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
展开
这是一份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引领,阶段特征,考点二西汉的强盛,考点三东汉的兴衰,考点四两汉的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概念】 黄老之学兴起于战国。“黄”,指黄帝学说,修身养性;“老”,指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诸家观点。黄老思想是汉初的统治思想,政治主张无为而治,主要体现在“休养生息”政策。【理解】 《史记》“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承秦制: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监察制度、考核制度、赋役制度等。有所损益:即制度创新,如西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部分地方实行分封;减轻刑罚,约法省禁;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视角1 汉初基层社会治理史料 汉初依据秦制重建了三老体系,在“毋烦民,欲为省”的思想下,《汉书·高帝纪》二年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除此之外乡官之首的三老作为当地人管理地方治安、解讼理怨、还可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汉初孝廉大多只闻于乡里,没有三老一级的推荐无法闻于州郡。……汉时期许多乡官凭借自身权势决定乡间事务,三老无法再随意行使权力。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宣传礼仪道德为本职的三老原本的功能已基本丧失,自此渐渐湮没。——张智慧《汉代乡官研究》
根据史料,概括汉初设置“三老制”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老”逐渐湮没的原因。(4分)答案:背景:汉承秦制;受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影响;汉初民生凋敝,与民休息;选拔人才的需要。(任答两点,2分)原因:儒学地位的提高;三老逐渐形成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任答两点,2分)
【解析】陆贾无为胜有为的思想适应了汉初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的背景,即主张休养生息,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法家思想,且德法并用为积极有为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体现汉初黄老之学,即道家学说,排除C项;材料并未对西汉初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论述,且“无为而治”属于中央放权,其负面影响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
1. (2023广东高考)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上述思想( )A. 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 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 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 (2022江苏高考)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A. 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 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 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 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初具体政务由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文吏担任,故选C项;察举制重视品德才能,排除A项;汉初的主导思想是黄老之学,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排除D项。
2. 政治领域:强化中央集权(融入选必1相关内容)
【拓展】 郡国并行制的合理性刘邦在总结秦亡教训基础上建立该制度,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西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齐王刘襄、琅邪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诸吕,维护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初期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此外,郡国并行制也有利于汉初的经济恢复。【概念】 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地位与县相当。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图解】 中外朝关系
【概念】 编户齐民是历代中原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相关规定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
3. 经济政策:统制经济,扩大财源(融入选必2相关内容)
【概念】 均输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令各郡国缴纳土特产,各地均输官或运往京师,或运往缺乏该项物资的地区出售。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由大司农设立平准官于京师,贱买贵卖,以抑物价。将过去由富商大贾掌握物资、操纵物价的利权收归朝廷所有。
4. 思想领域: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概念】 春秋决狱由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是指两汉儒家学者引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的司法活动,并形成一些儒家化的司法原则,如亲亲相隐原则、纲常礼教原则、反对株连原则、宽刑宥罪原则等。
5. 开拓疆域和民族关系(融入选必1第11课)
6. 对外交往(选必1第11课)
7. 丝绸之路(选必3第9课)
【特点】 广义范畴的丝绸之路①中国占据主导地位。②以丝绸和瓷器为主。③开通时间早,持续时间长。④大多为和平交往,各种文明和谐发展,文明传播多为自然辐射。⑤从以陆路为主到以海路为主。⑥区域广阔,涉及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东非,直至欧洲。
视角2 封国制度的弊端(2021湖南高考)史料 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地方割据势力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濞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景帝吸取汉初王国制度的教训,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王国不再跨郡,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后来,景帝又下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林剑鸣《秦汉史》等
根据史料,简析汉初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制度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10分)答案:简析:郡国并行,王国地位在郡之上;王国封地可以跨郡;诸侯王有行政权和官吏任命权;王国官制仿照中央。(任答三点,6分)不同:景帝采用强硬手段,武帝采用怀柔手段;景帝重在削弱王国治权,武帝重在析分王国封地。(4分)
视角3 汉武帝经济改革史料 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中国经济史》根据史料,指出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经济主张的历史背景。(10分)答案:主张:增加政府收入;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对商人征收重税。(4分)背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亟待解决;对匈奴的战争导致政府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任答三点,6分)
视角4 汉代儒学的正统地位(2018全国卷)史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12分)答案:思路:史学家的历史观受到主流思想的影响。(2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表格中上上、上中人物的分布看,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发展者都居很高的等级,被称为圣人和仁人,受到推崇。而不符合儒家仁政思想的暴君夏桀、商纣受到批判。同时,班固的历史观也有所突破,如在重农抑商的背景下,私商的代表子贡、范蠡也被称为智人,得到肯定。(10分,言之有理即可)
视角5 汉代丝绸之路史料 (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通的中亚大道。——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古代驻在边境上的烽火台),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统领护卫),以给(供给)使(出使)外国者。——《汉书·西域传》元和元年(公元84年)……北单于(向东汉)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诸王大人或前至,(东汉)所在郡县为设官邸,赏赐待遇之。——《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根据史料,概括汉朝为维护丝绸之路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4分)答案:设置军事、行政机构;发展沿线经济;实施优惠性和保护性的政策;官方和民间贸易同时发展。(4分)
【解析】秦简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及后来的秦朝遗留下来的简牍总称,这一时期诸侯兼并统一战争频繁,而汉代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因此秦汉时期相马理论与技术的重视与发展,主要是因为马是建立强大骑兵的必备条件,故选C项;西汉已存在马耕,但由于战争和传递信息等政治军事需要、小农经济模式等,马耕并不普遍,排除A项;汉代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科可能性小,排除B项;材料与礼乐制度无关,排除D项。
