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31份)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中国的气侯(气温)》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中国的气侯(气温)》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国的气候千差万别,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形成气候的因素,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年较差,温度带,高原气候区,寒温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②大气环流③下垫面(地形.海陆位置. 洋流) ④人类活动.
气候---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以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阅读等温线分布时需注意:1,数值大小: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大小等。2,等温线疏密:等温线稀疏温差小,反之温差大。3,等温线走向:若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影响大,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陆位置影响大,若与等高线平行,则说明受海拔高低影响大。4,闭合曲线:若等温线闭合可考虑地形中的山峰或者盆地,或者城市热岛效应。5,等温线弯曲:若向低温处凸要考虑山谷或者河谷,若等温线向高温处凸,要考虑山脉及其走向。
了解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
分析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
青藏高原、祁连山等处等温线闭合
横断山区为什么等温线向南凸出?
特点: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
原因:⑴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⑵北方昼较南方短 ⑶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冬季风南下, 北方影响比南方大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
1、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试分析七月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原因: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方昼较南方长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2、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对比一月、七月等温线的疏密
密集 稀疏
温差大 温差小
3、气温年较差 差异:北方大,南方小;内陆大,沿海小;平原盆地大,山地高原小。 规律:随纬度增大而增大。4、与世界同纬度其它地方对比 (1)冬季气温偏低 (2)夏季气温偏高 (3)气温年较差偏大
1、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2、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我国的温度带和农业——作物熟制和作物品种
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的气温值可能分布的范围。
A. _________B. _________
28 ℃<A<32 ℃16 ℃<B<20 ℃
2、说出图中C地附近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C地附近为横断山区,它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组成,山河相间分布在山脉地带,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南突出。
(2003年)36.(24分)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典型例题1】(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突破三气温和降水,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温分布规律,降雨的类型,影响降水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解密13 中国的能源安全及其实现途径(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1,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解密,价格波动风险,可获得性风险,关注北极航道航运,非接触经济,中国的能源转型,中国的双碳目标,扩展提升西氢东送,扩展提升氢能产业,氢能制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地理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