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学案
展开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2.若火之始然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恶①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③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然①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③不以为然 ④夫子喟然叹曰
3.辞①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③未尝稍降辞色
4.若①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③若入前为寿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⑤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三、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句式:
译文:
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句式:
译文:
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句式:
译文:
四、成语积累: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校长看到老师们工作十分辛苦,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忙到商店买了一些水果回来。( )
2.这就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原来是论妇女的,后来却扩而充之普遍应用起来。( )
五、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性善论”。( )
2.“四端”,由孟子提出,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
片段读写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注];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注] 颡(sǎng):额头。
1.()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2.()结合这段文字分析孟子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二、(2020浙江金华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
3.()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主张用 来治理人民,孟子主张用 来治理人民。
4.()孔、孟提出治国理念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5.()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馁:饥饿,引申为丧气,萎靡不振
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揠:拔起
C.今日病矣
病:生病
D.不耘苗者也
耘:除草
6.()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拔苗助长,一是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C.“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要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
D.孟子的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选文体现了以上特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荀子·礼论》)
8.()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分别起源于什么?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9.()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的一个四字成语是 。
10.()请简要概括孟子在上述材料中提出的主张。
六、微写作。
11.()下面一则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你认真阅读理解,并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评论。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倘若唐代大诗人李白再游黄鹤楼,肯定不会有如此困扰。武汉黄鹤楼在景区内设立“电子涂鸦墙”供游客尽情抒怀,破解了文明旅游的一大顽症——“乱刻乱画”。
记者在现场看到,黄鹤楼主楼的第一、三、五层各设有一台两米多高的电子屏幕,众多的游客或在此围观,或在屏幕上涂写。游客在“电子涂鸦墙”上既可以通过手指书写作画,也可付费请有书法专长的景区员工专门题写。“挥毫泼墨”完毕,只需用手掌在墙上轻轻擦拭,墙壁即可恢复最初的洁净。也可以根据需要把涂鸦内容现场打印出来留作留念。还可以提交保存,轻松查到此前自己、家人和亲友的留念记录;若担心系统容量限制,涂鸦作品会自动覆盖,游客可将作品发到个人邮箱留存。
要求:(1)观点要鲜明;(2)评论不可脱离材料的中心;(3)结构紧凑完整,语言简洁连贯;(4)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年模拟练
(2020安徽淮北一中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②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有删改)
[注] ①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②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B.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C.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D.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存在不足的人”,是古代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尧舜”是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舜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尧。
C.“大伦”即伦常大道,指古代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行为准则。
D.“唯”和“诺”都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父亲召唤,子女不等答应就立即趋前”。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通过写孟子不接受齐王的召见,表明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孟子认为国君应该礼贤下士,谦逊待人。
B.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原因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2)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5.()孟子为何不主动到朝廷见齐王呢?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一、
1.“内”同“纳”,接纳。
2.“然”同“燃”,燃烧。
二、
1.①讨厌,憎恨 ②罪过,罪恶 ③哪里
2.①这样 ②同“燃”,燃烧 ③对,正确 ④……的样子
3.①推辞 ②告别 ③言辞
4.①如同,好像 ②及,比得上 ③代词,你 ④如此 ⑤连词,至于
三、
1.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非所以于孺子之父母内交也,非所以于乡党朋友要誉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不是因为想要和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誉。
2.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没有怜悯心,不能算是人。
3.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是四端而谓自不能者,贼自者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认为自己不行的,是伤害自己。
四、
1.✕ 恻隐之心:对遭到不幸的人表示同情的心情。不合语境。
2.√ 扩而充之: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充实内容。
五、
1.√
2.√
片段读写练
1.答案 围绕人性的问题,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找出中心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由此可知孟子以水为喻,阐述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2.答案 孟子以水为喻,论证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出于天性的。而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人应该保持仁义,放弃私利,以维护自己的天性。
解析 在文中,孟子以“水”为喻,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然后论证,人做坏事,就像使水向上流一样,是受到了外在环境的影响。
[参考译文]
孟子说:“水的确没有向东流、向西流的分别,难道也没有向上流、向下流的分别吗?人的本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人没有不向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假如拍打它让它飞溅起来,可以使它高过人的额头;堵住水道让它倒流,可以让它流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所处形势迫使它这样的。人会做出不善的行为,本性的改变也正是这样。”
3.答案 道德、礼制 仁政
解析 材料一,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进行比较,前者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而后者的结果是“有耻且格”,由此可知,孔子认为应该用道德、礼制来治理人民。材料二,先总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指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的结果,即“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而这“不忍人之心”指的就是仁政。
4.答案 ①如果用政令、刑法来治理人民,人民只求免于受惩罚而失去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礼制来治理人民,则能使人民有归附之心。②如果用怜爱之心治理人民,那么治理天下则易如反掌。
解析 孔子的治国理念是用道德、礼制来治理人民,根据材料一可知,孔子将以政令、刑法治理人民的结果和用道德、礼制治理人民的结果进行比较,由此得出其治国的理念。而孟子的治国理念是施行仁政,结合材料二可知,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如果用怜爱之心来治理人民,结果是“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由此得出其治国的理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规范百姓,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规范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附之心。
材料二 (译文见“疑难破”)
5.C 病:疲倦,劳累。
6.C “浩然之气”是义在内心的聚集,不需要借助外在力量。
7.答案 (1)那是一种气,极其宏大,极其刚劲,用正义之道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2)认为培养庄稼没有用处而舍弃不管的,是不给庄稼除草的人;帮助庄稼生长的,是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害了庄稼。
解析 (1)至:极,最。刚:刚劲。塞:充满。(2)耘:除草。“……者……也”,判断句式。
[参考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先生擅长什么?”