3. (2022山东高考)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 农耕技术的推广 B. 商业交往的便利C. 军事战争的需要 D. 礼乐制度的重建
4. (2022天津高考)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A. 朝廷过度干预经济 B. 国家经济资源枯竭C. 盐铁官营不合时宜 D. 只重开源未能节流
【解析】“以均输调盐铁助赋”的意思是用均输令所征收的商业运输税以及调盐铁专营收入补贴赋的不足,这属于财政方面的开源,但汉武帝用兵、巡游、赏赐,财政开支巨大,据此可知,当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的主要原因是未做到节流,故选D项;“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属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不能得出过度干预经济的结论,且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当时的国家资源还是相对充足的,因为有多种获利征税的手段,排除B项;盐铁官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不能简单评价为“不合时宜”,排除C项。
5. (2022重庆高考)考古表明,战国至西汉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狭长形土坑墓为主,随葬品也极具蜀地特征;至西汉中期,具有汉文化特色的长方形竖穴木椁墓成为主要墓葬形式,随葬品也有明显的关中特色。这反映出西汉中期( )A. 蜀地墓葬出现平民化趋势B. 蜀文化逐渐融入到汉文化中C. 蜀地经济实力与关中相当D. 蜀文化与关中文化交流有限
【解析】 材料主要围绕蜀地墓葬的变化,战国至西汉初期以蜀文化因素为主,西汉中期墓葬形式以汉文化因素为主,随葬品具有关中特征,这反映出汉文化对西南地区的影响,故选B项,排除D项。A项“平民化”与区域文化无关,且墓葬涉及等级制也不能体现平民;C项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无关。
【图解】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 全面认识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
【归纳】 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因素①外戚宦官专权:朝廷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②豪强地主坐大: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建立;东汉建立后,豪强势力进一步膨胀;东汉衰弱后,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③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依附于豪强地主,或成为流民,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造成张角黄巾起义的主要原因。④遗留匈奴问题:东汉国力衰败后,匈奴趁机发展,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视角6 两汉大一统成就(2019全国卷节选)史料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汉书》《后汉书》等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答案:意义:确立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民族认同;形成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任答三点,9分)
视角7 东汉人才选拔(2019海南高考)史料 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则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嘱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15分)答案:弊端: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8分)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7分)
6. (2023海南高考)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A. 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C. 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 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解析】据图片信息,鲁相陈请→三公调查→三公奏请→尚书上报→皇帝裁决→尚书下传→三公下诏→地方执行→地方回报→三公接收,整个过程体现出政府各级之间的不同职能与相互配合,故选D项。材料中尚书台只是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A项无法体现;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扩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受到冲击,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湘江地区人口增长远远超过江浙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值两汉更迭,北方政局变动对经济相对发达的江浙地区影响较大,而偏南的湘江地区相对安定,加之水运便利,更易吸引流民迁入,从而推动湘江流域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故选D项。这一时期土地兼并严重主要集中在北方,且兼并严重会导致人口的大量外流而非增长,排除A项;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南移,北方经济更为发达,且湘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及江浙地区,排除B项;人口自然增长受到原有人口基数的影响,江浙地区人口基数更大,更有利于人口自然增长,排除C项。
7. (2023全国甲卷)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地兼并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C. 人口自然增长 D. 移民流入数量
【解析】由图可知,《说文解字》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多位于黄淮地区,这说明当时北方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南北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故选D项。图中仅涉及郡和国,说明地方仍然存在郡国并行制,A项“重大调整”仅靠图片无法论证;图中郡远多于国,郡的长官都是由中央任免的,而国则由于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后不再威胁中央集权,所以单凭材料没法得出B项结论;图中信息属于地方行政制度,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8. (2023福建高考)东汉前期,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征引全国各地的政区地名资料,用以分析字形、考辨字义。其中提及次数较多的郡、国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该时期( )A. 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 豪强势力的地方割据C. 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D. 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
【解析】材料反映州部地方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于东汉后期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地方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故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故不利于抑制豪强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地方州长官的权力,弱化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
9. (2023新课标卷)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 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 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解析】先秦至秦汉,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尚武风气浓厚,国家重视马匹,而牛一般用于耕作。东汉晚期,社会衰微,乘牛车因其优势反而成为时尚,反映出统治阶层贪图享乐、风气颓废,A项正确;从“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可知B项错误;材料围绕交通工具展开,与农耕无关,C项错误;“天子至士”涉及统治阶层整体,与“豪强势重”无关,D项错误。
10. (2023山东高考)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 )A. 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 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C. 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 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原因】 两汉科技文化繁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统治者重视教育,民族交融加强,对外交往频繁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孤立而亡,政治方面,推恩令,巩固大一统,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设刺史,经济方面,思想文化,设立五经博士,董仲舒“新儒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制度,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引经注律,民族关系,典属国等,大鸿胪,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常平仓,理解记忆2分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答案B,西汉的强盛,答案C,东汉的兴衰,西汉灭亡,答案A,答案D,两汉的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