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 三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 教科版(2017秋)
展开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哪种动物的卵和鸡蛋一样有卵壳( )。
A.青蛙卵B.龟卵C.鱼卵
2.蚕的一生从蚕卵孵化成蚁蚕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 )天。
A.46B.56C.66
3.剪开蚕茧,我们能看到里面除了蚕蛹外,还有一小块物体。该物体是( )。
A.蛹的粪便
B.蚕变成蛹时蜕下的皮
C.没吃完的桑叶
4.下列动物属于鸟类的是( )。
A.蝴蝶B.鸡C.蝙蝠
5.如图,将三个物体放在斜面上,最有可能静止不动的是( )。
A.长方体小木块B.六棱柱形状的铅笔C.小球
6.下列运动的物体中,( )与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
A.草地上滚动的皮球B.摆动的秋千C.摆动的钟摆
7.所有运动的事物都称为( )的物体。
A.静止B.运动C.活动
8.如图,小花和小君利用简易日晷记录了一天的影子。上午11点的影子最可能是( ) 。
A.A影子B.B影子C.C影子
9.下列比较物体运动速度,不可行的是( )。
A.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B.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C.比较不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10.月相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的变化周期是( )。
A.一个月B.半个月C.一年
11.下列关于太阳、 地球、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阳的大小差不多,是因为太阳距离地球很远,月球距离地球较近
B.在地球上看月球很明亮,所以月球是一个会发光、发亮的星球
C.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12.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叫做( )。
A.月色B.月海C.月相
二、填空题(9分)
13.蚕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分为 、胸、 三部分。
14.我们可以用 和 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15.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除了可以比较相同距离下物体运动的 ,还可以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 。
16.我发现蚕的一生要蜕皮 (填“4次”“5次”或“6次”)。
17.在月球圆缺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它的变化是有 的。
18.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运动,呈 旋转。
三、判断题(12分)
19.太阳和月球距离地球很远,它们的运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
20.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时,模拟形成的环形山是相同的。( )
21.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无关。( )
22.按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来看,三年级学生属于人生的幼儿阶段。( )
23.小鸡是由鸡蛋中的胚盘部分发育而来的。( )
24.蚕宝宝的身体两侧有许多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是起排泄作用的。( )
25.鸡蛋不能轻易被捏破与它的形状是椭圆无关。( )
26.从枪膛里射出去的子弹运动的路线是直线运动。( )
27.只用直尺就可以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 )
28.等红绿灯时,感觉自己在后退是因为旁边的车比我们先向前运动。( )
29.操场上有一个篮球,一个足球。我们可以用它们之间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它们的位置。( )
30.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
四、连线题(12分)
31.请将下面的月相与对应的时间连一连。
农历十五 农历初三 农历初八 农历二十七
32.将下列物体对应的运动类型,用线连一连。
钥匙开锁 平动
滑滑梯 转动
雨刮器 振动
拨动琴弦 摆动
33.连线题。
气室 提供保护
卵黄 提供水分和营养。
卵壳 提供空气。
卵白 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
五、简答题(9分)
34.小科和铭铭用圆柱体替代小汽车,将其放到搭建好的“过山车”上测试。小科操作时发现圆柱体是滑动,铭铭操作时却发现圆柱体是滚动,你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35.我们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重要时期,为了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怎样做?(至少写出两点)
36.影子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六、实验题(17分)
我们的“过山车”
“超级火箭”科学小组同学设计并搭建了一座“过山车”轨道模型。图一是他们设计的轨道图,图二为根据设计图制作的过山车轨道。A、B、C、D四点离桌面的高度分别为6厘米,20厘米、30厘米、3厘米,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37.轨道的起点 ,终点是 。
A.A B.B C.C D.D
38.以上过山车轨道为 (填“直线”或“曲线”)轨道。
39.小球在轨道中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___。
A.滑动B.滚动C.两者都有
40.在图二中,若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C点释放到达A点和从B点释放到达A点,则小球1(C处释放)和小球2(B处释放)到达A点的速度关系是_____________。
A.小球1>小球2B.小球1< 小球2C.小球1= 小球2
41.关于制作“过山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在制作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
B.设计时应该小组合作,听取多方意见
C.设计图完成后,要严格执行,不能修改
42.实验中,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行全程的时间要测量三次,目的是 。
