0.2 ml Na eq \\al(18,2) 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选B。Na2O2与CO2反应的实质是-1价的氧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物Na2CO3中有一个O为18O,摩尔质量是108 g·ml-1;0.2 ml Na eq \\al(18,2) 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生成0.2 ml Na2C18OO2,质量为108 g·ml-1×0.2 ml=21.6 g;生成的氧气为18O2,摩尔质量是36 g·ml-1,生成0.1 ml 18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8.CO2与SO2都是酸性氧化物,二者的性质有相似之处。
(1)写出C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合理吗?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无法断定SO2和Na2O2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认SO2和Na2O2的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排列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干燥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答案:(1)2CO2+2Na2O2===2Na2CO3+O2 (2)合理 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4价的硫氧化为+6价而生成硫酸钠 (3)干燥SO2气体,防止水蒸气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同时吸收过量的SO2气体,便于氧气的检验并防止污染空气 (4)ABD
[素养提升]
9.充分加热如右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放置有固体试剂的两个位置,钠与氧化银均反应完全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装置内空气的成分保持不变
B.反应前装置内钠与Ag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热稳定性:生成的钠的氧化物强于Ag2O
D.反应后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解析:选B。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2Na+O2 eq \(=====,\s\up7(△)) Na2O2,氧化银受热分解:2Ag2O eq \(=====,\s\up7(△)) 4Ag+O2↑,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说明Na消耗掉的氧气与Ag2O分解生成的氧气的量相等,故装置内钠与Ag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正确,B错误;同一密闭容器中,氧化银受热分解,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说明热稳定性:Na2O2强于Ag2O,故C正确;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故D正确。
10.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下图:
已知:H2O2⇌H++HO eq \\al(-,2) ,HO eq \\al(-,2) ⇌H++O eq \\al(2-,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④中均只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②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存在H2O2
C.③和④能说明溶解性:BaO2>BaSO4
D.⑤中说明H2O2具有氧化性
解析:选B。①中的反应机理可以认为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④中过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硫酸钡沉淀,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④中BaO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硫酸钡沉淀,过氧化氢不断分解生成氧气,脱离反应体系,使BaO2不断转化为BaSO4,且BaO2溶于酸,BaSO4不溶于酸,故不能说明溶解性:BaO2>BaSO4,C项错误;⑤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氧元素化合价升高,H2O2为还原剂,说明H2O2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
11.在120 ℃时,将V mL 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中,充分反应后发现转移1 ml 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78
B.整个过程消耗过氧化钠的质量为156 g
C.充分反应后,气体在120 ℃时体积为0.4V mL
D.V mL 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的质量可能为31 g
解析:选D。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78 g·ml-1,故A错误;CO2和H2O(g)与足量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2+2Na2O2===2Na2CO3+O2、2H2O(g)+2Na2O2===4NaOH+O2,转移1 ml电子时,消耗过氧化钠的质量为78 g,故B错误;充分反应后,生成O2的体积为0.5V mL,故C错误;转移1 ml电子时,需要消耗水和二氧化碳的总物质的量为1 ml,其质量介于18~44 g,故D正确。
12.无论是过氧化钠还是其他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等特殊性质的根本原因是这些物质中都含有过氧键。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过氧化钙:__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净的过氧化钙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可以起到杀菌、解酸(吸收二氧化碳)、防腐、供氧的作用。分别写出供氧、解酸(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氧化铬又称过氧化铬,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1 ml CrO5 中存在过氧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l。
(4)过氧化尿素[CO(NH2)2·H2O2]是一种白色晶体,可用作漂白剂、消毒剂和增氧剂,在酸性溶液中过氧化尿素中的过氧化氢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较稳定的蓝色过氧化铬(CrO5),重铬酸钾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3)设1 ml CrO5中过氧键(O—O)有x ml,-2价O有y ml,故 eq \b\lc\{(\a\vs4\al\c1(2x+2y=6,2x+y=5)) ,解得 eq \b\lc\{(\a\vs4\al\c1(x=2,y=1)) 。
答案:(1)
(2)2CaO2+2H2O===2Ca(OH)2+O2↑ 2CaO2+2CO2===2CaCO3+O2↑ (3)2 (4)4H2O2+Cr2O eq \\al(2-,7) +2H+===2CrO5+5H2O 不是液体a
现象
蒸馏水
Ⅰ.钠浮在水面,剧烈反应,有少量白雾
0.1 ml·L-1盐酸
Ⅱ.钠浮在液面,反应比Ⅰ剧烈,有白雾产生
浓盐酸
Ⅲ.钠浮在液面,反应比Ⅰ缓慢,产生大量白雾,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选项
生成Na2CO3的质量
关于所生成氧气的描述
A
21.2 g
该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6 g·ml-1
B
21.6 g
生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C
21.2 g
该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l-1
D
22.4 g
生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自主小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自主小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八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碱金属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