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欣赏 《校园夕歌》 《梦幻曲》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欣赏 《校园夕歌》 《梦幻曲》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童年的记忆,教学目标,欣赏《梦幻曲》,拓展《童年情景》简介,13个标题性小曲,听赏《校园夕歌》,解析作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播放 《童年的回忆》,让学生进教室
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速度”,“组曲”的相关知识,欣赏《梦幻曲》;聆听组曲《童年情景》的音乐《捉迷藏》《惊吓》,对比掌握“速度”;组曲----P4速度----P4
《童年情景》是钢琴套曲,由德国作曲家舒曼于1838年创作。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作者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并且此套曲还是写给作者本人未来的妻子克拉拉的一封“情书”。作者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
13个标题性小曲
(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诧异好好奇的神情。 (2)奇怪的传说。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捉迷藏。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 (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 (5)心满意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幸福的心理。 (6)重要事件。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令人发笑。 (7)梦幻曲。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8)在壁炉旁。柔和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温暖的家庭图景。 (9)木马游戏。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 (10)过分认真。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人构成严肃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 (11)惊吓。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 (12)入眠。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 (13)诗人的话。这首终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已逝童年的忧伤和感慨。
聆听旋律;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想象不同主题代表怎样的情绪和意境;复听;解决P7的问题,落实“速度”的知识
分组感受音乐,落实“速度”
聆听;跟唱歌曲,体会情绪;了解“学堂乐歌”
《校园夕歌》又名《祖国歌》,《夕会歌》,是根据脍炙人口的民间传统乐曲《老六板》填词而成。是一首旧民主革命时期的爱国歌曲,填词者不详。有许多版本,歌曲节奏简单,基本一字一音,旋律活跃明快,清新有力,塑造了生气勃勃的一代爱国少年学子的形象。抗战前,江苏省立扬实验小学师生每天放晚学前,学校规定做完当天总结后,师生齐唱校歌《夕会歌》。歌词通俗简练,哪怕是当今的孩子也受用,适合孩子们的心理和实际,极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1996年12 月在中国文联和作家协会举办的联欢会上,江泽民与同辈好友静心回忆了歌词,并邀请在场的歌唱家们一起演唱了这首歌,以勉励全国人民努力学习,担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音乐活动:
配乐朗诵《童年的梦》
见P8,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童年的记忆唱歌 《回忆童年》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视唱练习复习,发声练习,读歌词说感受,回忆童年,活泼高兴,学唱歌曲,表演唱,配乐朗诵,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回忆童年》备课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唱歌 《回忆童年》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校园夕歌》,音乐小知识,《回忆童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