如图,小伟和飞飞用手电筒在墙壁前玩手影游戏,请你试着用所学知识解决飞飞提出的以下问题。
43.影子产生的条件包括光源、遮挡物和屏。手影游戏中的光源是 ,遮挡物是 , 是屏。
44.要让墙上的手影变大,正确的做法是( )。
A.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墙壁
B.手的位置不变,手电筒慢慢远离手
C.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手电筒
45.小伟的中指长约6厘米,用手电筒的光从正面照射他的手掌,测得其中指影子的长度为12厘米,同时测得食指影长为10厘米,可以推测食指的实际长度约( )。
A.8厘米B.5厘米C.6厘米
46.小伟还让飞飞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自己的手,所产生的手影( )。
A.方向相同,长短相同,形状相同
B.方向相同,长短不同,形状不同
C.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相同
七、综合题(17分)
以下是小科养蚕过程中所写的观察日记的一部分。
47.我们把刚从卵里出来的黑黑的小不点称为( ),在它“家”里准备的食物是( )。
48.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是蚕在( )。
A.睡觉B.蜕皮C.吃食物
49.从蚕的一生中,要经历( )种形态。
A.3B.4C.5
50.根据日记描述,当蚕的身体发黄发亮,也不吃桑叶时,蚕就进入( )。
A.蜕皮阶段B.吐丝阶段C.产卵阶段
51.蚕蛾产卵后,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蚕蛾飞走了B.蚕蛾开始吃食物C.蚕蛾死掉了
探究物体的运动。
在五一劳动节放假的这段时间里,小明和小伙伴一起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在他们游玩的时候,发现很多游玩项目跟我们本学期“物体的运动”单元有关。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52.小明和小伙伴们在滑草时的运动属于( )。
A.滑动B.滚动C.两者都有
53.小明坐上旋转木马进行游玩,此时小明的运动路线是( )。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直线和曲线运动都有
54.小明站在大门口看游乐园方位图。他们想先去玩最刺激的过山车,应该往 方向,行走 米,就能到达过山车场地。
55.过山车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项目,他们想设计一条“过山车”轨道。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
A.可以抛弃设计图,随意搭建
B.轨道可以有“断口”,比较刺激
C.画设计图时,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56.比较小球在不同长度的“过山车”轨道中的运动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 )。
A.运动距离B.运动时间C.以上两个条件都要测
57.为了让小球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 )。
A.最高处B.中间处C.最低处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可以将卵分为有壳卵和无壳卵。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龟卵、鸡蛋都有外壳保护,青蛙卵和鱼卵没有硬壳保护。
2.B
【详解】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大约为56天,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3.B
【详解】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即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剪开蚕茧,我们能看到里面除了蚕蛹外,还有一小块物体。该物体是蚕变成蛹时蜕下的皮。B选项符合题意。
4.B
【详解】鸟类是体表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鸡属于鸟类,B是正确的选项;蝴蝶属于昆虫;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有毛、恒温、胎生、哺乳,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5.A
【详解】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是滑动,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滑动比滚动的摩擦力大,所以最有可能静止不动的是长方体木块。
6.A
【详解】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移动的过程叫做滚动,比如滚动的球。草地上滚动的皮球属于滚动,摆动的秋千、摆动的钟摆属于摆动。
7.B
【详解】一定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科学家把所有运动的事物都称为运动的“物体”。
8.B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上午11点时候影子较短,且影子方向朝向西北方向,所以B影子符合上午11点影长情况。故本题选B。
9.C
【详解】A.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运动距离较远,说明速度较快;
B.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所需要的时间,用时短的速度快;
C.比较不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时间不同,无法比较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速度。
故选:C。
10.A
【详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这样周而复始,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也称为一个朔望月的周期变化,故本题选A。
11.B
【详解】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
A.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是因为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比月球更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的部分是反射了太阳的光的部分,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是一颗恒星,能够发光、发热,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C