(孟子)说:“我善于辨析天下言论的是非得失及原因,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
说:“难以说明白。那是一种气,极其宏大,极其刚劲,用正义之道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那是一种气,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不这样做,浩然之气就会衰竭。浩然之气是积累义而形成的,不是通过装出合乎义理的样子取得的,所作所为于心有愧,浩然之气就会衰竭。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是因为他把义看成外在的东西了。去做一件事情必须不要中止,心中不要忘记这件事,不要(违背规律)帮助它成长,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拔高它们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我太疲惫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干枯了。天下人不犯拔苗助长的错误的很少,认为培养庄稼没有用处而舍弃不管的,是不给作物除草的人;帮助庄稼生长的,是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庄稼。”
8.答案 (1)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内在的人性,是人性之善的自然发展(或: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心,是人先天固有的良知、本性)。(2)荀子认为道德源于社会制度对人的欲望的约束、协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规范。
解析 解答此题,先疏通文段大意,然后分别概括出孟子和荀子的观点。由“我固有之也”,可以看出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内在的人性,道德是人的本性。由“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可以概括出荀子对道德起源的观点。
[参考译文]
怜悯心人人都有,羞恶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怜悯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有没有意识到罢了。
(《孟子·告子上》)
人生来就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可能没有追求,追求没有限度和界限,就不可能没有争夺。互相争夺就会引起混乱,混乱就会导致穷困。先王憎恶这种混乱局面,所以制定礼义来划分等级,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追求。
(《荀子·礼论》)
9.答案 未雨绸缪
解析 孟子认为,在国家没有忧患的时候,及时修明法度,国力就会强盛。现在国家平稳,统治者却在腐化享乐,这是自己在寻求祸害。孟子以此劝勉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提前做好准备,也就是“未雨绸缪”。
10.答案 ①统治者应该修明政令,施行仁政。②统治者应该居安思危,不应放纵享乐。
解析 理解材料含意,找出重点语句,体会孟子的主张。“仁则荣,不仁则辱”表明孟子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体现了孟子要求统治者修明政令的主张。“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表现了孟子反对享乐的主张。
[参考译文]
孟子说:“施行仁政就荣耀,不施仁政,必遭屈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会畏惧你……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却趁着这个时候享乐腐化,这是自己寻求祸害。祸害和幸福都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就无处可逃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1.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热点评论题。写作时可以从事件的原因、事件本身反映的问题、事件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等角度去思考,即对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意义进行评价。评论应围绕“武汉黄鹤楼在景区内设立‘电子涂鸦墙’供游客尽情抒怀,破解了文明旅游的一大顽症”展开,并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年模拟练
1.C “无他”为固定句式,意为“没有其他的(原因)”,其前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管仲且犹不可召”中,“管仲”作“且犹不可召”的主语,二者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故选C。
2.B “舜将首领的位置传给尧”错,应为“尧将首领的位置传给舜”。
3.B “在景子看来,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无中生有。
4.答案 (1)齐国人没有拿仁义与齐王谈论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
(2)因此,商汤对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
解析 (1)第一个以,用、拿;第二个以,认为;与,和、跟;岂,难道。
(2)焉,兼词,于之;臣之,以之为臣;王,称王,统一天下。
5.答案 孟子认为,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要有事情商议,就会(亲自)前去请教有德行的臣子,而自己具有道义和仁德,并不比拥有爵位和财富的人缺少什么,所以齐王应该亲自来请教自己,而不是召见自己。
解析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中“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等内容可知,孟子认为,自己拥有道义和仁德,若齐王真心想请教,应该亲自前来。
[参考译文]
孟子将要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该来看望您的,但是患了感冒,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您)能让我见到您吗?”
孟子回答说:“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堂上去。”
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辞说有病,今日去吊丧,也许不合适吧!”
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
齐王派人来询问病情,医生也来了。
孟仲子答道:“昨天大王有诏令,他由于患病,不能到朝堂上去。今天病好了些,就匆忙到朝堂上去了,我不知道是否到了。”
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阻拦孟子,告诉他:“请一定不要回来,到朝堂上去!”
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家去歇宿。
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关键,君臣关系以恭敬为关键。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
孟子说:“啊!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拿仁义与齐王谈论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他们在心里说‘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罢了,那么,(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尧、舜的道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
景子说:“不,我不是说这个。《礼记》说:‘父亲召唤,子女不等答应就起身,君王召唤,臣子不等马车驾好就动身。’您本来准备去朝见齐王,听了君王的诏令却不去了,这大概与礼的规定不符合吧。”
孟子说:“难道能这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他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他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遗憾什么呢?’不符合义,难道曾子会说吗?这或许是有一定道理的。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是一样、年龄是一样、德行是一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主、管理百姓,没有比德行更尊贵的,怎么能有了其中一样(爵位)而轻视另外两样(年龄、德行)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就(亲自)前去请教。君王尊尚德行和乐行正道,不能像这样便不值得和他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桓公对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当今天下各国土地大小相当,德行也不相上下,没有谁能够超过别人许多,这没有其他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君主喜欢以听从自己的人为臣,而不喜欢以能教导他的人为臣。商汤对伊尹、桓公对管仲,就不敢召见。管仲尚且不可以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我呢?”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言知识,常识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孟子三乐,孟子的母亲,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