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测试)(原卷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展开
这是一份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测试)(原卷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2022·广西广西·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2.(2022·ft东菏泽·中考真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A.探究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氧气 B.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3.(2022 年江西省中考)2022 年 4 月 29 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C.丙物质由 8 个原子构成 D.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2∶1
4 .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 铝还可以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X↑,X 的化学式是()
A.O2B.H2C.Al2O3D.Al(OH)3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9.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 t1、t2 时刻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8:1 C.该反应方程式中丁和甲的计量数之比为 1:1 D.某时刻,若 ω 甲为 18%,则 ω 丙为 32%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 x 的数值为 6%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8:9
某物质 1.6 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生成 4.4 克二氧化碳和 3.6 克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④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4; ⑤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④⑤
△
工业上合成 SO3 的反应原理为 2SO2+O2 ======= 2SO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放入 SO2、O2、
SO3、V2O5 四种物质,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 g)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A.丁物质一定是 V2O5 B.d=15
C.丙物质是 O2
D.t3 时,生成乙的总质量为 75 g
9.(2022·吉林·中考真题)从不同角度认识下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点燃
C.符号描述:H2+Cl2 ======= 2HCl
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10.(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从不同的角度认识 NaOH+HCl=NaCl+H2O。下列正确的是()
A.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B.反应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C.反应物∶氢氧化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读法∶氢氧化钠加氯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加水
11.(2022·广西梧州·中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描述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点燃
A.用稀盐酸除铁锈:FeO+ 2HCl=FeCl2+H2O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P+O2 ======= P2O5
高温
C.石灰石与二氧化硅高温反应: CaCO3+ SiO2 ======= CaSiO3+ CO2↑
D.工业上用电解法冶炼铝:2Al2O3=4Al+3O2
点燃
12.北京2022 年冬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xO2 ======= yCO2+4H2O,
其中 x、y 分别是()
A.5;3B.7;3C.1;3D.1;5
在反应 A+2B=C+D 中,已知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1,当 8g 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 1.8g D,则生成 C 的质量为()
t1
100
5
80
5
t2
60
55
a
b
t3
40
c
d
5
A.7.1gB.8.8gC.14.2gD.22g
充分煅烧 20t 含碳酸钙 80%的石灰石,可制得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
A. 8.96tB. 11.2tC. 10tD. 12.96t
现有 384t 含 Fe2O3 80%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 96%的生铁的质量为()
A. 320tB. 224tC. 206 tD. 112t
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 96%的生铁 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 10%铁元索,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 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A. 120 tB. 108 tC. 96 tD. 84 t
先将 8g A 和 10g B 混合加热,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 6g C 和一定质量的 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参加反应的 A 和 D 的质量比是 8:6
B.D 的质量是 12g
C.4g A 完全反应后生成 3g C
D.每 8 份质量的 A 和 10 份质量的 B 完全反应后生成 6 份质量的 C
将 20g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密闭容器中无其他杂质),经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有 18g 水生成,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4B.1:8C.9:1D.2:9
A、B、C 三种物质各 15 g,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 30 g D;若增加 10 g C,A 与 C 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 A 与 B 的质量比为()
A.3∶2B.2∶3C.5∶2D.5∶3 20.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 30g 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2g,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Zn 和 FeB.Mg 和 AlC.Al 和 ZnD.Fe 和 Cu
二、填空题(4 小题,共 33 分)
21.(8 分)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右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 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空气中 N2 的含量远大于 O2 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 MgO 却远多于 Mg3N2,合理的解释是: ;
③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
。
22.(7 分)追求化学家的足迹.
△
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a.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 b.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2MnO2+2H2SO4(浓) ===== 2MnSO4+2X+O2↑
①a 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
②b 中物质 X 化学式为;
③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
23.(10 分)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
Cu 和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 Cu(NO3)2 溶液和 Ag:。
少量 CuSO4 溶液滴人 NaOH 稀溶液中生成 Cu(OH)2 沉淀和 Na2SO4 溶液:。
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杠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4.(8 分)(2022•红桥区二模)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甲是 ;
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图 2 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D 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②若 E 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 x 的数值是 。
碳化硅(SiC)广泛应用于功能陶瓷。在高温下,可以用二氧化硅(SiO2)和石墨粉反应制取碳化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与探究(1 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1 分)
25.(11 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口罩里熔喷布的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A 装置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欲收集干燥的 O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填装置编号)。收集完毕,用玻璃片的
(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口。
组成探究
查阅资料得知熔喷布可能含 C、H、O 元素中的两种或者三种。设计完成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进行完全)
(实验猜想)(3) 猜想一:含 C 和 H 两种元素;猜想二:含 C 和 O 两种元素;
猜想三:含 H 和 O 两种元素;猜想四:。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相关试剂后,先通入一段时间 O2,再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①装置乙中无水 CuSO4 变色,证明产生了 H2O。
②装置丙中溶液变浑浊,证明产生了。
(问题思考)
①装置乙和装置丙位置不能调换的原因是。
②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有同学建议在装置甲和乙之间增加一个装置丁,其目的是。
(继续探究)
为进一步确定熔喷布的组成,将 4.2 g 该熔喷布在 O2 中完全燃烧,装置乙、丙中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5.4
g 和 13.2 g.通过计算判断:猜想成立。
四、计算题(1 小题,共 6 分)
(6 分)前进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测定由氯化钠和硫酸钠形成混合物的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 20g混合物全部溶于水,将得到的溶液等分为 4 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实验数据见表:
据表可推知:表中第份中,BaCl2 被反应完,而 Na2SO4 有剩余.
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15
20
25
3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g)
1.40
1.86
2.33
2.3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1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九单元 溶液(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1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