【详解】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A.月色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反射太阳光产生的明亮的光线,故A错误;
B.月海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上较暗的部分,故B错误;
C.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故C正确;
故本题选C。
13. 头 腹
【详解】蚕是昆虫,昆虫的特征是成虫有一对触角两对足三对翅膀,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的身体结构图呈长圆筒形,青白色,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
14. 方向 距离
【详解】当我们向别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时,要先确定中心点之后,根据不同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15. 时间 距离
【分析】我们可以用“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或“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来测算物体运动的速度。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反之,物体的运动速度慢。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快;反之运动速度慢。
【详解】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除了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还可以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16.6次
【详解】刚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幼虫。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的幼虫阶段蜕皮4次,蛹期蜕皮2次,一共蜕皮6次。
17. 月相 规律
【详解】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始终照亮月球的一半,另一半我们看不见,但由于我们看月球亮面的角度不断变化,就出现了月相变化。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直到残月,亮面在左侧。
18.逆时针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一直在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是从地球的北极上空来看是月球绕地球作逆时针旋转,也就是自西向东的方向。
19.×
【详解】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来自月球牵引地球两侧引力强度的渐进变化的潮汐力造成的,所以月球的运动会对地球造成很明显的影响。
20.×
【详解】在形成环形山的模拟实验中,用大的球撞击沙盘时形成的环形山会更大,用小的球撞击沙盘时形成的环形山相对较小。
21.×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2.×
【详解】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人在生长过程中,大致经历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少年期的阶段年龄是6~12周岁,我们三年级学生属于人生的儿童期。
23.√
【详解】鸡卵由卵壳、卵壳膜、气室、卵白、卵黄及胚盘等部分组成,生鸡蛋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它将发育成小鸡。
24.×
【详解】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器官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在蚕的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有1个黑点叫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故题目说法错误。
25.×
【详解】手握鸡蛋,逐渐用力,鸡蛋不易破裂,这是因为蛋壳是椭圆形的,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26.×
【详解】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从枪膛里射出去的子弹运动的路线是曲线运动。题干错误。
27.×
【详解】设计制作的过山车轨道有直线轨道,也有曲线轨道,直尺无法直接完成对曲线轨道的测量,需要借助细绳等辅助工具,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8.√
【详解】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等红绿灯时,感觉自己在后退是因为选择了旁边向前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自己的位置相对于旁边的车的位置越来越远,所以感觉向后退。
29.√
【详解】确定位置的三要素:参照物、方向、距离。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30.√
【详解】月相是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31.
【详解】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其中月的天数是按照月相的变化来编排的,农历一个月也叫朔望月,大约是29.5天。农历每月从初一到十五,月相由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到满月。从十五到月末,月相由满月逐渐变成凸月、下弦月、峨眉月,再回到新月。如下图所示,农历十五是满月,农历初三的月相是蛾眉月,农历初八的月相是上弦月,农历二十七俄月相是残月。
32.
【详解】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平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的连线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的运动,下落的雨滴、苹果从树上落下、滑滑梯等属于平动。
摆动是指绕一定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运动。钟摆、挥舞的手掌、扇扇子、雨刮器等属于摆动。
围绕一根轴或一个中心作曲线运动,尤指作圆形运动。钟表的指针、风扇、拧螺丝、转动钥匙开锁等属于转动。
振动是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拨动的钢尺、拨动琴弦等属于振动。
33.
【详解】鸡蛋内部由以下部分构成:气室、卵黄、卵壳、卵白。气室为胚的发育提供空气、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卵壳起到保护卵的作用、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
34.小科将圆柱体竖直放在斜面上,圆柱体是滑动的;铭铭将圆柱体横着放在斜面上,圆柱体是滚动的。
【详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形状、斜面的坡度大小、斜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三种情况:静止、滑动、滚动。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的因素有:物体的形状、斜面的坡度、斜面的光滑程度等,除了球体在斜面上只有滚动形式以外,其他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都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运动可能。读图可知,图中圆柱体竖直放在斜面上,是滑动;横着放在斜面上,圆柱体出现滚动。说明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5.我们要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保证身体所需足够的营养。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日常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成长。
【详解】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科学用脑、坚持锻炼、合理膳食等,都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保证身体所需足够的营养。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科学用脑:保护大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36.影子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和光屏三个条件,改变光源的位置和方向,会导致影子的变化。改变遮挡物的摆放,也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详解】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改变光源的位置和方向,会导致影子的变化。改变遮挡物的摆放,也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37. C D 38.曲线 39.B 40.A 41.C 42.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37.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这样通过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就能够获得较大的速度;轨道的起点为C,终点是为D。
38.由图可知,以上过山车轨道为曲线轨道。
39.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滑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等。滚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而且物体各个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小球在轨道中的运动属于滚动。
故选B。
40.为了让小球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高处,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机械能,小球分别从C点释放比从B点释放高,重力势能大,故小球1速度>小球2速度。
故选A。
41.A.工程设计要根据已有材料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正确。
B.设计时应该小组合作,听取多方意见;正确。
C.设计图完成后,要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但是如果在制作过程出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修正;错误。
故选C。
42.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避免偶然性。
43. 手电筒 手 墙壁 44.C 45.B 46.C
【解析】43.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影子。影子产生的条件包括光源、遮挡物和屏。在做手影游戏时,手电筒是光源,遮挡物就是手,墙壁是屏。
44.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的位置有关。当光源和屏的位置一定时,遮挡物越靠近光源,影子越大;遮挡物远离光源,影子越小。故选C。
45.小伟的中指长约6厘米,用手电筒的光从正面照射他的手掌,测得中指影长为12厘米,食指影长为10厘米,根据比例可以算出小伟的食指长约5厘米。故选B。
46.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长短、大小、形状的变化。影子的方向与光源所在的方向相反。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遮挡物的侧面的形状有关。从不同角度照射自己的手,所产生的手影方向、长短、和形状都不同。故选C。
47. 蚁蚕 桑叶 48.B 49.B 50.B 51.C
【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
47.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蚕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
48.蚕蜕皮是因为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紧了,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当蚕食欲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这是蚕准备蜕皮。
49.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50.当蚕开始不怎么吃桑叶,身体开始稍稍缩短、发黄和透明了,就说明蚕准备要吐丝结茧了;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51.雌蚕蛾尾部的香水囊一张一合的吸引雄蚕蛾,雄蚕蛾来到雌蚕蛾的身边,接下来它们将进行交尾,繁殖后代。蚕蛾产卵后就会死亡。
52.A 53.B 54. 西北 80 55.C 56.C 57.A
【解析】52.物体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滑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等。滑动:物体改变原来的 位置,而且物体各个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和小伙伴们在滑草时的运动属于滑动,所以A符合题意。
53.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小明坐上旋转木马进行游玩,此时小明的运动形式是曲线运动,所以B符合题意。
54.确定位置的三个条件: 1.首先选择参照物; 2.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 3.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小明站在大门口看游乐园方位图。他们想先去玩最刺激的过山车,他们 应该往西北方向,行走80米。就能到达过山车场地。
55.A.在建造“过山车”时,我们要经历“设计—制作—评价”的过程,错误。
B.轨道不可以有“断口”,要保证安全,错误。
C.画设计图时,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路线可以用虚线表示,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56.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速度的方法,速度路程时间。比较小球在不同长度的“过山车”轨道中的运动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所以C符合题意。
57.为了让小球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高处,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机械能,所以A符合题意。
3月15日 晴
天气转暖,我发现装产卵的袋子里多了一些黑黑的“小不点”。我把它们转移到了准备好食物的“家”里。
3月28日 晴
蚕宝宝很喜欢它们的食物,一刻不停地吃。安静的时候,我还听到了它们吃东西的声音呢!近期蚕宝宝的食欲有些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4月19日 晴
咦,怎么连着几天不吃东西?身体发黄发亮,是生病了吗?今天看到他们的时候,我打消了疑虑。它们又开始开动了,抬着小脑袋左右不停地左右环晃动。
4月30日 晴
安静了一段时间的蚕宝宝“家”出现了一些白色的蛾子,他们产了很多卵。这些蛾子是从白色蚕茧里钻出来的,原来是白白胖胖的的蚕宝宝变的呀。
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四)(试题)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四)(试题)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三)(含答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三)(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